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动玲 《光明中医》2012,27(12):2581-2582
耳鼻咽喉诸器官位于人体上部或体表,乃清阳游行交会之所,被称为"清窍"。因此,清窍通利,功能正常,必赖清阳升发之功。临床上对于由于清阳不升,以及由于清阳不升所致的浊阴不降引起的耳鼻咽喉疾病,采用升清法为主,配合应用降浊阴法,往往取得很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中医临床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临床模拟教学更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1耳鼻咽喉科学是研究耳鼻咽喉的正常生理及疾病病理现象的一门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分科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耳鼻咽喉位于头面颈部,多为深在的  相似文献   

3.
《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巨著,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其中对耳鼻喉学科的论述散见于各篇,内容很丰富,本文简述如下:一、关于耳鼻喉生理方面《内经》从整体观念出发,认识耳鼻咽喉等器官并不是孤立的器官,而是与脏腑、全身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舌……在窍为舌”“肺主鼻……在窍为鼻”“脾主口……在窍为口”“肾主耳……在窍为耳。”  相似文献   

4.
清·怀远《医彻》谓:“闻之一毫窍中,皆有生气,所云生气者,则津液也。”可见津液遍布于机体组织间,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之一。头面部的耳、鼻、咽喉诸窍无一不依赖津液的濡养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注意保津养液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不容忽视的一环。现将笔者运用养阴法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咽喉是人体重要的门户,上通天气司呼吸,下接地气主纳食,诸经交会,联络脏腑,乃一身之总要,属人身关要之窍。脏腑之病可现于咽喉,咽喉亦是邪气之所客之处。故咽喉失守,诸病丛生。本文基于《黄帝内经》心与咽喉理论,分析了心神统领咽喉之窍、心气推动咽喉之用、心血濡养咽喉之体、经络沟通心与咽喉等理论内容,阐释了心的功能失常导致咽肿喉痹、喉瘖、喉吤等咽喉疾病的病机,总结利用针灸、中药、心理疏导方法治疗咽喉之疾的实践经验。本文丰富和完善了《黄帝内经》脏窍理论,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五行学说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钦 《河南中医》1995,15(6):338-340
运用五行的取类比象法及推演旭类法将耳鼻咽喉归属五行为耳属水、鼻属金、咽属土、喉属金并说明建立这种五行与耳鼻咽喉的对应关系理论对于阐明诸窍的生理病理变化,并用于辩证论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治疗耳鼻咽喉疾病时,我们常常会想到耳病责之于肾,鼻病专治于肺,但从临床实际看,脾胃在耳鼻咽喉疾病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五官诸窍皆赖以为养。正如李东垣所说:“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若脾胃亏虚,则气血精液生化不足,清窍空虚而易被六淫邪侵。或因脾胃亏损,复生风水痰湿上犯致病患而生。1 耳疾从脾胃论治脾胃在耳病中的作用常体现在脾虚湿浊内困。脾虚则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湿浊内生,邪毒滞留于耳窍。另一方面,脾虚,输布水谷精微失职,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失于濡养而功能虚弱。湿浊犯于耳壳则流脓;湿浊停聚耳道或耳…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李杲《脾胃论》中的代表方,由黄芪、党参(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效.补中益气汤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耳鼻咽喉诸器官位于人体上部或体表,乃清阳游行交会之所,被称为"清窍",与全身各部及脏腑联系密切.《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说:"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脾又主升发清阳之气,宗《内经》"清阳出上窍"、"阳气出上窍",故临床上以此方加减应用于耳鼻咽喉疾病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兹举例如下. 1典型病例 1.1慢性喉炎 案例1:患者,男,50岁,2009年10月12日就诊.声嘶2年,近来加重,尤其是在劳累或讲话多时声嘶症状更加明显,饮食、睡眠、二便无明显变化.曾在某医院行纤维喉镜检查,诊为慢性喉炎,给予含片和雾化吸入(具体不详),效果欠佳,故来寻求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对后世医家继承发展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临床各科疾病具体施方遣药具有指导与启发意义。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阴津化生不足,且土不生金,肺失宣化,痰饮内生上犯而蒙蔽清窍。脾又主湿,虚则水湿不运,清气不升,且困遏脾阳,土不制水,水湿泛滥头面而蒙蔽清窍。诸湿肿满,非脾失健运不成形,诸窍壅塞,非浊气不降不失用。"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故诸湿肿满表现于头面耳鼻咽喉的形式为诸窍壅塞及其机能的减退与失用,针对脾虚之湿病的病机病理,以健脾祛湿为总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0.
苍耳子散是治疗鼻科疾病的经典方剂,具有疏风止痛、通利鼻窍的功效;四君子汤是经典补益方剂,具有益气健脾功效。阮岩教授从脾胃与五官诸窍的联系入手,运用四君子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实邪壅滞之耳鼻咽喉疾病,多获良效。兹列举其治疗小儿鼾眠、鼻鼽、暴聋、鼻渊验案4则,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南宋著名旴江医家黎民寿,工于临床,通晓诸科,擅治耳鼻咽喉口齿病症,所著《黎居士简易方论》论治耳鼻咽喉口齿病症辨证严谨,设方论,重治法,分类呈现耳鼻喉科常用验药、良方,擅以塞耳、搐鼻、点喉、灌喉、拭口、揩牙等众多外治法为先导,结合汤剂内服以通利清窍,形成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证风格。  相似文献   

