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  我们于 2 0 0 1年 12月 2日~ 10日对机载国产分子筛进行抗荷生理鉴定试验时 ,6名受试者均反映在进行加压呼吸时吸入气体中似有尘土 ,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观察发现 ,受试者口角及面罩内面有少量白色细腻粉末。最终确定白色粉末来自于头盔补偿囊里的滑石粉。换用清除滑石粉后的补偿囊 ,上述不适反应不再发生。头盔补偿囊是橡胶制品 ,其中有少量滑石粉是为了防止粘连。工作时补偿囊有引气管与面罩相连。当载荷由高向低变化时 ,面罩压和补偿囊压随之降低 ;或在做抗荷动作时 ,飞行员快速用力吸气 ,造成短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开展头部载荷对头颈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为持续性正加速度作用下飞行员转头适宜性和飞行员头戴装备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大口径视野计为测量平台,12名受试者分为甲组[6名,平均年龄(18.8±1.2)岁]和乙组[6名,平均年龄(40.8±5.9)岁]。受试者佩戴某型头盔夜视系统(包括保护头盔、夜视镜及配套的供氧面罩,重量1.955 kg),按其重量成倍地增加配重。测量不同载荷时受试者头颈旋转、俯仰的角度和角速度,记录受试者的主诉。结果 甲组头部载荷16 kg时达到载荷终点(相当于3.0 G),乙组头部载荷12 kg时达到载荷终点(相当于2.4 G)。随着头部载荷增加,2组受试者头颈水平旋转的角度和角速度均减小;俯仰时总体表现为俯角增大、仰角减小,但俯仰角速度均呈减小趋势。不同头部载荷下,受试者头颈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水平转动时,甲组(F=5.912、3.681,P=0.001、0.010)和乙组(F=4.422、5.571,P=0.015、0.006)的头颈转动角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模拟过载作用下飞行员头盔夜视系统对头颈活动能力影响的测量方法,获得了过载作用下头颈...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例1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33岁,1991年后曾飞过歼-5、歼-6和歼-7飞机,2003年8月改飞高性能战斗机。使用进口头盔及氧气面罩(该型头盔内衬垫为羊皮制成;氧气面罩内衬为鹿皮制成)。至12月,每于飞行后额面部均出现骚痒症状,额部与头盔内垫接触处及面颊和下颌与氧气面罩接触处皮肤红肿,两天后结痂、脱皮。体系医院和地方省级医院均诊断为皮肤过敏。但具体对头盔面罩中所含的哪种物质过敏,未能明确,也未对头盔、面罩中的细菌、霉菌做培养鉴定。该飞行员无食物过敏史,但对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过敏。给患者口服抗过敏药阿司咪唑(息斯敏)和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艾洛松)及克霉唑涂搽,都  相似文献   

4.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后 ,再集中会审 ,充分保证了公平、优质地录选稿件。最终录用 1 2 9篇 ,其中英语专题会交流 9篇 ,大会交流 1 7篇 ,专题会交流 1 0 3篇。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以摘要形式在本刊预先发表。为了方便检索与学术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前加了顺序编号 ,并标注了关键词 ;英语专题会交流论文摘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发 ;中文摘要加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相似文献   

5.
