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晖  华进联 《解剖学杂志》2011,34(4):548-552
维生素A(VA)是生命有机体内细胞增长、分化、增殖和程序性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其参与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肿瘤细胞生长等重要过程[1],对视力、上皮组织及骨骼发育、配子生成及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所必需.  相似文献   

2.
小鼠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增殖与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燕  史小林 《解剖学报》2006,37(3):350-354
目的探讨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的体外增殖与分化.方法将PGC与睾丸支持细胞(SC)共培养进行PGC的体外增殖.用原代PGC悬浮培养获取类胚体(EB),将EB贴壁培养,观察自然分化的结果.结果PGC与SC共培养可获得大量PGC集落.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PGC集落碱性磷酸酶(AKP)和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SSEA-1)均呈阳性表达.将PGC悬浮培养可获得EB,EB贴壁生长后,可自然分化形成上皮样细胞、成纤维样细胞和神经样细胞.结论小鼠PGC与SC共培养能在体外大量增殖.并保持干细胞特性.PGC可形成EB,EB自然分化后大多数形成神经样细胞、其次是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探索如何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获得配子,以了解性别决定的基因调控和环境影响.这些研究都是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建立1个类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like cells)的细胞群体,然后移植到睾丸或继续培养从而获得雄性或雌性配子.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和向生殖干细胞的分化依赖于自身基因表达以及与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本文将对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雄性生殖细胞(有少许为雌性生殖细胞)的关键环节、原始生殖细胞和生殖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标志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主要经历胚胎发育期和青春期后的卵泡发育期,其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转换、减数分裂阻滞和再激活是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各发育阶段独具特征性分子事件,其顺序发生亦需严密的基因调控及与性腺体细胞的交互作用。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学研究揭示了生殖细胞及性腺体细胞的阶段特异性表达基因、信号传导通路及表观遗传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Asprosin是由14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类激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精子无力症是影响生育的常见疾病。Asprosin通过促进卵泡刺激素(LH)诱导小颗粒细胞雌二醇的生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诱导小颗粒细胞孕酮的生成等方式调节卵巢内卵泡的生长和优势卵泡排卵。Asprosin作用于下丘脑和睾丸,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促进生殖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增加精子的数量、存活率和运动能力。Asprosin参与调节卵泡的生长和精子的发生,为不育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靶点。  相似文献   

6.
人类胚胎生殖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胚胎生殖(EG)细胞是来源于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多潜能干细胞。采用无饲养层细胞、无细胞因子等的基础培养液(DMEM+20%NBS+0.1mM 2Me)培养EG细胞,部分在基础培养液添加10μmol/LRA+0.75%DMSO或10μmol/L 5-氮胞苷(5-AZA)诱导人类EG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以检测其是否具有向心肌细胞自发分化的能力。9例(8.49%,9/106)胎儿EG细胞在体外分化得到20个节律性心脏跳动样细胞团,其搏动节律为20~120次/min,体外维持节律性搏动最短2d,最长至15d,呈PAS,Myoglobin,α-actin阳性;对K^+、Ca^+、肾上腺素等具有与在体心脏相似的反应性;透射电镜观察具有心肌细胞样结构。添加DMSO和RA或5-AZA诱导未得到跳动样心肌细胞,但可提高心肌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表明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NK细胞的研究有两大重要进展,一是发现NK细胞的受体多样性,二是发现NK细胞的功能多样性[1,2]。NK细胞受体主要由两个基因复合体集中编码,分别是人第19号染色体上的白细胞受体复合体(Leukocyte receptor complex,LRC)和第12号染色体上的NK细胞受体复合体(NK re-  相似文献   

