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经颅磁刺激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经颅磁刺激治疗,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的第1,2,4,6周末HAMD量表评分及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贾金鼎  杨建章  余学  程粉  张明松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12-2113,2116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艾司西酞普兰)和B组(西酞普兰),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第1、4、6周末HAMD17与CGI评分均低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t=2.18,2.77,3.2,P<0.05或P<0.01);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x2=4.19,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0.05)。结论:艾司西肽普兰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比西酞普兰起效更快、症状缓解更明显、疗效更好,而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可作为老年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644-646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厦门市海军医院收治的46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23例。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初始剂量每日10 mg,晨服,根据患者病情2周内加至每日15~20 mg;帕罗西汀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20 mg,分2次口服,根据患者病情2周内加至每日40~60 mg;疗程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4、6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22/23)、91.3%(21/23),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7/23)、65.2%(15/23),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帕罗西汀组(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疗效相当,但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帕罗西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赵宝岐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473-473
本研究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抑郁症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并呈现时间效应,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第1周的变化程度要好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有效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第1周的变化程度要好于对照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刘锐  余志中  吴小霞 《吉林医学》2013,34(24):4871-487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或西酞普兰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判疗效,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的总有效率为92.5%,西酞普兰的总有率为75.0%,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高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入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在治疗前、中、后1、2、4、8周分别评定疗效.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5%,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2.5%,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迅速.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症处理即可.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 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联用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酞普兰40mg/d(最高剂量),疗程4周。联用组在服药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30%强度刺激患者颅脑左额叶背外侧,频率为10Hz,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末采用HAMD-17量表评定抑郁症状,采用 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17评分在治疗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联用组在治疗第1周末即具有明显疗效(P<0.01)。联用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以情感,认知和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当中,但对于自杀观念的改善作用尚未得到一致性结果。关于rTMS的治疗效果尚未得到统一的原因,很多研究认为与目前抑郁症病因学研究尚未明确有关。抑郁症作为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与诸多脑区存在广泛关联,各个脑区又相互连接发挥作用,其中默认网络、情感网络、突显网络、其他皮质边缘网络以及认知控制网络视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认为rTMS通过刺激大脑皮层,通过脑网络中各种通路作为媒介对深层的脑区发挥治疗作用,引起目标脑区的活动性改变从而治疗抑郁症,但是究竟目标脑区应如何选取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从抑郁症脑网络发病机制与rTMS对于脑网络方面的影响分析rTMS对伴有自杀观念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改善抑郁症患者自杀观念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80-83+88
目的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住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抑郁情况(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认知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流畅性测验VFT)、神经递质功能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7.12±1.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36±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CST、V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FT正确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递质功能各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熵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高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住院患者,能够调节患者大脑神经网络功能,改善抑郁状态与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高湘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6-67,70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配合草酸艾司西肽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抑郁症病例7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用逍遥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用草酸艾司西肽普兰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第6周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逍遥散联合草酸艾司西肽普兰治疗抑郁症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并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伴有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总疗程6周。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T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08-112
目的 探讨在应用常规药物基础上,联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行为疗法(VR-CBT)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我院诊治的159 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西酞普兰(ES)组、认知行为疗法(CBT)组和VR-CBT 组,各53 例。ES 组给予ES 口服,每日1 次,CBT 组在ES 组基础上给予CBT 治疗,每次1 h,每周3 次,VR-CBT 组在ES 组基础上给予VR-CBT 治疗,每次1 h,每周3 次。各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均接受17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程度,并以HAMD 评分下降幅度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接受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数字符号转换测试(DSST)评定认知功能。治疗期间,接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安全性。结果 CBT 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35%,VRCBT 组总有效率为92.31%,均高于ES 组的67.31%,且VR-CBT 组总有效率高于CB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HAMD、SD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CBT、VR-CBT 组均低于ES 组,VR-CBT 组均低于CB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WCST 正确应答数百分比、DSST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CBT、VR-CBT组均高于ES 组,VR-CBT 组均高于CB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TESS 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 联合VR-CBT 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明显优于联合传统CBT 疗法,能显著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认知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θ短阵快速脉冲(TBS)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BS模式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5周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1、3、5周后,两组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SE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47%(3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S模式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文拉法辛,可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其中,给予参照组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给予研究组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评分。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低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高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阴性症状以及阳性症状的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突出,对精神分裂后抑郁的治疗帮助较大,治疗效率更高,利于抑制病情,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