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水是肝硬化晚期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中医属于“鼓胀”范畴[1]。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2]。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篇“鼓胀如何?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后世名家也对鼓胀有不少描述,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水肿鼓胀》指出“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型充大,非虫即血也。”又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气分诸胀论治》“单腹胀者名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像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为单腹胀。”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伩     
编辑同志: 我在学习《伤寒论》中,遇有下列问题,请帮助解决。一、《伤寒论》有“三阴”“三阳”六经,注家有讲三阳为表,三阴为里的。也有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阴与消渴病的发生、发展关系严密,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脾消”范畴,其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位在肺、胃、肾,对于三阴的论述较少,本文从三阴的角度探讨消渴病之本源在于三阴:肾脏虚寒则精微失于固摄、脾脏失运则水谷不化气血、肝脏失疏则化火生风,暗损脏腑百骸,消渴病之疾而作矣,治当从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入手,以温肾、运脾、疏肝为法治之,通过对其理论依据、用药方法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上消渴病的诊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臌胀又称鼓胀、单腹胀、蛊胀等,因腹部胀大如鼓而得名,以皮色苍黄,腹大如鼓,脉络暴露为特征,是风、痨、臌、膈等中医四大顽证之一。在臌胀的历代证治中,除了大量的内服方药以外,外治方法也颇为丰富。笔者对臌胀的中医外治古籍文献以及近年的现代治疗作了整理,以便更为详细地了解臌胀的外治疗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心悸”、“心下悸”之病因病理及证治的探讨,认为其发病亦不外乎虚实二因:本脏虚损致悸者为虚,多为心阳不足、心阴心阳俱虚,气血两虚;水气上泛致悸者为实,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由脾肾阳虚、水气凌心所致。另有邪郁少阳、阳郁不达而致悸,多属实证。其治疗,针对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六法,分别给以补虚泄实,标本同治,对现代临床心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的基础上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假小叶,临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有大量腹水形成。属于中医学“胁痛”、“积聚”、“微积”、“鼓胀”范畴。  相似文献   

8.
正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感染是终末期肝病常见的临床危重症,以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并发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预后不良。中医范畴主要归属"鼓胀"、"黄疸"等病,以腹部胀满、状大如鼓,身目尿黄,脉络曲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少火生气”理论临床应用举隅山西中医学院附院(030024)陈筱云山西中医学院李俊莲“少火生气”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云:“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原...  相似文献   

10.
“血栓闭塞征”的中医善后治疗山西省大同市第二卫生学校(037000)门建章,郝玉香“血栓闭塞征”在临床治疗中属疑难病症。从临床症状看,类似中医所指的“血痹”、“脉痹”、“阴痹”、“痹气”、“寒厥”等症。所以治疗多以行通脉络之法为主,但对善后治疗往往感...  相似文献   

11.
“四位一体”理论是经方的研究思路之一,基于“四位一体”理论辨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认为其方性为寒热并用,合以辛苦,佐以甘调,方位属少阳半表半里的枢机之位,其方势乃上下、内外、表里皆可及,方证为少阳枢机不利。痰饮内结,进一步探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痴呆的应用。运用“四位一体”理论研究经方,执简驭繁,立体呈现经方,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其发生原因不外情感所致,劳倦内伤,饮食所伤或邪热所迫;而病机上多“火”,多“虚”。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验到:不少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均以“淤热”为主要表现,其机理是夺血伤阴后造成阴血不足之“淤”,阴虚生内热,淤血日久生热,进而导致“淤热”并存的病理状态。本人认为“淤热”的提法在难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机中较之“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说法更为明确,更有利于指导临床。笔者对此类病例,从“淤热”论治每收良效。兹举3例于次。例1男,63岁。患十二指肠溃疡2…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候要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以肝硬化形态学病理诊断的金标准为基础,对其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进行形态学改变与中医证候关系的探讨,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方法,直接对肝脏进行肝硬化形态学诊断(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橘皮样变);同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诊断(主证、证候要素)。结果:本组腹腔镜确诊的肝硬化患者中,①临床诊断符合率为45.16%;②中医主证中肝气郁结占19.35%(主要见于小结节型)、脾虚湿盛占12.90%、湿热内蕴占32.26%(可见于各型)、肝肾阴虚占9.68%、脾肾阳虚为0、血瘀证占25.81%(主要见于大结节型);③中医证候要素中,郁、瘀各型中均多见,湿、热稍少,但也可见于各型中,虚证主要出现于久病者(尤其是阳虚、阴虚),更相对集中于大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结论:①橘皮样变、小结节型的早期肝硬化患者临床诊断漏诊率较高;②“瘀”提示病情可能已进入肝硬化的阶段(开始有形态学改变);“郁”可能与疾病本身的心理负担有关,也可能是肝硬化病理状态的反映;“湿”、“热”与疾病的活动、进展有关;“虚证”表明疾病已久;③治疗上应注重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日久应兼顾肝肾之阴或脾肾之阳。  相似文献   