8.
生长分化因子属于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分子高度保守的亚家族,对骨骼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报道表明: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5,GDF-5)的羧端区域与GDF-6和-7高度同源。GDF-5在治疗肌腱或韧带修复,椎间盘退变修复,软骨修复,骨折愈合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生后发育中的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瑞安  小路武彦  郑平菊  张远强  中根一穗 《解剖学报》1998,29(4):418-421,I012,I013
为了观察小鼠睾丸生后发育过程中生殖细胞自发死亡的方式与规律。用生后0、1、4、7、10、13、18和50dA/J系不鼠,一侧睾丸用2.5%戊二醛,另一侧睾丸用4%多聚甲醛固定18h后,分别用树脂或石蜡包埋,年鉴备超薄和连续石蜡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和TUNEL染色光镜观察。电镜观察显示,在出生当日,可见个别呈死特征的变性生殖细胞,核质溶解,但无染色质聚集。核周间隙扩大,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有空  相似文献   

10.
定向诱导小鼠原始生殖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诱导小鼠原始生殖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最佳条件。方法分离提取小鼠的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接种到6孔培养板中。向不同孔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EGF、β-NGF、RA、肝细胞提取液和与胎肝组织分隔培养,进行诱导分化。用靛青绿摄入试验和α-1-抗胰蛋白酶(AAT)、白蛋白(ALB)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原始生殖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状况。结果与胎肝组织分隔培养2d,可见原始生殖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分化细胞呈圆形和星形,圆形细胞多呈簇状,可以摄入靛青绿呈绿色,并呈AAT和ALB免疫阳性着色,培养12d时分化率达80%。肝细胞提取液也可诱导原始生殖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12d时分化率达70%以上;0.5g/L和1g/L的肝细胞提取液的诱导分化率无显著差异;但是0.5g/L提取液诱导组圆形细胞较多;而1g/L肝提取液诱导组,星状分化细胞多。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诱导4d,可见肝样细胞出现,随诱导时间延长,分化细胞增多,圆形分化细胞较多,12d时分化率达60%以上;20μg/L和50μg/L两种浓度的β-NGF诱导分化率无显著差异。bFGF、EGF、RA诱导组未见AL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RA可以增强β-NGF的诱导分化作用,使星状细胞增多明显。结论β-NGF和肝细胞因子可诱导原始生殖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1.
B淋巴细胞发育及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B淋巴细胞发育分化研究进展迅速,干细胞及不同发育阶段细胞离体培养的成功及PCR靶向基因失活、转基因(鼠)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研究,使B细胞发育分化调节、B细胞抗原受体及其抗原识别、信息传导等理论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并带动了B系相关免疫疾病如自身免疫、免疫缺陷,B系恶性肿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胸腺上皮细胞分化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具有直接杀伤靶细胞、扩大免疫效应的作用。以胸腺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胸腺微环境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基础。T淋巴细胞在胸腺皮质微环境中经历阳性选择形成了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Ⅱ类分子限制性识别能力的T细胞,在髓质微环境中经历阴性选择形成了具有自身抗原耐受能力的成熟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1]),其中不同表型的胸腺上皮细胞是提供T淋巴细胞发育微环境的  相似文献   

