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内纹 《四川医学》1989,10(2):65-66
我国每年死于胃癌者达16万人,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中晚期胃癌治疗效果很差,而早期胃癌经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则在9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极为重要。胃癌的早期诊断,目前仍主要依靠胃镜检查,通过活检而确立。胃癌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再求医作胃镜,往往已过早期阶段。在一般人群中进行胃镜普查,消耗人力、物力甚大,我国目前条件,尚难办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胃癌癌前状态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方法胃镜取活组织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癌前状态38例,将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后,随机分别采用PI单染、TUNEL法、AnnexinV/PI双染后,再于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I单染法细胞凋亡率(20.00±7.19)%,TUNEL法细胞凋亡率(39.00±12.17)%,AnnexinV/PI双染细胞凋亡率(28.00±10.62)%。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结论三种检测方法中,AnnexinV/PI双染较为灵敏、准确、特异,另外两种方法均有缺点。  相似文献   

4.
5.
胃癌及癌前状态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萍  厉有名 《浙江医学》1999,21(9):517-518
为探讨端粒酶活性异常在胃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采用TRAP银染法对胃粘膜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阳性率胃癌组织为100%(8/8),胃癌前状态组织为400%(4/10),浅表性胃炎为阴性(0/9)。胃癌组织阳性率最高(与其他组织比较,均P<0.05),而胃癌前状态与浅表性胃炎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端粒酶激活参与胃癌的形成和发展,检测端粒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杨百京  熊琪  盛萍  黎永军 《农垦医学》2011,33(5):422-425
目的:探讨胃癌癌前状态各疾病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本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者546份病例.其中研究组胃癌的癌前状态,即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炎和肠型化生、上皮内瘤变共456例,对照组浅表性胃炎、胃癌共90例.收集胃镜病理改变、Hp感染及中医四诊等资料,探讨胃癌癌前状态各疾病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发现在各组疾病中,脾胃气虚与肝胃气滞两者构成比相加,除胃癌组外,均大于56%;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肝胃气滞的相关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胃络瘀血增加.不同性别的546例胃病脾胃气虚、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胃气滞、胃络瘀血与胃阴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癌前状态各疾病以及浅表性胃炎、胃癌均于脾胃气虚、肝胃气滞关系最密切;在慢性胃炎至胃癌的病理演变过程中,由气滞到血瘀是中医证型演变的基本特点;性别与部分中医证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时昭红  高晓阳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5):362-365,367
世界卫生组织将癌前期病变称为癌的前兆变化,其又可分为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diseases)和癌前状态(precancerous lesion)。这两个术语的意义是不同的,癌前状态是一个临床概念,指一些发生癌变危险性增加的临床疾病,故也可称作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易发生胃癌。癌前病变是一个组织病理学概念,指相应的病理变化比正常组织或其他病理改变更易发生癌变,如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在一定条件下易转为癌。癌前状态之所以发展为癌,归根到底是因组织病理上出现了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粘膜细胞内叶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胃镜取活组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 3 0例、胃癌癌前状态 3 8例 (胃粘膜结肠型肠上皮化生 1 8例 ,中度非典型增生 2 0例 )、正常胃粘膜 3 0例 ,测定以上组织中叶酸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细胞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细胞和癌前状态细胞 ,而癌前状态细胞内叶酸水平又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细胞 ,胃粘膜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中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内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胃粘膜细胞内叶酸水平从正常胃粘膜到胃癌癌前状态及胃癌呈依次性递减 ,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胃粘膜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中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内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陕西省安塞县居民胃癌前疾病的相关因素,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5月至6月间通过胃镜联合胃黏膜活检的方法筛查出胃癌前疾病患者415例,在同一地区随机选择802名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作对照。取得知情同意后,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统一的问卷调查。采用成组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影响因素的OR值和95%CI。结果年龄大于40岁(OR=4.617,95%CI:1.516~14.061)、进餐时间不规律(OR=7.133,95%CI:1.290~39.446)、进食腌制食物(OR=25.540,95%CI:1.439~453.217)、常有紧张感或易激动(OR=3.753,95%CI:1.464~9.621)、睡眠质量差(OR=18.402,95%CI:2.444~138.569)和Hp感染(OR=12.145,95%CI:1.904~77.464)等因素会增加胃癌前疾病的患病风险,而经常进食新鲜果蔬(OR=0.012,95%CI:0.000~0.435)、有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OR=0.049,95%CI:0.011~0.221)则能降低患病风险。结论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状况及Hp感染可能是影响安塞县居民胃癌前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适当干预,有助于降低胃癌前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胃癌前病变的干预及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学概念,通常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胃癌前病变的干预是胃癌防治研究的关键领域,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显示有突破性进展.众多的临床报道证实,中医药对治疗胃癌前病变具有优势性疗效,能够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使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减轻甚至消失,改变了胃癌前病变难以逆转的传统观点,使胃癌的二级预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Jinguo Weikang Capsule (金果暖康胶囊, JWC)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H-ra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P53 and C-myc of the gastric mucosa in rats with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JWC on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Methods: A rat model with paratypical proliferation of the gastric epithelium mucosa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60Co irradiation.