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的电针对5-羟色胺(5-HT)诱发大鼠瘙痒反应的影响。方法: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分别于其颈背部皮内注射生理盐水和5-HT,记录注射后1 h内诱发的瘙痒反应;另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麻醉后模型组(戊巴比妥钠麻醉清醒后皮内注射5-HT)、电针组(麻醉未清醒时电针刺激大鼠“曲池”“合谷”或“足三里”“三阴交”穴,清醒后注射5-HT)、伪电针组(取非穴位处进行与电针组相同的处理),观察注射后1 h内瘙痒反应的变化。结果:5-HT能诱发大鼠对注射处显著的搔抓反应(P<0.001),穴位处电针能有效抑制此种搔抓反应(P<0.01,0.05),而对非穴位处电针则无明显作用(P>0.05)。“曲池”“合谷”的针效与“足三里”“三阴交”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能明显抑制5-HT诱发的大鼠皮肤瘙痒反应,且穴位的选择是影响针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5-羟色胺(5-HT),是体内一种具有广泛性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中枢神经内的5-HT参与针刺镇痛,已有较多报导。至于针刺对外周5-HT的研究,报导甚少。为此,我们对20例针刺治疗的间日疟患者及一组实验动物的外周5-HT含量与针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观察。一、材料与方法(一)标本采集1.病人:××公社社员,年龄20~55岁。其中大部分是30~40岁,具有典型间日疟症状,血片镜检间日疟原虫阳性。在患者发作24小时内,于针刺治疗前、后各采血标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研究针刺镇痛过程中 ACh 和单胺类递质之间的关系,本文观察了电针镇痛过程中 ACh、5-HT、5-HIAA,含量的变化,又利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和 ACh合成阻断剂(密胆碱)分别升高或降低脑内ACh 的方法观察电针对5-HT 代谢的影响。发现:针刺镇痛过程中5-HT 的代谢变化与ACh 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铍针对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家兔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健康3 月龄雄性大耳白兔42只,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毫针组、铍针组,制作家兔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各组的家兔均需要在第5、10、20、30、40、50、60 min时使用1 mL的注射器向造模部位的浅、深筋膜之间注入1 mL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抽出溶液,ELISA免疫学检测方法对提取液中的5-HT 进行检测。结果:铍针干预能够降低5-HT 含量,随着时间延长5-HT 含量逐渐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5-HT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1);甚至铍针组5 min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药物组相比,5、10、20、30、40 min时毫针组、铍针组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铍针组在40、50、60 min时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毫针组相比,20、30、40、50、60 min时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铍针可以通过减低局部软组织张力、减少了机体内5-HT的释放并促进其降解等方面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移动电话辐射对小鼠耳蜗核5-羟色胺受体1B(5-HTR 1B)、5-羟色胺受体2C(5-HTR 2C)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针刺治疗耳鸣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24只接受处于上网及通话状态的移动电话辐射复制耳鸣模型。造模结束后,6只小鼠为模型组,其余1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翳风穴组(电针双侧"翳风"穴)、肾俞穴组(电针双侧"肾俞"穴),翳风穴组、肾俞穴组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连续7d。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耳蜗核5-HTR 1B、5-HTR 2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模型对照组小鼠耳蜗核5-HTR 1B明显降低(P0.05),5-HTR 2 C显著升高(P0.01);而翳风穴组较模型组耳蜗核5-HTR 1 B明显升高(P0.01),5-HTR 2C显著降低(P0.01);与翳风穴组相比,肾俞穴组干预效果较弱(P0.05)。结论:针刺"翳风"穴可以对小鼠耳蜗核5-HTR 1B、5-HTR 2C基因表达实现良性调整作用,针刺"肾俞"穴效果不明显;针刺调节耳蜗核5-HTR 1B、5-HTR 2C基因表达可能是治疗耳鸣等疾患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鹿茸影响5-羟色胺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鹿茸对5-羟色胺系统的影响。方法以放射配体受体结合法检测鹿茸组分(LRE和LRw)对5-羟色胺1A受体和5-羟色胺转运体与各自配体的结合率。结果LRE可以促进5-羟色胺1A受体与其特异性激动剂[^3H]8-OH—DPAT结合,促进率达80%,并且具有量效关系,而LRW则无此作用。未见LRE和LRW两者影响5-羟色胺转运体与其特异性配体的结合。结论鹿茸组分中的LRE具有抗抑郁药样的神经保护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协同促进5-羟色胺1A受体与其激动剂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电针刺激印堂、百会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缝核miRNA-16及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影响研究,揭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电针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CUMS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天、应激后1天进行强迫游泳试验并记录数据,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运用RT-R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缝核miRNA-16的表达变化; Western blot法观测各组大鼠海马、中缝核SER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强迫游泳时被动漂浮时间延长(P 0.01),大鼠提前表现绝望;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电针组被动漂浮时间缩短(P 0.05),表现较活跃;与氟西汀组比较,电针组漂浮时间较短(P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中缝核miRNA-16含量升高(P 0.01),SERT表达水平亦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和中缝核miRNA-16含量降低(P 0.05),SERT含量亦降低(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区miRNA-16的变化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而电针能通过抑制脑区SERT的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海马内及外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五羟色胺(5-TH)含量的变化,探讨电针对抑郁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不接受任何刺激;其余3组采用慢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模型组不接受任何刺激,电针组每日应激刺激1 h后电针治疗,药物组每日应激刺激1 h后予百忧解灌胃。