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对患者术前焦虑和疼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284例,性别不限,年龄20~ 50岁,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ASA分级Ⅰ或Ⅱ级;另取健康志愿者28名,年龄18 ~ 25岁,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采用苯酚-氯仿萃取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进行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检测.根据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基因型分组:野生型纯合子组(G/G组)、突变型杂合子组(G/A组)和突变型纯合子组(A/A组).手术或试验前1d进行焦虑状态评分(SAI评分)和焦虑特质评分(TAI评分);患者或健康志愿者入室后平静10 min,采用电刺激仪测定痛阈与耐痛阈.结果 患者G/G组132例,G/A组110例,A/A组42例.健康志愿者G/G组12名,G/A组11名,A/A组5名.COMTval158met等位基因A突变频率为34.5%.健康志愿者3个基因组痛阈、耐痛阈、SAI评分和T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G组比较,患者A/A组痛阈、耐痛阈降低,SAI评分和TAI评分升高(P<0.05),G/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志愿者比较,患者G/G组和G/A组SAI评分升高,A/A组痛阈、耐痛阈降低,SAI评分升高(P<0.05).患者COMTval158met等位基因A与耐痛阈、痛阈呈负相关,与术前SA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MT val158 met基因多态性与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显著相关,以致引起患者疼痛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μ阿片受体A118G基因(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对妇科手术患者电刺激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患者152例,汉族,年龄20~50岁,体重指数19~21 kg/m~2,ASA Ⅰ或Ⅱ级,根据基因型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A/A组)、突变型杂合子组(A/G组)和突变型纯合子组(G/G组).采用电刺激测定患者痛阈和耐痛阈.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结果 A/A组76例,A/G组56例,G/G组20例;G等位基因频率为31.6%.三组间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组耐痛阚低于A/A组和A/G组(P<0.05);A/A组和A/G组耐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RM1 A118G基因突变可导致妇科手术患者耐痛阈降低,对痛阈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 G472A基因多态性对病人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腰椎手术患者129例,年龄19 ~ 71岁,体重44~ 78 kg,性别不限,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COMT G472A基因多态性分析.根据基因型将病人分为野生型组和突变型组.病人清醒后行VAS评分,当VAS评分>3分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20μg,直至VAS评分≤3分时行PCIA.PCIA药物为芬太尼20 μg/kg+氟比洛芬酯150~250mg或丙帕他莫4~6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75 ml,负荷量3ml,背景输注速率1ml/h,PCA量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维持VAS评分≤3分.将氟比洛芬酯或丙帕他莫的用量转换为芬太尼用量,记录PCIA 24 h内和48 h内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与野生型组比较,突变型组PCIA 24 h内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 48 h内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结论 COMT G472A基因多态性是引起芬太尼药效学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基因A118G(OPRM1A118G)多态性对手术患者电刺激痛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62例,ASAⅠ或Ⅱ级,男72例,女90例。采用电刺激测定患者痛阈和耐痛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OPRM1A118G多态性位点的检测。结果共三种基因型:野生型纯合子(A/A)79例(男31例,女48例),突变型杂合子(A/G)64例(男34例,女30例),突变型纯合子(G/G)19例(男7例,女12例)。G等位基因频率为31.5%(男性33.3%,女性30.0%)。不同基因型患者年龄、BMI、痛阈和耐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基因型男性患者痛阈和耐痛阈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或P<0.01)。结论 OPRM1A118G等位基因突变对患者电刺激的痛阈和耐痛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A118G基因(OPRM1 A118G)多态性与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辅助经阴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50例,年龄18~64岁,BMI 19~28 kg/m^(2),ASAⅡ或Ⅲ级。所有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并于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行TEAS,2/100 Hz疏密波、电流强度6~12 mA,直至手术结束。使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型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AA组,n=20)、突变型杂合子组(AG组,n=25)和突变型纯合子组(GG组,n=5)。记录TEAS前即刻和刺激后30 min痛阈(PT)和耐痛阈(PTT),PT和PTT变化率,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总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2、4、6、12、24、48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和补救镇痛情况。结果AA组20例,AG组25例,GG组5例。G等位基因频率为35%。AG组和GG组刺激前即刻PT明显低于AA组(P<0.05),刺激后30 min PT明显高于AA组(P<0.05),PT和PTT变化率明显高于AA组(P<0.05)。