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MP感染的78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咳嗽、反复发热是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在婴幼儿多表现为发热、喘憋、痰鸣、肺部体征明显、胸部X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肺外并发症少;儿童期多见高热、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少、胸片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肺外并发症多。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MP-IgM阳性可以确诊,给予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治疗,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差异大,婴幼儿以肺部体征明显且症状较重,年龄越小临床症状越重且不典型;儿童期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易发生肺外并发症。一旦确诊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MP)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30例≤3岁以及163例>3岁的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 MP肺炎以冬季发病率最高,>3岁组患儿MP所致大叶性肺炎男性77例(47.2%),≤3岁组男性16例(53.3%),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7,P>0.05)。与>3岁组相比,≤3岁组患儿痰咳、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喘鸣音发病率高,降钙素升高较多(P<0.05)。>3岁组在发热病例、发热热程、C反应蛋白(CRP)升高、进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激素使用率均较≤3岁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显示病变以右下肺叶最多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害及皮疹。早期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结论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肺炎症状较重,肺内外并发症多见;早期电子支气管镜灌洗可改善预后。≤3岁婴幼儿MP所致的大叶性肺炎更易出现咳痰、喘息、呼吸困难表现,体内炎症反应轻,肺部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2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儿有咳嗽、气喘,甚至呼吸困难。87例患儿有不同程度发热。患儿中呈支气管肺炎改变24例,间质性肺炎改变15例,均匀一致的片状影似大叶性肺炎改变37例,肺门影增浓16例。肺外并发症主要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血清MP-IgM均阳性。多数患儿(56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结论大部分MP肺炎有肺部体征,血清学MP-IgM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正>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不含细胞壁的微生物,直径125~150μm,多经呼吸道传播。现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MP肺炎(Mpp)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流行趋势,占社区获得性肺炎10%~30%。好发于3~15岁的儿童,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发热、咳嗽及肺部音为主,不仅影响小儿的呼吸系统,而且还将损伤多器官功能状态,部分发展为重症及难治性肺炎,严重威胁儿童健康~([1]),关于儿  相似文献   

5.
儿童大叶性肺炎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病例资料。结果常见症状:咳嗽158例(100%);发热133例(84.1%);胸痛、胸闷38例(24.1%);头痛30例(19.0%);皮疹21例(13.2%);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34例(84.4%);肺炎链球菌及其他细菌性肺炎24例(15.2%)。结论对于发热、咳嗽、尤其是发热时间长、刺激性干咳时间长、肺部体征不明显者,应注意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6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咳嗽持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者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性。方法:测定4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抗体及综合分析相关病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85例儿童CAP患儿中,检测出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19例(24.5%),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84例(17.3%),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75例(15.4%),<3岁的婴幼儿CAP有非典型病原菌感染,肺炎支原体46例(38.65%),肺炎衣原体30例(35.7%),混合感染22例(29.33%)。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而喘息症状153例(75.37%)、肺部哮鸣音74例(36.45%)尤为明显。全部病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小儿CAP不可忽视的病原。婴幼儿感染有上升趋势,对临床有喘息症状CAP要及早作相应特异性检测及早诊断并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坏死性肺炎(N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儿科临床对NP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 年6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7例N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N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原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47例患儿均表现出持续发热、咳嗽,部分伴有肺部湿啰音。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11例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肺炎链球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草绿色链球菌2例,其中7例合并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35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其中14例单纯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9例单纯肺炎衣原体IgM阳性,6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合并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6例病原学检查结果均阴性),1例白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均可见多发性小空洞,16例合并胸腔积液。所有患儿均给予茁鄄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并酌情给予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阿奇霉素和(或)红霉素治疗,胸腔穿刺治疗16例,随访3~6个月,所有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儿童NP可能与肺炎支原体(MP)或衣原体(CP)感染有关,但不能除外细菌感染,该病热程及病程较长,影像学表现明显,积极采取抗生素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2例和激素治疗组74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激素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并逐渐减少激素用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指标、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激素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基本消失时间、胸部X 线片肺部阴影吸收时间、肺部湿啰音吸收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血沉、快速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对于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更快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均经过MP—IgM抗体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所有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以及咳嗽,肺部体征与胸部x线检查结果明显不一致。肺外并发症可以累及全身的多个系统。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痊愈88例,占92.63%;好转7例,占7.37%。结论阿奇毒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患儿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 年3 月至2018 年3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8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治疗7 ~10 d 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炎症反应指标及肺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或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 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 IL-6)、C 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 包括大气道通气功 能、小气道通气功能)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有利于增强治疗效果,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疗程,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显著改善肺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影像学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特点,帮助早期识别和诊治.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住院部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儿童173例,分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大叶性肺炎1 15例和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58例,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影像学、炎症指标等分析比较.结果 MP感染大叶性肺炎男55例,女60例,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男34例,女24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大叶性肺炎中3岁以内婴幼儿15例,3岁以上儿童100例,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中3岁以内婴幼儿22例,3岁以上儿童36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临床表现如高热、气促、呼吸困难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外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心肌损害明显多于MP感染大叶性肺炎.影像学上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中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多于MP感染大叶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在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高于MP感染大叶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常规白细胞(WBC)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系统治疗后,172例患儿(99.4%)预后良好,1例转上级医院.结论 在大叶性肺炎早期,MP-IgM抗体滴度未增高前,可通过发病年龄、肺外表现、影像学差异以及CRP等帮助早期明确MP感染大叶性肺炎和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的诊断,并予合理及时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去咳平喘、抗感染、退热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血清sICAM-1、TIMP-1水平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5%(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IL-6、IL-8、sICAM-1、TIMP-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儿均未发现地塞米松相关不良反应,观察组有5例发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并发症,治疗结束后均缓解。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及血清sICAM-1、TIMP-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加快患儿症状的缓解,快速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多集中在学龄儿童,7~12岁占65.00%。发热47例(78.33%),咳嗽54例(90.00%),早期肺部体征少。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65.00%),但血沉(68.33%)和C反应蛋白(55.00%)大多轻度升高。21例(35.00%)有肺外合并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93.33%)。用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咽拭子和支气管肺胞灌洗液MP-DNA,亦有较高的阳性率。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对肺部X线呈大叶性实变影,尤其合并肺不张者,可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结论支原体肺炎好发学龄儿童,其肺外并发症常见,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利于早期诊断。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促进呼吸道症状的改善及体征恢复,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确诊为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头孢噻肟钠50~ 100 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0郾3~0.5mg/(kg·d),均静脉滴注给药,每次滴注时间>60 min,连续用药7~10 d。两组对症支持治疗相同,治疗期间不应用其他抗生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肺炎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8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据患儿病情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用糜蛋白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小儿临床症状咳嗽、痰鸣、喘息及肺部体征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后咳嗽、痰鸣、喘息及肺部体征消失者,治疗组128例(91.43%),对照组96例(6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10d后上述症状体征消失者,治疗组135例(96.43%),对照组123例(8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慧 《中国实用医药》2014,(10):172-173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索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3%)明显优于对照组(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盐酸氨溴索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对于改善患儿的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方面疗效显著,可提高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红霉素静脉滴注结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3例.将其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结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70.4%;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51.3%,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喘息体征消失的时间分别为(5.9±1.6)、(6.5±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1.9)、(7.9±2.5)d(P〈0.05)。结论红霉素静脉滴注结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较好,且能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症状、肺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MPP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常规治疗(10 mg/kg,1次/天,用3 d停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每次2 mL,每天2次,间隔4~6 h)。测定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散射比浊法)、肺功能(肺功能仪),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肺功能指标FVC、FEF75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MPP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无影响,是MPP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