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小儿并无绝对统一的“标准”体温。一般说来,测量腋温≥37.8℃,肛温≥38.2℃者,可视为发热;体温≤38℃称为低热;38~39℃称为中等热度;39~40.9℃称为高热;≥41℃称为超高热。  相似文献   

2.
小儿高热惊厥的院外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有的因在院外未能正确处理,待送到医院急诊科已失去了抢救机会。其实,在院外防治小儿高热惊厥并非难事,下面谈谈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小儿高热惊厥 由于小儿神经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当体温达38.8℃(有的38℃以  相似文献   

3.
小儿年龄越小,体温调节功能越差,极易波动而发热。高热指体温在39℃以上,是小儿多种疾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遇到小儿高热时,首先要判断病情轻重。发热的高低、长短与病情轻重不一定成正比。如病儿高热骤起,  相似文献   

4.
正小儿惊厥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较高,部分易反复发作,对患儿的危害较大。对于家有小儿惊厥的爸妈,应掌握科学合理的急救方式以及预防发作的措施。高热惊厥的高发年龄高热惊厥在6月龄到3岁的小儿发病率比较高。高热惊厥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儿年龄、感染以及遗传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小儿体温大于38℃即可引发高热惊厥,6岁后,随着大脑发育逐渐完善,惊厥疾病发生率较低。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全身性抽搐或者阵挛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患儿发作的时间比较短。惊厥一般发生在患病初期,此时体温升高。发作前可伴  相似文献   

5.
王福玲 《现代保健》2009,(12):115-115
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在36.0℃-37.0℃之间。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8℃;中热:38℃-39℃;高热:39℃-41℃;超高热:〉41℃。  相似文献   

6.
发热病人的护理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系(110001)戴舒霞临床上根据发热的程度不同分为:在热:37.4~38℃(腋温);中等发热:38~39℃(腋温);高热39~41℃(腋温);过高热:41℃以上(腋温)。根据发热时间又分为:超过两周以上者为长期发热,...  相似文献   

7.
何丽 《健康博览》2010,(6):34-34
<正>新生儿的正常体温为36.2℃~37.8℃(肛温)之间,当体温超过此范围即可称为发热。体温突然升高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突发情况,这让不少年轻的家长们措手不及。而同时,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成熟,对高热的耐受性差,在体温  相似文献   

8.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于 2 0 0 1年 7月~ 8月 ,对我院 138例上呼吸道感染有高热症状的患儿 ,用美林与安乃近注射液进行对照研究 ,以便验证它们的临床疗效。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① 7岁以内小儿 ;②腋温≥ 38 5℃。③病程 <5d。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小儿高热的护理经验.所谓的高热是指体温在39 -40℃,超过40.5℃为过高熟.发热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凡发热在2周以内者为急性发热.2周以上者为慢性发热.对待小儿发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临床治疗尤其重要.方法 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38例高热的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高热的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ARI的对症治疗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332000)刘秋实1发热发热是ARI常见症状之一,小儿发热的热型和热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变化。持续高热(肛温)42℃或以上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5岁以下儿童高热易导致惊厥。11发热的概念通常我们把体...  相似文献   

11.
刘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17-3918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小儿高热惊厥进行退热、止惊及细心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宣传。结果对28例小儿高热惊厥通过细心护理、健康教育疾病的预防的宣传,使患儿家长掌握小儿高热惊厥治疗原则,家庭护理等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细心的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发病率和后遗症,避免意外伤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布洛芬混悬液与布洛芬栓临床疗效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布洛芬栓对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耳温>39℃)16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和布洛芬栓(对照组)治疗。结果:两者退热疗效相同,在使用1h后体温均明显下降,在2h内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并维持8h。结论:布洛芬混悬液和布洛芬栓退热安全有效,疗效类似,可以根据家长及患儿的接受程度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3.
高热惊厥     
发烧引起的抽风就是高热惊厥。这是一种小儿常见症。多在6个月到4岁之间发生,超过5~6岁再抽风,一般不叫高热惊厥,应当寻找其它病因。 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小儿,体温多达到40℃左右,先有高热后有抽风。抽风多发生在高热12小时之内,  相似文献   

14.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于6个月龄~3岁的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较多,多见于小儿患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菌痢、尿路感染等疾病之后,且往往在高热骤起的24小时内发生。发作时,患儿除高热外,还伴有神志不清、面色苍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等,持续时间短的数秒钟,长则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一般于体温下降至39℃以下时,抽搐停止,神志转清。有的患儿甚至会这样连续发生数次。  相似文献   

15.
泌尿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此感染包括膀胱炎和肾盂肾炎。膀胱炎是指膀胱对细菌感染的炎症反应。典型的表现有尿频、尿痛、低热(<38.5℃)。肾盂肾炎是肾脏的细菌感染,通常病人有高热(>38.5℃)、寒颤、腰肋痛,但在小儿特别是婴儿和新生儿可无这些典型症状。而烦躁、嗜唾、发热、体重不增是主要表现。泌尿道  相似文献   

16.
小儿在上感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在排除脑炎、脑膜炎等情况后,称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据统计,约有2%~4%的5岁以下小儿曾患高热惊厥,男女之比为2:1。多于6个月~3岁之间发病,约占80%以上;6个月以下或6岁以上发病者少见。其原因是小儿脑发育未完善,神经元结构简单,皮层分化差,髓鞘生成缺乏,  相似文献   

17.
高热与SOD和LPO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不同高热时间的红细胞SOD和血清LPO的动态观察发现:高热初期(体温<39℃)。SOD活力轻度增高,受热3h时(体温>39℃),SOD活力开始下降并低于高热前的水平,但可能由于缺氧状况的存在限制了O_2~-的生成,LPO在此高热阶段无明显变化;高热恢复期(高热2h+25℃3h延期活杀)环境与自身温度发生了急剧变化,SOD酶蛋白变性,活力明显下降,而体温的骤变引起代谢紊乱和酸中毒使O_2~-大量生成,加快了体内堆积的速度,造成LPO活力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8.
戴光霞  许秀萍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55-155
发热反应是因机体输入热原而引起的,我科于1997~1998年共出现9例发热反应,经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后均转危为安,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1岁半~9岁,其中小儿肠炎2例,肺炎2例,病毒性脑炎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2 临床表现 9例均有寒战、皮肤花纹、发热,其中低热(腋温37.5℃)1例,中热(腋温38~39℃)4例,高热(腋温39~40℃)3例,超高热(腋温40℃)以上1例,口周紫绀5例,抽风2例。3 抢救护理  相似文献   

19.
高热     
<正>由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发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37.3℃- 38℃)、中等度热(38.1℃- 39℃)、高热(39.1℃-41℃)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首先介绍了小儿高热惊厥在发现初期、惊厥护理、发热护理、吸氧、加强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以及生活护理期间的有关护理方法;其次概述了小儿高热惊厥并发症护理方法及愈后指导;最后系统分析了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希望为相关领域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