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资料我科于1992年10月和1993年11月先后对2例经体表心电图确诊为心房扑动伴心室率过速的患者,施行了心房调搏术纠治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4岁和43岁。均为器质性心脏病。房扑率平均为300次/分,均为2:1房室传导。二、方法食道调搏采用XD-2A型心脏电生理诊疗仪。在心电监护下,用S、S_1超速抑制法,使S_1的刺激频率高于自身房扑率30~50次左右,在心电图显示心房、心室被夺获后给予5~10秒的猝发刺激,然后每次增加30~50次,直到房扑被终上。三、结果 2例房扑经心房调搏治疗后转为房颤,心室率80~90次/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四、讨论众所周知,房扑系折返机制引起的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评价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治疗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TEAP)治疗型房扑30例。结果:29例治疗成功,总成功率96.7%。所有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转复治疗型房扑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房扑动的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靖  吕桂芬 《华夏医学》2003,16(6):792-793
目的:研究、评价临床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治疗心房扑动(房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转复治疗房扑21例,其中Ⅰ型房扑18例,Ⅱ型房扑3例。结果:17例成功转复窦性心律,总成功率81.0%,其中成功转复的均为Ⅰ型房扑,成功率为94.4%。所有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食管超速起搏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转复治疗Ⅰ型房扑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评价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治疗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TEAP)治疗Ⅰ型房扑30例。结果:29例治疗成功,总成功率96.7%。所有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转复治疗Ⅰ型房扑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评价食管心房调搏术转复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经食管心房调搏,采用以S1S1基础程序刺激超速抑制法或短阵快速刺激法(Burst法)转复房扑.结果70例房扑患者显效43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显效率61.4%,总有效率80.0%,Ⅰ型房扑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型房扑(P〈0.01),但性别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转复房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Ⅰ型房扑,不失为房扑转复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对25例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价值。结果: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有效率为96%。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程立军  袁修登 《农垦医学》1998,20(4):205-207
心律平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证明对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和电生理作用。本文采用无创性食道心房调搏技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后静注心律平观察心律平对SVT的疗效。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14例,女ZI例;年龄15~65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闻及室间隔缺损各1例,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各1例,显性A型预激2例,其余2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证据,所有病人中有5例以SVT发作来就诊(为自发组),30例经食道调搏而诱发SVT(为诱发组),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前1周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2.食…  相似文献   

8.
孙利娜 《安徽医学》2002,23(6):73-73
本院1988~1999年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法,观察了不同刺激方式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经临床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男40例,女29例;年龄14~57岁,平均38岁.室上速45例中合并预激9例,二尖瓣脱垂3例,高血压5例,共发作45例次;房扑11例合并预激2例,甲亢2例,共发作12例次;房颤13例合并冠心病5例,甲亢3例,共发作13例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33例不同病因的患者引起40例次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1.本组男18例,女15例,其中大部分患器质性心脏病。2.心律失常型:折返性室上速33例次,其他病因所致的室上速4例次,房颤4例次,房扑2例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SVT儿童进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测,并与体表心电图(EK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调搏成功。房室结双径路18例(诱发慢型,快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12例);房室旁道16例,其中14例诱发顺向型房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计折返型心动过速28例(占73.7%)。32例能用短阵超速抑制法终止发作,2例普罗帕酮复律。对10例患儿维持药物治疗后复查,6例诱发窗口缩小,4列未能再诱发。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SVT的分型诊断及初步定位诊断有较大的作用,是一种适合儿童,安全可靠,简便,无创伤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手段,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 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食管心房调搏组(30例)与维拉帕米组(2 8例) ,并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食管心房调搏组与维拉帕米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5年5月~1987年3月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对14例预激综合征(WPW)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对有阵发性室上速(PSVT)史者22例,心悸者4例,无症状者(B型WPW)2例。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其中调搏前心电图  相似文献   

13.
经食管心房调搏诊断房室结双径路为区别常见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提供了依据。现将用该法检查的3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3例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24~60岁。其中冠心病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3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经心电图证实为窦性心动过缓21例经食道心房调搏结果,重点在于讨论窦性心动过缓者窦房结与房室结的电生理变化。1资料与方法本组窦性心动过缓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41.1岁;心电图检查证实为窦性心动过缓,最低心率为42次/min;采用江苏泰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FD-1型多功能心脏程控刺激仪,国产JD-2730型经食管心房调搏电极,导管电极置入深度25~40cm,起搏阈值20~40mv;调搏参数:非程控起搏法,频率65~210次;程控期前刺激法;药物试验:阿托品,用量1.0~1.sing,静脉注射观察10min心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研究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进行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 86例 ,观察食管端插管深度、起搏阈值及不良反应 ,并与 78例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 (12 .2 5± 3.8) 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 (19.73± 3.9) 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6 .9%。两组相比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比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明显降低 (P<0 .0 1)。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中起搏阈值明显降低 ,患者无痛苦 ,而且该导管结构简单易作 ,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朱俊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83-2783
目的:研究食管心房调搏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方法和技巧问题。方法:收集200例食管调搏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例,采用高于发作频率5次~10次的S1S1刺激、Burst法,总结下食管调搏电极方法和观察PSVT终止时出现的心律失常。总结其中经验教训。结论:S1S1终止120例(占60%)Burst法终止76例(38%)4例用药物或电复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法终止PSVT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为一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其结果能部分代替有创心内电生理检查。我院于1995年~1998年对43例患者行食管调搏检查并对其结果及方法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主诉心悸、胸闷、晕厥或疑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114)岁。1.2方法仪器为苏州产Th--Z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术前停用相关药物4-5个半衰期。患者取平卧位,自鼻腔插入四极食管调搏导管,当心电图出现P波双向且振幅最大为定位点,测起搏阈值,以高于阈值ZV起搏,分别行R一马、SI一马;S;一民法刺激,记…  相似文献   

18.
缓慢心房律——附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4例缓慢心房律,男,女各2例,年龄35~71岁(平均49.75岁),冠心病1例,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3例。4例中3例为窦房结功能衰竭,其中2例使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均属延长,异位心律的频率范围51~83次/分,P波平均额面电轴为0~—30°,缓慢心房律持续时间自数小时至5个月。  相似文献   

19.
<正>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临床上用于诊断、治疗部分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测技术。自1978年在我国开展食管心房调搏技术以来,此后这项技术在已经迅速开展,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时至今日,经食管心房调搏仍然在普及和深入研究中,食管心房调搏已成为临床心脏电生理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胸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胞壁食管心房调搏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胞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进行经胞壁食管心房调搏86例,观察食管端插管深度、起搏阈值及不良反应,并与78例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胸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12.25±3.8)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超搏阈值为(19.73±3.9)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