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云川 《山东医药》2010,50(31):50-51
目的进一步提高开颅手术麻醉诱导的安全性。方法将50例ASAⅠ~Ⅲ级择期全麻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及静脉推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两组肌僵硬现象,意识消失时间,插管前及插管后1min动脉压、心率。结果两组均未发现肌僵硬现象,导时的动脉压及HR均明显低于基础值(P均〈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MBP升高不明显,心率几乎未见升高,对照组MBP升高明显。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开颅手术麻醉诱导,能较好的消除气管插管反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6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3 mg/ml)+瑞芬太尼(4.0 ng/ml)靶腔输注A组及异丙酚(3 mg/ml)+舒芬太尼B组(0.5 ng/ml),两组均为32例。输注舒芬太尼于术毕前20 min结束,且术毕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观察两组的异丙酚使用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复苏室停留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疼痛发生率。结果两组异丙酚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前的MAP基础值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麻醉后舒芬太尼组MAP均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复苏室停留时间也显著长于舒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两种阿片类药物均能达到快捷麻醉的效果,而舒芬太尼可以发挥较显著的镇痛效能,能降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并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疼痛发生率,使复苏室停留时间得以缩短。  相似文献   

3.
舒芬太尼预防全麻诱导期机体应激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于诱导前(T,基础值)、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min(T1)、3min(T2)、5rain(T3)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T0时三组MAP、HR和T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Ⅲ组下降幅度高于Ⅰ、Ⅱ组;Ⅲ组MAP、HR在各时点无显著差异;NE和E浓度除Ⅰ组在T1、T2时高于基础值(P〈0.05)外,其余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优于芬太尼;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2例择期OPCAB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术中使用0.4ng/mL(组Ⅰ)、0.6ng/mL(组Ⅱ)和0.8ng/mL(组Ⅲ)固定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普指数(BIS)值,记录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多巴胺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围手术期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3组患者术中都能维持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术中丙泊酚、多巴胺的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和围手术期心肌酶谱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与Ⅲ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多于Ⅰ组(P<0.01),Ⅲ组患者心脏指数(CI)在手术开始时低于Ⅰ组(P<0.05),心率(HR)自搭桥开始后增快(与搭桥前比较P<0.01),Ⅰ组患者术中BIS值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结论:采用0.4ng/mL、0.6ng/mL或0.8ng/mL固定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OPCAB患者术中均可以维持满意的血流动力学,但0.6ng/mL为最合适的靶控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患者90例,根据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浓度将患者分为Ⅰ组(2.0 ng/ml)、Ⅱ组(3.0 ng/ml)和Ⅲ组(4.0 ng/ml),每组30例,三组丙泊酚的靶浓度均为4μg/ml。比较三组入室后5 min(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BIS,并比较苏醒时间。结果 T2、T3、T4时刻Ⅲ组的BIS值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Ⅰ组在T2、T3时刻的HR、MAP均显著高于T1时刻,Ⅱ组在T2时刻HR、MAP显著高于T1时刻(P0.05);Ⅲ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随着瑞芬太尼浓度的增加BIS值会降低,并且对血流动力学反应抑制作用也会增强。  相似文献   

6.
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强麻醉性镇痛药物,是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起效快、镇痛作用强,常作为麻醉诱导、麻醉镇痛及麻醉维持、手术镇痛的药物使用[1,2].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的特点,在近年来在妇科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3].靶控输注(TCI)技术是将药物按一定浓度进行输注,使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水平,因此也常作为临床麻醉用药方式使用[4].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给予TCI舒芬太尼,观察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清军  商烁 《山东医药》2012,52(13):86-87
目的观察不同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患者置入喉罩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择期全麻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各20例。设定所有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1.0μg/mL,每15 s、0.2μg/mL递增直到患者意识消失、记录Nacrotrend(NT)指数为70时的效应室浓度。Ⅰ、Ⅱ、Ⅲ三组分别以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15、0.25、0.35 ng/mL靶控输注,在舒芬太尼达到靶浓度平衡后置入喉罩。观察患者基础值(T0)、意识消失(NT指数为70)时(T1)、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平衡1 min(T2)、置入喉罩时(T3)、置入喉罩1 min(T4)、置入喉罩5 min(T5)六个时点,记录各时点的NT指数及其HR、MAP和SpO2。结果与T2比较,三组的T3、T4时点MAP均增高(P均<0.05),Ⅰ组的T4、T5和Ⅲ组的T4时HR增快(P均<0.05),但未超过T0时。T4时Ⅲ组的MAP较Ⅰ组低(P<0.05)。三组间的NT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T脑电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患者NT=70时,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0.25 ng/mL达到平衡浓度后,置入喉罩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计量浓度的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54例患者,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I组0.45 ng/ml,Ⅱ组0.55 ng/ml,Ⅲ组0.65 ng/m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54例患者在麻醉前(T1),意识消失(T2),气管插管时(T3),插管后1 min(T4)和插管后5 min(T5)5个不同时间点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气道压(MAP)。结果Ⅰ、Ⅱ、Ⅲ组的HR、MAP在T1、T2、T3、T5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的HR与MAP在T4时有较大变化,I组MAP与Ⅱ、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Ⅱ、Ⅲ组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在老年CHD患者全麻诱导过程中均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稳定性,抑制心血管的应激反应,然而在气管插管过程中三组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由于其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因此在施行全麻诱导时要求既能很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又能很好地维持整个全麻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1].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及其衍生物舒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2].本文采用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同时以芬太尼作为对照,以期寻求最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两种镇痛维持方式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期间对血流动力学及内分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0例,ASAⅢ-Ⅳ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TCI组(R组)及舒芬太尼间断静注组(S组).麻醉诱导后R组给予瑞芬太尼TCI,效应室模式药物浓度为(6~8)ng/ml;S组间断给予舒芬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应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病人6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Ce)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低浓度组(0.5 ng/ml);中浓度组(0.6 ng/ml)和高浓度组(0.7 ng/ml)。