各组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海马内BDNF及5-TH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大鼠外周血清当中BDNF与5-H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及处于开放臂时间比明显降低(P <0.05),抑郁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和电针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及时间比明显增加(P <0.05);与药物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更高(P <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BDNF、5-HT表达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和电针组BDNF、5-TH表达均明显升高(P <0.05);与药物组相比,电针组中BDNF与5-HT的表达都要稍高。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外周血BDNF、5-H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组和电针组BDNF、5-HT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抑郁模型大鼠BDNF及5-TH含量显著降低,而电针和抗抑郁药均可以有效提高大鼠海马内及外周血清内BDNF及5-TH含量,改善大鼠抑郁状态及行为活动,且电针效果更优于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1只,慢性应激法21 d造模。电针组选穴"百会"三阴交",以频率2 Hz、电流强度1 mA,行电针治疗20 min,每日1次。14 d后处死动物,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5-羟色胺(5-H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海马区的积分吸光度(IOD)值。结果:造模后造模组与正常组比较,水平、垂直运动次数和糖水消耗量均减少(P<0.00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5-HT和AChE的IOD值减小(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两指标的IOD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抑郁大鼠海马5-HT和AChE活性降低,电针可明显提高大鼠海马中5-HT、AChE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复吸行为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对实验动物戒断及复吸期间操作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吗啡自身给药模型,随机分模型对照组、绑缚对照组、针刺治疗组。熄灭期(3d)做相应处理,d4吗啡引燃(2mg/kg体重),观察动物熄灭踏板数(LPE)、复吸踏板数(LPR)。结果 模型对照组观察到典型熄灭-复吸曲线(ERC);绑缚对照组该曲线发生变异,主要是缩短了熄灭的过程;针刺治疗组彻底改变了熄灭-复吸曲线的形状,使熄灭反跳现象消失,但复吸值变大。以吗啡平台期平均踏板数(ALPP)为基准值,各组间熄灭平均踏板数(ALPE)和复吸踏板数(LPR)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对于自然戒断,针刺及绑缚在熄灭期间均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渴求效果,且针刺比绑缚作用更快.效果更明显;短期(3d)的针刺治疗未达到抗短期复吸(d4)效果。更多结果有待后续观察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降压的可能机制.方法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束缚性应激组仅做捆绑处理,SHR对照组、SD对照组做空白对照,测量2个疗程后颈动脉插管的平均动脉压及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结果1.2个疗程后,电针组血压159.67±17.05mmHg,束缚性应激组195.83±19.08mmHg,SHR对照组188.33±24.63mmHg,SD对照组127.5±7.15mmHg,电针组血压较SHR对照组血压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SD对照组大鼠的血压(P<0.001);2.电针2个疗程后,电针组血清NO含量39.6±11.6μmol/L,明显高于SHR对照组的24.68±2.82μmol/L(P<0.05),与SD对照组的40.18±11.22μmol/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降低SHR血压及调整外周NO含量.通过调整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从而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降低血压,可能是电针降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电针治疗缓解期偏头痛的可能作用机制及腧穴配伍的效应。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单穴组、配穴组、假穴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颅顶钻孔植入电极手术后电刺激硬脑膜建立缓解期偏头痛模型。单穴组电针双侧风池穴,配穴组电针双侧风池穴加双侧阳陵泉穴,假穴组取大鼠腰部非穴位点,于造模后第2、4、6天实行清醒状态下电针干预,并测定大鼠足底和面部痛阈值,第7天检测大鼠脑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核、中缝大核中5-羟色胺1F(5-HT1F)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第2、4、6天模型组大鼠面部、足底痛阈值均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单穴组和配穴组面部、足底痛阈值均高于同时间模型组(P0.05);单穴组面部、足底痛阈值低于同时间配穴组而高于同时间假穴组(P0.05)。模型组大鼠脑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核、中缝大核中5-HT1F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穴组和配穴组各部位5-HT1F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并且配穴组高于单穴组(P0.05)。结论 电针治疗缓解期偏头痛机制可能与5-HT1F受体激活作用有关,且远近配穴疗效优于单穴治疗。  相似文献   

13.
