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例1女,36岁,因头痛、发热,全身乏力2d,于2001年11月30日下午4时来我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穿琥宁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给药3min后,患者出现全身不适,随后感胸闷。观察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力,口周青紫,继之昏厥。考虑为穿琥宁注射液所致的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肌注异丙嗪25mg,静注地塞米松5mg,症状逐渐缓解,20min后四肢渐温,BP75/53mmHg(1mmHg=0.133kPa),P70次·min-1。例2女,28岁,因反复咳嗽、发热2d,于2002年3月22日来院就诊。经查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穿琥宁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姜彩娥 《中国药事》2002,16(8):510-511
穿琥宁注射液是中药穿心莲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的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灭菌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扁桃体炎 ,收到较好疗效。但在大量的临床应用中也暴露出该药的一些不良反应 ,现将有关穿琥宁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介绍如下 :1 过敏反应1 1 呼吸窘迫型过敏反应 陈霞等[1] 报道 ,患者女性 ,2 5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给予穿琥宁注射液 4 0 0mg加入 5 %葡萄糖盐水 2 5 0ml中静脉滴注 ,2min后 ,患者突然恶心 ,有呕吐感 ,呼吸困难 ,憋闷 ,口唇及面部紫绀 ,四肢湿冷 ,脉搏约10…  相似文献   

3.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①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祛痰、对症等支持治疗,并加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②治疗组除一般支持治疗外,加用穿琥宁注射液5~15mg/(kg·d),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滴。两组治疗3-5d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穿琥宁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有治疗作用的,并且疗效较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穿琥宁注射液与青霉素注射液治疗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20例,给穿琥宁注射液0.4加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用药3d; B组80例,给青霉素注射液800万u加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用药3d。结果:对于急性渗出型扁桃体炎穿琥宁疗效优于青霉素(P<0.05),而对急性化脓型扁桃体炎青霉素疗效优于穿琥宁。结论:对于急性扁桃体炎的不同类型临床上应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5~14岁,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穿琥宁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病毒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经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穿琥宁雾化吸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3~5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咽痛和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静脉滴注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为含脱水穿心莲内酯酸的灭菌水溶液。【病例】 女 ,38y。 1 999年 3月 1 8日因上呼吸道感染来我院门诊治疗。查体 :t38.5℃ ,咽部 ( ) ,心肺正常 ,既往无过敏史。给予 5% GS2 50 ml加入穿琥宁注射液 40 0 mg (四川宜宾制药厂 ,批号981 2 0 7) iv gtt,约 30 min后 ,患者出现全身瘙痒、烦躁不安、胸闷、心慌 ,继则见躯干及双上肢布满红色斑丘疹 ,融合成片 ,立即停止输液 ,并予地塞米松 5mg,5% GS 2 0 ml,1 0 %葡萄糖酸钙 1 0 ml iv,po扑尔敏 ,患者逐渐恢复正常。静脉滴注穿琥宁注射液致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3~5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咽痛和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静滴穿琥宁致眼睑水肿3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0年10月至11月期间我院门诊注射室在给患者静滴穿琥宁时,有3例患者发生相似的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例1,男,35岁,因感冒发热、咽痛,经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于2000年10月20日在我院门诊静滴加有注射用穿琥宁0.4 g和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滴约50 mL左右,患者出现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全身皮肤散在红色皮疹伴瘙痒.随之停止输液,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注,50%的葡萄糖注射液20mL合并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注,约半小时后,症状缓解至消失.  相似文献   

10.
静脉滴注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 ,3 8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来我院就诊。体检 :T3 8.5℃ ,咽部 ( ) ,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 5 %葡萄糖注射液2 5 0ml加入穿琥宁注射液 40 0mg静脉滴注。约 3 0min后 ,患者出现全身瘙痒、烦躁不安、胸闷、心慌 ,继而见躯干及双上肢满布红色斑丘疹 ,融合成片 ,尤其面部及眼睑更为严重。立即停止输液 ,给予地塞米松 5mg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ml和 10 %葡萄糖酸钙 10ml静脉推注 ,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 ,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眼睑丘疹明显消退 ,3d后症状全部消失。静脉滴注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刘慧琦$胜利油田中心医…  相似文献   

