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柚皮苷对炎症来源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牙周炎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和正常牙周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PPDLSCs转染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组和lncRNA MEG3 siRNA,采用1μmol/L柚皮苷干预PPDLSCs并进行成骨分化诱导,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lncRNA MEG3和成骨分化相关基因OCN、Runx2、AL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GSK3β、p-GSK3β、β-catenin的表达。结果:柚皮苷干预促进PPDLSCs中OCN、Runx2和ALP 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PPDLSCs的成骨分化;与HPDLSCs相比,PPDLSCs中lncRNA MEG3相对表达量降低,柚皮苷干预上调PPDLSCs中lncRNA MEG3的表达;抑制lncRNA MEG3能够抑制PPDLSCs细胞增殖,并减弱柚皮苷对PPDLSCs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柚皮苷干预抑制PPDLSCs中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活性,而抑制lncRNA MEG3能够减弱柚皮苷对Wnt/β-catenin通路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柚皮苷能够促进PPDLSCs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lncRNA MEG3表达,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及生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牛血清白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BSA-AGEs)(50~200mg/L)分别作用EPCs(0~24h),检测EPCs的增殖、凋亡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AGEs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EPCs的凋亡率升高,而增殖及管腔形成能力降低(P<0.05)。结论:AGEs对EPCs的存活和增殖具有损害作用,而且还对EPCs功能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诺单抗对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在骨分化及免疫方面的机制,为地诺单抗的临床治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临床肿瘤组织标本,体外培养获取原代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加入地诺单抗,观察药物对基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进行成骨分化及相关免疫机制的探讨。结果当地诺单抗药物质量浓度为60、600及1 200μg/ml时,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并且药物质量浓度为600μg/ml时,抑制作用达到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基质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的基质细胞的cbfa-1、osterix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的基质细胞分泌的IL-12及TNF-α明显升高(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地诺单抗可显著抑制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促进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4.
背景:因糖尿病条件下骨质代谢存在紊乱,对这类骨缺损的修复具有挑战性,研究糖尿病环境下脂肪干细胞的成骨特性将为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目的:观察高糖、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7.5 mmol/L高糖、100 mg/L糖基化终末产物体外模拟糖尿病环境,干预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实验分为4组,每组设立6个样本。通过荧光染色检测脂肪干细胞诱导成骨21 d时的Ⅰ型胶原表达量,矿化结节染色观测各组中等量脂肪干细胞在14,21,28 d时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 结果与结论:21 d时,高糖联合糖基化终末产物组中Ⅰ型胶原荧光强度较正常组低2.76倍;5个视野下脂肪干细胞平均矿化结节数量与正常组、单纯高糖组、单纯糖基化终末产物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高糖及糖基化终末产物会抑制脂肪干细胞向成骨方向的同源分化,提示糖尿病环境下,高糖与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存在是导致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下降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Druker实验室惠赠。将GLUTag细胞株分5组:空白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AGEs 100μg/m L组,AGEs 200μg/m L组,AGEs 300μg/m L组。培养方法:空白对照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低糖DMEM中;BSA对照组,将GLUTag细胞株细胞培养于加入BSA的低糖DMEM中;AGEs 1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1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AGEs 2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2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AGEs 3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3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每组细胞均培养24 h。将培养在终质量浓度200μg/m L AGEs中GLUTag细胞株分别培养0、12、24、48 h(即4组)。各组细胞干预结束后采用双染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各组细胞经药物干预24 h后,AGEs 100μg/m L组、AGEs 200μg/m L组、AGEs 300μg/m L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且AGEs 300μg/m L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最高(P=0.000)。AGEs 200μg/m L作用12、24、48 h后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作用0 h),且作用48 h凋亡率最高(P=0.000)。100、200、300μg/m L AGEs作用GLUTag细胞24 h后,细胞活性光密度(OD)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且AGEs 300μg/m L组OD值最低(P0.05)。AGEs 200μg/m L作用12、24、48 h后细胞OD值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作用0 h),其中48 h组OD值最低(P0.05)。结论 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的凋亡及增殖活性均产生影响,其细胞凋亡率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着AGEs的浓度增高而增多,且在相同剂量下随着AGEs的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AGEs可诱导肠道L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从而损伤肠道L细胞。  相似文献   

6.
