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65-168
脓毒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ICU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发生的首要病因。迄今为止,脓毒症肾功能损伤尚无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治,主要是脓毒症肾损伤发病过程复杂,且众多因素参与其中,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介质浸润、肾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肾脏细胞凋亡。其中,肾脏细胞凋亡机制,特别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就脓毒症致AKI肾脏细胞凋亡机制通路进展做一综述,期望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严重脓毒症患者常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和急性肺损伤(ALI),使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存活者也可能会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或肺功能障碍。脓毒症并发AKI和ALI时,肾和肺是否能够相互影响及如何更好地治疗,目前并没有深入研究。尽管脓毒症及其诱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已被研究很多年,但潜在的调控机制还未明确。文章对脓毒性AKI和ALI的细胞和分子病因及其相互作用和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尿肾损伤分子-1(uKIM-1)、血清肌酐(sCr)、白介素-6(IL-6)及T细胞亚群在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 AK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ICU脓毒症患者69 例,根据有无肾功能损害分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组(AKI组)、非肾损伤组(非AKI组),其中AKI组患者39例,非AKI组患者30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入科0、6、24、48 h血清肌酐与uKIM浓度以及入科24 h血清IL-6、T细胞亚群浓度,根据24 h内最差临床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计算(APACHEⅡ)评分;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脓毒症AKI组患者sCr、uKIM-1和血清IL-6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脓毒症非AKI组(P均<0.05),与sCr诊断AKI时间相比,uKIM-1能更早地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且IL-6、uKIM-1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AKI组与非AKI组患者,外周血CD3+T、CD4+T和CD8+T细胞及CD4+T/CD8+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KI组低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uKIM-1、血清IL-6及T细胞亚群监测可用于评估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病情及预后,uKIM-1比sCr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胱天蛋白酶3属于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在多种生物细胞凋亡等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的严重疾病,疾病进展过程中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肾功能损伤发生最早且后果最为严重。脓毒症致AKI发病过程中,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炎症反应轻微,但肾小管细胞凋亡十分显著,其细胞凋亡过程主要由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引起,而细胞凋亡的发生由胱天蛋白酶3激活,胱天蛋白酶3的重要作用为脓毒症致AKI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常合并多学科并发症,内外科各种病因均可导致AKI,目前常用的血清肌酐及尿量在作为诊断要素明确AKI时常为时尚晚,因此了解AKI时的细胞和分子途径对于早期干预、早期预防AKI有很大意义,如肾小管上皮细胞、SOX9、细胞周期阻滞等对于评估AKI的活动及预后均有重要优势。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目前住院患者中AKI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且病死率明显升高,已成为影响危重症患者预后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脓毒症相关性AKI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性AKI,如何防治脓毒症相关性AKI成为当前重症医学及肾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脓毒症相关性AKI与其他病因导致的AKI发病机制不同,因此熟悉脓毒症相关性AKI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对后续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损伤是多种原闵引起的肾功能骤然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急性肾损伤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阻塞管腔及基膜裸露。肾损伤修复依赖残存肾小管上皮细胞迁移、增殖、分化,覆盖暴露的肾小管基膜,从而恢复肾功能。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克隆细胞,在肾损伤的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肾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坏死细胞的更替主要依赖成熟细胞分化,再次进入细胞周期,或依赖骨髓干细胞或肾脏器官特异干细胞的修复作用。文章就骨髓干细胞和肾脏成体干细胞在急性肾损伤后肾脏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背景 细胞黏附分子是急性重症脓毒症造成器官功能障碍(例如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但目前尚不明确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是否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有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8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入院后24 h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评分,检测患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LAC)〕及血清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选择素(P-selectin)、内皮选择素(E-selectin)〕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炎性指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与AKI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炎性指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AKI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出现休克、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肌酐(Scr)、LAC、ICAM-1、VCAM-1、E-selectin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electin与Scr呈正相关(r=0.223,P=0.041)。CRP、PCT、LAC、ICAM-1、VCAM-1和E-selectin预测脓毒症AKI的AUC分别为0.523〔95%CI(0.421,0.687)〕、0.637〔95%CI(0.435,0.618)〕、0.609〔95%CI(0.529,0.781)〕、0.702〔95%CI(0.619,0.846)〕,0.661〔95%CI(0.503,0.794)〕、0.774〔95%CI(0.623,0.871)〕,其中,E-selectin的诊断效能最高,其预测脓毒症AKI的最佳截断值为117.2 μg/L(灵敏度79.8%,特异度71.0%)。结论 脓毒症AKI的患者病死率高于脓毒症患者,而E-selectin与AKI的严重程度相关,是预测脓毒症AKI的重要临床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肾脏是易受到脓毒症打击的靶器官之一,肾功能轻度损伤即可导致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增加[1];在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尚正常或刚开始下降时,及时发现、及早干预,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2],故对脓毒症早期AKI的研究已是重症医学科和肾病科研究的热点.较早研究认为,脓毒症时造成的低血压和休克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低血压和休克并不能独立预测SAKI的发生,缺血/再灌注(I/R)、炎症因子的表达、细胞凋亡以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也与SAKI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现将有关对SAKI机制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损伤(AKI)的主要发病因素,AKI的发生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脓毒症AKI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内皮功能障碍、肾实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内血栓形成以及坏死细胞的小管充血性变化等。以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为代表的新型标志物的测定有助于AKI的早期诊断。目前,血液透析肾替代治疗是脓毒症AKI治疗的主要措施,临床集束化治疗也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损伤(AKI)是慢性肾脏病(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促进CKD发生与发展,这已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AKI向CKD转变的潜在机制尚未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TEC)是肾脏重要组成部分,且在AKI过程中易受多种损伤因素的影响。TEC损伤在AKI向CKD转变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具体机制包括TE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香豆素(Sco)通过调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3(JMJD3)和骨髓分化蛋白2(MD-2)改善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C57BL6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40mg/kgSco组和LPS+80mg/kgSco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腹腔注射LPS10mg/kg建立脓毒症相关AKI模型,LPS+40mg/kgSco组和LPS+80mg/kgSco组小鼠在造模成功后分别腹腔注射Sco40mg/kg和80mg/k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kg。采用HE染色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染色检测小鼠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和细胞凋亡程度,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JMJD3和MD-2蛋白表达水平。使用LPS(1μg/mL)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24h,建立脓毒症细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30μmol/LSco组、LPS+60μmol/LSco组、LPS+60μmol/LSco+过表达对照组和LPS+60μmol/LSco+过表达JMJD3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JMJD3和M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LPS组小鼠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部分肾小管变形,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间质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凋亡信号(棕褐色)增强,JMJD3和MD-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Scr、BUN水平均升高。而与LPS组相比,LPS+40mg/kgSco组和LPS+80mg/kgSco组小鼠肾脏组织以上病理变化明显改善,JMJD3和MD-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血清中Scr、BUN水平也均降低,并且LPS+80mg/kgSco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细胞相比,LPS组细胞凋亡水平升高,JMJD3和MD-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相较于LPS组,使用Sco处理后以上变化趋势发生逆转,且Sco浓度越高,趋势变化越显著。此外,过表达JMJD3后细胞凋亡水平升高,JM-JD3和MD-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结论Sco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JMJD3和MD-2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脓毒症相关AKI。  相似文献   

