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用于体外肿瘤靶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素-亲和素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来肿瘤早瘤早期诊断、治疗研究的热点,将包封有TNFα的壳聚糖微球生物素化,以生物素化无唾液酸胎球蛋白为导向系统,采用“三步法”研究了微球体外抗肿瘤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0.8%,P〈0.01)。  相似文献   

2.
生物素 -亲和素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来肿瘤早期诊断、治疗研究的热点。将包封有 TNFα的壳聚糖微球生物素化 ,以生物素化无唾液酸胎球蛋白为导向系统 ,采用“三步法”研究了微球体外抗肿瘤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 SMMC- 772 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6 0 .8% ,P<0 .0 1)。  相似文献   

3.
新型肝靶向载体N-乳糖酰化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将肝靶向基团半乳糖基引入到壳聚糖的结构中,制备N-乳糖酰化壳聚糖。方法:以天然聚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在其2-NH2引入乳糖酸,制得酰化产物,用FTIR、^13CNMR,^1HNMR时其进行表征。用粉末X衍射、DSC、TG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制得了新型的取代度为20%的N-取代的乳糖酰化壳聚糖载体。  相似文献   

4.
药物微囊化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囊心物)包裹而形成贮库型微型胶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促进有机反应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项有机合成新技术。介绍了微波的加热机理和特点,对微波法用于制备功能材料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甘草次酸修饰的壳聚糖载体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以甘草次酸(GA)为肝靶向基团,丁二酸酐为间隔臂合成GA-suc,再与壳聚糖枝接,获得甘草次酸修饰的壳聚糖载体(GA-suc-CTS),采用HPLC法、UPLC/MS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元素分析法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确立了制备GA-suc-CTS载体的最佳工艺参数,经色谱法、光谱法等鉴别表明GA-suc-CTS载体合成成功。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最终获得的GA-suc-CTS中甘草次酸的取代度高达7.29%。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合成并表征6个壳聚糖衍生物N-棕榈酰基-N′-氨基酰基壳聚糖。方法:分别选取甘氨酸、苯丙氨酸和脯氨酸为亲水链,棕榈酸为疏水链接枝到相对分子质量为70 kD和29 kD的壳聚糖上以形成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棕榈酰基-N′-氨基酰基壳聚糖,采用IR,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和结论:合成了6个壳聚糖衍生物,分别为:N-棕榈酰基-N′-甘氨酰基壳聚糖(70kCS-Gly-Pal,29kCS-Gly-Pal)、N-棕榈酰基-N′-苯丙氨酰基壳聚糖(70kCS-Phe-Pal,29kCS-Phe-Pal)和N-棕榈酰基-N′-脯氨酰基壳聚糖(70kCS-Pro-Pal,29kCS-Pro-Pal)。棕榈酰基(Pal)、甘氨酰基(Gly)、苯丙氨酰基(Phe)和脯氨酰基(Pro)的取代度通过1H NMR计算得出。其中N-棕榈酰基-N′-甘氨酰基壳聚糖(70kCS-Gly-Pal,29kCS-Gly-Pal)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8.
新型两亲性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新型的两亲性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方法:以天然聚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其2-NH2与辛醛形成Schiff′s碱,用KBH4还原得到N辛基壳聚糖,然后在其剩余2-NH2与MeOPEG-CHO反应,再用KBH4还原制备了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结构经FTIR、13CNMR、1HNMR得到了表征。用DSC实验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制得了新型的辛基、PEG取代度分别为36,64%的两亲性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有望作为难溶性药物增溶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合成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r)的水溶性壳聚糖-泼尼松龙结合物.方法 通过控制壳聚糖的乙酰度得到水溶性壳聚糖(Wchi),并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Mr大小.模型药物通过丁二酸间隔臂与Wchi相连,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紫外光谱证明,结合的泼尼松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 合成的Wchi的Mr分别为31&#215;103,19&#215;103,11&#215;103,7.2&#215;103,3.8&#215;103,相应的结合物中泼尼松龙含量分别为(8.36&#177;0.04)%,(7.17&#177;0.08)%,(7.21&#177;0.03)%,(6.29&#177;0.03)%,(6.66&#177;0.05)%.结论 成功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泼尼松龙结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为基本原材料,选用戊二醛为交剂剂及固定剂,制备一种物理机械性能较优的抗凝血材料。探讨了戊二醛及肝素钠两者用量对肝素化程度及血液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对氯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4Cl BP)缩甘氨酸甲酯席夫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其形成金属配合物的可能性及产生抗菌活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羰胺缩合法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和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运用Gaussian03程序,使用HF、DFT方法及相应基组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相关的量化参数。【结果】根据元素分析、^1HNMR、IR波谱分析结果,推测此化合物以O=C-C=C-NH烯胺酮式结构存在。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占有轨道的贡献主要来源是C、N原子,空轨道的贡献主要来源于C、O、N原子;静电势最强的是1Cl,其次是2O,3O和4O,5N、6N和7N的电子密度相近。【结论】该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可能是PM4Cl BP与甘氨酸甲酯两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PM4Cl BP是影响活性的主体;而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的原子可能是2O、3O和7N。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乳液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微球并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再将其复合于脱细胞基质的小牛松质骨支架,制备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方法: 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复合缓释系统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检测。