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中的P16蛋白和HBsAg.结果有606%(40/66)的肝细胞癌(HCC)和750%(1/4)的胆管细胞癌(CCC)P16蛋白缺失;Ⅰ,Ⅱ,Ⅲ和Ⅳ级(按Edmondson标准)HCCP16蛋白缺失率分别为00%(0/1),441%(15/34),821%(23/28)和667%(3/4),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有癌旁肝组织的48例标本中,癌组织P16蛋白阴性率(726%)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412%,P<005).有625%(30/48)的HCC癌旁肝组织HBsAg阳性.HBsAg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的P16阴性率分别为733%(22/30)和667%(12/1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相关,与肝癌的恶性发展关系密切,可能对预后有重要影响.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UC5AC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0例正常胃粘膜取自胃癌手术切缘组织,经HE染色不存在癌组织及癌前病变,2例十二指肠组织取自胃癌切除标本的十二指肠部分;45例胃癌组织取自本院手术切除标本,其中35例含癌旁胃粘膜,肠化粘膜27例.所有标本均经100mL/L福尔马...  相似文献   

3.
HCC中nm23H1mRNA、蛋白产物的表达与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主要探讨nm23的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预后,术后复发及存活率的关系.1临床资料收集1996/1997新鲜HCC标本40例,其中10例有随访2a资料,6例有肝内转移复发已死亡;另收集140例HCC手术切除标本,上述每例均有癌与癌旁肝组织...  相似文献   

4.
胃癌多基因和癌胚抗原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分子水平的多阶段过程.目前,文献报道癌基因产物的检测,多数针对某单一癌基因的变化,其结果可比性较差,结论常常不一致.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从胃癌的连续切片中同步检测p53,p21ras,CerbB2和癌胚抗原(CEA)的蛋白产物,分析它们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胃癌组织100例取自我院199601/199711之手术标本.标本均经常规100mL/L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5μm厚连续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H…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定点PCR技术,研究HBV的S和C基因在肝癌与癌旁组织的存在状态,探讨癌旁HBsAg表达与S基因的关系。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癌及癌旁组织28例,HBsAg免疫组化后的切片分别切割癌组织、癌旁HBsAg强阳性区(P2)及癌旁HBsAg阴性区(P1)各1个低倍视野,作S及C基因PCR。结果癌组织S基因较C基因检出率高(18/28vs10/28,P<0.05),癌旁二者无差异;癌旁中P1与P2的S及C基因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高分化肝癌S和/或C基因检出率较中分化者低(2/5vs20/28,P<0.05)。结论癌组织中整合的HBVDNA为残缺不全的,HBsAg强阳性与阴性区的S基因检出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c—erbB—2及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肝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Lablledstraptavidin-biotin)法对45例人原发性肝癌(PHC)及其癌周肝组织以及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erbB-2和突变型p53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 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53蛋白在PHC及其癌肝硬变非肝硬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21.4%,(6/28),11.7%(2/17)和46.7%,14.3%(4/28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老年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16、P53、bc12及cerbB2的基因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老年人膀胱癌组织中P16、P53、bc12及cerbB2的基因表达。结果55例膀胱癌中P16、P53、bc12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436%、491%、418%及418%,多种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有无转移有密切的关系。709%的肿瘤有上述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其中509%的肿瘤同时有多个基因的表达异常。结论肿瘤的多基因分析比单基因分析更有价值,癌基因bc12、cerbB2和抑癌基因P16、P53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可能在老年人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癌凋亡相关抗原的表达与原位末端标记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Fas等凋亡相关抗原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剖腹HCC30例,标本作Fas,Bax,Ice,Bcl2免疫组化和原位末端标记(ISEL).结果ISEL与HE的凋亡形态及定位基本吻合,HCC有小片及大片的凋亡;凋亡与坏死形态不同,且坏死ISEL阴性,可与凋亡鉴别.凋亡及健全癌细胞Fas,Bax阳性率均较高.癌旁及正常肝的Fas,Bax均较HCC者低.Bcl2在HCC表达甚低.结论凋亡的HCC组织Fas表达高,较健全癌细胞、癌旁及正常肝组织的表达为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外周血中癌细胞的检测,为临床建立诊断肝癌转移的常规方法..方法以甲胎蛋白(AFP)mRNA为HCC的标记物,应用nestedRTPCR对30例HCC外周静脉全血标本及不同细胞株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HCC患者30例外周血癌细胞阳性检出率为567%,并与肝内静脉癌栓形成(11/13,846%vs6/17,353%)、肝内转移(16/23,696%vs1/7,143%)和细胞分化密切相关(P<005);最低检出浓度为全血肝癌细胞2×104/L.对照组中结肠癌、鼻咽癌等肝转移癌以及胆囊结石患者的外周血中均未发现AFPmRNA.结论NestedRTPCR对HCC的检测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对于HCC诊断、判断转移可能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及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76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c-erbB-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及结论c-erbB-2蛋白在HCC和癌旁组织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9%(44/76)和71.9%(41/57),阳性表达与HCC组织学分级及细胞增殖状态无相关性,而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CNA在HCC及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7.6%(59/76)和35.1%(20/57),PCNA标记指数与HCC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及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76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组织c-erbB-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及结论 e-erbB-2蛋白在HCC和癌旁组织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9%(44/76)和71.9%(41/57),阳性表达与HCC组织学分级及细胞增殖状态无相关性,而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CNA在HCC及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7.6%(59/76)和35.1%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发生中p16基因缺失与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过程中抑癌基因P16的存在及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随机引物法标记制备Dig-p16cDNA探针,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细胞癌发生中P16基因的存在及表达情况。结果 斑点杂交显示P16探针敏感率为1.0pg。56例HCC癌组织及28例癌旁组织DNA与P16探针点杂交的阳性率分别为55.36%(31/56)、89.