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8个县,可疑狂犬咬伤10864例,接种疫苗9785例,狂犬病死亡18例,发病率0.18%;未接种疫苗1079例,发生狂犬病29例,发病率为2.6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X~2=104.82。说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寻求一种节省疫苗和能得到抗体出现早、高、快而持久的免疫方法,1985~1986年我们用国产冻于浓缩原代地鼠狂犬病疫苗与西德贝林厂冻于浓缩精制原代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进行了正常人体皮内或肌肉注射血清学效果的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制造,浓缩原制冻牛疫苗(批号干84—5,效价4.9IU/ml;干84—9,7.3IU/ml)经常规检定合格。西德贝林厂赠 相似文献
3.
采用ELISA法,对982例接种狂犬疫苗者血清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测定,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0.12%。个体年龄差异对狂犬病毒抗体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全程、规范注射狂犬病纯化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制的地鼠肾组织培养(PHKC)狂犬病疫苗(RV),经过长期实验室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已证明为一种安全有效疫苗。对该疫苗我们曾进行过多次免疫效果调查,从数起一犬集中严重伤人事件中,再次肯定了其保护效果。 材料与方法 一、疫苗 PHKC-RV系本所产品 羊脑疫苗系武汉、兰州及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 二、观察对象 狂犬病疫区,被疯动物或可疑疯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疫点处理并改变疫苗免疫程序控制狂犬病发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山东邹城市自1989年以来,经过调查研究,针对控制发病的主要环节,采取处理狂犬病疫点和改变狂犬疫苗免疫程序的防制措施,经过三年观察已控制狂犬病发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动物致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血清学与流行病学效果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就诊的动物致伤者,分别全程足量接种两种剂型狂犬病疫苗后,其血清中抗体阳转率和疫苗保护率。方法2000—2001年就诊者全程接种浓缩苗,2002—2003年的全程接种精制纯化(vero细胞)苗。严重致伤者,于0、3天接种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的同时,对其伤口周围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进行浸润注射。联合使用抗血清者,完成全程5次注射后第15、75天各加强1针疫苗。接种结束后15—20天,以间接混合酶标法检测血清中抗狂犬病病毒抗体。期内经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当年观察人群狂犬病病例,计算两接种组人群的发病率,并分别与当年未接种疫苗的动物致伤人群比较,以估算疫苗保护率。结果4年中该人群抗体总阳性率为95.60%。接种精制纯化苗组的阳性率为96.37%,高于浓缩苗组的94.83%。狂犬病疫苗保护率,精制苗1年和2年的均为100.00%;浓缩苗1年的为95.46%,2年、3年和4年的为90.91%。结论动物致伤人群规范处理局部伤口后,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其抗体阳性率较高。国产精制纯化苗接种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1~2年的疫苗保护率高于浓缩苗。从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实际出发,提示国产精制纯化苗需尽快降低成本,以巩固和提高其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HFRSⅡ型疫苗4年血清学效果追踪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 型 (HFRS— 型 )灭活疫苗在大范围人群流行病学观察显示安全性较好 ,并且有良好的血清学效果〔1〕。本文追踪观察该苗 4年来抗体消长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HFRS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疫苗批号为 940 90 3— 2、940 90 3— 3,加强免疫疫苗批号为 95 0 70 4— 9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2 免疫程序和采血时间 按照 0、2 8、42天免疫程序进行基免接种 ,1年后加免 1针 ,并分别于基免前、基免全程后 15天、1年、加免后 15天及加免后 2年、3年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进… 相似文献
8.
提高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高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陈阳,李功惠,于恩庶关于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的分析已有很多报道,提出了许多因素,但关键因素是什么很少有人提出。最近我们调查两种病毒含量不同的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效果,发现疫苗中病毒含量多少与抗体产生有密切关系。调查方法一、狂犬病... 相似文献
9.
狂犬疫苗与狂犬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的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狂犬病国内普遍的预防措施是伤后注射狂犬疫苗或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虽然抗狂犬病血清的免疫效果已得到公认 ,但其过敏反应较多 ,使用时受很大的限制。为寻找更好的免疫方法 ,我们将狂犬疫苗与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HRIG)联合应用 ,探讨其血清学免疫效果。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0.
