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预防其发生。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青年脑梗死患者86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是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很多危险因素可以提前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早期干预,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3例青年脑梗死和同时期32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男性性别构成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吸烟、饮酒、高血压发病率高于中老年组(均为P〈0.05);青年组较中老年组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高血压、吸烟、饮酒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青年人开展健康宣传教育,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攀枝花市居民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门诊及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超标、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史、有生活事件和喜食甜食为危险因素(OR〉1),吃白肉、多吃蔬菜和适当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OR〈1)。结论在社区人群中,倡导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控制血压、体质量是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1953名城市居民进行了有关糖尿病的健康状况调查,对糖尿病可疑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糖尿病有关的因素,作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糖尿病家族史、文化程度、体重指数、体力劳动、吸烟年限、年龄、舒张压值、戒烟程度为入选因素,其OR值分别为2.903、1.602、1.110、1.077、1.053、1.052、1.034、0.9531。结论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家族史、文化程度、体重指数、体力劳动、吸烟年限、年龄、舒张压值、戒烟程度。  相似文献   

5.
青年脑梗死48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病残率均很高的常见病,既往多为中老年人疾病,但近几年来45岁以下青年人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多。为探讨45岁以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现将我院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48例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常规血管危险因素的青年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初次诊断为TB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否并发脑梗死将患者分为并发脑梗死组(25例)和无脑梗死组(83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脑脊液检查、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治疗及有效地预防青年脑梗死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对7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行头颅CT、MRI、MRA、DSA、颈部血管彩超及实验室检查,分析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关对策讨论。结果高血压占27.8%(20/72),吸烟占22.2%(16/72),糖尿病占13.9%(10/72),酗酒占13.9%(10/7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升高伴/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占25%(18/72),家族史占11.1%(8/72),其中有2种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3.9%(10/72)。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及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只有对这些危险因素早期加予干预,才能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雪芳  吕雄文 《安徽医药》2008,12(7):648-650
目的探讨现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964例现住院患者1d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现住院患者964人,发生医院感染81例,现患率为8.40%,医院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为下呼吸道占29.03%,泌尿道占22.58%,胃赐道占11.83%。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免疫抑制剂、脑血管病、抗生素使用、基础疾病诊断数目≥3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严格无菌技术、加强对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患者免疫力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杨显实  许虹 《云南医药》2014,(2):213-215
青年脑梗死是指年龄在18~45岁发生的脑梗死,占全部脑梗死病人的3%~4%,年发病率在6~20/10万[1],近年来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深入,其致病的高危因素不断被发现或被证实,致病的机制也逐渐被明确,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960例早期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炎、下腹部手术史、人工流产史、异位妊娠史、节育器避孕史、性伴侣个数、体重指数7项因素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7项因素中,异位妊娠史、人工流产史、盆腔炎、多性伴侣、体重指数偏低是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卫生保健教育,减少盆腔感染、人工流产,避免多性伴及体重过轻,可能有利于减少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吸毒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吸毒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武汉市第二戒毒所进行了吸毒者自身及家庭情况的抽样调查,并通过与在武汉六角社区选取的对照资料进行对比,共收到401份问卷,对吸毒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初中以下学历、无稳定工作、吸烟、对人际关系不满、家人不反对使用成瘾物质、非父母抚养等对药物滥用的影响有显著意义。结论:应该对存在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其减少滥用,促进健康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过敏样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北省药物警戒中心数据库中1 052例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样不良反应个案报告,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年龄、性别、过敏发生时间、联合用药、溶媒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卡方检验显示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样不良反应值得关注;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联合用药、过敏发生时间与过敏样反应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8y)、过敏发生时间(≤10min)是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样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44、2.287。结论:临床使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有风险因素的患者,保证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105例腹部手术切口患者和按1∶2比例随机选择的无感染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5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查切口、皮下脂肪≥2cm、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4.
李明军  李谧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85-586
目的观察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d和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79例TIA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方TIA患者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发生后29例(36.7%)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18例(22.8%)发生于7d内。"ABCD2"评分≥4分是TIA后发生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CD2"评分多的TIA患者短期内脑梗死的发生危险性较高,抗凝治疗可使TIA患者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湖北省280名犯罪少年与正常少年进行1:1配比对照研究。单因素配对分析有9项因素与少年犯罪有联系,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控制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仍以朋友有犯罪行为、家庭经济收入低、文化程度低有显著性意义。其交互作用项本人有不良行为与朋友有犯罪行为、家庭经济收入低与父亲文化程度低亦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中年及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便对各组危险因素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病例74例,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比较其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73.7%)、高血压(52.6%)、高脂血症(47.4%)、糖尿病(3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6.3%)、酗酒(26.3%),中年组依次为高血压(78.9%)、高脂血症(73.7%)、糖尿病(63.2%)、吸烟(57.9%)、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6.8%)、酗酒(31.6%),老年组依次为高血压(77.8%)、高脂血症(66.7%)、糖尿病(47.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1.7%)、吸烟(25.0%)、酗酒(19.4%)。结论年轻者的危险因素与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嗜好关系更为密切,应更注重控制各种不良生活嗜好;而年长者则以代谢因素较多,更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脑梗塞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1548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出血性脑梗塞组(52例)及对照组(149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血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血性脑梗塞占同期脑梗塞患者的3.36%,脑栓塞、皮质梗塞、大面积脑梗塞、高血糖为出血性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但容易形成局部血肿,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栓塞、皮质梗塞、大面积脑梗塞、高血糖容易发生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短期预后与原有梗塞灶大小及部位有关,优与对照组,大量出血形成血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 ADR)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 748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ADR发生的发生特点和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生ADR共计48例,ADR发生率为2.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R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OR=1.687, 95%CI:1.447~1.967)、过敏史(OR=2.257, 95%CI :1.898~2.684)、用药剂量(OR=1.815, 95%CI:1.582~2.082)、疗程(OR=1.783, 95%CI:1.516~2.097)和联合用药(OR=1.729, 95%CI:1.488~2.009)。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ADR发生临床症状较轻,但累及器官和系统广,并且与年龄、过敏史、用药剂量、疗程和联合用药有关。临床医生必须根据这些因素,提高用药注意事项,以降低ADR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观察其预后。方法对体检中发现存在SCI人群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将SCI人群分成两组并与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其预后。结果 SCI人群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均高于对照组。接受正规Ⅱ级预防组、非预防组、对照组3年死亡率无差异,发生症状性脑梗死和新发SCI有显著差异。结论影像发现存在SCI,均应查找其危险因素,并接受正规Ⅱ级预防,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