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应用小腿内侧皮瓣移植修复合并有皮肤、血管、神经缺损的四肢离断伤,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2009年治疗四肢离断伤患者10例,均有大面积创面皮肤、软组织以及血管、神经缺损,设计小腿内侧游离皮瓣并血管、神经串联移植,皮瓣最大面积25 cm×15 cm,修复组织缺损并完成断肢再植.结果 10例皮瓣及远端脚体...  相似文献   

2.
张波  李永立 《当代医学》2011,17(9):17-18
目的 了解颜面部皮肤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探讨足背游离皮瓣在颜面部皮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采用足背游离皮瓣进行颜面部皮肤缺损治疗6例患者,患者均积极配合调查.采用足背皮瓣进行修复,其中使用皮瓣最大为12cm×9cm,最小为9cm×6cm.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6例患者手术后皮瓣均成活,其中2例患者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54例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全部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相关检查进行完善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游离皮瓣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88.89%,皮瓣平均成活面积为9.2cm×10.4cm。对照组3例患者皮瓣成活率为85.19%,皮瓣平均成活面积为13.6cm×26.4cm。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存活面积可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皮瓣修复能够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游离皮瓣更适合修复大面积缺损,对于加快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8月,采用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6例。其中挤压伤6例,热压伤5例,机器绞轧脱套伤2例,电伤击伤1例,爆炸伤1例,蛇咬伤1例。均合并骨,肌腱外露,合并骨折7例,合并关节开放感染6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4例,5例伴屈、伸肘功能障碍。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6cm×13cm~15cm×32cm;切取背阔肌皮瓣7cm×14cm~16cm×35cm,供区均以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16例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满意。术后获随访2~31个月,其中5例皮瓣外形臃肿,二期行皮瓣修薄整形术;重建感觉的5例患者3例恢复保护性感觉。3例以背阔肌作动力重建屈、伸肘关节功能部分恢复。3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其中2例经换药后治愈,l例二期植皮修复,余供区植皮均成活。结论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且切取面积大,并同时以背阔肌可作动力重建屈、伸肘关节功能。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感染创面的较为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串联静脉皮瓣修复手掌穿通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6月,采用共用一组静脉的游离串联静脉皮瓣一次修复穿通伤后手掌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共5例,均为手掌穿通伤后手掌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缺损面积:7.0 cm×4.0 cm~2.5 cm × 2.0 cm.皮瓣供区均为伤侧前臂掌面,皮瓣血管均与指总动脉、掌背浅静脉吻合,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 该组5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3~10个月,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应用游离串联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手掌穿通伤后手掌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用一个皮瓣的血管吻合同时修复两个创面,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科生  王健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77-4178
目的:观察肩胛皮瓣游离移植对四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例四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缺损部位为前臂2例、手部9例、小腿2例、足部7例,缺损面积8 cm×5 cm~25 cm×13 cm,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和(或)骨外露,均行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缺损,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边缘发生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理疗后愈合;1例皮瓣完全坏死,改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2例供区需植皮,余患者直接缝合。皮瓣色泽、质地及外观满意,但感觉功能较差。结论肩胛皮瓣血供可靠,安全、方便,可供切取的皮瓣面积大,且供区损伤轻微,修复后术区外观及功能均较为满意,值得作为首选皮瓣之一用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健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桥式交叉修复患侧前足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2009年11月,对足部压砸伤术后远端坏死12例患者应用健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部远端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2cm×8 cm~16 cm×12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12月,诊治8例手背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患者,患者接受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手术时间为创伤后即刻-2周,平均8天。手背软组织缺损创面大小7cm×8cm-9cm×11cm,应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大小8cm×9cm-11cm×13cm。结果:8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好。患者随访时间12-48个月,随访时间平均约30个月,皮瓣移植后外形良好,质地软。对患手进行功能评定,手功能优5例,良3例。结论:应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2年6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切取面积8cm×12cm~24cm×14cm。结果:12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存活率高,血运丰富,部位隐蔽,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一期置入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注水充分扩张后,二期合理设计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方法,治疗大面积头皮缺损23例,其中伴有颅骨缺损5例.各种原因引起头皮缺损范围8 cm×6 cm~20 cm×18 cm,颅骨缺损范围4 cm×5 cm~11 cm×9 cm.根据头皮缺损位置、形状置入1~3个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注射壶内置,注水扩张时间5~12周,扩张皮瓣的范围8 cm×8cm~23 cm×20 cm.5例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术时清除失活或浮动的骨碎片3例,咬除颅骨缺损周边患颅骨骨髓炎病骨2例,3~6月后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23例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均完全修复.5例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后期行颅骨修补术成功,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本组出现并发症4例:皮瓣远段表皮坏死2例,经换药治疗后延期愈合;扩张器外露1例,取出扩张器,另一头皮切口再置入,头皮扩张成功;切口裂开1例,抽出扩张器已注入的水,分层严密缝合头皮后消失.术后随访6月~1年头发生长良好,疤痕隐蔽,外观满意.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一种修复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满意.