背景: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调控着众多的生理过程,但在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方面的生物学效应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钙离子在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含钙离子浓度为0(对照组),1,2,5,10,15 mmol/L的完全培养基及成骨诱导液对第3代人牙周膜干细胞进行增殖能力检测及成骨诱导。培养1,3,5,7 d使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在成骨诱导第3,7天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UNX2、OPN、OCN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成骨诱导第14天时进行茜素红染色分析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矿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CCK-8检测结果显示,2,5 mmol/L钙离子组人牙周膜干细胞在第5,7天的增殖能力优于对照组(P <0.05);(2)体外成骨诱导7 d后,5,10 mmol/L钙离子组人牙周膜干细胞中RUNX2、OPN、OCN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5);(3)体外成骨诱导14 d后,含钙离子组人牙周膜干细胞的矿化结节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4)以上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钙离子可促进人牙周膜干...  相似文献   

7.
背景:釉基质衍生物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的牙周炎,发现其可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但其中的机制还未阐明。 目的:探讨釉基质衍生物对牙周膜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 方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检测其克隆形成率、表面抗原表达情况,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釉基质衍生物(20,50或100 mg/L)作用于牙周膜干细胞培养2,4周,用Trichrome和Von Kosa’s染色法检测牙周膜干细胞胶原合成及矿化结节形成情况,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Ⅰ型胶原、骨钙素、RUX2的表达,MTT法和生长率法检测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牙周膜干细胞呈梭形,其克隆形成率较牙周膜细胞高,表面抗原CD105,CD29,CD45,CD44的表达率分别为99.8%,99.7%,1.26%,98.8%,具备多向分化潜能。釉基质衍生物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促进牙周膜干细胞胶原合成及矿化结节形成,促进成骨分化相关基因Ⅰ型胶原、骨钙素、RUX2的表达,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可能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中发挥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构建Glil基因腺病毒载体,以此上调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中Glil基因的表达,从而探讨其对人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Glil目的基因亚克隆至腺病毒载体,并将含目的基因的病毒转染PDLSCs细胞。CCK-8法检测过表达Glil对PDLSCs增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DLSCs中Glil的表达水平及其成骨相关标志物ALP、Runx2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过表达Glil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PDLSCs,过表达Glil的PDLSCs与空载体组比较,增殖速率减慢(P=0.00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DLSCs过表达Glil目的基因后可以高表达成骨分化标记蛋白ALP、Runx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Glil基因会导致PDLSCs的增殖减慢,成骨相关标志物增加,说明Glil基因能使PDLSCs成骨分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9.
宋辉  杨芳 《微循环学杂志》2015,(2):19-21,26,80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泡沫化对促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骨髓细胞,采用L929培养分化成巨噬细胞。在巨噬细胞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分为空白对照组(0μg/ml)、10μg/ml组和25μg/ml组,再培养24h后观察各组细胞泡沫化程度,检测分析各组泡沫细胞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所取骨髓细胞被成功分化为巨噬细胞。不同浓度ox-LDL均能诱导巨噬细胞的泡沫化,25μg/ml组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高于10μg/ml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μg/ml组的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巨噬细胞泡沫化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经过夜贴壁后获得单核细胞,体外采用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获得了分化与功能相对成熟的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紫草素对DC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采用CCK-8法观察紫草素对树突状细胞促淋巴细胞增殖以及ELISA法检测其对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3的干预作用。结果 TNF-α25 ng/ml刺激树突状细胞,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3表达升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100μg/ml紫草素可抑制CD80及CD86的表达,50μg/ml紫草素可抑制CD86的表达;100μg/ml紫草素和50μg/ml紫草素均可抑制树突状细胞促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100μg/ml紫草素和50μg/ml紫草素均可抑制LPS和INF-γ联合诱导的树突状细胞IL-23的分泌。结论紫草素具有一定的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及抑制其分泌IL-23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牙周膜干细胞生物作用是目前牙周病治疗研究的热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是其分化的终末功能细胞之一,也是其主要的支持细胞,两者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研究鲜有报道。 