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P16抑癌基因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对47份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和8份正常卵巢组织p16mRNA与p1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16mRNA与P16蛋白阳性表达皆主要位于胞浆内,呈红色颗粒状,阳性表达细胞多呈灶状分布。p16mRNA与P16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中检出率(48.5%、42.4%)皆低于良笥浆液性瘤(均90.0%)及正常卵组织 相似文献
2.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缺失的分析章小维张琼郭燕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新发现的定位于人9p21区的p16基因,其产物是一个可特异性地影响细胞周期的调节因子,在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16基因纯... 相似文献
3.
p15、p16基因是近年来发现和分离的两个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15、p16基因突变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关,在多种原发性肿瘤及其肿瘤细胞系中均存在p15、p16基因纯合性缺失与点突变[1]。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卵巢上皮性癌(OEC)中p15、p16基因纯合性缺失与点突变,探讨其在OE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可否作为肿瘤标记物应用于OEC的诊断、监测及预后的判断。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43例OEC、1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瘤及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瘤取自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及解放军第九○医院妇产科1995~1997年住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 p16抑癌基因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 ,对 47份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和 8份正常卵巢组织 p16mRNA与 p16蛋白进行检测。 结果 p16mRNA与 p16蛋白阳性表达皆主要位于胞浆内 ,呈红色颗粒状 ,阳性表达细胞多呈灶状分布。p16mRNA与 p16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中检出率 (4 8 5 %、42 4% )皆低于良性浆液性瘤 (均 90 0 % )及正常卵巢组织 (均 10 0 0 % ) ,均P<0 0 5。p16mRNA、p16蛋白低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的恶性程度高、肿瘤分化差、癌瘤播散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一致性检验显示 p16基因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关系密切 (P <0 0 1)。结论 p16作为一种新型抑癌基因 ,其mRNA或蛋白低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9p21区,所编码的核磷酸蛋白p16为细胞周期蛋白D/CDK激酶的抑制因子。参与对正常细胞周期演进的调控,防止细胞增生。已发现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有p16基因的缺失或突变,说明p16基因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化及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DNA异常甲基化模式,探讨其在寻找新的卵巢癌特异性标志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20例卵巢癌组织冰冻切片中获取的肿瘤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用原代培养的5例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用基于芯片技术的差异甲基化杂交(DMH)方法检测卵巢癌的DNA异常甲基化模式.选择7个DMH结果显示在卵巢癌中低甲基化的基因启动子区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岛(CGI),用甲基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87例卵巢癌和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病变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182个过甲基化位点和64个低甲基化位点(阳性率为25%以上的位点分别有18个和31个)组成了卵巢癌的DNA异常甲基化模式.87例卵巢癌和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组织DNA中,基因LSM2、EGFLAM和CDKN2A的甲基化率依次为11%(10/87)和33%(14/42)、8%(7/87)和21%(9/42)、9%(8/87)和31%(13/42),与卵巢良性病变相比,卵巢癌中3个基因甲基化率均有显著下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卵巢癌的DNA异常甲基化模式是卵巢癌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基因EGFLAM、CDKN2A和LSM2启动子区CGI有可能成为新的卵巢癌特异性的低甲基化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p16INK4A过表达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现普遍认为宫颈癌变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 (high 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 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p16INK4A基因产物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物 (cyclin dependentkinaseinhibitor,CDKI),参与了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2008-2010年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提供的40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石蜡包埋组织中SPAR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状态。结果 SPAR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5.0%(26/40)、26.7%(8/30)及20%(2/10),癌组织中SPARC甲基化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而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癌与黏液性癌之间SPARC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组中SPAR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高于高分化癌组(P<0.05),临床Ⅲ期和Ⅳ期SPAR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有腹水组与无腹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相比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p2 7kip1和 p5 3基因蛋白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1992年 11月至 1999年 12月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5 6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石蜡切片中 p2 7kip1和p5 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 ,并应用Kaplan -M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 结果 5 6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的 p2 7kip1基因蛋白表达率为 4 1 1% ;p5 3基因蛋白表达率为 4 8 2 % ,两种基因蛋白表达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2 7kip1及 p5 3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关 ( P <0 0 5 ) ,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单因素分析 :p2 7kip1及 p5 3基因蛋白表达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生存曲线各时点生存率密切相关。 结论 p2 7kip1基因蛋白表达对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预后有显著影响 ,而 p5 3基因蛋白表达与预后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16INK4a基因表缺失的机制 ,为p16INK4a相关性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CR、PCR SSCP、甲基化特异性PCR和DNA测序等方法重点检测p16INK4a蛋白表达缺失的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p16INK4a基因缺失、突变和5’ CpG岛甲基化 ,分析它们与肿瘤预后的关系。结果 :4 3份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标本中检测到p16INK4a基因纯合缺失 4例 ,第 1、2外显子各 2例 ;第 2外显子点突变 2例 ,经DNA测序确定 1例为第 2外显子 4 94位G→T变异 ,位于非编码区 ;1例为第 2外显子 34 3位G→T变异 ,相应的氨基酸变异为第 115位缬氨酸 (GTG)→亮氨酸 (TTG) ;应用MSP法检测出 14例 (32 .6% ) 5’ CpG岛甲基化并经DNA测序证实。