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贫血的发生情况,提高对RA合并贫血患者的认识。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205名的血常规及免疫等相关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贫血的发生率为33.17%;RA合并贫血组与RA不伴贫血组比较,白蛋白、IgG、PLT、RhF、CRP、ESR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病程、WBC、EOS%、IgA、IgM、C3、C4、CCP、AKA、ANA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中贫血发生率高,RA合并贫血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低,蛋白质缺乏明显,炎症反应程度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贫血的发生情况,提高对RA合并贫血患者的认识。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205名的血常规及免疫等相关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贫血的发生率为33.17%;RA合并贫血组与RA不伴贫血组比较,白蛋白、IgG、PLT、RhF、CRP、ESR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病程、WBC、EOS%、IgA、IgM、C3、C4、CCP、AKA、ANA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中贫血发生率高,RA合并贫血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低,蛋白质缺乏明显,炎症反应程度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取措施对类风湿关节炎伴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伴贫血病例中随机选取50例,其中男性有29例,女性有21例,他们的年龄在19-63岁之间.按照数字表的形式将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叶酸片、硫酸亚铁片、促红细胞生成针以及维生素B12针等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伴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两组结果对比具有鲜明的差异性与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的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生理与心理痛苦,提升患者的临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对称性关节肿痛4年,再发伴乏力半月于2008年6月2日收住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踝、膝、腕、肘关节肿胀疼痛,伴双手晨僵,持续时间最长超过1h,无面部红斑、复发性口腔溃疡、脱发,随即赴广州某医院(具体不详)就诊,拟诊“类风湿关节炎(RA)”,予“莫比可”等药物间断治疗半年,后因症状无明显改善而改服“中药”(具体不详)为主治疗半年后,症状反复发作,且右肘和肩关节逐渐出现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就诊初期正确削断RA治疗难易与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本文对经正规治疗3个月以上的RA患者44例,根据治疗后的效果分为难治性RA16例及非难治性RA28例两组,对初诊时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结果存临床表现方面,难治性RA晨僵稍高于对照组,病变累及的关节平均数大于非难治性RA组。难治组RA的手MP、手PIP、跖趾关节受累及肌痛着明显高于非难治性RA组,而肩关节,颞颌关节受累却少于非难治性RA组。在实验率指标方面,ESR、RF、CRP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但难治性RA出现Hb下降、WBC上升者,均高于非难治性RA组。PLT升高者,却低于非难冶性RA组。结论在就诊时遇到关节累及较多,手MP、手PIP、跖趾关节受累,结合Hb下降,PLT增高不明显的活动性RA,应该按照难治性RA治疗,加大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剂量,联合应用慢作用药,选用治疗难治性RA有效的慢作用控制病情药物,如爱若华、环磷酰胺等,或采取免疫净化(如免疫吸附)等治疗,以尽快缓解病情,减轻病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除此之外,还常伴发诸多关节外表现,如发热、类风湿结节、血管炎、肺部病变等等,贫血为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我们对120例RA患者中65例伴有贫血的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RA中贫血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病情活动性及RA治疗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期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60岁以后发病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60例中青年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男性发病率高,急性起病多,以肩、膝等大关节为首发关节者高于青中年组,乏力、手足凹陷性水肿等关节外表现及并发心、肺疾患和骨关节炎者明显增多.结论:老年组在发病形式、首发受累关节均与中青年患者不同,老年组全身表现及并发症多于中青年人.  相似文献   

8.
李惠  黄静  吴博宇 《中外医疗》2010,29(31):30-3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贫血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RA伴贫血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和诊治过程。结果 3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伴贫血23例,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给以抗风湿治疗后贫血治疗有效病例21例。结论 RA贫血归属于慢性病贫血(ACD),多表现为轻中度贫血,与免疫因素引起的致炎细胞因子增多有关,对原发病的处理可纠正其贫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抑郁状况。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RA患者76例,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43%RA患者具有抑郁临床表现,其中常见抑郁症状为易倦、睡眠障碍、忧郁、兴趣丧失、思考困难、生活空虚感、不安、性兴趣减退、易激惹、能力下降等。有抑郁表现的患者中以受教育程度低、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抑郁表现与年龄、病程及婚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抑郁症状,在诊治过程中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眼症的认识,重视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0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主诉有眼干者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眼干三项试验)。结果109例中有自觉症状者49.5%,Schirmer试验阳性者占66.6%,泪膜破裂时间阳性者占5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者占38.5%,其中二项以上检查阳性者占45.8%。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易继发干眼症(干燥性结角膜炎),且自觉症状与检测结果不完全相符。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进行眼干三项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干眼症,以利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筛查,以便早期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的244例RA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RA-IP组(22例)和单纯RA组(222例),再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将RA-IP组再分为死亡亚组(3例)和生存亚组(19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P的发生率为9.0%(22/244).RA-IP组和单纯RA组的发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疾病活动评分、部分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雷诺现象、肾脏病变、Felty综合征及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等)、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关节X线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A-IP组的雷诺现象发生率、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吸烟构成比、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RA组(P值均<0.05).RA-IP组中死亡亚组的年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亚组(P值均<0.05).结论 雷诺现象、ANA阳性、吸烟可能是RA并发IP的危险因素,并发IP的RA患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甚至死亡.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帅世全  孙红兵 《西部医学》2011,23(8):1551-1552,155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的抑郁情况和心理治疗模式。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RA患者200例,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调查。对于有抑郁障碍的不同患者采取re-attribution model"再归因模式"心理治疗。结果 46%RA病人具有抑郁障碍,其中郁闷、情绪低沉、易疲劳、易激怒、性兴趣减退、睡眠障碍、兴趣丧失、无用感等抑郁症状常见。SDS标准分〉53分组和≤53分组的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有抑郁障碍的患者中以受教育程度低、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有抑郁障碍的患者采取"再归因模式"心理治疗后78%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结论 RA病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障碍,提示我们在RA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评定上要关注病人心理和情绪。对有抑郁障碍的RA患者采取"再归因模式"心理治疗,可改善RA病人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3.
