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原发于胃肠道由原始间叶细胞衍化而来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其多向平滑肌分化,也可向神经(神经鞘或神经元)分化,或兼有二者分化特点,甚至无任何分化。因此,从广义上讲,GI...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起源和神经分化特征。方法 应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对2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微结构和神经分化相关抗原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20例胃肠道间质瘤c—kit表达均阳性。其中7例超微结构存在神经分化,12例未见神经或肌细胞分化,仅有1例存在向平滑肌纤维分化。神经分化形态表现为瘤细胞胞质和胞质突起内可见散在或簇状分布的致密核心颗粒,并形成突触样结构。并可见神经元样突起、饮液空泡和团丝样纤维。神经分化伴有致密核心颗粒病例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组各有1例、1例和5例。神经分化组病例神经分化相关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菌、CD99、S—100和CD56阳性表达分别有7例、7例、5例和4例,均高于未定分化组。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和所谓的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在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都存在相互重叠现象,神经分化超微结构观察和神经分化相关抗原分析有助于确定胃肠道间质瘤的神经分化改变以及潜在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肠道神经源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组织学发生。方法: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进行光镜观察,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6例、直肠1例,发病年龄30 ̄50岁。镜下食 性神经鞘病12例、神经纤维瘤4例、恶性神经鞘膜4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中1例伴有横纹肌肉瘤分化,免疫组化染色S-100弱阳性,Myoglobin部  相似文献   

4.
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再认识   总被引:91,自引:2,他引:91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长期以来一直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 (肉 )瘤或 (恶性)神经鞘膜瘤。 1 983年 ,Mazur和Clark运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重新评估胃间叶源性肿瘤的组织发生 ,发现除个别病例具有明确的平滑肌和神经鞘膜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特征外 ,大部分肿瘤无明确肌性或神经分化特征 ,类似未分化的幼稚间充质细胞 ,从而提出GIST的概念 ,作为在当时情况下难以明确这类肿瘤分化方向的临时替代名称。此后 ,各国学者对GIST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直至近年发现该肿瘤存在c kit基因的…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性肿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性,由于组织分化程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组织学、形态学和预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前所报道的所谓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经再次免疫组化证实85%以上为间质瘤。为了使临床医师对GIST有一个总体认识,本文仅对GIST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肿瘤组织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Yang J  Li C  Wan Y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3):144-14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的组织发生。方法对36例GIST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胃和大肠间质肿瘤呈间叶细胞表型,但光镜下观察到在15例发生于小肠的梭形细胞肿瘤中,瘤细胞之间存在着嗜酸性小体即丝团样纤维(skeinoidfiber,SF),Masson三色染色呈蓝色,PAS呈强阳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100蛋白阳性率为44.44%,desmin阳性率为8.33%,瘤细胞的免疫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和大肠的间质肿瘤免疫表型复杂,提示其起源与原始间叶细胞有关,而小肠间质肿瘤大多数为神经源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肠壁内在神经丛的神经膜细胞或来自小肠的自律神经。  相似文献   

7.
目前胃肠道小细胞癌的认识很明确,而WHO和AJCC分类系统对于非小细胞型(nonsmall celltype)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high-grade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HGNEC:即相对于高分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如类癌而言)尚无明确和单独的界定,因此对其出现不同的诊断名称导致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浆胃动素含量与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胃动素(Motilin)是一种胃肠道激素,分子量2700,由22个氨氨基酸组成。其生成细胞主要集聚于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的粘膜隐窝中,神经组织和垂体、下丘脑等中枢系统也有发现,故称之为脑-肠肽激素,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神经通路影响胃肠道的运动,与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非常罕见,目前对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该文旨在分析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该文收集19例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平均肿瘤直径为4.2 cm。肿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小肠(57.9%),其次为胃(15.8%)、结肠(10.5%)、回盲部(5.3%)、食管下端(5.3%)和肛管(5.3%)。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类癌中Ki-67、PCNA、Lamini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肠道类癌Ki-67、PCNA、laminin(LN)的表达与侵袭性和增殖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胃肠道类癌组织中3种指标的表达。结果 36例胃肠道类癌组织中Ki~67、PCNA、L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o%、55.5%、55.5%;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的转移,各指标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结论 Ki-67、PC-NA可作为评估胃肠道类癌预后的指标。Ki-67比PCNA在评价胃肠道类癌增殖性方面更准确;PCNA免疫染色反应性较敏感,其类癌诊断的阳性标准应适当提高。LN的表达可预测胃肠道类癌组织的分化、浸润及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 瘤肿瘤干细胞(RTSC),建立RTSC的鉴定方法。方法:新鲜Rb组织经酶消化法获取单个瘤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化学限定培 养基培养。对培养7-15 d的神经样球体,分别进行克隆形成、增殖能力、分化能力等干细 胞特性鉴定;采用RT-PCR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对RTSC及其分化细胞的特性进行鉴定。结果:Rb肿瘤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形成神经球体样肿瘤球体,后者可以多次传代,具有自我再续 能力。RTSC来源的神经球体表达神经干细胞或视网膜早期发育的相关基因Nestin、CD133、B mi-1、Pax6、RX及Chx10。在分化培养基上,肿瘤球体内细胞可以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 ,形成神经网络样结构,该分化细胞部分表达GFAP、MAP2、GAP43、PKC-a、Syntaxin及Reco verin等。RTSC分化后的神经样细胞为谷氨酸能神经元细胞。 结论:本结果揭示Rb中存在具有自我增殖及分化能力的视网膜前体细胞样 的肿瘤干细胞。此类细胞可能是Rb恶性增殖的根源,也将成为Rb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生长抑素与免疫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杨倩 《免疫学杂志》2003,19(1):75-77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生长抑素是一种脑肠肽,它不仅广泛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在淋巴器官中也有分布。近年来发现,生长抑素除抑制脑垂体中生长激素的释放外对免疫反应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了生长抑素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如对T淋巴细胞的分化、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对免疫球蛋白产生和类转换的影响等。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生长抑素对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癌基因C-Kit与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类发生于胃肠壁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组织形态学特征是由不成熟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构成,GISTs内存在着C-Kit基因突变及过表达.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类发生于胃肠壁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组织学形态是由不成熟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构成,它既不是典型的平滑肌瘤,又不是神经鞘瘤.GISTs内存在着C-Kit基因突变及过表达.  相似文献   

