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中出现急性溶血是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们发生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恳者,男性,33岁.肾移植术后1年,出现少尿,浮肿,高血压.于1998年6月20日入我院.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尿老症期)、肾移植术后。查体:BP23.0/12.0KPa、T36.6℃、P104次/min、R18次/min,颜面浮肿,贫血外观.尿里250ml/24h,色淡黄。双肺底闻及中小水泡音,心律齐,肝脾未触及,腹水征(-),双下收中度浮肿.辅助检查:Hb80g/L、血钾5.3mmol/L、血钠130mmol/L,血氯离子89mmol/L、BuN24mmol/L,CO2CP8mmol/L,血肌肝864ummol/…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冠脉造影患者术前术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探讨可以反映造影剂对肾功能影响的更加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患者46例,分别测定术前、术后48 h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24 h尿钾和尿钠、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值,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46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8.3±9.8)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31例,合并糖尿病者20例,术前所有患者血肌酐均在正常范围内,均使用相同制剂造影剂。冠脉造影术前和术后48 h患者血Cr分别为(85.79±19.69)μmol/L比(80.72±12.95)μmol/L (P>0.05);尿β2-微球蛋白为(313.63±615.61)μg/L比(685.05±1229.33)μg/L(P <0.05):血β2-微球蛋白为(1836.48±466.24) g/L比(1969±801.02)μg/L(P>0.05): 24 h尿钾为(29.81±12.97)mol/L比(51.18±59.08)mmol/L(P<0.05); 24 h尿钠为(159.06±77.82)mmol/L比(177.33±104.9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虽然术后血Cr无明显升高,但尿β2-微球蛋白和24 h尿钾均有显著升高, 24 h尿钠和血β2-微球蛋白也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造影运用造影剂后,在血Cr无明显上升情况下,反映肾小管功能的尿β2-微球蛋白、24 h尿钾均有明显升高,血β2-微球蛋白,24 h尿钠也有升高的趋势,但因为样本量较小,目前尚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肾小管功能的变化可以更加敏感地反映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下丘脑区肿瘤术后钠代谢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24 例鞍区三脑室肿瘤患儿于术前、术后每日检测血电解质,留取24 h尿检测尿钠;检测高血钠或低血钠高峰时的血清晶体渗透压。结果 24 例患儿术后血钠正常者4例,单纯高血钠者6例,单纯低血钠者8例,6例患儿既出现高血钠又出现低血钠。术后高血钠时血清晶体渗透压较术前显著升高,24 h尿钠较术前显著降低;而术后低血钠时血清晶体渗透压较术前显著降低,24 h尿钠较术前显著升高。结论 儿童下丘脑区肿瘤术后血钠紊乱多见,血钠改变与尿钠的变化密切相关,高钠血症时尿钠排出减少,而低钠血症的钠代谢特点为高尿钠、低血钠。  相似文献   

4.
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1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4年收治的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入院24~72h内血钠低于130mmol/L,其中5例低于120mmol/L。14例尿钠40~68mmol/L,1例尿钠为148mmol/L;尿渗透压420~980mmol/L。12例患者经适当的补盐和限制水摄入量治疗,低钠症状2~3周内改善;2例发热患者因发热不能严格限制水摄入,其中1例2个月后恢复,另1例失访;1例患者补盐限水后病情加重,调整治疗方案后恢复。结论 颈髓损伤越重,损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率越高;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多由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引起;血钠浓度,血、尿渗透压等是诊断依据;适当补充钠盐和液体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术后低钠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术后低钠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5-8岁。择期手术9例,急诊手术3例。手术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3.5小时。全组患儿都有抽搐,血钠浓度均〈12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结果:经补充3%氯化钠等治疗后12例患儿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均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对术前有明显钠丢失病史,术中补入低渗性液体较多,术后早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而用基础疾病无法解释者,应考虑术后低钠性脑病。若血钠浓度〈125mmol/L,即应早期诊断术后低钠性脑病。立即限制低渗液的输入,补充0.9%-3%氯化钠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5例。分别于术后或术后颅内感染后1-16天开始出现低血钠、低血渗。开始均按营养性低血钠补钠治疗,血钠均未回升至正常范围,逐监测尿钠尿渗其最高值分别为784mmol/24h、352mOsm/L。同时他们的肾功能正常,无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功能代下表现,故诊断为SIADH。即停用高渗盐水,限制液体水量,辅以双氢克尿塞、速尿、碳酸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ACSCI)后出现轻中度低钠血症时采用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外伤致ACSCI并发轻中度低钠血症者4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人,在同样基础治疗的前提下,A组进行限制性液体管理,B组实行开放性液体管理策略,分别记录两组自开始补钠治疗后24h和72h血钠、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24h尿量、24h尿钠、尿渗透压/血渗透压。