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以下简称痛风)的少数民族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为减轻痛风患者的病痛提供更优方案,也为其他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开辟新思路。方法:搜索、整理近十年内发表在中国知网上运用少数民族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结果:各少数民族运用内服民族特色成药联合外敷、刺血、药罐等方法治疗痛风,在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及缓解关节肿痛方面效果显著。结论:我国少数民族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极大程度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由于受到各民族地域、文化差异的限制,为民族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为了使民族医学应用更加规范,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积累临床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收集整理中.应特别重视非常规载体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要求与目标是建立资料库与数据库,进行各种联合、合作与人才培养,最终实现提高文献利用开发,形成科研成果与大规模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综述少数民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报道,为提炼和优化少数民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案、总结少数民族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宝贵经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长期在湖南各世居少数地区从事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医药研究的邓星煌、萧成纹、刘逢吉、罗康隆、田华咏、李如海、石光汉、腾建卓、腾建甲、彭芳胜、吴黎明、符开春、马亮生等13位专家、教授、研究员、学者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近30年时间对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挖掘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省份,25个少数民族聚集于此,其中傣、布朗、哈尼、拉祜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这些跨境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医药文化,成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但受地域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低、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文章根据近年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概况,总结了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境,以期为促进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不仅是对卫生健康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根据目前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情况和所面临的困境,文章从三个方面来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云南民族医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川民族医药历史文化厚重、健康养生资源富集且独具特色,珍奇药材资源分集中,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点众多,具有开展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旅游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提出了四川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的概念,通过分析优势、合理布局构建了"一个中心,三大区域,四大板块,五大内容"的民族医药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8.
9.
笔者在整理研究湘西民族医药论文、专著并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特色,在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上指出以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方法保护民族医药文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突出民族医药的优势特色是保持民族医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认为将民族药物资源合理开发、实行产业化发展是弘扬民族医药的有力措施,建立合理的民族医培养管理机制是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巫,巫术、巫医是研究医学发展史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医疗行为或医疗功用来看,本质是神药两解。它作为一种医疗现象,广泛存在与特定历史时期医疗活动,对于医学发展史上的分期具有标志性意义。目前,在云南民族医药中存在着为数不多神药两解,从医学发展史角度来看,神药两解是反映巫医分立前时期的活化石,因此在研究民族医药更具有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11):81-81
为推动少数民族医药循证能力提升,加快民族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循证医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少数民族医药循证能力培训班于2023年11月17日至19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科研管理科副主任王青春被选为循证医学分会常务理事,同时会议增补研究院5名工作人员为循证医学分会理事。会上,研究院蒙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代表以“医学论文写作:民族医药论文常见问题及处理”为题进行交流发言,介绍了研究院成立及发展情况,院内3本期刊审稿流程、投稿须知及民族医药投稿论文中常见的问题等相关内容,并与其他少数民族医药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从事少数民族医药、中医药学、现代医学以及交叉学科研究与实践的相关人士一同学习交流了期刊发展情况等。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是现代医药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的方面。该文针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学校中医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新的环境下需要充分利用专业、课堂、新媒体、教师、文化活动、实践活动、兴趣等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其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从发掘整理到发展建设——在第七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国本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2):1-2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向第七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主办和承办这次学术会议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15.
龙玉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4):155-156
根据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说明当前形势下需要更多合格的口译员。除掌握语言学科知识外,口译员对文化学科知识的储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更多的文化素养能帮助口译工作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州地区5所高校临床类各专业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对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的必要性、意义、选修人文社科课程的动机、应开设的人文社科课程、应列为必修课的人文社科课程等问题的基本认识,从而对加强人文社科课程开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上要把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融为一体、建立人文社科课程的合理框架、构建医学人文学科的学术共同体是增强人文社科课程开设效果和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文化,既是文化也是一种无形的具有现实效益的资源。南阳地方中医药文化资源,主要有“医圣故里”、中医药种植基地、开放的中医药交易市场以及政府长期连续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文化节等。在南阳医专开设中医药文化实践课,既可以涵养现代医学生的医德医术,有助于培养现代技能型医学人才,也可以很好地传承古代优秀传统中医文化。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打破和淡化学科界限,重新组合,构建创新实验教程;寻求校企合作,设计仲景文化之旅;开设药用植物实地观摩练习,药材制作实地观摩练习等课程;观看弘扬中医文化内容的影片;编撰中医药文化系列实验教程教材,都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2013年到了,《家庭中医药》杂志也迎来了20岁生日的喜庆。"从1993年创刊,到如今的2013年,转眼已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在历史长河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将青春和热情赋予它的人来说,又是漫长的。我们的杂志,就是这样从咿呀学语中逐渐成长起来。""近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医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