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是否参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口腔鳞癌细胞(SAS)整合素β6表达。方法:人口腔鳞癌细胞SAS 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经TGF-β诱导后,裂解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蛋白印迹方法分别检测整合素β6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利用PKC阻断剂研究PKC对整合素β6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诱导人口腔鳞癌SAS细胞整合素β6 mRNA及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广谱型PKC抑制剂RO-31-8220呈剂量依赖性阻断TGF-β诱导的SAS细胞 整合素β6 mRNA和蛋白表达,而Ca2+依赖型PKC抑制剂G6976则没有阻断作用。结论:非Ca2+依赖途径的PKC介导TGF-β诱导人口腔鳞癌细胞SAS细胞整合素β6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中,探索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RNAi技术沉默Tca8113细胞中NOS-2、蛋白激酶C(PKC)-α、PKC-β和PKC-δ的基因;Griess Reagent法检测NOS-2基因沉默后一氧化氮(NO)生成量;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各种方法处理后NOS-2、PKC-α、PKC-β和PKC-δ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作用细胞后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程度。结果 利用NOS-2的siRNA处理后,Tca8113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PKC的活性与NOS-2的基因表达成负相关(P<0.05);PKC亚型PKC-α、PKC-β和PKC-δ共同参与NOS-2的基因调控(P<0.0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ERK通路负调控NOS-2的基因表达(P<0.05);PKC通过MEK/ERK通路负调控NOS-2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 在Tca8113细胞中,PKC通过MEK/ERK通路负调控与细胞增殖相关的NOS-2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PKC5种亚型α,βⅠ,βⅡ,ε,δ在该肿瘤亚细胞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1)SACC及临近正常组织胞浆中均可见PKC-α、PKC-βⅠ,PKC-βⅡ的表达,与临近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胞浆中上述3种PKC亚型表达明显降低(P〈0.01);(2)临近正常组织胞膜中未见PKC  相似文献   

4.
蛋白激酶C(PKC)是一种在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子,它能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蛋白激酶CβⅠ、βⅡ和VEGF与牙齿发育有重要关系。材料和方法分别取胚胎期16d,19d和出生后2d的SD鼠下颌骨,放入OCT培养液中,液氮冷冻,恒冷切片机内行8μm冰冻切片,灭活核糖核酸酶、甲醛固定后,甲苯胺染色,以内外釉上皮和星网状层为目标区,激光显微切割系统定位切割,切割获得样品提取RNA,通过实时反转录酶联反应检测PKCβⅠ、PKCβⅡ、VEGF、釉基质蛋白的mRNA的表达水平。以釉基质蛋白表达作为成釉细胞分化的标志,结合免疫组化分…  相似文献   

5.
Raf激酶抑制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表达蛋白,它作为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级联反应的内源性调控者,在生物体的生长和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Raf激酶抑制蛋白位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的交叉口,能调控多条信号传导通路,主要通过调节Raf-1的活性来介导其调控机制。因此,Raf激酶抑制蛋白可能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通路中一个新的关键调控位点。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比了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salivary adenoid carcinoma lung metastasis,SACC-LM)与低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中蛋白激酶CK2-β的活性,探讨蛋白激酶CK2-β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肺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蛋白激酶C及其抑制物活性与涎腺腺囊性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Takai对涎 腺样囊性癌组织蛋白激酶C及其抑制物活性该肿瘤亚细胞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C2C12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应力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中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孔Bio Flex培养板上贴壁培养的C2C12细胞,以0.5 Hz的加载频率和10%的细胞拉伸变形幅度,分别进行拉伸培养2、6、12、24 h,应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总p38和磷酸化p-p38(Thr180/Tyr18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周期性机械拉伸在调控C2C12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p38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在较高水平;而p38MAPK通路总蛋白表达维持在一基线水平,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p38MAP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后再加力,Myogenin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38MAPK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C2C12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是这一调控过程的唯一通路。