14.
神经发生(neurogenesis)是指神经干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分化为功能性整合神经元的过程,主要包括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存活.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主要存在于胚胎发育期,通过神经诱导,神经干细胞不断增殖并迁移至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分化成为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各种结构[1].出生后,神经干细胞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15.
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诱导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 从新生大鼠视网膜分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克隆,传代。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血清单独或联合培养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化学技术对分化前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获得的细胞具有连续克隆的能力,表达nestin。分化后细胞分别表达多种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BDNF与血清联合作用可使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提高。结论 新生大鼠视网膜内存在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分化潜能特性的神经干细胞,BDNF作为辅助诱导剂,可促进其存活、分化、成熟,并可能诱导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6.
类癌为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并且在许多部位包括肺、胃肠道、肝、卵巢、膀胱、睾丸和前列腺中已有报道。类癌大多发生于胃肠道(74%)和肺的支气管系统(25%),小于1%的类癌可发生于泌尿生殖系统。肾脏类癌为最少见的肾脏肿瘤之一,起源于肠嗜银细胞和广泛分布于体内的APUD细胞,在泌尿生殖系统,APUD细胞存在于泌尿膀胱(尤其三角区)、前列腺、尿道和肾盂,但在肾实质中未发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舌及会厌2例非典型性脂肪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果 在口腔喉咽部位脂肪肉瘤中,舌为好发部位,最多见的亚型为分化型脂肪肉瘤(即非典型性脂肪瘤),肿瘤呈无症状性缓慢增大,肉眼有者边界清楚,或呈息肉样外观,有者呈浸润性生长;镜下可见不典型的脂肪细胞和脂肪母细胞,散在于成熟的脂肪细胞间,或集中在脂肪组织小叶的纤维间隔内。瘤细胞可呈星芒状、小梭形、印戒样及具有空泡状核有切迹的脂肪母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vimentin( )、S-100蛋白( )、MSA(-)、NF(-)。结论 口腔喉咽部位的非典型性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一般不转移,仅见局部复发,预后好,但其易与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等混淆,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8.
Reg4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Reg4是再生基因家族(regenerating gene family)中的一员,定位于染色体1p12~13.1,表达一种由158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性蛋白。Reg4蛋白主要表达于胃黏膜壁细胞和小肠上皮神经内分泌细胞,与胃肠道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Reg4与人类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演进、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腔播散、5-氟脲嘧啶(5-FU)抗药性以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为胃肠道肿瘤的临床诊断、用药指导及预后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性肿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性,由于组织分化程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组织学、形态学和预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前所报道的所谓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经再次免疫组化证实85%以上为间质瘤[1].为了使临床医师对GIST有一个总体认识,本文仅对GIST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成年齿状回神经生发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多年前,Altman等首次报道成年海马存在神经生发,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目前认为,成年齿状回(DG)的神经前体细胞主要产生于颗粒细胞层(gcl)的边缘即颗粒细胞下区(SGZ),并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最终迁移人gcl。本文就调节或影响着DG新生细胞产生与存活的众多因素(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环境)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