目的:比较牙周膜干细胞与牙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方法:用组织块法体外对牙周膜细胞以及单细胞克隆分离纯化后的人牙周膜干细胞两种细胞分别进行显微镜下形态观察,CCK8法检测并绘制2种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分析比较2种细胞的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实时PCR对2种细胞碱性磷酸酶、增殖细胞核抗原和Scleraxis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牙周膜干细胞与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外观差别明显,人牙周膜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培养前5 d要低于牙周膜细胞,但在5 d后明显高于牙周膜细胞。人牙周膜干细胞与牙周膜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别为41.1%和23.9%。表面标记物检测结果显示2种细胞虽有相似的表达,但在表达率差异有有显著性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人牙周膜干细胞在碱性磷酸酶、增殖细胞核抗原以及Scleraxis基因的表达检测均高于牙周膜细胞。表明牙周膜干细胞在成骨增殖等生物学功能上比牙周膜细胞具有更强的潜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向分化能力对比相关研究甚少.目的:探讨相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酶解组织块法从新西兰大白兔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牙髓干细胞;将第3代牙髓干细胞分为空白组、骨形成蛋白2(80μg/L)组和转化生长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乌头碱对食管癌EC-1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法及克隆形成抑制实验检测乌头碱对食管癌EC-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乌头碱对EC-1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观察乌头碱对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侵袭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乌头碱可明显抑制食管癌EC-1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效应(P 0.01),48 h对EC-1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6.171μ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25、12.5μg/ml的乌头碱能明显降低EC-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抑制细胞侵袭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并且显著下调MMP-9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乌头碱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促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免疫增效方水提物对结肠癌Lovo细胞株免疫耐受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由黄芪(40g)、女贞子(20 g)、当归(15 g)、枸杞子(15 g)、白术(10 g)、五味子(10 g)组成的免疫增效方,利用高速离心联合乙醇提取法制备水提物;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自2.34~300.00μg/μL 8个浓度梯度免疫增效方水提物培养液作用24、48 h后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高(150.00μg/μL)、中(37.50μg/μL)、低(4.69μg/μL)药物浓度作用后细胞培养液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免疫增效方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作用24h及48h的IC50分别为34.80μg/μL和16.61μg/μL;TGF-β1水平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减少,同样作用时间不同质量浓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 h:P0.05;48 h:P0.01);而IL-10水平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加,同样作用时间不同质量浓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 h:P0.05;48 h:P0.01)。结论免疫增效方水提物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可抑制TGF-β1产生,拮抗肿瘤相关的免疫耐受,此外随剂量增加,IL-10表达呈上升趋势,而IL-10可通过促进CD8+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发挥免疫促进作用,以上的结果均有助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并能一定程度提高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已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牙周膜细胞后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以利于重建丧失的牙周组织。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牙周膜细胞,观察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牙周膜细胞。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加入含有10%二甲基亚砜和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冻存液的DMEM中进行冻存,第2天移入液氮中保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行抗波形丝蛋白、角蛋白染色鉴定。取第6代人牙周膜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实验组分别用含质量浓度为0.1,1,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培养液标准条件下培养24h;空白组用DMEM培养液标准条件下培养24h。RT-PCR法检测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变化。结果:镜下观察空白组细胞未见明显变化,实验组可见细胞增殖,刺激前瓶底细胞较稀疏的区域变得密集了。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了,而且随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在0.1μg/L时抑制作用最强,在10μg/L时抑制作用最弱。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可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核心蛋白多糖的合成,0.1μg/L时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探讨TRB3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GSK-3β通路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检测糖尿病大鼠模型发病不同阶段体内AGEs水平、胰岛β细胞TRB3表达情况与β细胞凋亡的关系。细胞水平上,检测AGEs处理后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细胞TRB3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沉默或过表达TRB3对AGEs诱导INS-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侵袭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虫草素配置成不同浓度(100、200和400μg/ml)作用于胶质瘤细胞,对照组不加入药物。