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和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Lablledstraptavidin-biotm)法对45例人原发性肝癌(PHC)及其癌周肝组织以及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erbB-2和突变型p53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53蛋白在PHC及其癌周肝硬变和非肝硬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1%,21.4%(6/28),11.7%(2/17)和46.7%,14.3%(4/28),0%(0/17),在5例非肝脏疾病的正常肝组织中均未见表达。c-erbB-2和p53蛋白二者表达强度与PHC病理组织学分级具有一定程度相关关系,但与PHC的不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别。c-erbB-2与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5)。结论突变型p53和癌基因c-erbB-2在PHC中具有独立和协同作用,对肝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的检测HBV基因及其抗原在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BV抗原,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BV基因.结果在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HBxAg,preS1,preS2,HBsAg和HBc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40%,40%,10%和0%;在19例癌旁肝组织中,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2%,479%,479%,316%和316%.在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HBVDNA,X基因,preS基因,S基因及C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5%,70%,475%,40%和425%;在33例癌旁肝组织中,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9%,848%,636%,697%和667%.结论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与HBV慢性感染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HBVX基因及其蛋白在肝癌发病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肺鳞癌组织Mdm2蛋白表达p53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鳞癌与Mdm2蛋白表达、p53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银染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45例原发性肺鳞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中Mdm2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45例肺鳞癌组织Mdm2蛋白阳性率为62%(28/45),2例癌旁肺组织中Mdm2蛋白呈弱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银染PCRSSCP检测45例肺癌组织p53基因突变,阳性率为51%(23/45),45例癌旁肺组织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1)肺鳞癌与p53基因突变有明显相关性(P<0.05)。(2)肺鳞癌与Mdm2基因产物过度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5)。(3)Mdm2蛋白过度表达与p53基因突变复合存在和肺鳞癌淋巴转移(66%,10/15)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dm2蛋白过度表达与p53基因突变是临床估计患者预后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HBV DNA在肝癌细胞中的整合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66例HCC标本来自山东省省立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济南市千佛山医院,手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标本置20℃冰冻保存,用于抽提DNA.1.2方法探针的制备按地高辛甙元标记试剂盒(BoehringerManhe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m23H1mRNA表达水平与人肝癌转移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nm23H1反义cRNA探针对24例肝细胞癌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癌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nm23H1mRNA表达水平.24例标本依分组标准合为两组.分组标准:①肝门淋巴结已有转移;②肝内肿癌数≥2;③门静脉内癌栓;③癌性卫星结节形成.具备备件①或②、②或③、④者为高转移潜能组(n=6),其他归入低转移潜能组(n=18).地高辛标记试剂盒为DIGRNAlabelingkit,为德国宝灵曼公司产品.nm23H1cDNA由Rosengard惠赠.原位杂交方法参照公开发表的资料稍加改良.结果原位杂交染色呈阳性者为胞浆型颗粒状或团块状.nm23H1mRNA强阳性表达在低转移倾向组有10例,高转移倾向组无;阴性表达者在低转移倾向组有1例,高转移倾向组有3例,统计处理P<005.nm23H1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大小、相关肝脏疾病背景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005).结论nm23H1mRNA表达水平可被认为是反映人肝细胞癌转移倾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福建肝癌细胞EBV感染与HBV及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EBV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及EBV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以地高辛标记的单链cDNA探针、生物素标记的双链cDNA探针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59例(含癌旁肝组织)和9例肝硬变组织中高拷贝数EBER1(EBV编码的小RNA)、HBVDNA和P53蛋白.结果肝癌细胞核内EBER1阳性率为203%,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内HBVDNA阳性率为593%,EBV存在与HB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肝癌组织内P53蛋白表达率为339%,P53表达与EBER1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肝癌细胞内EBV感染与HBV存在无明显关系,肝癌中P53表达与EBER1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肝细胞癌患者的HCV感染情况及其致癌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6例肝细胞癌癌组织及其38例癌旁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作了定位研究,并进一步检测其中癌基因ras、cmyc和抑癌基因p53的蛋白表达。结果:核心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217%和368%,46例肝癌患者中16例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p21、cmyc和p5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87%、674%和304%;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阳性与阴性组患者之间的p21、cmyc和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癌旁肝硬化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867%(P>00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丙型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癌的机理可能与ras、cmyc和p53基因的激活或失活无关,其机理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胃癌中癌基因ras c-myc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癌基因ras和cmycmRNA在胃癌发生中单独和协同作用关系,选择胃癌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ISH)技术,检测88例胃癌组织中Hras,Kras,CmycmRNA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Kras,Hras,CmycmRNA在肿瘤区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84%,705%和580%,在癌旁区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84%,273%和205%,呈梯度下降趋势,3种癌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型、组织学分类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CmycmRNA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关系密切(P<005).结论Kras,Hras,CmycmRNA的表达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