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右前列侧切口不阻断主动脉体外循环的方法57例心脏病人行了心内直视手术。结果表明,一例房缺病人因引流多而再次开胸止血,另一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残余分流者术中修补不满意,其余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住院死亡,无伤口感染发生;也解决了长期以来许多女性病人因正中切口显眼的瘢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取得良好的手术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右前外侧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48例经选择的病人使用该切口。切口位于第3至第5肋间。切除切口上位肋软骨。主动脉插管插于主动脉侧壁。心脏自身手术操作与胸骨正中切口中相应的操作相同。结果女性和男性病人切口长度分别为(10.3±2.2)cm,(10.6±3.2)cm转流时间为(61.3±25.1)min,停跳时间为(49.5±19.2)min,术后总引流量为(410±125)ml。除1例主动脉瓣手术病人外,其余病人均显露良好。结论对可经右房或房间沟入路完成的心脏手术,右前外侧切口是一个满意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右前外侧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方法:以右前外侧切口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15例,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5例。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0.55min,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和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12大,平均8大。随访20-51个月,均能参加正常活动,无残余分流和杂音。结论:右前外侧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经右前外侧切口的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右前外侧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 :48例经选择的病人使用该切口。切口位于第 3至第 5肋间。切除切口上位肋软骨。主动脉插管插于主动脉侧壁。心脏自身手术操作与胸骨正中切口中相应的操作相同。结果 :女性和男性病人切口长度分别为 (10 .3± 2 .2 )cm ,(10 .6± 3.2 )cm转流时间为 (6 1.3± 2 5 .1)min ,停跳时间为 (4 9.5± 19.2 )min ,术后总引流量为 (4 10± 12 5 )ml。除 1例主动脉瓣手术病人外 ,其佘病人均显露良好。结论 :对可经右房或房间沟入路完成的心脏手术 ,右前外侧切口是一个满意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5.
右前外侧切口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750004)陆相杨郭德和何学志李晋南张遵哲绝大多数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是在胸骨正中切口下进行,我们自1996年12月~1997年5月经右前外侧切口进行CPB心内直视手术2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停跳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 (CPB)方法。方法 :12 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患者 ,采用右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的修补 ,术中鼻温维持在 33~ 35 .5℃ ,HCT维持在 18%~2 5 %。结果 :12 0例患者CPB时间 19~ 70min ,平均 (4 5± 12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3~ 5h ,2 4h胸引量 80~ 30 0ml,平均 (15 0± 5 9)ml,除 1例发生脑部气体栓塞后治愈外 ,其他患者均恢复顺利 ,并痊愈出院。结论 :右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对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方法 经右外侧小切口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16例。结果 全组平均切口长度 ( 8 2 6± 1 6 7)cm ,体外循环时间 ( 38 2 6± 16 38)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 ( 8 93± 3 2 4)h ,胸腔引流量 ( 14 8 2 3± 5 5 6 2 )ml ,术后住院时间 ( 8 5 1± 2 4 5 )d。术后恢复良好 ,无栓塞、心律失常及脑部并发症。结论 右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 ,简便安全 ,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最常采用的径路为胸部正中切口,该切口具有对心脏各房室及大血管根部显露好、心肺转流插管及心内手术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正中切口需纵劈胸骨,损伤较大,儿童患者术后偶有形成鸡胸;年轻女性患者由于正中切口疤痕位置较高,会给部分病人带来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右前外侧切口行风湿性心脏病人心内直视二尖瓣置换手术后在综合ICU的护理特点.方法所有病人术后均转入综合ICU病房,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观察和加强护理.结果3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男5,女31)经右前外切口行心脏直视二尖瓣置换术.其中3例为心脏再次手术,33例患者为首次心脏手术.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12个月未发现与前外侧切口有关的特殊并发症.结论右前外侧切口具有暴露好、操作方便、损伤小和美容等优点,尤其适合再次心脏手术患者和女性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在ICU期间的加强观察和护理,均可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不阻断主动脉心脏直视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常温或低温体外循环下阻断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血流进行心脏直视手术167例,十余病种。在心脏跳动或诱颤下实施手术,最大限度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组手术死亡率1.1%(2/167),余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低心排综合症或及脑部等并发症。就该方法的利弊和安全性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下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情况。 方法 :12 0例病人 ,均经右前外侧小切口第 4肋间进胸 ,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在插管后转流前、停转流后即刻及术后 2、6、12、2 4、4 8、72、96h各时点采集静脉血样本 ,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 结果 :转流时间17~ 75min ,平均 (32 17± 18.72 )min。全部病人无一例死亡 ,无气栓、残漏。停转流后cTnT比转流前升高 (P <0 .0 5 ) ,但低于 0 .5 μg/L ,术后 6h达高峰 (P <0 .0 1) ,高于 0 .5 μg/L ,以后逐渐下降 ,术后 2 4h低于 0 .5 μg/L ,96h恢复到术前水平 (<0 .1μg/L)。 