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合并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增高较少见,探讨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我科收治四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并谷丙谷草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增高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支持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经保肝,补充左甲状腺素片、降脂治疗后,动态监测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 病史及体征:患者四例均为女性女,年龄在39-54岁之间.以"周身非凹浮肿、声音嘶哑、周身发力一个月至四年为主诉"入院.未服用药物及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病史.近期无发热、感冒、饮酒病史.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因"左小腿上前外侧外伤后感染",于2011年11月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小腿上前外侧清创,取左大腿皮瓣植皮VSD负压引流术"。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否认高血压病史,无手术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传染病史、血液病史及遗传病史。术前查体:T37.2℃、P77次/分、R20次/分、BP160/100mmHg,心肺腹未闻及异常;实验室检查示  相似文献   

3.
1 病历资料患者女性 ,4 2岁 ,教师。 1999年 4月以乏力、浮肿、体重增加、关节僵硬 2个月求诊。既往无甲状腺疾病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体检 :表情淡漠 ,颜面稍浮肿 ,眼球无突出 ,甲状腺未及肿大 ,心率 6 2 min- 1。双下肢胫前非指压凹陷性水肿。当时查 FT3、FT4 低于正常 ,TSH明显升高 ,TPOAb(+) ,TSAb(- ) ,TSBAb(+) ,TRAb(+) ,甲状腺吸 1 31 I率2 4 h低于正常 (表 1)。胆固醇 10 .3mmol/ L (5 .2 5~ 5 .6 9mm ol/ L )及 CPK明显升高。 B超 :甲状腺无肿大、无结节。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 …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3岁.因发现左肾占位1周余入院.患者1周余前因"胃炎"在我院行CT发现左肾占位,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腰痛、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无腹痛、腹胀等.既往近1年来有多次血尿病史.未予诊治.无输血史,无外伤史,无高血压病,无心脏病,无糖尿病病史."青霉素"药物过敏史."颈椎病、腰椎病"10年.体检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无阳性体征.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左肾未触及包块.泌尿系CT平扫+增强提示:结合平扫左肾中下部团块状灶,增强扫描其内部分无明显强化,局部呈渐进性明显强化表现,CT值约44-83HU;延迟扫描可见肾盂受压积水.右肾及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征象.膀胱充盈良好,其内未见异常肿块灶.宫颈管、宫体强化不均,双侧附件区低密度结节影增强扫描无强化,陶氏腔少量积液.意见:1.左肾肿块影,考虑肿瘤性病变所致,建议结合临床.2.宫体、宫颈强化不均,建议进一步检查.3.双侧附件囊肿.4.盆腔少量积液.辅检回报提示: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离子一号,血糖.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胸片,心电图无异常.ECT提示:1.左肾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肾小球滤过功能轻度减低,左肾GFR为36.86ml/min,左肾排泄滞留;2.右肾血流灌注及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右肾GFR为48.86ml/min,右肾排泄滞留.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5年6月16日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左腋后线12肋下戳口,钝性分开肌层进入左后腹腔,置入自制气囊扩张后腹腔,左腋前线肋弓下戳口置12mmtroca,左腋后线12肋下戳口置12mm一次性troca,腋中线戳口置10mmtroca,置后腹腔镜.切开Gerota筋膜,左肾皮质厚,分离左肾周围,镜下游离腰方肌表面至肾门,游离肾蒂脂肪,见肾动脉,游离清楚.游离肾周,见中下段背侧占位约5.0cm×4.0cm.Hem-o-lok分别钳夹肾动静脉、生殖静脉,左输尿管上段Hem-o-lok夹闭输尿管远端,切断输尿管.切除肾脏装肾袋后,扩大腋后线戳口后取出送病检.后腹腔置血浆引流管引流.拔除troca,关闭切口.术中出血50ml.术中经过顺利.术后予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恢复良好.