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紧张型头痛(TTH)中医证侯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观察236例紧张型头痛伴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资料,建立数据库,探讨TTH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存在思虑过度状态的患者,中医证候以风痰候和风瘀候为主;存在郁闷不舒状态的患者,中医证候以风痰候和风瘀候为主;存在烦躁焦虑状态的患者,中医证候以风火候为主;存在郁闷不舒+思虑过度的患者,中医证候以风痰候和风瘀候为主;存在郁闷不舒+烦躁焦虑的患者,中医证候以风痰候、风火候、风瘀候为主;存在精神萎靡状态的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血两虚候和阳虚寒凝候为主;存在惊悸不安状态的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血两虚候为主。结论紧张型头痛患者伴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改善痰瘀阻络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中医辩证为痰瘀阻络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药治疗前、治疗15 d及30 d血小板P-选择素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均能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患者P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化痰祛瘀法能提高痰浊瘀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能更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提示具有抗血小板活化,防治血栓形成的功效,这可能是该法有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策。方法对173例强直型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原则分为湿热温结型、肝肾阴虚型及阳虚瘀阻型 ,对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湿热温阻型、肝肾阴虚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 ,而阳虚瘀阻型的治疗有效率只占9.1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最初为湿热温结型的征候 ,中期时已发展到肝肾阴虚型 ,该二型应用中药及推拿、罐疗等措施治疗 ,可起到改善血运 ,消炎止痛 ,调解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晚期时的关节强直即阳虚瘀阻型时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VCIND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29例、西医治疗组30例和中西医治疗组30例。中医治疗组以温胆汤加味,西医治疗组口服尼莫地平片,中西医治疗组以加味温胆汤和西药尼莫地平为主,3组均以10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分。结果3组治疗后ADL及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医治疗组评分高于中医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期间,3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温胆汤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VCIND痰瘀阻络型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身痛逐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痰瘀互阻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痰瘀互阻型)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使用身痛逐瘀汤、来氟米特进行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征指标变化(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实验室指标变化[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LT、IL-6、CRP、R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痰瘀互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体征指标,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不同民族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栓前状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方法对300例CHF患者进行病例调查,采集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各证型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删除各指标中构成比<10.0%的变量。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反映血栓前状态各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①CHF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检测改变均>73.44%)。②CHF患者中出现频数最多的中医证型是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均>85.0%)。③少数民族CHF患者中证型分布最多的是痰瘀互结证(59.2%),其次为气虚血瘀证(20.3%),气虚血瘀证兼痰瘀内阻证,气阴两虚,心阳不振、痰瘀阻络证(7.0%)及阳虚水泛证(5.5%)。④D-二聚体变化最为明显的CHF患者中医证型中以痰瘀互结为多见,气虚血瘀证次之。(5)CHF患者随着心功能的分级,从Ⅱ-Ⅳ级加重,D-二聚体变化明显。Ⅱ级占(21.66%)Ⅲ级占(34.33%)Ⅳ级占(44.0%)。结论 CHF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CHF患者血栓前状态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以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为多见;少数民族中以痰瘀互结证型最为多见;D-二聚体与心力衰竭所有中医证型相关,其中痰瘀互结变化最明显;在痰瘀互证型中分布最多;随着心功能分级加重,二聚体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施治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讨论强直性脊柱炎患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策。方法 对173例强直型脊柱炎患按中医辨证原则分为湿热温结型、肝肾阴虚型及阳虚瘀阻型,对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 湿热温阻型、肝肾阴虚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而阳虚瘀阻型的治疗有效率只占9.1%。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最初为湿热温结型的征候,中期时已发展到肝肾阴虚型,该二型应用中药及推拿、罐疗等措施治疗,可起到改善血运,消炎止痛,调解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晚期时的关节强直即阳虚瘀阻型时,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参丹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减毒增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同时以此为例探讨了近些年中医肿瘤辅助用药研究的进步与不足。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方法。202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入组,均为明确病理诊断,且具备中医脾虚痰瘀证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瘤体反应率、中医证候、卡氏评分、体重、免疫功能、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瘤体缓解率,改善中医脾虚痰瘀证候,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卡氏评分,明显提高患者机体IL-2水平的作用。未见与两组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参丹胶囊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瘀证)安全、有效。