喻晓春  付卫星 《针刺研究》1989,14(3):352-355
<正> 晚近的心脏生理学研究表明,心脏为维持血液循环,一昼夜搏血达8吨之多,同时消耗大量的能量。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提供的氧和代谢底物在心肌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过程。由于心肌耗能多,使其氧储和高能磷酸键的储量均较少,因此其对能、氧缺乏十分敏感。许多研究表明,电针可以改善缺血和缺氧状态下的心脏功能,然而电针对禁食状态下心脏的影响尚未见报导,本工作主要观察了电针对禁食犬心肌游离脂肪酸摄取,心肌葡萄糖摄取及心肌氧耗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28只健康杂种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14只,平均体重对照  相似文献   

14.
推拿前后全血5-羟色胺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曾对内腓肽与推拿镇痛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观察到推拿后血清内腓肽含量明显增加。但能镇痛的不单是内腓肽,另外还有许多物质,其中包括5-羟色胺(5-HT)等。现有许多资料证明,中枢5-HT与吗啡样物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功能联系。为此,我们测定了33例推拿前后全血5-HT含量变化,以了解推拿镇痛与5-HT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中5-HT含量的影响,探究眼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机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符合并接受眼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的60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抽取静脉血8mL离心并冷藏,于疗程前后分别做一次免疫学指标定量检测。结果眼针治疗后5-HT含量[(267.28±105.74)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313.07±110.63)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通过对5-HT含量的降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揭示了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冰片对大鼠下丘脑组胺、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伟荣  姚丽梅  宓穗卿  王宁生 《中药材》2004,27(12):937-939
目的:观察冰片对大鼠下丘脑组胺、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的冰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的方法分别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下丘脑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研究冰片对组胺和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服冰片后下丘脑的组胺含量均比给药前组增高,中剂量给药后20 min组与给药前组比较组胺含量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给药后其它各组、高剂量给药后45 min组、低剂量给药后20 min、45 min组组胺含量显著高于给药前组(P<0.05);大鼠服冰片后下丘脑5-羟色胺含量变化如下:高剂量给药后各组5-羟色胺的含量均比给药前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5);中、低剂量给药后5 min、20 min、45 min三组的5-羟色胺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冰片可升高大鼠下丘脑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功能抑制药物,试用于防治心肌梗塞等血管栓塞症有一定的效果。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的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表明能抑制 ADP 和胶元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本文报道该方对胶元诱导血小板5-羟色胺(5-HT)释放反应及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症(neuroses),旧称神经官能症。本病为一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低下、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症状等。纵观近年来电针治疗神经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可以发现,电针治疗神经症的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这一方面体现了针灸治疗本类疾病的整体性、综合性调整作用的特点,但另一方面也提示其相关机理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即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症患者的血小板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的相关机制与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PD患者60例为PD组及正常人6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小板5-HT水平.使用HAMD量表对PD患者评分,以评估抑郁症的程度,并将PD患者的血小板5-HT水平与HAMD量表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D组血小板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D组出现30例伴抑郁症的患者,PD伴抑郁组患者的血小板5-HT水平明显低于PD无抑郁组(P<0.05).PD组血小板5-HT水平与HAMD量表评分结果为负相关(P<0.05).结论 PD与PD伴发抑郁症患者的血小板5-H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临床上通过监测PD患者血小板5-HT水平可用于评估PD伴发抑郁症的病情程度,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 据报道,头针疗法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很突出,并在脑电图的研究中发现头针“对皮层功能的调节作用和病理状态的恢复作用”。作者还口头报道有“头针波”的发现。在医疗实践中,我们也观察到头针治疗的某些疗效。本工作首先试图验证上述脑电图研究报道的可靠性,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