14.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运用多元分析的方法探讨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方法:根据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集的要求,设计临床调查表: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通过对223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及中医临床信息分析提取的思维特点,运用SAS6.11软件对223例病人进行系统聚类和主要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探讨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结果:初步结果显示为3类证型特点:第1类型为湿热内蕴、血瘀阻络、肝脾气虚共134例;第2类型为气阴两虚、气虚重于阴虚,湿热内蕴、湿重于热,兼有血瘀共62例;第3类型为气阴两虚、阴虚重于气虚,瘀热内蕴,兼有湿邪内停共27例。其中第1类型表现为以实证为主兼见虚证,第2类型、第3类型表现为以虚证为主兼见邪实。3类证候特点显示:湿热内蕴、血瘀阻络、气阴两虚为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机。结论:聚类分析及主要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在较大程度上能体现出肝炎肝硬化中医证侯的特点及规律性,肝炎肝硬化3类中医证候特点基本符合临床。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治疗十法及其相关中成药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病最大的特色是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最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所以选用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同样必须强调辨证选药。具体辨证方法,古今医家有所谓辨方证、三消辨证、分型辨证、分期分型辨证、脏腑气血阴阳辨证、本虚标实辨证、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等,各有优势。我们在此基于脏腑气血阴阳辨证和本虚标实辨证的思路,提出糖尿病中医分型辨证治疗十法,基本可涵盖糖尿病临床常见证候和常用治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柴胡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危重疾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多数患者为轻症(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有自限性,但仍有20%~30%患者为重症(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临床经过凶险,其中超过50%的患者死于各种并发症。目前AP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也缺乏特异和有效的措施,总体疗效欠理想,病死率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中医对AP的认识可追溯到汉代,张仲景曾指出“呕不止,心下急”、“按之心下满痛”等应属于AP主要症候,认为“当下之”,“下之则愈”。目前中医多认为AP属少阳、阳明病变,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酗酒等发病。中焦湿热,气滞血淤,腑气不通为主要病机。最新的AP治疗指南已提出:中医药是AP规范化治疗的基本措施之一。中医药通过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泻里通下,活血化淤等综合作用,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近来研究发现,柴胡及以柴胡为主要组分的中药复方在AP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鼓胀验案     
马××,女,53岁,1962年之夏患鼓胀,经某院确诊为“肝硬化腹水”。要求住院未允,在家治疗,服中药数剂不应;腹胀急时,即服双氢克尿塞一片,略利小便,间至再服,亦不效,病情逐渐发展,已至危笃之势。当时,症见面色黧黑,形体消瘦,四肢如柴,腹大如鼓,脘腹坚满撑急,胃呆不饥,口干烦热,但不敢多饮,大便秘结,溲  相似文献   

18.
夏季到来,糖尿病患者制订食谱除了要考虑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搭配比例,个人的体形、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外,还应重视中医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春秋有别,冬夏不同”的原则,也就是中医讲究的“三因养生”,即因时、因人、因地辨证饮食。酷夏之时,合理饮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多见于晚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属中医“鼓胀”病范畴。多因肝病久治不愈,出现肝功能衰退,肾功能受损,而形成低蛋白血症,且极易合并感染,以致腹水形成并反复发作或持久难退,治疗颇难。现代医学一般采用休息、低钠饮食、补充蛋白、护肝等支持疗法,以及利尿抽腹水,抗感染和治疗并发症等对症治疗。临床医生要想治愈鼓胀甚难,欲达到辨证准确,选方用药恰当,并不容易。今根据中医理论及个人50余年的临床经验,不揣浅陋,略呈管见,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祖国传统医学的学习与继承,根据中医老年病防治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人体生命归于精气神,健康归于脾肾,衰老归于血瘀痰阻。在这一重要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文中讨论了益气活血兼顾脾肾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意义。冠心病多为心之气血阴阳虚衰而发病,为寻求理想的组方原则,笔者自拟益心汤:益气以助心,心气足则血不瘀;活血以化瘀,瘀化则气血流畅;健脾以助化;补肾以固本。方用:黄茂、党参、川曾、丹参、获警、白术、枝枝、五味于、积壳、檀香、甘草,临床用药该随证加减。文中最后通过病案举例,强调冠心病的临床证冶,宜以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