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恶性淋巴瘤较少见。作者统计了1993~1998年间原发于头颈口腔鼻腔恶性淋巴瘤148例,其中原发于鼻腔并波及患侧面颊部者5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鼻腔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男3例,女2例,年龄在18-32岁。病理诊断全部取材于鼻腔瘤体,经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其病理组织分型:淋巴母细胞性恶性淋巴瘤2例;多型细胞性恶性淋巴瘤2例;透明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例。均为高度恶性淋巴瘤。1.2临床表现 5例患者在病理确诊前均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误诊为慢性鼻炎或鼻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对102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57例接受化疗(包括40例肺癌、4例恶性胸腺和1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患者接受放疗(包括32例肺癌、4例恶性胸腺瘤和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的化疗采用EP方案.非小细胞肺癌采用N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恶性胸腺瘤采用PAC/EP方案;放疗采用大剂量冲击照射,3~4d后改用常规剂量。结果:放疗组总缓解率(93.4%)高于化疗组(78.9%)(P〈0.05)。治疗第3天,放疗组的缓解率高于化疗组,第21天化疗组和放疗组缓解率相差不大。放疗组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为90.0%,小细胞肺癌为95.5%,恶性胸腺瘤为100%,非霍奇金淋巴瘤为88.9%;化疗组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为60%,小细胞肺癌缓鹪率为92.0%,恶性胸腺瘤为50.0%,非霍奇金淋巴瘤为84.6%。结论:放疗组获得缓解的时间短于化疗组,而对于小细胞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组与放疗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霍奇金淋巴瘤前期过渡性全血细胞减少1例二院血液科戴海滨苏雁华戴晓怡近来国外已有报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诊断前可有过渡性可恢复的全血细胞减少阶段,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期(pre-ALL),但淋巴瘤发生前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尚未见报道,最近我们遇到1例...  相似文献   

4.
骨与软组织小细胞恶性肿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小细胞恶性肿瘤进行科学的病理学分类。方法;对22例小细胞恶性肿瘤行临床、病理形态和多种免疫组化与电镜观察分析。结果;将22个病发为4组;(1)Ewing瘤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9例(骨内Ewing瘤3例,骨外者1例,Askin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节细胞平细胞瘤I例和神经内分泌癌2例)。(2)胎性横纹肌肉瘤8例;(3)结外恶性淋巴瘤3例;(4)腹腔内硬化硬化性小圆细胞瘤和小细胞恶性间  相似文献   

5.
报道5例罕见的原发性肾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显示:5例均为B细胞标记阳性,表明:本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瘸属粘膜相关淋巴瘤(B细胞性淋巴瘸),手术切除后加用放疗或化疗,预后较好,本结合献复习对该瘤的临床病理与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血病与恶性实体瘤迭合时白血病与实体瘤的类型、白血病病因及预后。方法:对10例白血病合并恶性实体瘤患者的实体瘤与白血病类型、白血病发生民平空本瘤孤关系及白血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白血病与恶性实体瘤的迭合率为5.8%。实体瘤类型包括例,恶性淋巴瘤2例,乳腺癌2例,食管癌和皮肤癌各1例。白血病类型除慢性淋巴细胞白细胞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各1例外,均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中M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  相似文献   

7.
Ki-1淋巴瘤与霍其金病是一种瘤还是两种瘤纪小龙1985年Stein等报道了一种Ki-1单抗(CD30)阳性的大细胞淋巴瘤后(1),文献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趋向将此CD30阳性的大细胞淋巴瘤单独分出,成为非霍其金淋巴瘤(NHL)的又一新类型,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细胞恶性肿瘤进行科学的病理学分类。方法:对22例小细胞恶性肿瘤行临床、病理形态和多种免疫组化与电镜观察分析。结果:将22个病例分为4组:(1)Ewing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组9例(骨内Ewing瘤3冽、骨外者1例,Askin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和神经内分泌癌2例);(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8例;(3)结外恶性淋巴瘤3例;(4)腹腔内硬化性小圆细胞瘤和小细胞恶性间皮瘤各1例。结论:小细胞肿瘤的种类繁多,对其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同时辅以多种特殊检查。  相似文献   

9.
1995年5月~1997年11月,我们采用指压穴位法防治化疗中的胃肠道反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全部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恶性淋巴瘤10例,多发性骨髓瘤...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了63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瘤细胞DNA含量和合成期比率。结果表明:1.DNA指数为0.91~1.57,均值为1.23;2.非整倍体率为76.19%(48/63例),以DNA超二倍体为主;3.S期比率和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20.56%和35.68%。该文发现高度恶性组比中度恶性组,结外组比结内组肿瘤有较高的细胞DNA含量和合成期比率。光镜下观察的核分裂计数与增殖活性之间无相关性。提示流式细胞分析有助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诊断及其恶性度的估价。  相似文献   