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不同时间点和不同药物浓度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细胞侵袭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Cyclin D1、Bcl-2、MMP-2、MMP-9、Ez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00μg/ml虫草素对U87细胞增殖和侵袭无明显影响(P 0. 05)。200和400μg/ml虫草素可明显抑制U87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 05)。200和400μg/ml虫草素可明显抑制U87细胞侵袭,呈剂量依赖性(P0. 05)。U87细胞经不同浓度虫草素(100、200、400μg/ml)处理24 h后,发现200和400μg/ml虫草素处理后Cyclin D1、Bcl-2、MMP-2、MMP-9、Ezrin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降低(P0. 05),100μg/ml虫草素处理后对Cyclin D1、Bcl-2、MMP-2、MMP-9、Ezrin蛋白和mRNA水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 0. 05)。结论:虫草素能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Bcl-2、MMP-2、MMP-9、Ezr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症微环境下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调控机制。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新鲜前磨牙或第三磨牙10例,牙周组织无炎症,完整无龋,患者年龄18~32岁。选择因慢性牙周炎而拔除的离体牙6例,患者年龄20~35岁。健康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炎症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分别用正常和炎症牙周膜组织制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牙周膜组织中PERK通路相关因子PERK、CHOP、GRP78及ATF4的表达情况。构建稳定干扰PERK的炎症牙周膜细胞系(P-PDLSCs-PERK shRNA),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RK基因的抑制效率;对构建的稳定干扰PERK细胞系及另外3个对照组细胞P-PDLSCs-Vector、P-PDLSCs和H-PDLSCs进行成骨诱导,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碱性磷酸酶(ALP)、Runx2及OC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unx2和OCN的蛋白水平,ALP染色鉴定ALP活性,茜素红染色分析细胞成骨能力。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炎症组织中PER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ERK、CHOP、GRP78及ATF4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 0.05)。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ERK基因抑制效率达到59%,PERK蛋白表达的抑制效率为54%。成骨相关因子的m RNA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P-PDLSCs和P-PDLSCs-Vector相差无几(P 0.05);诱导后H-PDLSCs中3种成骨相关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前2种细胞(P 0.05);PERK基因被抑制诱导后P-PDLSCs-PERK shRNA相比未被抑制的PPDLSCs,3种成骨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 0.05);成骨相关因子Runx2及OCN蛋白表达和ALP活性与mRNA水平保持一致。茜素红染色后,诱导后H-PDLSCs中矿化结石数量显著高于另外3种细胞(P 0.05),而诱导后PPDLSCs-Vector和P-PDLS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相比诱导后P-PDLSCs,沉默PERK基因后的P-PDLSCsPERK shRNA中形成矿化结石的数量明显回升(P 0.05)。结论炎症微环境能通过激活PERK信号通路抑制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在PERK被沉默时,炎症微环境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抑制作用能够得到逆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肉桂醛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Ishikaw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与肉桂醛组(3.75、7.50、15.00μg/ml).不同浓度肉桂醛干预24h后,MTT实验检测Ishikawa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分析Ishikawa细胞的凋亡变化.15.00μg/ml肉桂醛处理24h后,Transwell实验检测Ishikawa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Ishikawa细胞p21、CDK4、MMP2与MMP9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肉桂醛处理24h后,Ishikawa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15.00μg/mL肉桂醛处理24h后,Ishikawa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21的表达升高,CDK4、MMP2与MMP9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肉桂醛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21、CDK4、MMP2与MMP9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s)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纤维连接蛋白(F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HRMCs与不同浓度的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共同培养,或与同一质量浓度的AGE-BSA和BSA共同培养不同时间,以中和性抗RAGE抗体封闭细胞膜上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AGEs对HRMCs中RAGE表达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TGF、FN mRNA的表达。结果: 在HRMCs中存在少量RAGE的表达,AGE-BSA能够诱导HRMCs中RAGE的表达增加,并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促进HRMCs中CTGF和FN的表达上调;CTGF、FN的表达水平在加入不同浓度(50、100、200、400 mg/L)的AGE-BSA 作用48 h后以及加入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 AGE-BSA 作用不同时间(12、24、48、72h)后,较相应质量浓度或时间的BSA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抗RAGE抗体干预后能够部分抑制AGE-BSA诱导CTGF及FN的表达,而人IgG没有这种作用。结论: AGEs可能通过RAGE诱导CTGF及FN的表达上调,是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