结论 :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切口小、术后美观、手术操作简捷、心肌保护好等特点 ,是一种很具优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Median stemotomy has been utilized for yere as a~ aPProaCh for almost all cedac operations[']. ItSfoil expoSUle can faCilitste the canllulation for edopulrnomp bypaSs as well as the cedar Operation led, butit is far to nawless. We find that right anterolatend thomeotomy may be a valuable alternative of mwhan stemotOmy in heal't s~, and in this leport, we reviewed 98cases Of heart sUlgery adopting the aPPoch Of anterolatewt ~.~ ~ ~ Between May 1995 and September 1998,98 patients (41 In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的心内直视矫治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路径 ,在心脏跳动下行 2 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正术 1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14例 ,女 2 6例 ,年龄 3~ 4 0岁。结果 手术顺利 ,所有患者随访 2~ 2 0月 ,均健在 ,无术后并发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体外循环 (32 5 0± 18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2 0 0± 1 2 0 )h ;对照组患者体外循环 (6 8 5 0±17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4 2 0± 1 10 )h。结论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矫治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小婴儿体外循环173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173例半岁内婴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经验,提高小婴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率.方法⑴选择精良的CPB设备,减少晶体预充量和库血用量.⑵术中传统超滤和停转流后改良超滤联合应用.⑶体外循环方法为深低温停循环(57例)、深低温低流量(53例)、中低温中流量(39例)、浅低温高流量(24例).结果治愈161例,死亡率6.94%,无严重的CPB并发症.结论提高小婴儿CPB质量是其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小剂量(0.33~0.67: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临床结果.方法 361例心内直视手术使用小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为实验组,87例心内直视手术使用鱼精蛋白1.5:1的比例中和肝素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鱼精蛋白用量、术后引流量、中和后的ACT值、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 小剂量组术后引流量及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和术后的ACT值两组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鱼精蛋白的用量、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鱼精蛋白0.33-0.67:1(鱼精蛋白/肝素)可有效地中和肝素,防止术后引流量增多,降低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利群  叶茂  徐红珍  吴春  潘征夏  杨杰先 《重庆医学》2006,35(12):1108-1110
目的探讨体重7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灌注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5年5月100例7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CPB管理过程。结果全组病例CPB方法为深低温停循环9例,深低温低流量19例,浅低温或中低温高流量72例。57例婴幼儿使用常规超滤(CUE)加改良超滤(MUF)技术。治愈91例,死亡9例,死亡率9%,无1例出现严重CPB并发症。结论婴幼儿CPB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预充量,提供合适的流量灌注和良好心肌保护,维持合理血球压积(HCT)和晶胶比,同时采用超滤技术,减轻CPB后水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原地区采用经右腋下小直切口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早期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6月至2001年9月在海拔3 700 m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8例,根据手术径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右腋下切口组(n=9), 采用右腋下小直切口;正中切口组(n=9),采用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观察右腋下小直切口对关胸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24 h胸腔引流液量以及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均无早期死亡.右腋下切口组体外循环结束后关胸所需时间、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正中切口组(P<0.05);右腋下切口组术后24 h的胸腔引流液量亦显著少于正中切口组(P<0.05);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残余漏.结论:高原地区采用经右腋下小直切口,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手术,能避免或减少胸骨正中切口的弊端,明显缩短术后的愈合周期,而且切口隐蔽、美观,可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完成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以减轻手术对病儿的身心创伤,同时达到美容效果。方法全组共16例患儿,其中单纯继发孔型房缺12例,房缺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均采用经肋间小切口,在常温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下完成直视手术。结果手术顺利,无死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传统上经右心房切口入路的心内直视手术,经右胸壁微创切口、常温心脏跳动中完成,具有创伤轻、手术中无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害、体外循环时间短、病儿术后恢复顺利和美容效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方法 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我科为11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结果 平均均口长度7.6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35分钟,术后有患者无房水平分流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和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