AG组和GG组总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低于AA组(P<0.05),术后6、12 h AG组和GG组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A组(P<0.05)。三组刺激前即刻PTT,AG组和GG组刺激前即刻和刺激后30 min PT、PTT,AG组和GG组总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不同时点AG组和GG组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RM1 A118G基因突变可降低基础痛阈,但其对TEAS更敏感。TEAS的镇痛效应差异与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SCN9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胃癌手术术后患者疼痛敏感性的影响,寻找干预术后疼痛的靶点.方法 选取胃癌手术患者232例,术前进行疼痛阈值以及疼痛耐受力检测,术后进行疼痛敏感性检测并记录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对每位患者的SCN9A基因进行SNPs检测(3312G>T).比较SCN9A 3312G>T和术后疼痛敏感性以及术后镇痛药使用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SCN9A 3312 T的等位基因的患者有28例(12.1%),3312G的患者为204例(87.9%);术后镇痛药的给药频率[(2.78±0.75)比(2.01±0.63)小时/次,P<0.0S]和给药量[(105.3±21.6)比(69.8±17.3) ml,P<0.05]在3312G的患者明显高于3312T的患者;3312G组患者发生镇痛不良的概率高于3312T的患者(29.4%比8.6%,P<0.05);回归相关分析表明SCN9A在3312位的基因改变以及疼痛阈值高与术后疼痛的敏感性有较强相关性[比值比(OR) =0.12;OR=0.29].结论 SCN9A 3312G >T可以降低大型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50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镇痛舒芬太尼注射液2μg·kg-1·h-1。记录患者术后24 h、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并检测患者OPRM1A118G基因型,评估不同基因型患者舒芬太尼的镇痛效应。结果 50例患者中,AA、AG及GG基因型比例分别为44%、40%及16%,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4%和36%。与AA基因型患者24 h、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47.12±11.39μg,88.76±19.27μg,相比,AG基因型患者均明显增加60.02±21.45μg,103.92±27.66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09),GG基因型患者分别为77.93±31.87μg及121.90±29.88μg,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02),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三组间无差异。结论 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对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50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镇痛舒芬太尼注射液2 μg·kg-1·h-1。记录患者术后24 h、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并检测患者OPRM1 A118G基因型,评估不同基因型患者舒芬太尼的镇痛效应。结果 50例患者中,AA、AG及GG基因型比例分别为44%、40%及16%,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4%和36%。与AA基因型患者24 h、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47.12±11.39 μg,88.76±19.27 μg,相比,AG基因型患者均明显增加60.02±21.45 μg,103.92±27.66 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09),GG基因型患者分别为77.93±31.87 μg及121.90±29.88 μg,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02),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三组间无差异。结论 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对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YP3A4*IG基因多态性对病人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全切手术病人139例,河南籍,汉族,年龄20~50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CYP3A4*1G多态性位点的检测,根据基因型将病人分成野生型纯合子组、突变型杂合子组和突变型纯合子组.病人清醒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当VAS超过3分时,则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20 μg,直至VAS≤3分时开始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维持VAS不超过4分,记录病人自控静脉镇痛24 h内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与突变型纯合子组比较,突变型杂合子组和野生型纯合子组病人自控静脉镇痛24 h内芬太尼用量增多(P<0.05),突变型杂合子组和野生型纯合子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3A4*1G基因多态性是引起芬太尼药效学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汉族肾移植受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UGT1A9)基因多态性对体内麦考酚酸(MPA)浓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方法对196例汉族肾移植受者的UGT1A9编码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检测,分别检测C-440T/T-331C、C-2152T、T-275A和T98C突变位点.移植后第28天,通过检测3个时间点(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前、服药后0.5 h和2 h)的血浆MPA浓度来推算血浆MPA浓度的时间曲线下面积(MPA-AUC0-12),对SNP和MPA-AUC0-1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受者的UGT1A9编码基因中,未发现C-2152T、T-275A、T98C突变;C-440T/T-331C突变频率为14.29%(28/196).-440/-331位点CT/TC突变型受者的MPA-AUC0-12为(40.6±11.8)mg·h·L-1,野生纯合(CC/TT)基因型受者的MPA-AUC0-12为(37.6±14.2)mg·h·L-1,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汉族肾移植受者的UGT1A9编码基因中,C-2152T、T-275A、T98C突变的发生频率较低,-440/-331位点突变多为杂合基因型.