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晓  秦超 《广西医学》2010,32(1):50-5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DSA)结果,分为对照组(狭窄50%)与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50%或闭塞),分析颅内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浆HDL-C、血清脂蛋白L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CHO、TG、LDL-C、ApoA、Apo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清脂蛋白Lpa可能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HDL-C为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相关病案情况,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颅内外动脉造影检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不同,其中31例分布于颅内动脉狭窄前循环,17例分布于颅外动脉狭窄前循环,13例分布于颅内动脉狭窄后循环,5例分布于颅外动脉狭窄后循环。根据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不同,其中高血压因素的相关性最高,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饮酒、糖尿病、脑卒中史、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危险因素有很多种,本文调查研究中颅内外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主要与吸烟、饮酒、糖尿病、脑卒中史、冠心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等因素有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颅内动脉狭窄支数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314例行脑血管造影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ABI值,并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ABI异常、年龄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数量有关.ABI值与患者具备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史)数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线性趋势(x2=36.35,P<0.001).ABI值与狭窄血管数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线性趋势.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BI值与颅内动脉狭窄数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120例非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脂、血糖检查.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检出率(38.4%)与对照组(1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依次为大脑中动脉(70.8%)、椎基底动脉(37.5%)、大脑前动脉(31.3%)、颈内动脉末段(10.4%).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家族史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其OR值分别为2.56、3.46、4.12、5.20(均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高密度脂蛋白(1.09±0.32) mmol/L比对照组(1.33±0.40)mmol/L低(P<0.05).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有密切关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家族史,保护因素有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120例非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脂、血糖检查。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检出率(38.4%)与对照组(1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依次为大脑中动脉(70.8%)、椎基底动脉(37.5%)、大脑前动脉(31.3%)、颈内动脉末段(10.4%)。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家族史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其OR值分别为2.56、3.46、4.12、5.20(均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高密度脂蛋白(1.09±0.32)mmol/L比对照组(1.33±0.40)mmol/L低(P<0.05)。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有密切关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家族史,保护因素有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病因.②方法 对经CT/ MRI/DWI诊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和/或MRA及DSA检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③结果 26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70.30% (187/266例).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动脉狭窄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是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④结论 糖尿病和家族史是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314例做脑血管造影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ABI值,并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3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BI异常率为20.7%(65/314).年龄、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升高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ABI值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存在线性趋势.结论 高龄、糖尿病史及空腹血糖升高是ABI异常的独立预测因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B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吴银侠  宋少武  王淑媛 《吉林医学》2012,33(8):1590-159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规律及相关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对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均行脑CT血管造影术,并对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既往卒中史、TIA史、吸烟史、TC、TG、HDL-C、LDL-C、纤维蛋白原等水平进行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40例(63.5%)有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15例(37.5%),单纯颅外动脉狭窄12例(30%),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13例(32.5%)。同时存在2条以上动脉狭窄23例(5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纤维蛋白原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存在多条动脉狭窄的患者较多;吸烟、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纤维蛋白原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脑动脉狭窄(闭塞)的血管分布及其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308例经DSA和/或CTA诊断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其颅内外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布特征及特点等进行比较,同时测血压、血糖(GLU)、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及同型半胱氨酸,与无脑动脉狭窄组比较以上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率(54.6%)明显高于颅外动脉(35.12%),比较脑动脉存在狭窄与无狭窄的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GLU、TG、TC、同型半胱氨酸、年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狭窄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酗酒与脑动脉狭窄均相关,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梁辉  谢珊芳 《海南医学》2009,20(12):61-63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分布情况,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DSA检查,并通过TCD检测颈部和颅内Willis环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以及频谱形态的改变,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296例患者中202例患者有不同形式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颅内动脉狭窄46例(15.5%),颅外动脉狭窄98例(33.1%),颅内外动脉均见狭窄58例(19.6%);(2)20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中,TCD显示有396条血管狭窄。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144条(36.4%)、椎动脉起始段狭窄76条(19.2%)、大脑中动脉狭窄52条(13.1%)、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狭窄30条(7.6%)、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22条(5.6%)等;(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段狭窄危险因素以FIB为主,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以年龄、性别及高血压为主,颅内段合并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以年龄、长期吸烟及糖尿病为主。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颅外血管狭窄为多见,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及FIB等。  相似文献   

11.
