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67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将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观察MRI对直肠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MRI对术前患者T分期的准确度为83.6%(56/67),直肠癌患者MRI T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9,有统计学意义(u=69.64,P<0.01);kappa值95%CI为(0.82,0.77).MRI对患者N分期的准确度为68.7%(46/67),MRI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71.0%(22/31),敏感度为66.7%(24/36).结论 MRI对直肠癌术前患者分期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判断直肠外膜有无侵犯及远处转移的准确性较好,但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MR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盆腔MR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50例疑诊直肠肿瘤的患者行盆腔MRI扫描,47例经结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其中40例有手术、MRI等完整资料参与分期研究,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对直肠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5.7%(45/47).MRI对判断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2.5%(33/40),T1~2期的准确率为69.2%(9/13),T3期的准确率为90.0%(18/20),T4期的准确率为85.7%(6/7),评价肿瘤浆膜外侵犯的准确性为92.6%(25/27).MR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为63.2%(12/19).结论盆腔MRI对直肠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判断肿瘤浆膜外浸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直肠腔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均行术前MRI检查,经随机分配其中40例经直肠腔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40例行常规直肠MRI检查,分别对8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肿瘤(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术前诊断评估,将术前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并将行水囊置入后MRI检查与常规MRI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直肠腔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学分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1),对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N分期与病理学分期诊断一致性一般(P0.01),该检查方法对肿瘤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0%,N分期总准确率为77.5%;常规直肠MRI检查对直肠癌临床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与病理学分期一致性具有一般统计学意义(P0.01),对肿瘤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2.5%,对淋巴结转移N分期总准确率为80%。直肠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与常规直肠MRI检查对肿瘤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淋巴结转移的N分期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腔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对肿瘤术前T分期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对淋巴结转移的分期诊断与常规MRI检查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螺旋CT(S 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行直肠癌术前肿瘤原发灶浸润深度(T)和淋巴结(N)分期,分析SCT和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准确性。方法本文对86名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46例术前行SCT检查,40例术前行MRI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性。结果 SCT对T分期总准确度为:73.9%,术前SCT对T分期与病理学对T分期一致性中等;对N分期总准确度为:62.5%,灵敏度:87.5%,特异度:68.2%,术前SCT对N分期与病理学对N分期一致性中等。MRI对T分期总准确度为:75.0%,术前MRI对T分期与病理学对T分期一致性较好;对N分期总准确度为:62.5%,灵敏度:85.7%,特异度:61.5%,术前MRI对N分期与病理学对N分期一致性中等。结论 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效能高于SCT;MRI及SCT对直肠癌术前N分期准确度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接受MRI检查,常规行横断面及矢状面TSE T2WI,斜横断面T2WI检查,分析肿瘤局部浸润深度及肿瘤下缘与肛缘间的曲线距离.结果 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 46例直肠癌MRI T分期总的诊断准确性为84.78%,T1~T4期MRI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7.83%、89.13%、86.96%、95.65%.19例行MILES手术者MRI测量直肠癌肿瘤下缘与肛门的曲线距离与病理标本测得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5,P=0.606).结论 MRI对直肠癌术前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6.
MRI动态增强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方法搜集50例有完整临床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常规行SE T1 WI和TSE T2 WI,快速翻转恢复序列(FLAER)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范围,比较MRI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结果 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在判断宫颈癌发生部位上的准确性为100%,判断宫旁受侵的准确性为92.8%,判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为85.6%。结论 MRI动态成像可多方位成像,能直观、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有极高的敏感度,对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检查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有利于合理制定治疗计划,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盆腔检查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超声(ERUS)与核磁共振(MRI)在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ERUS和MRI检查对64例和49例直肠肿瘤患者行术前检查及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比较两者对肿瘤浸润程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ERUS与MRI诊断直肠肿瘤T分期的总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US诊断直肠腺瘤和早期直肠癌(Tis+T1期)的准确性高于MRI(P〈0.05),MRI诊断中晚期直肠癌(T2~4期)准确性略高于ERU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US与MRI诊断淋巴结N分期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US和MRI两者结合应用可能对直肠肿瘤术前分期的诊断更加准确,值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直肠癌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直肠癌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38例。