在评价中药化疗辅助用药的疗效的同时,应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塞泰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泰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泰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疗效肯定,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症状、体征,对于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土金炎清汤治疗Ⅲ型湿热挟瘀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土金炎清汤组)42例和对照组(前列平胶囊组)42例,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学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0%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学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土金炎清汤对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近30年文献中内服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药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维普、知网三大中文数据库近30年已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相关文献,通过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合并重复文献,整理、归纳和分析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剂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结果 317篇有效文献中共有436个方剂,统计的方剂功效共有12个,总使用频次为1 374次。所列的中医证型共有14个,总使用频次为1 759次。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型分为三大类:虚证(肝肾亏虚)、实证(气滞血瘀、寒湿痹阻、痰湿痹阻、湿热瘀阻、风寒痹阻、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虚实夹杂证(气虚血瘀、肾虚血瘀);中医治法分为三大类:补法(补益肝肾)、泻法(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化痰、清热除湿、祛风散寒、祛瘀化痰、祛风除湿)、补泻兼施法(补气活血、补肾活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中医辨证属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辨证属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治疗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42例。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痹阻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散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痰瘀互结型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顽痹痰瘀互结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来氟米特、胸腺肽、萘普生治疗;治疗组(42例)用自拟复方马钱子散,每次6g,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G、M、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进步15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显效13例,进步19例,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复方马钱子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旭痹痰瘀互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降脂胶囊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共纳入符合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痰瘀互阻型高脂血症患者60例,分为两组。中药组给予降脂胶囊5粒,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根据血脂成分的不同分别给予贝特类和他汀类的药物治疗;原用的降糖降压药物维持不变。疗程6个月。结果中药组治疗后,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及脂蛋白(a)的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的水平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除高密度脂蛋白外)治疗后比较,差畀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亦明显下降(P〈0.01);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降脂胶囊具有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谱及中医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丹凤  陈艳俏  牛卫洲 《安徽医药》2023,27(7):1342-134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微RNA-1283(miR-1283)表达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2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T-qPCR)法检测两组病人血清miR-1283表达情况并对比。另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疾病组分为不同证型,比较疾病组不同中医证型病人血清miR-1283表达水平。结果 疾病组miR-1283表达水平(0.42±0.07)低于健康组(0.98±0.18)(t=44.47,P<0.001);疾病组236例病人经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实证99例、虚实夹杂证111例、虚证26例,其中痰瘀互结型、寒凝心脉型、气虚血瘀型、气虚痰瘀互阻型、气虚痰浊闭阻型、气阴两虚型、阴竭阳脱型占比分别为38.98%(92/236)、2.97%(7/236)、27.12%(64/236)、11.86%(28/236)、8.05%(19/236)、8.90%(21/236)、2.12%(5/236)。寒凝心脉型、气虚血瘀型、气虚痰瘀互...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99-100
目的:分析中医药汤剂(益气活血汤)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药介入治疗组50例和非中药介入治疗对照组50例。结果:采用中药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非中药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结论:中医药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过程中有很大的调节和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脑血安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痰热瘀阻型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脑血安配合治疗组(治疗组),重点观察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为主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脑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脑血安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作者结合中医辨证,在临床上依据不同证型的证候特点采用辨证施护。具体证型包括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将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可起到增强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针灸和中药同治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治疗选关元、外关、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中药以风痰瘀阻、腑气不通、气虚络阻、肝肾亏虚等不同证型辨证论治用药,配合功能训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基本治愈13例(17-3%),显效22例(29.3%),有效30例(40.%),无效10例(13%)。总有效率为86.6%。结论:针灸和中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好,功能康复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法对治疗痛风慢性期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痛风慢性期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益气祛瘀方汤药)20例,对照组(基础治疗+别嘌呤醇组),疗程1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侯评分、实验室指标情况。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关节疼痛VAS评分、血尿酸指标、中医证侯疗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疼痛VAS评分、中医证侯总有效率、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祛瘀法联合别嘌呤醇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关节疼痛VAS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