结果:治疗24h后A组血钠、MAP、CVP、24h尿量、24h尿钠、尿渗透压/血渗透压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2h后A组血钠[(128.98±4.32)mmol/L]、MAP[(64.32±3.25)mmHg]、CVP[(5.14±0.68)cmH2O]低于B组血钠[(138.64±5.78)mmol/L]、MAP[(74.89±5.21)mmHg]、CVP[(7.93±0.81)cmH2O](P〈0.05);A组24h尿量[(2100.32±32.21)mL]、24h尿钠[(189.25±11.21)mmol/L],尿渗透压/血渗透压(2.78±0.79)高于B组尿量[(1915.54±27.65)mL]、24h尿钠[(34.67-±8.12)mmol/L1,尿渗透压/血渗透压(1.64±0.31)(P〈0.01)。结论:对于大部分ACSCI后并发轻中度低钠血症的患者,开放性液体管理策略较之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能更快地纠正低钠血症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可能发生原因、临床分类以及治疗体会.方法 统计653例颅脑肿瘤术后病例,术前血钠监测均正常,术后第2日始,每日监测血电解质,所有病例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每日监测5次中心静脉压(CVP),鞍区肿瘤手术患者监测尿比重,记录每小时尿量.在血钠<125mmol/L后,监测尿钠、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结果 653例中术后出现血钠偏低者122例,其中诊断为低钠血症89例.结论 结合颅脑肿瘤手术后低血钠发生可能机制,我们将低钠血症分为中枢性低钠、非中枢性低钠两种.非中枢性低钠的治疗,首先补盐,其次去除原发诱因.针对低血钠综合征,首先明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诊断,治疗首先按照CSWS治疗有一定意义,如果效果不佳,考虑SIADH及其他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侯冰文 《广东医学》1997,18(7):51-52
小儿低钠血症发生率高,病因复杂,严重时可引起永久性神经损害或死亡。本文总结了本院1990-1992年间收治的19例小儿低钠血症,现就其治疗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例中男11例,女8例,血钠均低于130mmol/L,其中入院时呈低钠15例,入院后出现低钠4例。-3岁13例,-6岁4例,-14岁2例。根据血钠浓度分为轻度低钠(130-125mmol/L)15例,中度低钠(124-120mmol/L)3例,重度低钠(<120mmol/L)1例。1.2临床表现:萎糜16例,烦躁3例,惊厥5例(其中病毒性脑病2例,中毒性脑病1例),昏迷4例,呼吸衰竭2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因颈部肿大1d于2008年11月2213入我院普外科,甲状腺超声和cr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出血,拟行手术治疗。术前血钾2.4mmol/L、钠135mmol/L、氯90mmol/L、钙2.2mmol/L、磷1.3mmol/L、镁0.1mmol/L。给予口服及静脉补钾、补镁等治疗,每日补钾9.12g,血钾2.4~2.8mmol/L,血钠131~140mmol/L,血氯88~102mmol/L,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我院自1986~1992年收治高血压合并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24例,其中31例合并低钠血症。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46岁,平均年龄61岁;31例中脑出血26例,脑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血清钠131~135mmol/L者(轻度)18例,血钠121~130mmol/L(中度)11例,血钠<120mmol/L(重度)2例。低钠发生时间:病后1~7天者28例。病后8~14天发生者2例。病后14天以后发生者1例。出现低钠后的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21例大型及巨大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发生钠代谢紊乱的处理体会.方法 对该科21例大型(直径>4 cm)及巨大型(直径>6 cm)颅咽管瘤手术患者术后血钠失衡进行分析,根据血钠、尿钠、尿比重等情况进行诊断和相应治疗.结果 发生低钠血症13例,高钠血症8例.高钠及低钠血症绝大多数在术后48~72 h内出现,最迟1例于术后6d出现.2例死于严重下丘脑反应,其余患者均予以纠正,治愈出院.结论 血钠失衡是颅咽管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易发生于大型及巨大型颅咽管瘤术后.虽然术后尿崩症合并高钠血症常见,但更需要注意区分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导致的低钠血症,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3.
    
束汉生  田绪平  王昊  张辉  巢青  张秋建 《安徽医学》2014,(10):1419-1420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脑性盐耗损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方法对3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脑性盐耗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血钠、尿钠检测,同时通过中心静脉压(CVP)及血浆渗透压对血容量进行评估。结果 36例患者低血钠症状均消失,治疗时间为3~11 d,平均(6.16±2.08)d;意识状态好转治疗时间为2~7 d,平均(5.21±1.86)d;所有患者CVP范围2~5 cmH2O,平均(3.50±2.08)cmH2O;血浆渗透压范围281.45~332.14 mmol/L,平均(304.65±12.26)mmol/L;治疗时间与治疗前血清钠、24 h尿钠和CVP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36、0.13、0.1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CVP和血浆渗透压是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脑性盐耗损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对治疗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笔者2005年治疗了2例高危出血并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透析18次,全过程均顺利完成,无出血加熏的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病例1:患者,男,24岁。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被邻居发现后急送我院。当时患者神志不清,BP100/80mmHg,P98次/分,左臂、左下肢高度浮肿、瘀斑,张力性水疱。入院后24小时无尿,总尿量80ml。急检血生化检查回报:尿素氮28mmol/L,血肌酐840mmol/L,血尿酸492mmol/L,血钾6.8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9mmol/L,肌酸肌酶321IU/L,乳酸脱氢酶283IU/L,  相似文献   

15.