术前均行MRI检查,使用安科015PMRI仪,体线圈。扫描序列为SE T1WI、T2WI和GRE T2WI。结果:MRI检出的阳性率为96.4%(37/38),MRI确定病变向周围脂肪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SE为84.2%(32/38)和81.6%(31/38),GRE为89.5%(34/38)和86.8%(33/38),确定病变浸润邻近器官及骨盆的准确性SE为89.5%(34/38)和GRE为92.1(35/38),确定病变分期的符合率SE序列为63.2%(24/38),GRE为73.7%(28/38),两者结合为78.9%(30/38)。肿瘤在SE序列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GRE序列呈高亮信号(与骨盆肌肉相比)。结论:MRI对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有较大价值。两种序列对直肠癌的显示无明显差异,两者结合较单独使用有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直肠癌的MRI表现 ,评价MRI诊断直肠癌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 38例。术前均行MRI检查 ,使用安科 0 15PMRI仪 ,体线圈。扫描序列为SET1WI、T2WI和GRET2WI。结果 :MRI检出的阳性率为 96 .4 % (37 38) ,MRI确定病变向周围脂肪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59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诊断,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MRI对直肠癌T1-2期、T3期、T4期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28.57%、94.51%、93.94%及88.54%,特异性为100.00%、58.82%、96.83%及50.79%,与病理检查分期诊断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虽然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但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提高,其诊断价值也会有进一步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MRI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直肠癌病人应用MRI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对直肠癌的诊断率为100%(48/48)。MRI正确T分期39例,错误T分期9例,其中6例T1~T2期报告为T3期,3例T3期报告为T1~T2期。T分期的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3%(39/48),其中T1~T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3%(19/22),T3、T4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7%(12/18)、100%(8/8)。经统计分析证实,MRI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6,P〈0.01);MRI对直肠癌淋巴结正确分期36例,错误分期12例,其中高估6例,低估6例,准确率为75.0%(36/48),灵敏度为68.4%(13/19),特异度为79.3%(23/29),MRI能对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做出较准确预测(Kappa=0.573,P〈0.05)。结论 MRI可较准确地评估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作出较准确的直肠癌术前TN分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und,ER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直肠肿瘤良恶性鉴别以及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76例直肠肿瘤患者,于术前7~10 d均行ERUS和MRI检查。病理结果显示,其中良性肿瘤患者33例,恶性肿瘤患者43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ERUS和MRI在直肠肿瘤良恶性鉴别以及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和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判断的诊断价值。结果 76例患者中因4例患者肠腔狭窄或无法探测ERUS只对72例直肠肿瘤进行了ERUS检查分析。76例直肠肿瘤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分析。ERUS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6%、90.9%、90.8%。MRI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7%、87.9%、90.2%。二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MRI对43例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进行TN分期判断分析,因4例患者肠腔狭窄或无法探测ERUS只对39例直肠癌进行TN分期判断分析。ERUS判断T1、T2、T3分期的准确度略高于MRI (分别为92.3% vs 88.3%,82.1% vs 74.4%,87.2% vs 86.0%),ERUS判断T4分期的准确度低于MRI (97.4% vs 100%)。ERUS判断T分期的总准确度高于MRI (79.5% vs 7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US判断N分期的准确度低于MRI (61.5% vs 7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同的T分期与N分期MRI与ERUS各具优势,MRI和ERUS在直肠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T1、T2、T3分期的直肠癌患者,优先考虑行ERUS检查。对于T4分期的直肠癌患者和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的评估首选MRI检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17-120
目的探讨早期直肠癌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9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47例分期为cT2N0-1M0期和c T2NxM0期的早期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腔MRI检查,且在检查后2周内行根治性手术,术前均未行新辅助治疗。分析比较术后病理分期与术前MRI分期的差异。结果 MRI检查T分期准确率为53.2%,T分期低估比例为27.7%,高估比例为19.1%;中段直肠癌MRI的T分期准确率最低(38.1%);MRI检查N分期准确率为54.2%。MRI对N分期诊断的灵敏度为63.2%,特异度为20.0%。Kappa检验显示MRI的N分期和病理N分期的一致性差(κ=-0.138,P=0.477);MRI对下段直肠癌N分期准确率最低(50.0%)。结论研究结果提示MRI在鉴别早期直肠癌T2期和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准确性均较低,特别是在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准确性更低。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32例患者资料.术前均行MRI检查,采用1.5T全身MR仪(signa GE Medical systems),体线圈,行轴面平扫,以及轴面、矢状和冠状3个平面增强扫描及水成像.结果 ,MRI检出的阳性率为96.9%(31/32),MRI总符合率为76.7%(23/30).