病检回报提示:(左肾)甲状腺肿瘤,考虑为滤泡型乳头状癌(左肾重155克,体积10.5cm×7cm×6cm,切开见直径5.5cm囊腔,内见2cmx1.5cmx1.3cm突起,输尿管6.5cm×0.5cm)免疫组化:TTF-1(+),CK19(部分+),HCK(部分+),Galcetin-3(-),RCC(-),EMA(+),CK7(部分+),VIM(部分+)建议:1.做相关检查,排除转移;2.借片会诊进一步确诊.根据病检结果,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左侧叶大小约4.0cm×1.1cm×1.2cm,右侧叶大小约3.6cm×1.1cm×1.2cm,峡部厚约0.28cm,实质光点分布均匀,甲状腺右侧叶内见大小约0.2cm×0.2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甲状腺左侧叶内未见局限性肿块回声.CDFI:甲状腺内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显示.意见:甲状腺右侧叶小囊肿.普外科会诊建议出院短期休养后至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门诊定期复诊半年,一直未行手术,2015.06.29在湖北省同济医院复核左肾病检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2015年11月17日我院门诊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侧叶小结节.病程中无红肿,无疼痛,无发热,无声音嘶哑,无心慌,无多食消瘦,2015年12月10日入普外科住院治疗.体检:甲状腺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双侧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心电图,血尿常规,肝功能,血生化,出凝血时间基本正常,胸片结果:双肺纹理稍增强,心膈未见明显异常.气管软化试验阴性.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5年12月15日全麻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手术方式:取颈部弧形切口长约10cm,切开皮肤及颈阔肌,游离皮瓣,上方超过甲状软骨上缘,双侧达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下方达胸骨上窝.离断颈前肌,未见双侧甲状腺无明显肿大,边界清,无粘连,双侧未及明显结节.暴露右甲状腺,离断甲状腺中静脉,暴露上极,靠近腺体离断甲状腺上极血管并结扎,游离下极并结扎下极血管,全程暴露右侧喉返神经并予以保护,保留右侧甲状旁腺,将右侧甲状腺体自气管表面切除.同样方法切除左侧甲状腺体及椎体叶.送快检,快检结果示:(双侧)甲状腺未见肿瘤改变.(左侧甲状腺组织6cm×2cm×1.5cm,右侧甲状腺组织5cm×3cm×1.5cm).创面彻底止血,颈部留置负压引流管一根自胸骨上窝戳孔引出,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缝合,3-0薇乔线间断缝合,4-0滑线缝合皮下,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未诉特殊不适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病检提示:(双侧)甲状腺未见肿瘤改变(左侧:6cm×2cm×1.5cm,右侧:5cm×3cm×1.5cm),诊断:甲状腺癌左肾转移.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定期复诊复查,目前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9岁,因不慎摔倒,伤及左下肢,疼痛剧烈,不敢活动,影像学检查示:左股骨干骨折.于2009年10月收住入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病史15年,冠心病史8年.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42岁,主因颅咽管瘤术后2年余,恶心、呕吐伴乏力15 d于2017年4月27日入院。患者2年余前因"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诊断为"颅咽管瘤",予手术治疗,术后15 d出现乏力、纳差、倦怠等不适,查血尿皮质醇水平低,电解质示血钠减低,甲状腺功能提示TT3、TT4、FT3、FT4及TSH水平均降低,诊断腺垂体功能减退,予以泼尼松龙及左甲状腺素钠口服治疗,用药后症状缓解,复查电解质血钠恢复正常,据甲状腺功能结果调整左甲状腺素钠药物用量。1年前逐渐停用左甲状腺素钠,6个月前停用泼尼松龙。15 d前"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54岁,因左下肢疼痛、麻木半年于2008年7月入院;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变直,活动受限,左下肢肌力Ⅲ级,股四头肌萎缩,左下肢感觉减退,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及MRI显示:腰椎退行性关节炎、L2Ⅳ级,股四头肌萎缩,左下肢感觉减退,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及MRI显示:腰椎退行性关节炎、L23水平巨大椎间盘突出(图1);诊断为:腰椎重度退行性关节炎、L23水平巨大椎间盘突出(图1);诊断为:腰椎重度退行性关节炎、L23椎间盘突出症;行L2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L23椎间盘突出症;行L2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L23椎间盘髓核摘除术、L23椎间盘髓核摘除术、L2S1Dynesys植入术(图2);患者术后有两年无症状期,能正常工作及生  相似文献   

8.