儿童肺炎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合并SIADH的发生率、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检测 2 5例重症肺炎合并SIADH患儿血、尿钠浓度 ,血、尿渗透压 ,血浆ADH水平 ,并与 2 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合并SIADH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低钠血症伴低渗透压 (12 3 2 8±4 17,2 5 3 6 4± 11 82mmol/L)及高尿钠浓度 (47 78± 2 3 6 1mmol/L)、高尿渗透压 (32 6 88± 97 2 4mmol/L)、高血浆ADH水平 (8 2 6± 2 19ng/L)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 )。2 4例患儿痊愈 ,1例死于脑疝、呼吸衰竭。结论 :①提高对本病认识 ;②重症肺炎患儿出现缺氧、酸中毒加重 ;出现循环和神经症状 ;出现尿少、体重增加而无皮肤水肿时应高度警惕合并SIADH的可能 ;③重症肺炎患儿应常规测定血电解质 ,必要时同时测定血、尿渗透压和尿钠浓度 ;④诊断SIADH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纠正低钠血症。轻症患儿限制水入量即可 ,重症患儿应补充 3%氯化钠和应用速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1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分析格拉斯哥评分(GCS)对高钠血症的影响及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15例患者,血钠水平均在145~183mmol/L,GCS评分3分高血钠的有7例,7例患者中血钠水平150~160mmol/L的2例,160~170mmol/L的1例,170~183mmol/L的4例,经治疗后血钠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最终均死亡。GCS评分6~8分高钠血症的患者8例,经治疗后血钠均降至正常范围。8例患者中,血钠145~150mmol/L的5例,治疗后均存活;血钠水平在150~160mmol/L的2例,治疗后1例死亡,1例存活,血钠水平在165~170mmol/L的1例,治疗后死亡。结论:本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治疗高钠血症切实有效,GCS评分低的高钠血症的血钠水平越高,血钠水平越高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的I临床特点,提高对HHS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HHS患者15例,检查血糖、血钠、血尿素氮、肌酐、尿酮体、有效渗透压,并对一般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血糖〈33.3mmol/L3例,I〉33.3mmol/L12例,最高达98.3mmol/L;血钠≥150mmol/L9例;血尿素氮增高11例,肌酐增高13例;尿酮体(+一)~(+++)11例,有效渗透压=320mOsm/L2例,〉320mOsm/L13例。I临床治愈10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及时监测血糖和有效渗透压,是减少HHS死亡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时凤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15-215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009年4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7~76岁。1型糖尿病8例,2型糖尿病42例。导致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自行停药;②暴饮暴食;③应激状态;④严重肠功能失调等。20例入院时已出现重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伴昏迷休克,化验结果显示血糖20.7~56.4mmol/L,血钾1.7~6.9mmol/L,血钠113—139mmol/L,血渗透压268—362mmol/L,尿酮(+~+++)。50例酮症酸中毒患者除2例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脑梗死死亡外,其余48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367人,其中26例出现高血钠症,现就脑出血后发生高血钠症的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47~87岁,平均65·7岁。26例均经CT证实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4例,丘脑出血6例,脑叶出血4例,脑干出血2例。出血破入脑室20例,中线结构移位17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为35~100 ml,2例脑干出血分别为10 ml和12 ml。26例患者均存在意识障碍,呈浅~深昏迷状态,其中气管插管人工呼吸8例,高热16例,21例伴有血糖升高,血糖在8·8~22·1 mmol/L。1·2方法患者入院24…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中监测血糖、血钠的临床意义,探讨术中大量冲洗液吸收的途径。方法130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中用5%葡萄糖液作为冲洗液,手术开始后每30min测血糖一次,通过监测患者术中血糖、血钠的变化,观察冲洗液的吸收途径,电切综合征的发生及手术情况。结果有42例患者血糖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短时间迅速升高,9~20mmol/L 28例,21~30mmol/L 14例,术中发现39例有明显的前列腺包膜裂开、穿孔或膀胱颈部纤维层裂开。随后作快速血电解质测定。4例血钠低于135mmol/L,21例低于125mmol/L,17例低于115mmol/L。与术前血糖、血钠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中应用5%葡萄糖溶液作为冲洗液,术中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短时间血糖迅速升高,说明有冲洗液大量吸收,也表明前列腺包膜裂开、穿孔或膀胱颈纤维层裂开为其主要原因,且与手术操作明显相关。术中血糖升高可作为电切综合征的先兆症状,术中血糖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电切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