飞行员头盔重心要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飞行员头盔重心要求,是飞行员头盔设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关系到飞行员健康、安全和人-机效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指标.以头盔为平台安装显示、瞄准或夜视装置的综合头盔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在增强头盔功能同时,也给飞行员健康、安全带来影响.装备研制急需制定头盔重心标准作为设计依据. 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的标准、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 资料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标准、论著、论文和综述19篇. 资料综合对通过解剖法和CT法得到的人体头部重心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对飞行头盔的重量、重心要求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 结论 未查到政府组织发布的头盔重心标准,研究文献中提出的头盔重量、重心要求基本一致,但对头盔侧向重心的要求仍无定论,需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飞行员睡眠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调查和了解飞行员的睡眠质量状况 ,为他们的心理、生理保健和飞行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科学有效的依据。 方法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量表对来院疗养的 35 6名飞行员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评。 结果 飞行员PSQI均分为 5 .17± 3.17,18.10 %的飞行员有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年龄组的飞行员在PSQI均分、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 3个方面存在差异 (P <0 .0 5 )。睡眠质量随着年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 ,并且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水平显著 (χ2 =2 0 .14 ,P <0 .0 1)。未发现机种对飞行员睡眠质量有影响 (P >0 .0 5 )。 结论 飞行员的睡眠质量问题比较严重 ,应予以重视 ,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飞行员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飞行员的睡眠状况并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394名飞行员进行测量。并对测验条目进行逐项分析。结果飞行员自我评价睡眠质量较差和差的12.7%。失眠症患病率为13.5%。飞行员每夜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平均为(7.3±1.0)h、(24.2±18.6)min和(88.5±9.5)%。飞行员睡眠障碍主要体现在夜间易醒或早醒、夜间去厕所、入睡困难和咳嗽或鼾声高等。结论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成分、总分和各条目的综合分析,可获得飞行员睡眠质量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军某机种飞行员健康生命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飞行员各维度健康生命质量状况,收集飞行员基本信息,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海军某机种飞行员除躯体疼痛分值非常显著低于我国健康男性常模(P<0.01)外,其他维度均与全国健康男性常模相近。各维度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和抑郁感对多个维度的健康水平有负面影响(P<0.05,P<0.01)。结论:应重视海军某机种飞行员躯体疼痛问题,及时缓解其工作压力,并积极干预相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飞行员身体质量指数与有氧代谢能力的相关性,以扩大前者的应用范围。方法 以现役男性飞行员20人为受试对象,精确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采用平板递增负荷的方式,检测其最大耗氧量。分析身体质量指数与最大耗氧量的相关性。结果 受试者的身体质量指数为22.9±2.9,最大耗氧量为(42.6±5.9)ml·kg~(-1)·min~(-1);身体质量指数与最大耗氧量呈负相关,r=-0.467(P<0.05)。结论 身体质量指数与最大耗氧量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飞行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影响歼击机飞行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进飞行员睡眠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47名歼击机飞行员,采用自制问卷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相结合形式,对飞行员睡眠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以PSQI总分≥7分作为睡眠障碍组,PSQI总分<7分为对照组,对飞行员睡眠质量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得到有效样本330例,飞行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9.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睡眠不良家族史、躯体疾病、工作生活压力大(OR=4.060、4.007、2.868)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睡眠障碍组的胃炎、颈椎病、腰椎病、头痛、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歼击机飞行员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高,与工作生活压力、躯体疾病、家族史等因素密切相关,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不同方法测量根管长度,指导根管治疗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手感法X光照片,电测法3种方法测量根管长度,并和离体牙实测相比较。结果手感法和X光照片的测量结果准确性较差,而电测法的结果较准确(P<0.05)。结论电测法测量根管长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示波原理间接测量血压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血压判别方法是提高血压测量准确度的关键。本文综述了采用示小原理间接测量血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两类血压判别方法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血压判别方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按国标法对16头新疆驴的驴乳进行牛磺酸质量浓度测定,结果表明:驴乳中牛磺酸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35±0.34)mg/100 g,范围(0.72~1.91)mg/100 g,变异系数25.19%。不同驴乳样本间牛磺酸质量浓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连续每搏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综述了国内外的动脉血压连续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张力测定法,容积补偿法和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间接测量血压等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探讨了研究动向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足底压力中心和脑肌电相干性特征的人体平衡能力评估新方法。方法 10名受试者平衡能力被划分为P1和P2组,进行平衡实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合成足底压力中心信号各传统特征参数,得到足底压力中心信号(COP)综合特征;在分析人体平衡调节过程中脑肌电相干特性的基础上,引入反映人体平衡的脑肌电协调反应新特征;最后将COP综合特征、协调反应特征和脑电、肌电信号的多元多尺度样本熵组成特征向量,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完成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估。