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骨组织替代材料影响细胞代谢机理,从信号传递角度考察蛋白激酶C,在材料与细胞作用中的地位,本实验将四种骨组织替换材料分别植入SD大鼠胫骨人工缺损处,分3、5、7、9、11天五个阶段观察,运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考察材料对界面细胞PKCα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KCα介导的信号传递在材料与细胞作用中只是一种辅助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芦荟大黄素抑制人口腔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双重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对人口腔上皮癌KB细胞分别用2.5、5、10、20和40 μmol/L的芦荟大黄素处理,对照组为含0.1%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分别用结晶紫实验和划痕损伤愈合迁移实验分析长效抗增殖作用和抗迁移效应,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 检测蛋白激酶Ca和c-myc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芦荟大黄素能长时间抑制KB细胞的生长;划痕损伤愈合迁移实验结果 显示,药物处理3 d后进入划痕区域的细胞数为(6.2±0.2)个/mm2,而对照组为(33.5±0.4)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抑制蛋白激酶Ca和c-myc的水平较高,经芦荟大黄素处理后,均以剂量依赖方式下降.结论 芦荟大黄素的抗增殖和抗迁移活性与抑制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和成牙本质细胞(MDPC-23)中,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是否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 检测不同时间点rDMP1C 和rDMP1F 蛋白处理hMSC、MC3T3-E1 和MDPC-23 后,对MAPK-ERK 的激活情况;并检测使用MAPK 抑制剂后,ERK 的激活是否被抑制;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MAPK 抑制剂抑制激活的ERK 从胞浆向胞核的转位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siRNA 沉默Ras 基因后,对rDMP1 引起MAPK-ERK 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结果 三种细胞中,rDMP1F 和rDMP1C 在5 min ~ 3 h 均可以激活MAPK-ERK 通路,而总ERK 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rDMP1F 激活信号通路的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rDMP1C;MAPK 抑制剂处理组的p-ERK 条带与rDMP1F/C 处理组的p-ERK 条带差别明显.hMSC 中,rDMP1F 激活MAPK 信号通路持续时间要长于其在MC3T3 和MDPC-23 中的作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发现,MAPK 抑制剂组可以阻断ERK 向细胞核内的转位.MC3T3 和MDPC-23 在siRNA 沉默Ras 基因后,ERK 的磷酸化水平与rDMP1F 单独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rDMP1C 和rDMP1F 都通过Ras 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而rDMP1F 比rDMP1C 具有更强的信号功能.  相似文献   

12.
ARCUS digma下颌运动轨迹记录仪获取(牙合)架参数精确度的研究;上颌第一双尖牙牙冠周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无鼾老年人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矢状面测量分析;离体单根下颌第二恒磨牙的根管特点;G蛋白及蛋白激酶C在髁突软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A-PRF)与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构成比例对兔股骨缺损模型骨形成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新思路。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骨缺损模型并分为模型组、1∶1复合物组(A-PRF∶β-TCP=1∶1)、2∶1复合物组(A-PRF∶β-TCP=2∶1)与4∶1复合物组(A-PRF∶β-TCP=4∶1),每组6只。复合物组在骨缺损处填充复合材料,模型组不充填材料,8周后安乐法处死动物采标本。采用micro-CT测定股骨缺损区新生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spacing,Tb.Sp)。HE染色观察新骨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扫描电镜观察新生骨组织的形态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股骨组织中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h...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38β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对矿化诱导液诱导的人牙髓细胞(h DPC)成牙本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DPC,Western blot检测hDPC矿化诱导0、3、7、14 d后p38β蛋白表达情况;构建3条慢病毒载体p38β鄄shRNA并分别转染hDPC,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38β蛋白及基因表达;设立空白对照组、矿化诱导(OM)组、OM+空载体(NC)组、OM+sh鄄p38β组共4组。成牙本质向矿化诱导1、7、14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牙本质向分化指标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碱性磷酸酶(ALP)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牙本质向分化指标DSPP蛋白的表达;成牙本质向矿化诱导14 d,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正常牙髓组织中存在p38β蛋白;成功构建p38β稳定低表达的hDPCs(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三条序列干扰效率分别为55.4%、68.3%、54.2%);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沉默p38β的hDPCs经矿化诱导后,成牙本质向分化指标DSPP、AL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成牙本质向分化指标DSP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矿化诱导+sh鄄p38β组与空白对照组较另外两组的矿化结节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p38β在OM诱导的h DPC成牙本质向分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Pyk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2)是一种富含脯氨酸的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又称细胞粘附激酶β(Cellad—hesion kinase β,CAKβ),相关粘着斑酪氨酸激酶(Relatedad—hesion focal tyrosine kinase,RAFTK),Ca^2+依赖性酪氨酸激酶(Calcium-dependent