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的 14份标本中仅检测到 1例 (7.14% ) 5’ CpG岛甲基化 ,而未发现基因缺失和点突变证据。 3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中p16INK4a基因异常 16例 ,较无异常 18例预后更差 (P =0 .0 0 0 8)。结论 :5’ CpG岛甲基化可能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16INK4a基因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 ,去甲基化治疗可能成为该类肿瘤一种有用的生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MTS_1/p16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困MTS1/p16在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浆液性囊腺瘤,20例交界性策液性囊腺瘤,65例浆液性囊腺癌及有癌转移的阳性盆腔淋巴结中p16基因蛋白表达,用PCR-SSCP分析10例浆液性囊腺癌中有无p16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结果:正常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及有癌转移的盆腔淋巴结中,p16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55%、55%、12.3%、0%;10例浆液性囊腺癌均未发现p16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结论:p16基因功能失活可能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p16基因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浆液性卵巢肿瘤恶性度及预后的指标;浆液性卵巢癌p16基因突变率较低,可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并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卵巢上皮性癌p53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PCR-SSCP)和序列分析的方法对46例卵巢上皮性癌进行外显子5、6、7突变的检测和分析。结果p53基因突变8例并得到证实。包括8个点突变(6个错义突变,1个静息突变和1个内含子突变)和1个碱基对插入突变(在下游产生终止信号)。突变中碱基转换突变占总突变的88.9%(8/9),并以G→A的转换突变为主,占转换突变的87.5%(7/8)。175、245位密码子的突变占总突变的62.5%。临床Ⅰ、Ⅱ期的突变率为20.0%,临床Ⅲ、Ⅳ期为16.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p53基因突变是自发性突变,是由于DNA合成和修复过程中的随机错误所致。175与245位密码子可能是卵巢上皮性癌p53基因突变的主要位点。p53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期无关,故认为p53基因突变于卵巢癌早期就有所发生,并持续于肿瘤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53、p16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53、p16、PCNA在各种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多项临床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中p53、PCN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p16的表达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p53、p16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浸润、转移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而PCNA的表达则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3种指标均与患者预后有关,但与临床分期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p16、PCNA的表达均与p53的表达相关,但在前2者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p53、p16、PCNA的表达对于辅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yclin B1和p27在上皮性卵巢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卵巢(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例)中cyclin B1和p2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间的关系。结果:cyclin B1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在正常卵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性递减趋势(P<0.05);cyclin B1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cyclin B1高表达和p27低表达,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组织阵列 (tissuearray)技术检测p5 3蛋白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组织阵列技术结合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连接 (SP)法对 5 2例不同卵巢组织进行p5 3蛋白检测。结果 卵巢癌中p5 3蛋白的表达率为 33% ,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中表达率为 0 % (P <0 0 0 5 ) ;p5 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患者的不同年龄、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而与不同组织类型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组织阵列技术是研究肿瘤基因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高效、简便及标准化的特点。p5 3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较其他类型的卵巢组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p27kip1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p2 7kip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0例卵巢良性、5 8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p2 7kip1蛋白的表达。应用Kaplan 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分析p2 7kip1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p2 7kip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 .0 % ,4 6 .6 % ,恶性肿瘤中p2 7kip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染色阳性部位以胞浆为主 ;(2 )p2 7kip1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有关 ,与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亚型无关 ;(3)卵巢上皮癌中 ,p2 7kip1蛋白的表达与bax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与bcl 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与ki6 7蛋白无明显相关性 ;(4)p2 7kip1蛋白表达是影响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阳性者预后较好。结论 :p2 7kip1蛋白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发生有关。p2 7kip1蛋白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中p16、Rb、CyclinD1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份卵巢肿瘤组织中p16、Rb、CyclinD1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DNA的含量,以5份正常卵巢组织作对照。结果:从良性到恶性,p16、Rb的荧光指数(FI)依次降低,CyclinD1表达依次升高,增殖指数(PI)亦升高。阳性组P16的PI低于阴性组,多元线性回归显示p16与PI呈负相关(P=0.0081);Rb、CyclinD1不同表达时,PI值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16、Rb阳性表达时,DNA指数(DI)下降,而CyclinD1阳性表达时,DI值较高。结论:p16、Rb缺失,CyclinD1增加可促进肿瘤的恶性转化及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p16INK4A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未孕(d0)及孕d2、d3、d4、d5、d6、d7小鼠子宫内膜p16INK4A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实时FQ-PCR显示妊娠子宫内膜组织p16INK4A的mRNA表达高于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到孕d5达到最高。免疫组化显示p16INK4A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规律与实时FQ-PCR的结果一致。结论: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p16INK4A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凋亡可能是胚胎着床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