11.
乳酸环丙沙星与穿琥宁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常常将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穿琥宁注射液两种药物配合治疗。笔者通过临床使用的观察,发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作如下报道,引起同道注意。 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0~2001年共收治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患者152例,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穿插琥宁注射液治疗者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 2 现象观察 经临床使用、观察发现,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穿琥宁的葡萄糖稀释液接续静滴时,滴管与滴壶内立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在实验中,2ml穿琥宁注射液加入2ml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中即刻出现淡黄色混浊继而全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穿琥宁注射液和抗生素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穿琥宁注射液致小儿严重过敏反应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例1男,1岁,因反复咳喘1周于2000年3月10日来院就医,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7.5℃,咽红,心脏听诊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有少许湿性罗音,X线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血常规:WBC 5.6×109@L-1,N 0.32,L 0.62,M0.06.临床诊断: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给予氨苄西林1.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无不良反应,次日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注射用穿琥宁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约3min,患者突然出现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四肢肌肉颤抖,心率加快180次@min-1,随之体温高达40℃.立即停止输液,吸氧,给异丙嗪注射液10mg,im,地塞米松注射液5mg,iv等抗过敏治疗,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  相似文献   

14.
穿琥宁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5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安梅  邵杰  董志远 《河北医药》2003,25(11):867-867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穿心莲叶中提取的一种纯中药针剂。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 ,因其显著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而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有关穿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加。我科 2 0 0 2年中有 5例因穿琥宁注射液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穿琥宁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共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45~ 80岁。入院诊断分别为 :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胆囊炎、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入院时 (即用药前 ) 5例都进行了常规检查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 (采用美国雅陪CYN 170 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  相似文献   

15.
穿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利 《医药导报》2002,21(6):391-391
穿琥宁是一种广谱抗病毒中药注射剂 ,体外抑菌实验显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近年来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 ,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现概括如下。1 过敏性休克例 1,女 ,2 3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 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加穿琥宁 3 0 0mg静脉滴注 ,2 0min后自感胸闷、心慌、呼吸困难 ,继而出现心悸、出汗、乏力、意识丧失 ,BP为 0 ,考虑穿琥宁过敏反应所致。立即让患者平卧、吸氧、肌肉注射异丙嗪 2 5mg、地塞米松 10mg ,肾上腺素 1mg ,iv ,10 %葡萄糖溶液5 0 0ml加维生素C 2g、维生…  相似文献   

16.
穿琥宁、地塞米松合用致小儿过敏性休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儿男,8岁。因发热,于2002年2月31日下午来我院就诊。查体:T38.5℃,咽喉红肿,扁桃体增大,听诊心、肺正常。检测WBC5.9×109·L-1。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给予复方氨基比林1.0ml,im;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穿琥宁120mg静滴治疗。0.5h后,体温下降;但夜间体温上升为39.5℃,再次给予复方氨基比林1.0ml,im;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穿琥宁100mg+地塞米松3mg静滴。约20min后,体温降至正常。30min后,患儿诉胸闷不适。急查: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皮肤湿冷,随后意识丧失。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平卧,吸氧;盐酸肾上腺素0.5mg,im;盐酸异丙嗪15mg,im;5…  相似文献   

17.
官东秀  冯祚臻 《中国药事》2003,17(4):258-259
穿琥宁注射液是由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后 ,再生成单盐而制成的微黄色灭菌水溶液 ,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等功能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1] 、支气管炎[2 ] 、高热[3] 、胃肠道疾病[4 ] 、肺炎[5] 、疱疹性咽喉炎[6] 等 ,本文就近年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1 皮肤过敏反应刘慧琦[7] 报道一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应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加入穿琥宁 4 0 0mg静脉滴注 ,30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 ,烦躁不安、胸闷、心慌 ,继之见躯干及双上肢满布红色斑丘疹 ,融合成片。停止输液 ,并给予…  相似文献   

18.
穿琥宁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制成的灭菌水溶剂,为全国中医急诊科必备中成药,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现将穿琥宁静滴不良反应12例报道如下。 12例不良反应患者均为中青年女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例,尿路感染4例,予以穿琥宁400mg加入5%GNS250ml中静脉滴注(60滴~90滴/分)3分~5分钟内患者突然感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查  相似文献   

19.
双黄连注射用灭菌粉末有效成分为绿原酸、连翘酸及黄芩苷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及抗流感病毒及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1 临床应用1.1 上呼吸道感染 用双黄连注射用灭菌粉末 60mg·kg 1 ·d 1加入 5 %或 10 %葡萄糖注射液 10 0~ 15 0mL静脉滴注 ,qd。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有效率为 96.4% ,治愈率分别为 77.8% [1 ] 。1.2 急性胆囊炎 患者 42例 ,治疗组用双黄连注射用灭菌粉末 3 .6~ 4.8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 5 0 0mL内静脉滴注 ,qd ,7d为 1疗程。对照组用氨苄西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5 % ,对照组总有…  相似文献   

20.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3例,分别静脉给予穿琥宁注射液8 mg/(kg·d)和利巴韦林10~15 mg/(kg·d),疗程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6.2%(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均较对照组快(P<0.01).结论: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