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建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53-4054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以降低纠纷发生率,提高产科护理水平。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4月间我院31例产科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1例产科护理风险事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共8种,其中文书书写不规范及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是最重要因素,分别占护理危险因素的25.80%和22.58%,明显高于其他产科护理危险因素,产妇隐私不被尊重也占了一定的比例。结论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护理操作不规范;专业素质及个人素质有一定欠缺;医院管理不到位;患者自身及家属社会等其他原因。控制对策: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注重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加强医患交流。  相似文献   

2.
李斌 《中外医疗》2014,33(4):150-151
目的探究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方法将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出现安全风险的147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还对同期护理中的护理人员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在147例出现安全风险的孕产妇中,主要的因素有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医护人员危险因素、护患沟通不足、业务水平不足导致母婴意外、孕产妇自身危险因素;而对同期护理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不安全因素的来源主要有同事交流、书籍报刊、医院培训、经验不足及学校教育缺陷等。结论对于产科护理而言,相关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并严格遵照医院的规章制度执行。在护理过程中要严防各类不安全因素,促进孕产妇及婴儿健康,以此提升治疗与护理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外科护理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由调差分析结果可知,157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1例,发生率为7.0%。11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因护理人员因素引起7例,占63.6%,因患者自身因素引起4例,占36.4%。结论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及患者自身均潜在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积极预防,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常瑛 《中外医疗》2012,31(8):150-150
目的探讨产科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方法对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查找并综合分析,制定完善的产房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分析本院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使护理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目前我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法律观念得到加强,规避风险能力提高,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陶然  孙冬惠  万梅 《大家健康》2016,(10):279-279
目的:分析总结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对策。方法:对于该院10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将其依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接受不安全因素护理干预,记录对照组和干预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认知、自身行为意向差异以及不安全因素意识情况,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认知、自身行为意向差异以及不安全因素意识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明确不安全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产科手术室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5月于我院产科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1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再选取2017年6月至8月的患者219例为干预组,针对手术室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接送时间、手术准备时间及手术完成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安全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产科手术室潜在的风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业务素养,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产妇护理差错、投诉案例等安全隐患的诱发因素.结果护理人员责任心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缺乏、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和法律意识淡薄是护理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加强沟通和法律意识教育,有效的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在临床妇产科护理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产科病区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调查,同时对管理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50例产科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调查,针对其风险事件类型总结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50例产科患者,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调查其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并与开展管理前进行比较,最后调查两个时间段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有1例风险事件发生,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有1例护理差错发生,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0%,对照组有3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有2例护理纠纷发生,发生率为4.0%,有3例护理差错发生,发生率为6.0%,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0%、64.0%,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科病房容易发生风险事件,积极查明风险因素开展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患者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娟  江洪军 《吉林医学》2013,34(16):3231-3232
目的:探讨肾病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药物因素、设施设备因素及患者本身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增强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安全意识,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潜在或者现存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吴丽丽  程志永 《大家健康》2016,(11):263-264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和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AMD 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15.0%),护理总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显著(P <0.05);同时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总满意率(100.0%)高于实施前(73.3%),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重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观察并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安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间分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总结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并探讨科学有效的安全防范对策。结果:研究组发生1例(1.32%)护理风险事件,对照组发生7例(9.21%)护理风险事件,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护理风险发生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对策,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灾害脆弱性分析对产科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评估,识别产科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并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孕产妇安全。方法:运用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产科风险指标,计算指标风险值并进行矩阵分析,辨识潜在高风险事件。结果:在29个指标中,风险值排在前5位的为:分娩安全核查表执行不到位(48.07%)、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41.71%)、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低(38.52%)、产后出血防范不到位(37.82%)、5 min剖宫产流程不畅(37.15%);矩阵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评价指标中处于高风险带的有6项,处于中风险带的有21项,处于低风险带的2项。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可明确产科高风险事件,通过应急演练可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夏凌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8):531-531
产科为高风险专科之一,意外情况发生率高,易引起医疗纠纷和法律问题。因此,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摆在产科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防范策略。方法:随机选取住院产妇各200名进行比较分析,对前200名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策略;后200名产妇实施防范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分析得出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因素(23.91%),其次是产妇及家属因素(14.58%)。防范对策实施前产妇的满意度仅81.00%,而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为93.00%(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产科护理中应该重视对这种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和处理,从而保证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1993年1月-2006年6月诊断为冠心病的150例高龄(年龄1〉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疾病、临床症状、危险因素以及与冠心病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合并症(72.7%),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类型(60%),冠心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比例高(41.3%)。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脑梗塞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塞是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症多,护理难度大,对护士的要求高,尤其需要相关的专科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加,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应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找出可能导致护理差错的危险因素,预防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1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强:护士在操作前、中、后未坚持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不规范,护理记录不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7.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妇科产科具有急诊多,病情进展快,病人周转频,工作预见性差等特点.因此护理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也直接困扰着基层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基层医院加强妇产科安全管理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在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护理纠纷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其规避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纠纷的风险因素及其规避措施。方法对2005-2006年全院各科的护理安全月报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对45081例(21509例和23572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护理纠纷55例(0.12%)进行调查核实,详细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护理对策。结果护理纠纷发生率由2005年的0.16%下降到2006年的0.08%,p〈0.01(u=243.06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护士不同护理工作年限引发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亦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认真分析引发护理纠纷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健全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切实落实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与措施,规范护理行为,监督制度落实,对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逯岩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03-204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防范护理纠纷,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手术室护理意外和风险增加;手术护理记录单填写不规范;手术室护士的身心防护有待加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证据"意识,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使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风险,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陆翠玲  贾巍 《中国医院》2011,15(4):68-70
目的:研究分析ICU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完善质量监控,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加强预见性护理,以提高护理安全和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我院3个ICU中的50名护理人员执行医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ICU护理人员执行医嘱过程中主要在准确性(26%)、及时性(39%)、完整性(29%)、规范性(6%)四方面存在问题。结论:ICU护理人员执行医嘱的质量与年龄(P〈0.01)、职称(P〈0.01)和班次(P〈0.01)有关。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规章学习,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医嘱执行行为,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杜绝和避免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