王峻峰  郁可  钟婷婷  周华东 《重庆医学》2015,44(13):1774-1776
目的 探讨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回顾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住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且已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90岁者设为研究组,年龄小于90岁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A影像形态学特点及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尿酸、血脂等危险因素与颅内外动脉硬化发生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者多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硬化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大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4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年龄分青中年组及老年组和按有无狭窄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对脑大动脉血管的狭窄率、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52/347(43.8%),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80/152(52.6%),颅外动脉21/152(13.8%),颅内外血管狭窄并存51/152(33.6%),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s=0.156,P<0.05),脑动脉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动脉狭窄组(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外.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特征性.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与脑动脉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35例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设为治疗组,73例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年龄、性别、心衰、高血压、心肌梗死、房颤、烟酒史、脑卒中史及糖尿病等资料,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组房颤、高血压、烟酒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脑卒中史及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脑卒中病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高血压及糖尿病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其中脑卒中病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高血压及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晓鹤  李小龙 《中外医疗》2014,(27):129-13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NIHSS评分的差异,分析NIHSS评分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该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为(17.3±3.5)分,在性别、年龄、酗酒史、吸烟史、、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和卒中部位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行相关性分析,NIHSS评分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呈密切相关,均为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探讨缺血性率中患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分析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吸烟、酗酒等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盖异有显著性.结果高血压是本组缺血性卒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其后依次是脂代谢异常、吸烟、粮尿病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年龄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众多,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狭窄的关键. 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分析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吸烟、酗酒等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盖异有显著性.结果高血压是本组缺血性卒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其后依次是脂代谢异常、吸烟、粮尿病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年 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狡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众多,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狭窄的关键. 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踝臂指数(ABI)异常的发生情况及踝臂指数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定点连续收集的699例年龄大于40岁的(平均年龄61.2±11.20岁)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测量其踝臂指数.同时收集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踝臂指数异常的发生率为22.5%,ABI异常组患者ABI均值为0.71±0.17;ABI正常组患者ABI的均值为1.10±0.09.ABI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TG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异常发生率高,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本地区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及门诊对照组正常患者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吸烟等。分层分析中60岁以上,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吸烟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几率增加。结论:对于60岁以上伴高血压高血脂的吸烟患者应早期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加强药物预防,加强宣传教育,鼓励戒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血管狭窄部位分布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的关系.方法 利用关键词系统检索截至2014年12月以来发表的相关中文及英文文献,目标人群为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和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例脑血管狭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上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evMan5.2软件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经异质性检验后对计数资料分别进行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的计算,对计量资料进行均数差(MD)及95% CI的计算.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672例,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1 239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相比,前者高龄患者所占比例更小,合并OR(95%CI)值为0.48(0.28 ~0.80,P=0.005),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颅外组更小,合并MD(95% CI)值为-4.57(-8.22~-0.91,P=0.01).同时,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吸烟患者比例更高,合并OR (95% CI)值为0.08 (0.68 ~0.93,P=0.005),但单纯颅外狭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合并MD(95%CI)值分别为0.18(0.04 ~0.32,P=0.01)和0.13(0.01 ~0.25,P=0.03),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单纯颅内动脉狭窄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的比较,仅年龄及吸烟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危险因素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117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是否存在代谢综合征(Mets)将其分为代谢综合征组(47例)、非代谢综合征组(7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头颈部CTA(CT血管成像)检查,研究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Mets组患者和非Mets组患者之间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BMI、腰围、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颅内外动脉狭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Mets、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年龄及男性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代谢综合征和颅内外动脉狭窄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导致患者发生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高龄与中低龄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分≤3分,根据年龄分为高龄(≥80岁)老年组113例和中低龄(60~79岁)老年组134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 高龄老年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比例均高于中低龄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抗血小板、抗凝、神经功能进展、实验室检查结果、OCSP分型、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均是高龄老年患者与中低年龄老年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高龄老年组患者预后不良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中低年龄老年组患者(P<0.05)。结论 高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比例较高,为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临床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