tyrosine kinase,CADTK)或粘着斑激酶2(Focal Adhesion kinase 2,FAK2),是粘着斑激酶家族的成员,在破骨细胞高表达,参与细胞和基质成分粘附介导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PKC抑制剂抗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从牛精子中提纯的内源性PKC大分子抑制剂及外源性抑制艇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系细胞,观察两种PKC抑制剂对肿瘤细胞与基底膜的粘附性、移动性(用移出琼脂糖滴主最远距离表示)及体外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1)两种PKC抑制剂可明显降低肿瘤细胞对基底的粘附性;(2)两种PKC抑制剂可明显地降低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SD大鼠下颌前伸动物模型,探讨ER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与整合素β1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介导生长期大鼠下颌功能前伸后髁突骨形态学改变过程。方法:将42只4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和实验组,每组3只,共14组。实验周期分别为1、3、7、14、21、28及35 d。实验组大鼠全天佩戴矫治器,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所有大鼠自由饮食饮水。依照实验周期将各组大鼠脱颈椎后处死,取髁突组织,行HE染色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ERK及整合素β1染色结果。结果: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组织表面可见一层明显的纤维组织,髁突软骨前份最薄;各时间点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厚度明显增加。第7、14、21、28天时,观察组大鼠组织中ERK及整合素β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1、3及35天时两组ERK及整合素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7~14天时实验组ERK及整合素β1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结论:髁突细胞增殖活性在应力作用下出现改变,且与ERK与整合素β1的表达密切相关,表明ERK与整合素β1在力学信号转导过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ERK1/2、p-p38及p-JNK1/2)]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27例SACC组织和1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标本中TGF-β1、MAPK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ACC中TGF-β1、MAPK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唾液腺(分别为P<0.01,P<0.01,P<0.01和P<0.05)。SACC组织中TGF-β1、p-ERK1/2和p-p38在Ⅲ~Ⅳ期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分别为P<0.01,P<0.05和P<0.05),但p-JNK1/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关系(P>0.05),TGF-β1、MAPK的表达与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统计学关系(均为P>0.05);TGF-β1与MAPK的表达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19、P<0.001;r=0.728,P<0.001;r=0.640,P<0.05)。结论 TGF-β1、MAPK的高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进展密切相关。TGF-β1可能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调控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人涎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游离Ca2 ([Ca2 ]i)和蛋白激酶C(PKC)浓度的变化特点和意义。方法:选择阿霉素诱导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凋亡,采用光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同时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内[Ca2 ]i,Bradford法测定PKC浓度。结果:阿霉素作用于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细胞24h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Ca2 ]i明显升高;而PKC浓度在凋亡早期明显升高,到凋亡晚期则明显降低。结论:细胞内[Ca2 ]i和PKC浓度的改变是阿霉素诱导涎腺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为治疗涎腺癌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与M2和M1型巨噬细胞的比值(M2/M1)联合检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OSCC患者129例,检测并对比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ACK1及M2/M1情况,分析癌组织中RACK1表达、M2/M1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癌组织中RACK1阳性表达率、M2/M1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累及脉管患者癌组织中RACK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累及脉管患者(P<0.05),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M2/M1值显著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RACK1阳性表达率、M2/M1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癌组织RACK1、M2/M1及两者联合预测OSCC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43、0.718、0.875。RACK1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为62.24%,RACK1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为92.31%;RACK1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2/M1≥2.06患者的存活率为61.70%,M2/M1<2.06患者的生存率为88.24%;M2/M1≥2.06与M2/M1<2.06患者的总生存率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CC患者癌组织中RACK1、M2/M1异常高表达,并与患者病理情况和预后相关,两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