正1资料患者,男,66岁,以"发现肺癌20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查CT、气管镜活检等,提示左肺腺癌,纵膈左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诊断:左肺癌IIIA期,左肺转移不除外,纵膈淋巴结多发转移,糖尿病。既往健康一般,糖尿病2年,用门冬胰岛素30R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可,近2年因右眼黄斑变性致视力下降;否认高血压等其他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传染病史;1996年因筛窦囊肿致左眼失明,2000年行胆结石手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持续治疗至分娩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68例为研究组,同期未经药物干预的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6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水平[血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T)孕妇各期左甲状腺素(L-T_4)治疗达标剂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38例,按妊娠前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分组,妊娠前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为A组(n=16);既往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妊娠早期初次筛检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为B组(n=22)。分别观察2组孕妇治疗期间药物剂量的调整及开始药物替代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与入组时比较,A组于妊娠2个月、3个月、6个月及9个月L-T_4剂量增加(t值分别为-3.929、-5.692、-2.935、-4.496,P均<0.05),则B组无明显变化(P>0.05);在妊娠月份相同(2个月~9个月)的条件下,A组所需的L-T_4剂量明显高于B组(t值分别为2.300、4.565、2.962、6.041、4.627、2.271、4.965、6.039、2.936,P均<0.05)。(2)妊娠早期即需要增加L-T_4剂量,妊娠各期L-T_4剂量与入组时增加的百分比与甲减发生原因有关:桥本甲状腺炎后甲减中L-T_4剂量于妊娠1个月、2个月时增加(t值分别为-2.809及-3.261,P均<0.05);特发性甲减中L-T_4剂量于妊娠1个月及2个月时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3.320及-4.459,P均<0.05)。(3)妊娠期甲减L-T_4替代治疗的达标剂量受基线时TSH水平的影响,根据TSH的水平调整L-T_4的剂量,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于中晚期调整剂量逐渐趋于稳定。结论妊娠前期或妊娠早期应尽快明确甲状腺功能,对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应尽快按照指南的要求调整L-T_4的剂量于妊娠早期达标。  相似文献   

11.
IgD骨髓瘤少见国内报道不多,最近我院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高某,女性,40岁,已婚,汉族,江苏籍,住院号184627。1981年10月起全身明显乏力,食欲减退,腰痛并有功能障碍。外院X线摄片发现“第一腰椎病理性骨折”,血沉129mm/时,拟诊为“腰椎结核”,给雷米封及链霉素治疗,无效,因病情逐渐加重于1982年2月转来我院。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神清合作,营养差,发育中等,头颅无畸形,左颈部及两侧腹股沟可触及0.5~1cm大小之淋巴结,质软,无压痛。颈软、气管正中,甲状腺不大,胸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0岁.反复左下腹痛10年,口干、乏力1年于2008年3月4日入我院内分泌科.10年前外院诊断左侧输尿管结石,保守治疗又反复发作.1年前出现口干、乏力症状,不伴头痛、呕吐、脾气改变、关节疼痛、体重改变等.既往无高血压、精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查体:血压、脉搏正常,无突眼,甲状腺不大,左甲状腺外缘触及一枚2 cm×2 cm大小结节,光滑活动,无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3.
甲状旁腺囊肿较罕见,现将我院最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4岁,住院号:1134。患者自觉颈前部肿块半年,初约黄豆大小,以后略有增大,局部无疼痛。无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泌尿系结石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左甲状腺下极内侧近气管处扪及一肿块,1.5×1.0cm,质中,光滑,无触痛,能随吞咽上下活动。全身体检无明显异常。血  相似文献   

14.
<正> 例1:女,48岁,工人。无意中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体检:全身状态良好,无消瘦,心脏听诊正常,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耳鼻口腔喉无病变。甲状腺左右两叶对称,不肿大,左锁骨上窝处触及核桃样肿块,质硬,固定。疑为转移癌。施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包膜完整,损伤包膜及瘤体易出血。术后病理诊断为桥本氏病。随访9年无甲状腺肿大及甲减。例2:女,18岁,学生。发现左颈部肿块2年,近期增大伴疼痛。既往无呼吸道消化道重要器官病史。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正常,耳鼻喉口腔无  相似文献   

15.