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联合抗狂犬病血清对接触后处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被狂犬病疯动物咬伤者,通常认为应尽早接受自动和被动免疫,才可收到满意的保护效果。我国自70年代后期研制成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以来(以下简称肾苗),国内一般认为对轻度咬伤者,及时使用肾苗即有一定护保效果;但对严重咬伤者,则主张肾苗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以下简称为抗血清)。有关两者联合使用后的抗体动态变化国内尚未见报道。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于1983年在安徽阜阳地区进行了一些观察,现报告如下。 材科和方法 二、观察对象 凡被具有典型狂犬病症状(乱跑、乱咬、乱吠,短时间内连续咬伤多人)的疯狗咬 相似文献
11.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6)
目的观察狂犬病暴露前人群应用国产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小剂量皮内注射的接种反应及其免疫原性。方法选择犬密切接触人群,按照知情自愿的原则,对244名Ⅰ级狂犬病暴露者接种国产纯化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RV),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分成两组,A组122人,分别于第0、7、28 d皮内注射,每个部位0.1 ml;B组122人,分别于第0、7、28 d全量(0.5 ml)PVRV三角肌注射。观察受种者疫苗注射部位皮内及肌肉局部和全身反应,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结果皮内注射组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09%、0.27%、0.27%和10.66%,肌肉注射组分别为0.82%、0.27%、1.64%和0.82%。皮内注射组发热、皮疹、头痛、疲劳乏力等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27%、0.27%、0.55%和0.82%,肌肉注射组分别为0.55%、0.27%、0.55%和0.82%。不良反应常发生在第1、第2次注射之后。皮内注射(ID)组、肌肉注射(I M)组接种狂犬病疫苗后42 d抗体阳转率分别是94.21%和9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冻干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免疫原性良好,皮内、肌肉注射不良反应轻微。对暴露前人群小剂量皮内注射国产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转移因子增强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秀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11):987-988,986
目的探索转移因子(TF)作为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方法分为单针免疫和多针免疫方案。单针免疫是用疫苗或用疫苗加胸腺肽1针免疫;多针免疫按常规5针免疫程序(即0、3、7、14、30天各注射1针)。加TF组按3针免疫程序(即0、7、30天各注射1针)和4针免疫程序(即0、3、7、30d各注射1针),3组狂犬病疫苗均为0.2ml/只,肌肉注射;TF与疫苗混合后肌肉注射。结果单针加入TF(3mg/只)后免疫,在免疫后第7天抗体阳转,效价达1:86。此外,加入TF(3mg/只)后免疫5针可达到5针常规疫苗免疫效果。结论TF作为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佐剂可增强狂犬病疫苗免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家鸿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9,5(6):32-34
<正> 狂犬病在医学上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其临床经过凶险,发病后几乎100%死亡,个别治愈的报告尚难重复。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后,一般潜伏期较长,可用自动免疫获得良好的保护作用。狂犬病既可在暴露前进行预防,又可以在暴露后接种疫苗防止发病。由此可见,狂犬疫苗在控制狂犬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狂犬病毒抗原的研究 用去污剂裂解病毒可以知道至少有5种大的蛋白多肽成份;1.糖蛋白(G);2.膜蛋白1(M_1);3.膜蛋白2(M_2);4.核蛋白(N);5.多聚酶(L)。最近发现核蛋白虽然不能诱生抗体,但有保护作用,1988年WHO已承认,N蛋白的亚单位疫苗也可以用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杨裕华,张进贵,黄捷通,刘传新,陶小润,陈伟迄今为止,用现行的组织培养疫苗对暴露于狂犬病毒者进行免疫预防均报告在疫苗接种后仍有发病的情况[1,2]。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用地鼠肾组织细胞狂犬病疫苗(PHKCV)... 相似文献
15.
陈志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9,5(6):29-31
几年来狂犬病疫苗的研制有很大进展。由于神经组织培养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副反应,各国学者都致力于研究副反应小、免疫效果好的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我国从1981年起广泛应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以亲,狂犬病的平均病死率已由未接种组的17%降低到疫苗接种组的1.04%,而且疫苗无严重副反应。国外相继报告了人二倍体细胞、恒河猴二倍体细胞、提纯的鸭胚、鸡胚细胞及原代胎牛肾细胞等制备的疫苗,还研究了亚单位Gs疫苗,近 相似文献
16.
人用浓缩狂犬病疫苗人体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我国现行的地鼠肾细胞培养人用狂犬病疫苗,经多年使用证实免疫效果肯定.反应轻微,但也存在极少数免疫失败病例[1、2]究其原因,除了疫苗的保存、运输、正确使用以及伤口的妥当处理外,疫苗本身的致价及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此,各生研所根据1993年全国人用技犬病疫苗会议纪要,于1994年开始生产浓缩疫苗,浓缩后的抗原量增加,效价明显提高.但有关毒性和致敬成份也相应增加。因此,本观察对浓缩兹及原信苗(以下称浓苗和原苗)作了反应观察比较。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疫苗和分组系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地鼠肾培养人用狂犬病… 相似文献
17.
周乙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0,17(1):1-3,20
使用狂犬病疫苗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世界上每年仍有大量死于狂犬病的病人,所以狂犬病疫苗仍是目前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狂犬病疫苗的发展历史,疫苗使用方法的改进,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以及新的狂犬病疫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19.
王绍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9,5(6):35-36
<正> 近一个世纪以来,狂犬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有流行,尤其是在最近十年正向世界蔓延,以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我国也不例外。在兽用狂犬病疫苗方面有一些新的进展,按其用于培养病毒的原材料不同,主要分为神经组织疫苗、禽胚疫苗和组织培养疫苗。 一、国外兽用狂犬病疫苗的进展 (一)畜用灭活疫苗:自1911年Semple氏证明用活体脑内繁殖病毒,以石炭酸将其灭活制备疫苗仍有防疫效果以来,产品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两类: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