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21岁。日前因野外训练时右眼被树枝弹伤,出现疼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1h就诊。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2,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瓣水肿,颞侧约1/2角膜瓣形成纵形皱褶,暴露基质床约1 mm,鼻侧角膜瓣光滑平整。追问病史,入伍前曾行双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相似文献   

2.
例1:男,19岁,跳伞时左眼被伞带弹伤后视物模糊、畏光和流泪一周入院。患者为人伍4个月新兵,于入伍前10d曾行双眼LASIK术,术后视力双眼1.2。眼科检查:右眼1.2,左眼0.3,左眼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增厚,角膜瓣6~10点钟处可见宽约1mm新月形裂口,角膜瓣皱褶呈波纹状,前房、瞳孔、眼底未见异常。屈光状态:左眼 0.50DS/-2.75DC。遂于表麻下行左眼角膜瓣复位术。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例 1患者男,21岁。因训练伤后右眼痛疼、异物感、视物不清10天就诊。曾行双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术,入伍前及术后视力均1.0。眼科检查:右眼视力50cm指数,左眼视力1.0,右眼混合充血,角膜瓣浑浊、水肿,广泛皱折,由颞侧向鼻侧堆积,基质层可见点状沙石异物,房水闪辉强阳性。诊断:(1)右眼钝伤性角膜瓣移位;(2)右眼角膜异物;(3)双眼LASIK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近视眼LASIK术后发生外伤性角膜瓣移位后经角膜瓣复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发生外伤性角膜瓣移位的战士行角膜瓣复位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角膜瓣及瓣下基质床上增生的上皮组织,使角膜瓣展平,配戴软性亲水角膜接触镜,包扎术眼。于术后1d、3d、1周、1、3、6个月随访。结果 1周后8例角膜瓣平整透明,4例角膜仍有轻度皱褶印痕,于术后6个月角膜恢复平整,无上皮植入,视力恢复至0.8~1.2。5例术前存在角膜瓣下上皮植入者,其中1例术后1个月再次行角膜瓣复位术,刮除层间植入上皮,病情稳定;另4例给予激素眼液非手术治疗,植入上皮趋于静止,无发展趋势。该5例术后6个月复查视力达0.6。结论外伤后角膜瓣皱褶出现时间越久越明显,越难以复原。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翟军印  耿美香  舒建  耿熏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1):F0003-F0004
病例男,32岁,术前查体:裸眼视力双眼(OU)4.0,屈光度:右眼450度近视合并75度散光(轴向170度)(OD-4.50DS-0.75DC×170),左眼525度近视合并50度散光(轴向100度)(OS-5.25DS-0.50DC×100)。于2008年1月在本院行双眼LASIK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d双眼裸眼视力均达到5.0,术后常规使用典必殊、盐酸洛美沙星、阿昔洛韦眼液行抗炎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
据粗略估计,世界上80%左右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其临床表现是涕血、鼻塞、耳鸣等。影像学表现约80%鼻咽癌起自鼻咽侧壁,早期为鼻咽壁增厚,咽隐窝变浅,中晚期彳丁明显肿物,町有咽隐窝消失,咽旁间隙变窄,颅底骨质破坏,副鼻窦炎症。对本院5例CT诊断疑为鼻咽癌的病例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临床上矫正近视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其保留了上皮层和前弹力层,且术后无痛苦、恢复快、稳定性较好。但LASIK术中需制作1个角膜瓣,由于术后角膜瓣愈合后生物力学改变明显,抗张强度下降,因而容易发生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尤其外伤后易导致角膜瓣移位、皱褶,甚至脱落、丢失。该文报告LASIK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1例。患者因意外左眼被戳伤,角膜瓣从原瓣缘瘢痕处自角膜鼻下方向颞上方撕脱移位近2/3,撕脱的角膜瓣向颞上翻卷后再向鼻下反折并覆盖于颞上方角膜表面及瞳孔区基质层创面,角膜瓣轻度水肿,上皮破损、有少许污迹,下方的角膜创面凹凸不平。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左眼角膜瓣复位术。通过手术对患者移位撕脱的角膜瓣进行复位,患者术后角膜透明,角膜瓣愈合良好,视力恢复至1.0,未发生角膜瓣皱褶、上皮植入、角膜瓣溶解等并发症。该例提示,及时并正确处理LASIK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可恢复良好视力。建议军人、运动员等特殊职业人员从事高对抗运动时佩戴护具;对于眼部受伤概率较高者,建议选择更为安全的角膜表面切削手术;加强患者LASIK术后宣传教育,遇有眼部外伤,应及时就诊;基层医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本科1997—2006年接诊的21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患者致伤原因的分析和手术技巧的探索,以期针对部队的特殊情况,在接受过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部队患者日常生活及训练中眼部防护、眼外伤后的救治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青  冯慧萍  钟白丽  韩毳 《武警医学》2015,26(2):180-182