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normal group, model group, high-, medium-, low-dose JWC treatment groups, and the vitacoenzym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treated for 30 days. The expression of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s of the gastric mucosa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and over-expression rates of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 in the high- and medium-dose JWC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 JWC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he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s express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 in rats, which may be one of mechanisms involved in suppressing or reversing gastric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实验角度对益胃冲剂的药效进行观察,并对其逆转机制加以探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胃冲剂高,低剂量治疗组,维酶素对照组,分别对各组病理变化,胃粘膜上皮细胞AgNOR计数,DNA相对含量及DNA相对倍体值进行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87.5%出现粘膜变薄,腺体萎缩,100%出现炎细胞浸润,66.5%出现肠上皮化生,37.5%出现异型增生,其粘膜上皮细胞AgNOR计数,DNA相对含量及DNA相对倍体值明显增高,而治疗组粘膜变薄,腺体萎缩,炎细胞侵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分别为高剂量组:11.1%,11.1%,11.1%,0,0和低剂量组:22.5%,11.1%,22.2%,11.1%,0较模型组的87.5%,87.5%,100%,62.5%,37.5%明显改善(P<0.01),AgNOR计数、DNA相对含量及相对倍体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与维酶素对照组丰厚显差异(P<0.05)。结论:益胃冲剂能有效地逆转胃粘膜癌前病变,其逆转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病变细胞DNA相对含量,抑制其异常活跃的增生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对胃粘膜免疫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研究胃粘膜中S-100^+,HLA-DR^+,CD4^+和CD8^+产物的表达情况,以了解树突状细胞(DC)在胃粘膜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胃癌(1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1例)、不典型增生(15例)、肠上皮化生(27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共269例,采用HE染色、S-P免疫酶标抗体组化染色法与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观察胃粘膜中S-100^+,HLA-DR^+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胃粘膜  相似文献   

15.
APC基因在胃癌、癌前病变及胃腺瘤中表达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PC基因在胃癌及胃腺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基因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和10例胃腺瘤,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APG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胃腺瘤(50%),肠化(53.3%),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40%)及胃癌(53.3%)中比正常胃黏膜(90%)明显降低(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PC表达率(47.1%)比轻度不典型增生(61.5%)低(P<0.05).②APC表达率与胃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APC基因的失活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及胃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萎康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大鼠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萎康胶囊大、小剂量治疗组,维酶素治疗组。结果模型组光镜下可见大鼠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数量减少,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经萎康胶囊治疗后,胃黏膜炎症减轻,肠化或异型增生减轻或消失。结论萎康胶囊可能对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萎缩上皮和肠化以及异型增生等癌前期病变具有较好的阻断和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肿瘤患者中,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胃癌前病变(PLGC)是胃癌发展的关键阶段,及时诊断、干预PLGC,可降低胃癌发生发展风险。PLGC的治疗,西医目前以抗幽门螺杆菌(Hp)、补充维生素、叶酸、非甾体类药物为主,同时密切随访,其疗效尚有争议。中医药治疗PLGC独具特色,且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其疗效可靠,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综述PLGC的常见信号通路及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叶酸在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每次80 mg, 每天1次, 口服;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每次80 mg联合叶酸每次0.4 mg, 每天1次, 口服。2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Hcy水平、心脑血管事件等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3、6和12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 但2组患者降压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3、6和12个月后血浆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效果明显, 在降低血压和Hcy水平的同时, 可有效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胃癌、癌前病变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7例胃癌组织、32例癌前病变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MCM5表达的检测。结果 MCM5在胃癌、癌前病变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7%、78.1%、0.0%,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MCM5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MCM5在胃癌组织中的强阳性率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1);MCM5在胃癌组织表达的总阳性率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关(P>0.05),但胃癌低分化组织中MCM5表达的强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M5可以作为癌前病变及胃癌诊断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