13.
叶方雄  郭诚  杨定平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5):171-174, 124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常见于严重脓毒症患者,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病死率和患慢性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细胞焦亡是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其主要特征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激活和细胞膜孔的形成。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脓毒症以及SA-AKI的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细胞焦亡与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自噬及铁死亡在SA-AKI中存在重要作用并相互影响。本文系统综述了细胞焦亡在SA-AKI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脓毒症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大鼠脓毒症AKI模型,治疗组术后予以肾康注射液干预。各组在术后12,24h各取8只大鼠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浓度。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肾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在术后12,24h,模型组血Cys C、尿Kim-1和NGAL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均较模型组降低。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囊腔扩张,管型形成,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4h时病变较12h时加重;治疗组病变较模型组减轻。在两个时间点,肾组织TNF-α、IL-1β水平和MDA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肾组织SOD和GSH-Px活性均较模型组降低,而治疗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通过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减轻脓毒症大鼠AKI。  相似文献   

15.
陈燎  师群航  马莉 《中华医学杂志》2022,(17):1318-1322
脓毒症是一种起病急、死亡率高的严重疾病,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目前脓毒症相关AKI(S-AKI)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还缺乏特异性诊断和治疗方法。外泌体是具有脂质双层结构并携带多种信号分子的囊泡,在脓毒症及S-AKI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描述了外泌体在S-AKI中的参与机制,介绍了外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miR-494表达与肾功能、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3月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5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AKI组),122例脓毒症未合并AKI患者(NAKI组),另选择13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miR-494、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和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分析其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AKI组血清miR-494、BUN、Scr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高于NAKI组和对照组,eGFR低于NAKI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KI组患者血清miR-494表达水平与BUN、Scr、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成正相关(r=0.689、0.641、0.652,P均<0.01),与eGFR成负相关(r=-0.633,P<0.001)。AKI患者死亡23例,存活62例。AKI...  相似文献   

17.
刘远波  曾明昊  黄一洪 《广西医学》2020,(10):1299-1302
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病死率较高,其致病机制复杂。血必净具有抗炎、改善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将其用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及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顺铂(Cisplatin,CDDP)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模型中肾组织细胞凋亡及肾组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CN组)与顺铂模型组(CP组),CP组为腹腔单次注射顺铂10 mg/kg,CN组腹腔注射同顺铂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应用顺铂后12、24、48、96、144 h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肾组织细胞凋亡及NGAL变化。结果:与CN组相比,CP组48 Scr开始升高,144 h达峰值;CP组12 h肾组织凋亡细胞开始增多,48 h增加最明显;CP组12 h NGAL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增强(P0.05),48 h表达最明显。肾组织细胞凋亡同NGAL表达显著相关(r=0.925,P0.01)。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CDDP致大鼠AKI早期致病机制之一,NGAL不仅是早期肾损伤的标记物,还可能参与AKI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损伤(AKI)是由多种病因导致并涉及多个临床学科的临床症候群。脓毒症致多脏器衰竭是引起AKI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AKI也导致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显著增加,究其原因是临床对AKI干预措施的滞后。通过相关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脓毒症性AKI(SIAKI),并及时完成预后评估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随着对SIAKI发生机制的不断深入,多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发现,其在AKI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对治疗、预后的指导价值逐渐阐明。本文对SIAKI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对SIAKI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4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非脓毒症合并AKI患者2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脓毒症合并AKI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50.0%)和腹部(29.0%)。脓毒症与非脓毒症AKI患者相比,两者的APACHEll评分、平均动脉压,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比例,器官衰竭数≥3个者等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FLE不同分级中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病死率分别是R组60.0%、I组66.7%、F组73.5%,较非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脓毒症与脓毒症AKI患者的总住院病死率分别为37.8%、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AKI患者与非脓毒症AKI患者相比,临床各项指标更差,有更高的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