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帕利哌酮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帕利哌酮和度洛西汀,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应用躯体形式症状筛查量表(screening for somatoform symptoms-7,SOMS-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 items: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scale,HAMA)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SOMS-7、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8周末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4.6%,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2.5%和29.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度洛西汀合并帕利哌酮治疗躯体化障碍较单用度洛西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的优点,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难治性抑郁症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度洛西汀并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度洛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1、2、4、6和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2和4周末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33~-5.44,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6,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较单用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6例,给予度洛西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患者35例,单独给予度洛西汀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2、4、6周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第4、6周,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GI评分显示:研究组患者自第2周开始出现明显疗效,且第4、6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汀治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差异。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设计。35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OFC组),33例患者接受度洛西汀治疗。2组患者完成急性治疗期12周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数字疼痛强度量表(PI-NRS)、临床疾病严重程度评定表(CGI-S)及临床总体疗效指数评分(CGI-E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观察评定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12周末。结果 OFC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末及随后各时间观察点,PI-NRS显著低于度洛西汀组(P<0.05,P<0.01)、CGI-EI在各观察时间点则均明显高于度洛西汀组(P<0.01),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4、8、12周末HAMD-24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在急性治疗期比单用度洛西汀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差异.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设计.35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OFC组),33例患者接受度洛西汀治疗.2组患者完成急性治疗期12周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数字疼痛强度量表(PI-NRS)、临床疾病严重程度评定表(CGI-S)及临床总体疗效指数评分(CGI-E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观察评定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12周末.结果 OFC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末及随后各时间观察点,PI-NRS显著低于度洛西汀组(P<0.05,P<0.01)、CGI-EI在各观察时间点则均明显高于度洛西汀组(P<0.01),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4、8、12周末HAMD-24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在急性治疗期比单用度洛西汀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片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片合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患者单用度洛西汀片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周。采用疼痛量表(MOSP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MOSPM、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片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汀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接受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的价值意义,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各31例,观察对照组(仅用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接受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P0.05。治疗前两者GSRS、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GSRS、HAMA、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GSRS、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不良反应率(9.68%)对照组(6.45%),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有效,但联合奥氮平效果更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度洛西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用药安全性,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和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度洛西汀合并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齐拉西酮(剂量在80 mg/d以下)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度洛西汀合用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1年,观察其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9.2%和7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后1、2、4、8周HAMD、HAMA 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HAMD、HAMA 因子分在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0.05 );TESS评分及1年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度洛西汀合用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克服了抗抑郁药本身起效慢的特点,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躯体化症状,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3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36例,口服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口服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评价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将两组患者结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HAMA、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第1、2周末对照组患者HAMD、HAMA、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较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且相当,依从性好,但度洛西汀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度洛西汀组和舍曲林组,各39例,治疗8周。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同时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HAMD、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第1周度洛西汀组患者HAMD、HAMA总分下降显著比舍曲林组多(P<0.01),在其它几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相当,但度洛西汀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奥氮平合并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6例广泛性焦虑分为奥氮平合并劳拉西泮治疗组52例和单用劳拉西泮对照组4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2、6周末的HAMA总分和因子分都有明显降低,随着疗程延长各降分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治疗组6周末HAMA总分和躯体焦虑因子分降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奥氮平以小剂量为主,劳拉西泮用量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则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合并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具有增效及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期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治疗35例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35例为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症状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用TE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第8周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79%、53.1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艾司西酞普兰比较,度洛西汀治疗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疗效更为确切,起效较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碳酸锂联合治疗组(研究组)和碳酸锂单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期均为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对比分析治疗2周、4周及8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基线期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4周后研究组较对照组HAMD-17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第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末和第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障碍较单用碳酸锂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结构家庭疗法"对儿童分离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18例儿童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例。两组患儿均维持原用治疗方案不变,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儿给予结构家庭疗法,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焦虑测量量表(HAMA)评定患儿的焦虑程度;家庭功能量表(FAD)评价患儿家庭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焦虑总分显著下降(t=7.63;P<0.01);患者FAD量表角色、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因子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结构家庭疗法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家庭功能,有助于缓解儿童分离性焦虑症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倒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心理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两组均进行门诊随访每月1次,共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治疗前与治疗第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7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98,P〈0.05);两组治疗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随访6个月末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87,P〈0.01)。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系统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在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第4、8、12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在实行干预后第4周末,两组间HAMD-17及HAMA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实行干预后第8、12周末,两组间HAMD-17及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适宜的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进人艾司西酞普兰组(n=32)或帕罗西汀组(n=32)接受为期6周治疗,分别在治疗第0、1、2、4、6周末以《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一17》(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一17,HRSD)及《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总分评估患者疗效,以《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脱落患者数据视为不可用,不予统计。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组脱落1例,帕罗西汀组脱落2例,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是83.9%(26例)和58.1%(18例)。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是76.7%(23例)和56.7%(17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1、2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量表总分改善明显好于帕罗西汀组(P〈O.01),第4周、第6周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1周HAMA量表艾司西酞普兰组总分好于帕罗西汀组(P〈0.05)。不良反应艾司西酞普兰组明显少于帕罗西汀组(x2值=14.93;P值〈0.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快,早期即有明确的抗抑郁及焦虑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舍曲林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40 例抑郁症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认知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舍曲林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4、6 周HAMD 和HAMA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A 和HAMD 评分,分别自治疗2 周末和4 周末起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舍曲林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