 目的 探讨军人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的原因、处理方法 及准分子激光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外伤造成的7例军人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进行手术修复。结果 7例中6例外伤与军事训练有关, 且就诊时间均较长, 最长为伤后2年。手术中, 3例角膜瓣皱褶重, 经2次重复水肿, 2例平复, 1例行角膜瓣对位缝合。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均有恢复, 1.0者2例, 0.8者2例, 0.6者1例, 0.5者2例。结论 针对即将成为军人这个特殊职业的人群, 机械角膜瓣的LASIK手术需慎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角膜瓣蒂位于上方与鼻侧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用旋转式角膜刀制作上方蒂组(A组)LASIK350例(678只眼)和平推式角膜刀制作鼻侧蒂组(B组)LASIK170例(324只眼),对两组患眼术后视力、屈光度、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年裸眼视力A组和B组分别为1.03±0.12和1.00±0.12,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剩余屈光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制作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切缘出血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A组与B组均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随访1年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A组角膜瓣稳定性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由于保留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手术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术后无明显疼痛刺激,视力提高迅速,是较成熟的手术。但是相应的手术并发症亦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而逐渐被重视。我科2005年6月收治了1例LASIK术后1年因眼拳击伤致角膜破裂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LANK术中制作超薄角膜瓣治疗中高度近视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将138例276只眼屈光度为-3.50~-14.25 D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厚度角膜瓣组)60例138只眼和B组(超薄角膜瓣组)60例138只眼.两组均使用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激光切削.对两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中角膜瓣厚度、术后1周和1、3年裸眼视力(UCVA)及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BCVA A组为0.97±0.10,B组为0.95±0.1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A超测量角膜瓣厚度A组为(118.12±13.83)μm,B组为(96.75±15.27)μm,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中两组均无游离瓣、纽扣瓣、角膜瓣破裂出现,术后角膜瓣均对位良好,无角膜瓣融解、上皮植入等现象发生;术后1周UCVA A组为1.12±0.20,B组为1.10±0.2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年UCVA A组为1.10±0.24,B组为1.07±0.21,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3年UCVA A组为1.09±0.25,B组为1.04±0.2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LASIK术中制作超薄角膜瓣治疗中高度近视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是一种见于Lasik术后1~5天罕见并发症。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Intralase和Ziemer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的改变.方法 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 d、1周、1 个月应用Konan FA-3709P型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测角膜中心区的单位面积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CD)、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percentage of hexagonal endothelium,6A).结果 两组术后1 d、1 周、1 个月CD与术前比无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两组CV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 d、1 周及1 个月两组间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1 周、1 个月两组6A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Intralase组和Ziemer组的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03±0.71)D和(-0.04±0.56)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02).结论 Intralase及Ziemer飞秒激光LASIK手术术后早期单位面积内的CD未见明显改变,但CV较术前轻度升高,且6A较术前略有下降.但是,两种飞秒激光术后组间CD、CV及6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与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角膜瓣的特点.方法 选取IntraLase FS60组(激光组)患者100例200眼及Moria M2微型角膜刀组(角膜刀组)99例198眼,应用RTVueOCT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别测量LASIK术后1周每个角膜上0°和90°两条子午线所在截面上特定7个点的角膜瓣厚度.