对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在头皮软组织缺损修复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99年至今,应用足底内侧皮瓣,游离修复手掌皮肤缺损7例,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创面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1~43岁。皮肤缺损情况:①手掌侧电击伤皮肤缺损2例,手掌皮肤创伤性缺损2例,手掌贯通伤3例,游离足底内侧皮瓣面积7cm×5cm-4cm×3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研究手术的注意事项等.方法 观察我院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的手足部皮肤缺损48例患者的资料,研究其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反应、随访术区皮瓣存活率、皮肤颜色及神经感觉等.结果 48例患者中有29例为逆行修复足前端创面,19例为游离跗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缺损,修复面积最大7.3cm×8.6cm,最小为3.1cm×4.4cm.平均面积4.52cm×5.82cm.平均手术时间(526.3±52.6)min.术后7例患者出现水疱形成、感染、皮缘裂开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植皮均获存活,皮肤颜色接近,神经感觉良好.结论 跗外侧动脉皮瓣有神经支配、血管粗大、皮瓣薄,可以作为手足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相应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足底内侧血管为主干,带其主干支及足内侧区皮穿支构成足底内侧非负重区、足内侧区双叶皮瓣,游离移植同时修复手或手指两处皮肤缺损.皮肤缺损范围为2cm×4cm~5cm×8cm.损伤至手术时间8~38d.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创口均一期愈合,其中2例术后第3天腕掌侧瘢痕出现皮瓣下血肿,经拆除部分缝线,充分引流后皮瓣成活.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美观不臃肿,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足内侧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瑞轩 《吉林医学》2013,34(13):2474-2474
目的:探讨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因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治疗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41例(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采用游离皮瓣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成活率为85.4%,平均成活面积:9 cm×10 cm;对照组皮瓣成活率为87.8%,平均成活面积:13.5 cm×26.5 cm。经统计分析,两组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面积在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皮瓣修复是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中损伤面积较适宜选择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肘部皮肤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肘部创面患者12例,年龄20~52岁。7例单纯皮肤缺损,5例伴有骨外露,2例伴尺神经缺损。神经缺损采用游离腓肠神经移植桥接,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约4.0cm×5.0cm~6.0cm×8.0cm。供区游离植皮。结果12块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范围5.0cm×6.0cm~7.0cm×9.0cm。8例获随访(包括电话随访)1个月至2年,皮瓣色泽、质地与外形良好,肘关节可自由活动。2例尺神经缺损病例随访6~10个月,爪形手畸形明显改善。结论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修复肘部皮肤缺损,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6.
足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解剖观测及应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体会,对足背皮瓣的解剖、制作、优缺点等进行论述. 方法 22侧成人下肢标本,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足背皮肤的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布.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制备9.5cm×7.5cm和8cm×6cm大小的游离足背皮瓣,供-受区血管、神经吻合,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 结果 足背皮瓣主要由足背动脉和大、小隐静脉提供血液循环,腓浅神经为主要的感觉神经.临床应用2例,皮瓣均成活,随访2年,修复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 结论 游离足背皮瓣血供可靠,可成为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9月我院用带肌腱的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面积6.5 cm×4.0 cm~10.0 cm×8.5cm,切取皮瓣面积为8.5cm×5.0cm~11.5cm×10.0cm;趾长伸肌腱的切取长度7cm~13c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随访6个月~2年。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均成活,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 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是一种有效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并重建伸指功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13年9月,收治2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男性23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21 ~ 53岁,平均年龄37岁.致伤原因:挤压伤10例,挤压撕脱伤7例,轧伤6例,砸伤5例.应用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24例,顺行转位修复4例.皮肤缺损面积(8.5cm×5.0cm)~(4.0cm×2.5cm).急诊手术16例,二期手术12例.结果 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浅表坏死,经换药治疗而愈,其余27例皮瓣完全存活,创口及植皮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最长29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9个月.末次随访时,转位皮瓣色泽正常,外观不臃肿,弹性良好,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无破溃发生.结论 应用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游离移植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3月~2008 年1 月, 收治四肢组织缺损22 例, 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22岁~45岁,中位年龄30岁.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与胫后血管、神经吻合修复小腿远端及足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皮瓣面积最大为25cm×15cm,最小11cm×9cm.结果:20例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术后血循环恢复良好,肌皮瓣顺利成活.2例延迟愈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67 例,部分缝合加植皮43 例.结论:背阔肌皮瓣的血管粗,切取范围大,耐磨损,可以修复小腿远端及足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0.
2000~2006年我科共收治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73例,分别采用皮瓣移植结合植皮、血管移植加长血管蒂游离皮瓣移植结合植皮与串联皮瓣移植Ⅱ期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3例伤者中男45例,女28例,年龄17~40岁,平均年龄约31.5岁,左上肢20例,右上肢8例,左下肢25例,右下肢20例,肢体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约20cm×15cm,最大约为35cm×15cm,均为其他医院转入我院,且为Ⅱ期伤口。入院后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后,随机把患者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为皮瓣移植结合植皮组,B组为血管移植加长血管蒂游离皮瓣移植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