病例报告 黄××,女性,32岁,已婚,汉族.左颈部肿物渐增大8年余.自诉8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颈部有一肿物,约花生米粒大,无疼痛、吞咽困难,无乏力、心悸,无怕热、多汗及多食易饥症状,当时未做任何特殊处理.近2年来颈部肿物逐渐增大.就诊时B超提示:左叶甲状腺瘤囊性变.发病后精神、食欲、睡眠尚好,无畏寒、发热症状,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否认有传染病史.无过敏史,无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食生鱼、生肉史,无烟酒嗜好.门诊以"左侧甲状腺腺瘤"收入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 病历摘要患者,男,35岁。于1988年1月2日因头痛、脑胀、头晕6年,下肢无力、发凉、麻木5年,劳累后心悸气短1年,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高血压病,并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而来我院就医。既住无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史。体检:P90,Bp右肱动脉26.5/13.8,右腘动脉13.0/9.5。胸骨旁和上腹部可见动脉曲张及搏动。前胸听诊心肺正常;后背听诊在左背部能听到Ⅲ级收缩中晚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血尿常规及心电报告无异常。胸透:左心室轻度扩张,升主动脉扩张并略向右凸出且有搏动,缩窄后主动脉段亦扩张并向左凸出,在主  相似文献   

17.
王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55-1757
目的:观察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激素剂量调整的时机和剂量调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45例,分两组:一组为妊娠前已知有甲状腺病史的甲减患者,替代治疗后早孕时仍为亚临床甲减组(A组)和既往无甲状腺病史,早孕检查发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B组)。分析治疗期间药物剂量调整及开始药物替代后前后甲状腺素的变化和生化、血脂、肝功、肾功、心电图、甲状腺B超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两组患者替代的初始治疗剂量不同,达标时的剂量、达标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补充量的峰值在孕七个月后增加不明显,但两组最终补充剂量有统计学差异,无甲状腺疾病史组所需剂量较小。结论:妊娠早期应尽快明确甲状腺功能,对亚临床甲减患者应尽快补充甲状腺激素,孕2月时可达标,甲状腺激素的剂量在妊娠第七个月后增加不明显,与临床甲减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患者比较,甲状腺素剂量较小,提醒临床医生注意变化规律,及时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腰椎功能及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缓解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4例,对脊柱各种运动的作用肌进行肌力训练,每周3次,每次90 min,时间6个月;对照组23例,自然发展不做针对性肌肉训练。试验结束后对2组病人的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训练后实验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提高(t=2.83,P<0.05),而对照组试验前后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93,P>0.05)。训练后实验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87,P<0.05)。训练结束后随访半年,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3,P<0.05)。结论肌力训练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腰椎功能及预防复发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32岁.2016年11月17日曾以"停经37+6周,尿蛋白阳性1天"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平素月经规律,7/35-37 d,末次月经:2016年2月26日,预产期:2016年12月2日.追问病史,患者13岁时曾出现四肢抽搐,补充钙剂可缓解;23岁被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高血压,予口服钙剂、骨化三醇、甲巯咪唑(MMI)治疗,未规律监测血压及服用降压药,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血清钙及磷、甲状旁腺激素(PTH),调整药物剂量,孕前甲状腺功能、血清钙及磷正常,PTH 7.31~12.68 pg/mL(15~65 pg/mL).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性,71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0年,加重3周"入院。心悸发作诱因不定,每天均有发作,每次持续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无黑朦、晕厥,无胸痛不能缓解。心悸发作时,多次心电图提示快速房颤或房扑律,心室率大于160次/min。胸片未见心房电极漂移离右心耳原植入位置。既往病史:有硬皮病史15年,平时长期口服"强的松、积雪苷"等药物;2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房颤、房扑"行DDD起搏器植入术,术后1年内随访心房、心室起搏及感知功能均正常,目前起病约术后2年,心电图及起搏器测试显示心房带动功能不良。在院期间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及其他改善心脏重构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