每组2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SI、体循环血管阻力(SVR)。结果低浓度组血压(BP)和HR在T3和T4时较T1时均明显增高,而高浓度组在T2时BP和HR明显降低(P〈0.05);而中浓度组各时间点没有明显变化。三组间在T2-T4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在各个时间点的CO、CI、SI、SVR均无明显变化;而高浓度组在T2-T4时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低浓度组均明显降低(P〈0.05)。高浓度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在T2时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Ce0.6 ng/ml浓度进行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可安全地用于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快通道麻醉对高血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心肌指标、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就诊的高血压合并风心病,且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瑞组(应用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快通道心脏麻醉,n=126),舒-瑞组(应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快通道心脏麻醉,n=12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芬-瑞组比较,舒-瑞组术后的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较低(均P<0.05);与芬-瑞组比较,舒-瑞组术后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35.93±2.66)比(59.26±3.08)min,t=64.349]、住院时间[(13.63±6.17)比(19.35±7.42)d,t=6.653]、睁眼时间[(9.16±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全麻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60例,ASAⅡ~Ⅲ级,年龄65~82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8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和5 min(T5)时的SBP、DBP、HR和SpO2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与麻醉前相比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插管后即刻与插管后1 min血压与插管前相比均有明显变化(P<0.01),但舒芬太尼组变化相对较轻,与芬太尼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醉手术期间血压波动的幅度舒芬太尼组小于芬太尼组(P<0.01).芬太尼组对心率的影响大于舒芬太尼组,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SpO2麻醉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对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老年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功能Ⅱ~Ⅲ级,择期行冠脉搭桥术患者40例,年龄62~74岁,体重66~78 kg.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入室后在局麻下行桡动脉和中心静脉置管.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8 μg/kg,F组芬太尼8 μg/kg,3 min后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前即刻(T1)、后3 min (T2)、气管插管时(T3)、气管插管后1 min (T4)、3 min (T5)、5 min(T6)时记录SBP、DBP、HR和CVP、SPO2.结果 F组T2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S组,T3、T4时高于S组.结论 舒芬太尼比芬太尼诱导对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行肺癌根治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进入手术室(T0)、诱导插管后(T1)、进胸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 min(T4)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术后1 d时,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时,两组POCD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和术后3 d时,两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两组MMSE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时,MMSE评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和T4时,两组MAP、HR和SpO_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观察组MAP和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个时间点SpO_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退恢复更快,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更好,更适用于老年肺癌患者的胸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05~2015-09收治的需行全身麻醉高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Ⅱ~Ⅲ级,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靶控输注0.35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靶控输注0.40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5 min、10 min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两组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0.35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影响小,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许景伟  陈晨  蒲国华 《山东医药》2007,47(26):102-103
2006年6月~2007年1月,我们对80例老年患者于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全麻诱导,现在探讨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Ⅱ~Ⅲ级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61~86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组(芬太尼组),每组60例。记录麻醉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切开皮肤及关腹时的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插管后各时间点的血压与插管前相比变化不大,但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麻醉手术期间血压的平稳程度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对心率的影响较舒芬太尼组较大,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过程平稳程度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全麻缓解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5月80例入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瑞芬太尼浓度分别为5ng/ml、4ng/ml的麻醉诱导、维持。观察组:接受2ng/ml瑞芬太尼复合舒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和维持。两组缝皮时均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术毕拔管时间、停药后睁眼时间以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拔管后10min行躁动评分(RS)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术后6h、12h和24h时分别行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术中循环波动调控次数以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RS评分和VAS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中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用药能够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并且可以减轻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急性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ICU机械通气患者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以持续输注镇静和靶控输注镇静2种不同给药方式的镇静效果。方法:6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持续输注组(31例)与靶控输注组(31例),其中持续输注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维持患者镇静;靶控输注组每30 min进行镇静深度评价,调整药物泵入剂量,使镇静躁动评分(SAS)维持在3~4分,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70~75之间。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镇静时间、用药量及生命体征。结果:靶控输注组咪达唑仑(1.3±0.4)mg/(kg·24h)及舒芬太尼(16.9±4.3)μg/(kg·24h)用量均低于持续输注组(P0.05),而在镇静时间上靶控输注组(92.7±15.1)h与持续输注组(94.2±16.3)h无显著差异(P0.05)。镇静过程中靶控输注组患者镇静满意度(62%)及人机顺应性满意度(87%)均高于持续输注组(P0.05),且靶控输注组给药前后HR、MAP及SPO2未出现显著降低。结论: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镇静给药方式能有效减少镇静药物的输注量,提高人机顺应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