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高原地区环境气候特殊,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疾病.近年来,随着交通及经济的发展,前往高原地区旅游和开发的人逐渐增多,高原颅脑创伤也逐渐成为严重威胁高原地区人群生命健康的急性病之一.而关于高原颅脑创伤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供医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injury,TBI)后,继发性炎性改变和脑水肿通常被认为是造成神经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继发性脑水肿造成的颅内压增高是导致重型TBI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应用糖皮质激素(glueoeortieoids,GCs)治疗TBI已有30余年的历史,主要用于控制创伤后炎性反应以及继发性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1.
肌腱损伤在体育运动及其他剧烈活动中均十分常见,肌腱损伤后往往愈合不理想,必然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肌腱自身再生能力较差,自然愈合常形成瘢痕组织,导致机械性能下降,且容易再次损伤.肌腱损伤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均疗效有限,不能恢复肌腱的自然结构及机械性能.目前仍没有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  相似文献   

12.
热休克蛋白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s ,HSPs)是指热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类蛋白质 ,首次是从热应激果蝇幼虫的唾液腺等部位分离出来并命名。后来研究发现 ,除热应激外 ,多种损伤性因素可使组织细胞HSPs合成增加 ,它可保护机体在严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HSPs是一个大家族 ,现已发现的成员包括HSP1 1 0、HSP90家族、HSP70家族、HSP60、低分子量HSP、HSP1 0和泛素(ubiquitin)。正常生理情况下 ,中枢神经系统内并无HSPs的表达。近年来 ,国内外关于HSPs在脑损伤后的表达的研究十分活跃 ,已经发现缺血、创伤、氧化应激等均可导…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石应康 《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1):645-647
创伤是现代社会人群死亡与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早期 (2 4h内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严重原发伤和失血性休克 ,晚期则多为重要器官的继发伤与并发症。创伤后器官继发伤主要发生在骨性外壳内的脏器 :脑与肺。致伤机制为钝性暴力作用下 ,器官在骨性外壳中冲撞、扭曲和旋转 ,导致广泛的组织挫伤 ,继而发生以组织广泛水肿、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为特征的症候群。颅脑伤后的脑肿胀、脑水肿和钝性胸伤后的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 dr…  相似文献   

14.
癫是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慢性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因其发作的反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均受到严重损害。近年来,随着功能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MR成像(f MRI)在癫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静息态f MRI(rs-f MRI)和同步联合脑电图f MRI(EEG-f MRI)的应用揭示了癫复杂网络、结构网络及功能网络改变的特点,为理解癫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取得飞速发展,其中MRI技术的进步更令人瞩目,继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发现MR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美国Stony Brook纽约州大学的Paul Lauterbur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PeterMansfield由于发明MRI技术共同获得了2003年度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不排除在不远的将来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脑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的发明者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虽然有学者认为fMRI是指与脑功能检查有关的所有MRI技术,  相似文献   

16.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交通事业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业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学者经过不断探索,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的接触传导、神经趋化及神经营养等方面。目前,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束膜缝合术、神经松解术、神经移位、神经移植修复术等。笔者拟总结回顾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修复术式,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施的时间与地点,对创伤患者的急救与复苏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院前复苏、急诊室复苏、后期复苏.近年来,创伤复苏的策略与观念取得了较大发展.以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为代表的后期治疗策略的改变显著提高了危重创伤患者的存活率[1].但目前仍有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死亡还在入院后的早期即急诊室复苏阶段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IGFS)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3个相应的受体即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 receptor,IGF—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GF—ⅡR),同时还有6个结合蛋白(IGF binding protein,IGFBP)。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n physical capacity, mechanical efficiency of manual wheelchair propulsion, and performance of standardize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METHODS: Nineteen recently injured subjec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ies were tested on a wheelchair ergometer (maximal isometric strength, sprint and maximal power output, and peak oxygen uptake) and during standardized ADL (physical strain and performance time) at the beginning (t1) and at the end (t2) of the active rehabilitation period. RESULTS: Paired Student t-tests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for maximal isometric strength (24%, P < 0.01), sprint power output (l7%, P < 0.001) and maximal power output (38%, P < 0.001). Peak oxygen uptake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11%, P = 0.06). Mechanical efficiency of submaximal wheelchair exerci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t2 (9.0%) compared to t1 (7.9%, P < 0.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physical strain during ADL, except for passing a door (P < 0.05). Performance time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for most task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s in physical capacity and mechanical efficiency of manual wheelchair propulsion during rehabilitation, and a concomitant lower performance time during standardized ADL. The high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and the decrease in performance time during standardized ADL suggest improvement in wheelchair propulsi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