结果 本方法的平衡评估正确率可72.5%,高于传统的基于COP姿态信号方法。结论 人体平衡脑肌电协调反应新特征的加入,显著提高了人体平衡能力分类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示波法原理测量血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示波法原理在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系数差分比值法来间接测量血压。方法 计算出相邻脉搏波的幅度差值和它们的相对比值并利用优先法则在一定幅值范围内进行突变点的判断。结果 系数差分比值法能够解决将平均压附近的点误判为突变点的问题,能提高测量血压的准确性。结论 系数差分比值法能判断心血管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性,能够对血压判别提供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我国心血管病方面流行病学的调查、疾病预防、疾病早期发现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380例学龄女孩骨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本地区学龄少女 (10~ 11岁 )骨密度 (BMD)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1年中先后 2次对 3 80例健康少女行全身扫描和左前臂扫描 ,按体重指数 (BMI)分组 ,超重组 (BMI >19.6)、正常组 (BMI =14 .2~ 19.6)、偏轻组 (BMI <14 .2 )。结果 BMD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全身各部位BMD都是第二次高于第一次 (Ρ <0 .0 1~ 0 .0 0 1) ,其BMD的年均增长率为 5 .4%~11.3 %。超重组BMD最高 ,正常组次之 ,偏轻组BMD最低。身高、体重与全身总的BMD和前臂远端 1 10、1 3处BMD呈正相关 (r =0 .3 47~ 0 .787,Ρ <0 .0 0 1) ,全身总的BMD与前臂远端 1 10、1 3处BMD呈正相关 (r =0 .5 41~ 0 .665 ,Ρ <0 .0 0 1)。结论 该年龄段女孩BMD与身高、体重密切相关 ,评价青少年BMD时 ,应依据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歼(强)击机飞行员心理品质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歼 (强 )击机飞行员心理测量方法。 方法 随机抽取 30 8名男性现役歼(强 )击机飞行员 ,年龄 2 3~ 44岁 ,飞行时间 30 0~ 2 6 0 0 h。机种为歼教 - 5、强 - 5、歼 - 6、歼 - 7、歼 - 8等。采用 7项纸笔测验和 4项人机对话测验评价认知和心理运动能力 ,以问卷方式测量个性特征。收集飞行训练绩效作为测量效标。 结果  19项指标的偏态量数 | SK|≤ 0 .6 7,数据分布接近正态。其变异系数 CV≥ 8.0 0 ,各项指标区分度较高。其复测信度均在 0 .80以上 ,表明方法可靠。效度分析结果 ,8项指标的同时性效度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r=0 .12~ 0 .2 9,P<0 .0 5或 0 .0 1)。由 8项指标合并而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与飞行训练绩效有显著相关 (r=0 .36 ,P<0 .0 1;χ2 =35 .98,df=4,P<0 .0 1)。选优符合率可达 85 .7% (5 4/ 6 3)。 结论 根据本研究筛选的指标 ,可以建立简便实用的计算机化的歼 (强 )击机飞行员心理品质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邱丽芹  王岩  黄越  徐学权  田颖 《放射学实践》2007,22(12):1276-1278
目的:探讨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颈部包块患者的CTA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5例包块与颈部血管界限清晰,仅呈外压性改变,1例颈部转移包块将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推移,管腔受压变窄,两者间界限不清;颈内静脉受压突然截断,侧支血管建立.3例颈部神经鞘膜瘤包膜完整,颈部大血管受压推移,但与之界限清晰.1例颈部动脉瘤来源于颈内动脉且为上下两个,上者邻近颅底,周围血管及其他结构受压移位.结论:颈部MSCTA对于与血管有关的颈部包块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echnical applicability of a semiautomatic three-dimensional (3D) hybrid CT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mas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Materials and MethodsCardiac CT (270 cardiac phases) was used to quantify right ventricular mass using a semiautomatic 3D hybrid segmentation method in 195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ata from 270 cardiac phases were divided into subgroups based on the extent of the segmentation error (no error; ≤ 10% error; > 10% error [technical failure]), defined as discontinuous areas in the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um.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right ventricular mass quantification was assessed. In patients with no error or < 10% error, the right ventricular mass was compared and correlated between paired end-systolic and end-diastolic data. The error rate and right ventricular mas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groups.ResultsThe quantific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mass was technically applicable in 96.3% (260/270) of CT data, with no error in 54.4% (147/270) and ≤ 10% error in 41.9% (113/270) of cases. Technical failure was observed in 3.7% (10/270) of cases.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quantification was high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0.999, p < 0.001). The indexed mas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at end-systole than at end-diastole (45.9 ± 22.1 g/m2 vs. 39.7 ± 20.2 g/m2, p < 0.001), and paired valu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r = 0.96, p < 0.001). Fewer errors were observed in severe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at the end-systolic phase. The indexed right ventricular ma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evere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p < 0.02), except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end-diastolic data between no hypertrophy and mild hypertrophy groups (p > 0.1).ConclusionCT quantific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mass using a semiautomatic 3D hybrid segmentation is technically applicable with high reproducibility in most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