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可达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甚则向全结肠蔓延,并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1])。其病因尚未十分清楚,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均被认为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UC)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而在我国则显示了更为迅速的上升趋势。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紊乱、遗传易感性、感染、环境及肠黏膜屏障受损等因素~([1])。目前用于治疗UC的常规药物主要是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生物制剂(抗TNF-α抗体)等~([2-5])。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而且存在停药后易复发、耐药性增加或不良反应多等诸多问题。UC长期  相似文献   

3.
<正>溃疡性结肠炎为发生于结肠和(或)直肠黏膜层处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属于弥漫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其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以青壮年为多见~([1]);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血、里急后重等。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肠风""肠澼""下利""久痢"等范畴~([2])。本病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神经精神等方面~([3])。溃疡性结肠炎与普通的慢性结肠炎不同,其具有反复发作、慢性持  相似文献   

4.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的"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中医药防治UC研究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改善肠黏膜组织学病变、调节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表达、调节细胞凋亡、影响信号转导通路、抗氧化及一氧化氮自由基、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调节肠动力等方面~([1])。其中对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药物干预的作用机制并有助于  相似文献   

5.
李薇  赵慧燕  胡凤林  李吉彦 《新中医》2017,49(7):142-144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1])。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结肠镜、胶囊内镜等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有大量证据表明患者基因型、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在UC发病  相似文献   

6.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易发生溃疡。其病变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乃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可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连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其主要并发症可有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癌变等~([1])。本病病因  相似文献   

7.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清楚的慢性直肠、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伴有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呈慢性反复发作性,表现为直肠和结肠远端可发生炎症、糜烂或溃疡,有的也可向近端蔓延,以至遍及整个结肠,病变部位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1])。其发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对其病因,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反应异常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8.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1])。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目前,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手段,常规治疗药物主要为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  相似文献   

9.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又难以根治的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每因饮食、劳累、情志因素而诱发,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及脓血便等症状,易反复发作,病变发生于直肠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感染、遗传、精神因素、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有关~([1-2])。本文观察了活血愈肠汤灌肠联合西药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肠络证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萍 《世界中医药》2011,6(6):493-49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慢性炎性疾病,表现为连续性弥漫性黏膜与黏膜下层炎症,以溃疡糜烂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亦可累及全部结肠。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临床以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因支气管或黏膜及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引发,多见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喘促等症状~([1])。西医治疗本病多以抗炎、解痉、止咳平喘药为主,并在缓解期配合提高免疫力的治疗~([2])。但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相比较,中医  相似文献   

12.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腰痛、腹泻、黏液血液、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为多见。笔者将中药直肠滴入结合艾灸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呈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1]。临床上UC表现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相关,主要是遗传易感者在环境的作用下启动了免疫和非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肠黏膜屏  相似文献   

14.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由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可累及结、直肠不同部位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1]),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主要表现为结肠和直肠的弥漫性黏膜炎症,病变多呈连续性,因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成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且是结直肠癌的直接危险因素之一,极易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随  相似文献   

15.
正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的60%,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1])。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冬春易发病,夏天趋于缓解。RRTIs可诱发哮喘、肾炎、心肌炎等疾病,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对患儿的情感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2])。病因复杂,主要与小儿自身呼吸道黏膜娇嫩,纤毛运动弱,不能较好清除病原微  相似文献   

16.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系统难治病之一,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其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反复发作,且治愈后易复发。针对此病的病因,目前仍无明确认识,一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各种诱因如饮食、情志、感染等诱发~([1-2])。中医属"泄泻""肠澼""痢疾"等范畴~([2])。关于溃疡性结肠炎,黄德铨教授认为脾胃功能受损是其发病的关键,正如《景岳全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乃后天之  相似文献   

17.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连续性炎性反应为要特征的一种肠道慢性炎症性病变,多发于乙状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是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病程较长,易反复,具有癌变风险~([1])。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且以西药为主,但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本文笔者采用自拟温阳愈疡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黏膜炎症性病变,好发于远端结肠和直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黏液性脓血便,病情极易复发,难以治愈~([1])。美沙拉嗪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代表性的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通过作用于炎症性肠黏膜病变组织,减少炎症相关因子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与分泌,达到控制肠黏膜炎症,减轻病情的目的~([2])。但  相似文献   

19.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是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及复发性炎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病变多侵袭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病位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有终生复发倾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也可见于儿童和老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近年,我国UC患病率明显增加~([1])。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由于黏膜  相似文献   

20.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20~4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中药直肠滴入是基于中医理论延伸出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药液可通过直肠黏膜的强大吸收作用,使药效遍布全身,从而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2])。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