13.
性分化与发育异常与SRY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的细胞与分子机理,并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方法对性分化与发育异常36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常规染色体培养的同时行SRY基因检测。结果36例患者中Turners12例,SRY+10例,SRY-2例;单纯女性性腺发育不良7例,SRY+5例,SRY-2例;47,XXY综合征3例.SRY+2例,SRY—1例;单纯睾丸发育不全(46,XY)7例SRY+5例,SRY-2例;两性畸形7例,其中男性尿道下裂4例,SRY+;46,XX男性化1例SRY-;46,XY女性化2例SRY+。结论SRY基因是性分化与发育的重要基因,SRY基因检测对性分化与发育异常患者可以提供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B淋巴细胞发育分化研究进展迅速,干细胞及不同发育阶段细胞离体培养的成功及PCR靶向基因失活、转基因(鼠)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研究,使B细胞发育分化调节、B细胞抗原受体及其抗原识别、信息传导管理论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并带动了B系相关免疫疾病如自身免疫,免疫缺陷,B系恶性肿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TEC)胚胎分化/发育关键基因Wilm’s肿瘤基因(WT1)和pax2的序列启动,探讨TEC逆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从胚胎肾、肾脏损伤模型及体外细胞培养3方面入手,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研究TEC逆向分化时,胚胎期控制TEC分化/发育的关键基因pax2和WT1的表达、pax2和WT1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TEC逆向分化间的关系。结果:(1)胚胎期:pax2和WT1 mRNA先后在胚胎11.5 d及14 d时开始出现表达并逐渐增强,出生14 d后仅有痕量表达。免疫组化显示,成年大鼠中仅肾小球足突细胞表达WT1,TEC中pax2和WT1表达阴性。(2)5/6慢性肾损伤模型:损伤第2周,部分TEC重新出现pax2和WT1的表达,第4周达高峰,两者表达趋势相吻合。pax2在第10周尚有一个新的表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痕量。(3)TEC体外培养:经炎性因子IL-1α(10 μg/L)、AngII(10-9 mol/L)掺入培养后,TEC分别在0.5、24 h内重新表达pax2 和WT1,随后α-SMA出现高表达,细胞呈现间充质样细胞特征。以WT1中和抗体、AngII 受体阻断剂封闭WT1和pax2基因的作用后,α-SM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基本保持原有特征不变。结论:控制胚胎肾分化/发育的关键基因pax2和WT1在成年肾遭受损伤时,可获得重新表达,呈现序列启动现象,TEC同时出现胚胎间充质细胞特征;pax2和WT1的重新表达与细胞浸浴环境(高浓度细胞因子)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内在启动机制参与TEC的逆向分化。  相似文献   

17.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后,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抗原受体,对淋巴细胞正常分化发育至关重要,基因重排发生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RAG基因的发现及克隆化为阐明这一问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本文综述了RAG基因的结构,表达及与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NK细胞的发育、分化与识别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NK细胞由NK前体细胞(NK cell precursors,NKPs)发育分化而来.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发育分化为NKPs,胸腺早期淋巴样前体细胞(Early lymphoid precursors,ELPs)亦能够发育分化为NKPs.肝脏、淋巴结、脾脏亦存在NKPs,提示这些组织器官均可能是NK细胞发育分化的场所.骨髓来源的NKPs能够迁移至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等部位;胸腺来源的NtPs能够迁移至淋巴结而进一步发育分化.NKPs进一步发育分化为不成熟NK细胞(iNKs),进而经过一系列的"education"后成为成熟NK(mNKs).在iNKs向mNKs发育分化中"自身MHCI类分子"的"education"使raNKs至少表达一种抑制性受体,或者不经过"自身MHC 1分子"的"education"但也表达NK细胞特异性受体.NK细胞可表达一系列活化性受体及抑制性受体,两者间的平衡是控制NK细胞是否被激活的重要机制.除了经典的杀伤性NK细胞外,可依据NK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的不同将NK细胞分为辅助性NK细胞(NK1,NK2,NK3),调节性NK细胞(NKreg)和抗原提呈NK细胞(NKDC)等.NK细胞在体内的分布频率是lung>liver>blood>spleen>bone marrow>lymph node>thymus.何种机制导致NK细胞在某些组织器官(如肺脏、肝脏)的"优势"分布尚不清楚,可能与NK细胞的招募、归巢,亚群分布,或者不同组织局部的进一步发育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后,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抗原受体,对淋巴细胞正常分化发育至关重要。基因重排发生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RAG基因的发现及克隆化为阐明这一问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本文综述了RAG基因的结构、表达及与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胚胎睾丸生殖细胞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与电镜技术,对15例7至28周人胚胎睾丸生殖细胞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1)据时间,位置及形态结构特点,将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初步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生殖细胞阶段,生殖母细胞阶段和前的细胞阶段。其中前精原细胞阶段又经历了早,中,晚三上时期各期出现的时间有交错。(2)14周是胚胎生殖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