其中在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60%(9/15),在周边脂肪浸润符合率为65.4%(17/26),在临近器官及骨盆浸润符合率为100%(4/4);在Dukes'A期诊断符合率为75%(3/4),在Dukes'B期诊断符合率为90%(9/10),在Dukes'C期诊断符合率为68.75%(11/16).MRI对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讨论直肠癌术前应用螺旋CT(S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进行肿瘤(T)与淋巴结(N)分期的临床效果,同时评估SCT三维成像技术(MRP,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在测量中、低位直肠癌距肛门缘距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经电子结肠镜与活检证实为直肠癌患者术前行SCT检查,其中33例为中、低位直肠癌,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评析SCT用于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同时利于SCT三维成像技术、直肠指诊、结肠镜等三种方法对肿瘤下缘到肛门缘的距离进行测定,并与术后测量的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分析SCT的测量准确度;再对15例距离≤6cm的患者进行测定,比较SCT与直肠指诊的准确性。结果 SCT诊断T分期的准确度为73.9%,其中对进展期直肠癌的T分期准确率高达92.8%;对N分期的诊断准确度为67.4%,对淋巴转移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69.6%。经Kappa检验分别为0.479和0.569。另SCT、直肠指诊与肠镜检查准确度分别为84.8%、48.5%和36.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而对15例低位直肠癌(实际距离≤6cm),SCT和肛门指诊准确度无显著差异(P=0.245)。结论 SCT对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分期可靠性较高,但对T1、T2期的诊断准确性并不高,而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三维成像技术在测定肿瘤下缘到肛门缘距离十分准确,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检查,将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T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I分期对患者T分期总的诊断准确性为86.67%(39/45);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两者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91,有统计学意义(χ2=49.999,P=0.000)。结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直肠癌T分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8例,术前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W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b=0,1000s/mm~2),分析T2WI术前TN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DWI测量不同T分期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术后病理T分期:≤T2期10例、T3期39例、T4期19例;术后病理N分期:N0期45例、N1期17例、N2期6例;MRI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0.642,P0.05,MRI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79.41%;MRI术前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0.244,P0.05,MRI术前N分期准确率为57.35%;T1+2期病灶ADC值为(1.104±0.122)×10-3mm~2/s,明显高于T3期和T4期(P0.05)。结论 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N分期诊断中准确率较低;ADC值在术前T分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及增强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水成像(MR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54岁。全部病例诊断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全部病例肠道清洁后进行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b值800s/mm2),11例行结肠水成像检查,比较各序列图像对结直肠癌病变、侵犯范围、转移灶等显示情况。结果 30例结直肠癌中,T1WI病灶呈中等信号为26例,T2WI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为23例,增强后24例病灶有明显强化;8例周围脂肪间隙侵犯,2例邻近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DWI上30例病灶均呈高信号,灌肠后水成像11例,成功6例。DWI显示病灶率最高,高于T1WI、T2WI及增强T1WI。结论多参数MRI联合应用可清晰显示结直肠癌病变详情及毗邻关系,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螺旋CT(SCT)进行直肠癌术前肿瘤(T)和淋巴结(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分析该检查方法的准确度。同时利用SCT三维成像技术(MRP)测量中、低位直肠癌距肛门缘距离,与结肠镜和直肠指诊的测量结果对照,评价该技术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方法:SCT术前检查的研究纳入46例病人,其中33例为中低位直肠癌。均由电子结肠镜和活检证实诊断。检查前清洁肠道,以5mm层厚从骶髂关节上方连续扫描到坐骨结节水平,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分析。将SCT诊断结果和术后病检结果对照,评价术前分期的准确度。利用SCT三维重建、直肠指诊、结肠镜三种方法测量33例中低位直肠癌病人肿瘤下缘到肛门缘的距离,并和术后测量的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分析三种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再对15例肿瘤远端距离≤6 cm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直肠指诊和SCT对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远端距离测量的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SCT判断T分期的准确度为73.9%,且对进展期直肠癌T分期准确性更高。N分期的准确度的为67.4%。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69.6%。经Kappa检验证明SCT对T和N分期的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分别为0.479和0.569。对33例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测量肿瘤下缘到肛门缘距离的研究发现,SCT、直肠指诊和肠镜检查测得的肿瘤下缘距离与实际距离平均差值分别为0.78 cm、1.68 cm和1.81 cm。允许测量结果和实际距离的误差为1 cm时,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分别为84.8%、48.5%和36.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而对15例低位直肠癌(实际距离≤6 cm),SCT和肛门指诊测得的距离与实际距离平均差值分别0.63 cm和0.68 cm,在允许误差为0.5 cm时,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无显著差异(P=0.245)。结论:SCT对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对T1、T2期仍有一定限制。SCT扫描技术的提高和分期标准的完善对正确分期有较大价值。在中低位直肠癌病人中,利用三维成像技术能较准确的测量肿瘤下缘到肛门缘距离,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MRI、经直肠超声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63例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MRI及经直肠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参照,MRI检查对63例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总符合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