-440/-331位点的SNP与受者血浆MPA浓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CHRNA1基因多态性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HRNA1基因多态性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95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18~25 kg/m2,腋温36~37℃.患者来自河北省或周边地区,且均为汉族,彼此无血缘关系.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样5 ml,EDTA抗凝,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序列分析法对CHRNA1上游478 bp处AG多态性位点rs16862847进行检测,根据基因型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AA组,n=71)、突变型杂合子组(AG组,n=19)和突变型纯合子组(GG组,n=5).人室后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和异丙酚2 mg/kg,意识消失后启动TOF-Watch SX型加速度肌松监测仪单刺激模式监测拇内收肌颤搐程度,随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2 mg/kg,观察肌松效应.结果 与AA组相比,AG组和GG组肌松起效时肌颤搐程度降低(P<0.05).AG组和GG组肌松起效时肌颤搐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RNA1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患者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提示遗传因素是导致肌松药药效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CYP3A4* 1G基因多态性对女性健康志愿者芬太尼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女性健康志愿者28名,年龄18~25岁,身高155 ~ 175.cm,体重45~ 70 kg.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CYP3A4* 1G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按照基因型分为3组:野生型纯合子组、突变型杂合子组和突变型纯合子组.经1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45、150、240 min时,采用电刺激法测定痛阈.结果 与野生型纯合子组和突变型杂合子组比较,突变型纯合子组给药后45和150 min痛阈升高(P<0.05);野生型纯合子组和突变型杂合子组各时点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3A4* 1G基因突变可增强静脉注射芬太尼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错配修复基因hMLH1A655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提取135名健康人和11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DNA.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DHPLC)技术及DNA序列分析检测hMLH1A655多态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统计分析hMLH1A655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结果hMLH1A655G检出率在正常人群和结直肠癌患者中分别为3.0%和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状或乳头状腺癌中A655G检出率为8.2%.黏液腺癌中检出率为2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MLH1A655G/A多态性与年龄、性别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hMLH1A655A—G突变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并且hMLH1A655多态性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风险评估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1263A/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男性士兵的训练性下腰痛及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于某步兵团和某装甲团分别选取247名和245名中国男性汉族士兵,按诊断标准分为下腰痛组和对照组,对下腰痛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抽取全部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DNA测序仪检测Caspase-9(-1263A/G)位点的基因型,分析该位点与训练性下腰痛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在步兵群体中,下腰痛组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装甲兵群体中,AA基因型在下腰痛组中的分布频率同样低于对照组,GG基因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Caspase-9(-1263A/G)位点与下腰痛士兵V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携带GG基因型的装甲兵患者的VAS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下腰痛更为严重,但在步兵群体中不存在这种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spase-9(-1263A/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步兵和装甲兵的训练性下腰痛相关,并且与装甲兵下腰痛患者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2D6* 10(CYP2D6* 10)基因多态性对曲马多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效果的影响.方法 全麻病人212例,年龄20~64岁,ASA Ⅰ或Ⅱ级.按基因型分为野生型纯合子(w/w)组,杂合子(m/w)组和突变型纯合子(m/m)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5mg/kg.清醒时VAS评分>4分则静脉注射曲马多,若用量超过3 mg/kg则静脉注射芬太尼,至VAS评分≤4分后开始PCA,记录曲马多负荷量.曲马多PCA背景输注速率18 mg/h、16 h后降为12 mg/h、32h后降为9mg/h,PCA剂量22.5mg.记录术后6、12、24及48 h(T1~4)时曲马多累积用量.分别于T1、T3和T4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于T4后行PCA镇痛效果评价.结果 与w/w组相比,m/m组曲马多负荷量、T1~3时曲马多累积用量均升高,清醒和T1时VAS评分升高(P<0.05);与m/w组相比,m/m组曲马多负荷量、T3时曲马多累积用量均升高,T1时VAS评分升高(P<0.05).结论 C YP2D6* 10基因多态性为曲马多术后镇痛药效学个体差异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