11.
小儿晚期恶性淋巴瘤(以下简称淋巴瘤),发病率高,发展快,预后差。近年来,许多学者均采用类似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强化疗方案,使淋巴瘤的预后有所改善。从1986年以来,我们对10例小儿晚期恶性淋巴瘤亦采用了强化疗方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防止诺维本致静脉炎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诺维本(NVB)又名异长春化碱。目前临床上常用诺维本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难治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但应用过程中发现静脉炎发生率高,程度严重。作者通过摸索发现,在使用诺维本前后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可以有效地防止诺维本导致的静脉炎,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用诺维本化疗的患者9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6例,难治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3例;男3例,女6例;年龄30~70岁,平均41岁。共静脉滴注诺维本18例次。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化疗的…  相似文献   

13.
对1992年1月到1995年2月我科诊断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33例,恶性淋巴瘤化疗后7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横纹肌肉瘤骨髓移植后1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1例,恶性葡萄胎化疗后1例,肾癌放疗后1例,共46例合并霉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了易导致霉菌感染的6个因素。急性白血病合并霉菌感染组与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组相比较,对每一常见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予以一积分数值,并回顾性比较了两组积分分布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总积分大于或等于11应进行抗霉菌治疗;总和分7~10之间,应进行试验性抗霉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马望兰,王孟薇,徐世平1临床病例男性,62岁,确诊恶性淋巴瘤4年于1993年8月2日入院,1989年确诊为恶性淋巴瘤,ⅢA期,裂-无裂混合细胞型,曾接受反复化疗及放疗,于1992年12月8日至1993年3月9日.用干扰素(I...  相似文献   

15.
汤春辉  孙敏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3):341-341,343
分析原发性宫颈淋巴瘤12例的相关病因,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12例平均年龄44岁,有恶怀肿瘤家族史8例;以阴道流血和白带增多为主症。息肉型5便,糜烂型5例,结节型2例。按FIGO分期:Ia期1例、Ib期9例、Ⅱb期1例,Ⅳ期1例。经宫颈活检和术皇病理确诊均属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B细胞性。11例采用手术和化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术前人放疗或1-2疗程的CHOP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原发于睾丸的5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组织学分类均为弥漫性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但其细胞形态有小(1例)、中(2例)、大(2例)之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除1例是T细胞型外,皆对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表达。此结果与日本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原发于睾丸的5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学的研究。组织学分类均为弥漫性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但其细胞形态有小(1例)、中(2例)、大(2例)之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除1例是T细胞型外,皆对B细胞的单克隆抗表达。此结果与日本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细针吸取标本细胞学诊断与分型的探讨刘建亭,张振华(沈阳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沈阳110001)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细针吸取标本;细胞学诊断1临床资料收集了我院细胞室1991年~1995年恶性淋巳瘤细针吸取涂片标本283例,全部做了细胞学诊断,其...  相似文献   

19.
林华欢  骆新兰  梅平  王朝杰 《广东医学》2002,23(12):1273-1274
目的:报告临床罕见的胃肠间质瘤伴淋巴瘤或癌。方法:对4例胃肠间质瘤伴淋巴瘤或癌患者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结果:4例胃肠间质瘤均表达CD117,也表达Vimentin或CD34;淋巴瘤的表达例1为结肠及右扁桃体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例2为胃B细胞性淋巴瘤,例3为十二指肠乳头高分化腺癌,例4为盲肠低分化腺癌。结论:胃肠间质瘤伴淋巴瘤或癌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20.
研究病史资料完整的26例淋巴瘤患者P-糖蛋白表达与临床化疗效果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84例淋巴瘤初诊患者活检标本中的P-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84例淋巴瘤组织中有10例P-糖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11.9%;P-糖蛋白阳性着色部位主要在细胞浆和细胞膜外侧;阳性细胞多呈片状分布,在阳性和阴性标本中,可见散在分布的阳性细胞。19例霍奇金病(HD)中6例呈阳性,6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P-糖蛋白阳性有4例。26例病史资料完整的患者中4例P-糖蛋白阳性的HD患者化疗效果较差,3例PR,1例PD;4例P-糖蛋白阴性的HD患者疗效较好,2例CR,1例PR,1例NC.18例P-糖蛋白阴性的NHL患者中,疗效为8例CR,5例PR,2例NC,3例PD,有效率高达72%。结论:P-糖蛋白表达阴性的淋巴瘤患者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