两组角膜瓣预计值均为110 μm.结果 术后1周激光组制作的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形状近似规则的平面,两条子午线间角膜瓣厚度无明显差异(f=1.582,P=0.114).角膜刀制作的角膜瓣呈周边厚,中央薄的新月形,两条子午线间角膜瓣厚度无明显差异(t=1.010,P=0.313).激光组与角膜刀组相比,仅中央点两者厚度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点两者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激光组角膜瓣实际厚度与预计值的差值(7.15 ±4.89) μm明显小于角膜刀组(18.97±1 1.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飞秒激光组制作的LASIK角膜瓣比微型角膜刀制作的LASIK角膜瓣更精确;重现性更好;形态更均一、更规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薄瓣LASIK与LASEK治疗中央角膜厚度≤520μm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120只眼分为两组,A组为超薄瓣LASIK组,30例60只眼,球镜度-6.00~10.00 D(平均-7.25 D),柱镜度0~2.50 D(平均-0.96 D);B组为LASEK组,30例60只眼,球镜度-6.00~10.00 D(平均-7.35 D),柱镜度0~2.75 D(平均-0.90 D)。分别于术后1周和1、3、6个月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值球镜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波前相差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周A组视力1.11±0.37,B组视力为0.76±0.3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1、3和6个月A组UCVA分别为1.13±0.26、1.12±0.34和1.12±0.25,B组UCVA分别1.08±0.26、1.11±0.25和1.10±0.2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CVA与术前比较无1例下降。A组无Haze,B组少量Haze出现。术后1周,1个月两组均表现为轻度过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屈光回退现象,B组回退(-0.16±0.53)D,A组回退(-0.14±0.49)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1、3和6个月两组总高阶相差、垂直慧差、水平慧差和球差均方根值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B组总高阶相差增加倍数低于A组(P<0.05)。两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超薄瓣LASIK与LASEK治疗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超薄瓣LASIK早期视力恢复快,LASEK视觉质量优于超薄瓣LASIK。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使用Moria M2 90与110刀头对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术前条件基本匹配的中高度近视患者60例分成2组:使用Moria M2 90刀头30例60只眼为90刀头组,使用Moria M2110刀头30例60只眼为110刀头组。观察LASIK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数、对比敏感度和像差的情况。随诊时间至术后3个月。结果全部术眼术中无"纽扣孔"瓣、前弹力层破裂、游离瓣、不全瓣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未发生角膜瓣移位、皱褶、上皮下植入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两组术后1 d,1周,1和3个月视力及屈光度数差异无显著意义;对比敏感度,术后1周,1个月90刀头组好于110刀头组,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两组像差均较术前增高,但90刀头组的像差增加值低于110刀头组。结论使用Moria M2 90和110刀头治疗中高度近视同样安全有效,使用90刀头的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两种制瓣方法的优劣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6~8月LASIK手术患者400例,其中手推式板层刀制瓣患者200例396只眼,自动旋转刀制瓣患者200例394只眼.制瓣后用同一台激光机行激光治疗.术后1、3 d,1、2周,1个月复查视力、电脑验光、测眼压、角膜地形图、裂隙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术中出现游离瓣和不全瓣者手推刀组有5只眼(1.26%),旋转刀组有2只眼(0.51%);术后手推刀组2只眼(0.50%)出现瓣皱褶和瓣移位,旋转刀组术后2只眼出现瓣溶解(0.51%).术后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BUT检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裂隙灯检查和地形图分析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两种制瓣方法均有良好效果.1个月BUT检查,手推刀所作鼻侧蒂优于旋转刀作上方蒂.  相似文献   

20.
LASIK术中角膜缘出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出血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及预防方法。方法观察了46例51眼接受手术时发生出血的情况及出血对术后效果的影响。结果出血部位以上方为多,共30眼,占58.8%;下方9眼,占17.6%;2个方位以上出血者12眼,占23.5%,术后半月时,过矫者30眼,欠矫11眼,不规则散光5眼。其中7眼为提高视力,接受2次手术。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角膜缘出血可影响手术效果,手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