12.
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耳生理功能的正常有赖脏腑经络之气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则可导致耳窍诸病,故临床上可以通过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治疗耳病.此外,耳内应五脏、有多条经络都循行于内,因此临床也能够通过耳诊了解脏腑经络病变,并使用耳针等特色治疗方法治疗脏腑经络疾病.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耳鼻咽喉诸痒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鼻、咽喉痒症病机根源多为风邪作祟,少阳之风藏匿未散是诸症久治难愈之关键。小柴胡汤通行少阳,最善祛少阳之风,兼具扶正解表之功,随证加减,可疏解耳鼻咽喉诸窍之风,从而有效缓解头面部各官窍之痒症。并举3则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14.
中医眼科清阳清窍相关学说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窍为头面五官诸窍,清阳是人体五官诸窍等组织器官赖以温煦、濡养、护卫的物质,文章探讨了中医眼科学中清阳出上窍与目窍的生理关系、清浊升降失调与目窍的病理关系及升清降浊法在眼病治疗的应用,从眼的生理、病理及眼病的治疗3个方面阐述了清阳与眼的关系,以丰富对中医眼科清阳清窍相关学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故国医大师干祖望耳鼻喉科临床经验,探讨其学术思想中蕴含的升降观念。干老认为,脏腑功能失调则诸窍司属失灵,气机失调、升降失常也是导致耳鼻喉科疾病的基本病理之一。干老将中医升降理论灵活运用临床诊疗,运用药物升降之性,调脏腑、气机升降,治疗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何德恒 《新疆中医药》2012,30(3):106-106,F0003
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脏腑气血皆上会于头。故不论外感或内伤都可以通过经络、气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头部,阻遏经络,上扰清窍,最后,导致经脉气血不畅而发生头痛。  相似文献   

17.
通鼻窍八法     
鼻为清窍,是清阳之气交会之处,属肺的外窍,内与脏腑的关系密切。但肺为娇脏,是诸脏之华盖,若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均可使肺脏不调,失于宣达,则鼻气不利,邪毒壅滞,或津液壅聚,壅塞清窍,鼻病由生。正如《寿世保元》说:“若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役之过,则鼻气不能宣调,清道壅塞,即为鼻病。”《东垣十书》指出:“壅塞清道气不利,宜通。”可见,通鼻窍是治疗鼻病的大法,清窍通利,则鼻病向愈。兹介绍通鼻窍  相似文献   

18.
尹振祥  郭立中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1008-1010
肾为脏腑阴阳之根,生命之源,被誉为先天之本.肾阳主要有促进机体温煦、运动、兴奋和气化的功能.肾阳到达全身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则变化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之阳.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虚,则全身的新陈代谢降低,各脏腑、经络形体诸窍的生理功能活动均减弱.诸多研究表明,肾阳亏虚与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笔者临床工作 10余年,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应用补肾温阳法辨证治疗肾阳虚衰的慢性疾病,疗效显著.兹举几隅,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补益法具有补充机体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和康复能力的作用。笔者常用于治疗耳鼻咽喉病证。  相似文献   

20.
官窍经络联络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鸿谟 《中国针灸》2004,24(Z1):103-104
头面是人体至关重要的部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出:"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杨继洲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说明经络与头面、官窍有着极为密切而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以正经为主,由经别、奇经、别络、经筋予以加强.因此,头面官窍成为全身经气汇聚的主要部位和与脏腑联系极为密切的外华器官.此即中医诊断学重视望面色、视精明以及头面腧穴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依据.本文拟对官窍经络联络规律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