将符合条件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单纯药物治疗组38例,综合治疗组62例,剔除退出病例后单纯药物治疗组32例,综合治疗组52例,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前相比,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影响、健康自我认识能力四方面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差值(分别为19.0±9.1,10.0±6.9,6.6±3.2,11.4±7.6),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为6.6±4.8,3.8±3.3,3.0±1.8,5.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类风湿性关节炎(PA)贫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探讨重组人EPO(rhuEPO)在RA贫血治疗中的适应证。方法 采用美国Amgen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测定了40例RA贫血患者血清EPO(s-EPO)的水平,分析其与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RA贫血患者s-EPO水平52.0(11.2~216.0)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4.8(3.3~46.9)U/L及RA非贫血患者7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松照  黄洪  张颖  吴华香  沈建根 《上海医学》2005,28(12):1040-1043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63份血清(RA患者85例,非RA患者48例,健康体检者30例)抗CCP抗体,绘制ROC曲线了解抗CCP抗体对RA的临床诊断效能,分析抗CCP抗体等一些实验室指标与病程和病情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在RA组血清中的阳性率为74.2%,明显高于非RA组的2.5%和正常对照组的0.0%(P值均〈O.001)。抗CCP抗体对初诊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9.0%和96,O%,而类风湿因子(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0.6%和68.0%,两者特异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抗CCP抗体的水平与病程及病情活动度不相关。结论抗CCP抗体是一项高度特异性的临床诊断RA的血清学指标,在RA早期即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其与RA疾病的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和铁调素(Hepc)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9例RA患者、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BMP-6、Hepc水平,同时检测RA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水平(HGB)、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铁(SI)、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铁蛋白(SF),分析比较RA组与SLE组和健康对照组、RA患者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慢性病性贫血(ACD)与慢性病伴缺铁性贫血(IDA+ACD)组间及不同疾病活动度组间BMP-6、Hepc和其他贫血相关指标,以及RA患者血清BMP-6和Hepc水平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贫血发生率为59.6%,其中ACD占52.5%, IDA+ACD占47.5%。血清BMP-6和Hepc水平在RA患者中明显升高,与SLE组、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贫血组的IL-6水平及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较非贫血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SI、SF、BMP-6和Hepc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伴ACD患者的血清SF、Hepc、BMP-6水平及DAS28评分均明显高于RA伴IDA+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AS28>5.1的RA疾病高度活动组血清BMP-6及Hepc较DAS28评分≤5.1的疾病非高度活动组明显升高,而HG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的血清BMP-6与Hepc水平呈正相关(P<0.01),且两者均与IL-6、DAS28呈正相关(P<0.05),BMP-6还与SI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贫血类型以ACD为主,其血清BMP-6和Hepc水平均明显升高,在伴ACD或疾病高度活动的RA患者中升高尤其明显,且互相关系密切,说明BMP-6和Hepc水平异常正是诱导RA患者发生ACD的主要因素之一,两者可能可以作为RA患者ACD治疗的靶点,其在RA中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7.
Wu HX  Zhang Y  Zhu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8):534-537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作用及其血清水平与临床指标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58例活动期RA患者、29例缓解期RA患者, 21例骨关节炎患者及20名健康人血清白介素(IL) -8、γ干扰素诱生蛋白(IP) -10和由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化时被调节的蛋白质(RANTES)的水平。结果 活动期RA患者的IL -8、IP- 10和RANTE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01)和骨关节炎组(P≤0 .01);活动期RA患者IP -10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RA患者(P=0 .01);活动期RA患者的IL- 8IP- 10×RANTESIP- 10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 .01 );血清RANTES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和关节肿胀数正相关,与血红蛋白负相关。血清IP -10水平与手关节X线影像学分期呈负相关。结论 活动期RA患者IL- 8、IP -10和RANTES水平明显升高,RANTES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性的指标,IP -10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孙家祥  李艳 《西部医学》2013,(11):1706-1708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RA组87例、非RA组8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和RF.结果 RA组血清RF和抗CCP抗体浓度分别为(72.56±22.36)U/ml和(152.69±28.55)U/ml,阳性率分别为80.45%和75.86%,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6%和97.50%,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5%和86.87%.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与RF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P>0.05).两种检测方法间无相关性(r=0.053).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可以互为补充,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与血小板计数升高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北京朝阳医院1999年~2001年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并伴有明显血小板计数升高的3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其疾病活动的血清学指标——血沉及C反应蛋白值之间有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3和0.87,P<0.01),并与其疾病活动的临床指标—最僵时间及Ritchie指数也有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r为0.93,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升高与其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作为疾病活动性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冯永青  任更朴  杜鹏 《西部医学》2011,23(2):302-303,305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酞(ccp)抗体与AKA、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并了解其与抗角蛋白抗体(AKA)及类风湿因子(R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共检测296例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和AKA、RF抗体,其中RA 137例,非RA 159例。结果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在RA患者中为98.2%,在非RA中为3.9%。并且3种抗体对RF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CCP 98.2%、95.4%;AKA 49.1%、94.3%;RF 86%、83%。抗CCP抗体与AKA、RF之间显著相关(P〈0.01)。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RA患者中患有严重肿瘤与患有关节侵蚀两种不同病状的患者血清比较,CCP抗体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RA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抗CCP抗体与AKA、RF的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同时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易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