用动态浸泡的方法来检测BMP-2的体外释放特征,通过体外检测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发生了交联并成功包载了BMP-2,微球平均直径为5.982 μm,表面光滑,且成功负载于小牛松质骨支架,形成了新型的微球/支架药物缓释体系。缓释数据表明,5 mg微球在体外释放21 d,BMP-2逐渐释放,第21天时浓度仍达到(239.1±20.0) mg/L。体外测试表明,该缓释体系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长,促进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实现了BMP 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骨修复部位的持续、缓慢释放,为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对皮质脊髓束(CST)示踪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单侧锥体束损伤组(n=24)、假损伤组(n=8)和正常组(n=8)。在锥体交叉上方选择性切断左侧锥体建立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模型。运用Rivlin斜板试验进行运动功能检测。在双侧感觉运动皮层多点分层立体定位注射BDA,BDA注射14天后取脑和脊髓切片进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DA标记信号,观察皮质脊髓束的走行。结果:Rivlin斜板试验显示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组倾斜平面临界角度变化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损伤组(P<0.05)。正常组和假损伤组大鼠BDA示踪显示BDA标记阳性细胞定位于双侧感觉运动皮层的锥体细胞,锥体细胞发出的BDA阳性纤维束对称分布于双侧皮层、内囊、大脑脚、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中的皮质脊髓束内,继而经锥体交叉到脊髓后索,在双侧后索最深层、灰质后连合背侧下行至脊髓骶段。锥体束横断损伤大鼠在损伤部位以上可见双侧对称的BDA阳性纤维束,损伤平面以下在右侧延髓锥体和左侧脊髓后索中见有BDA阳性纤维束,损伤侧锥体和右侧脊髓后索中未见有BDA阳性纤维束。结论:BDA顺行示踪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皮...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6-O-琥珀酰-N-半乳糖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合成和表征水溶性6-O-琥珀酰-N-半乳糖化壳聚糖衍生物。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首先在其2-NH2上进行邻苯二甲酰化将其保护起来,在-O-进行琥珀酰化,用肼解法脱去-N-保护基,制得了水溶性的6-O-琥珀酰化壳聚糖。然后6-O-琥珀酰化壳聚糖通过与乳糖酸或乳糖与KBH4的均相反应,在其2-NH2上引入了半乳糖基,制得O-琥珀酰-N-半乳糖化壳聚糖衍生物。结果与结论:分别用FT-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广角X射线衍射(wide angle X-ray diffraction,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ry,DSC)和溶解度试验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的水溶性较壳聚糖有了较大的改善。制得的6-O-琥珀酰-N-半乳糖化壳聚糖衍生物可作为潜在的肝靶向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聚阳离子膜材料并表征。方法 利用超声振荡,醚化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对聚乙烯醇(PVA)的侧基进行醚化,考察了影响取代度的各因素。结果 制得了聚乙烯醇阳离子膜,并采用克氏定氮法测定取代度,用I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论 PVA链上确实发生了醚化反应,取代度高于常规加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甲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Fe(Ⅱ)、Mn(Ⅱ)金属配合物,筛选新型抗菌化合物。【方法】采用羰胺缩合法合成席夫碱配体,再采用分步合成法得到席夫碱配合物,通过核磁(1H NMR)和红外(IR)光谱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由1H NMR和IR光谱数据推测席夫碱配体主要以烯胺酮式结构存在,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发现在5.00、2.50、1.25 g/L三种浓度下,HPMTP、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浓度为2.50 g/L时抑菌效果较差。【结论】抑菌能力的强弱是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配体〉HPMTP,其中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壳糖止血海绵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壳糖止血海绵对家兔耳静脉创口的吸渗、止血作用及皮肤烫伤后促进愈合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刀片划破血管,分别用壳糖止血海绵、明胶海绵和纱布压迫出血处,30s后去除海绵和纱布,观察止血效果;在家兔烫伤创面,分别敷壳糖止血海棉、明胶海棉和纱布,观察10天内脱痂情况。结果:与明胶海绵组比较,壳糖止血海绵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促进创口愈合,创面脱痂时间缩短。结论:壳糖止血海绵对创口的止血、促愈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几丁聚糖对感染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114例感染伤口彻底清创后分2组,对照组50例,用传统方法换药治疗;观察组64例,应用几丁聚糖粉剂均匀撒于创面,每天2次.观察2组的伤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良好,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56%,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几丁糖作用后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几丁糖对异常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作用。 方法 :以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 ,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为对照 ,用组织块法进行不同标本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用 3 H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几丁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合成及分泌胶原功能的影响 ,定量酶联检测试剂盒测定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B(FGF AB)、白细胞介素 8(IL 8)等。 结果 :几丁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TGF β1 、FGF AB等的功能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对IL 8则增加 ,且对各组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几丁糖可以抑制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及分泌功能 ,有望在异常瘢痕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的改性及保湿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拓展其应用前景。方法:在壳聚糖6位羟基上进行羧甲基化,通过正交试验,对皂化温度、皂化时间以及醚化时间进行优化。以甘油、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为参照物,在一定相对湿度下考察了羧甲基壳聚糖保湿性能。结果:优化后的反应条件:皂化温度为45℃;皂化时间为150min;醚化时间为120min。结论:羧甲基壳聚糖保湿性最优,完全可以替代透明质酸,作为多种化妆品的保湿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