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梅春 《新中医》1998,30(2):6-7
通过对《内经》、《伤寒论》等名著的学习和研究,结合临床体会,阐明《内经》有关治则的临床意义,对辨势施治进行了探讨。认为“势”分为两种,一为正气抗邪之趋势;二焦发展之趋势。前者治宜因势利导,顺势治之,多适用于实证;后者治宜堵泊截流,逆势疗之,而多运用于虚证。再会和必须辩别清楚,方不至误。  相似文献   

2.
"因势祛邪"是中医治疗学特色,因势利导是"因势祛邪"治则确立的哲学基础,人体正气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趋势是"因势祛邪"治则确立的生理病理学基础。在"因势祛邪"治则立论依据的基础上,从因机体外宣之势以祛邪、因机体驱下之势以祛邪、因机体上越之势以祛邪等方面,分析"因势祛邪"治则在中医治疗学中的应用,体现了"因势祛邪"治则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虎成 《光明中医》2007,22(10):1-1
通因通用,原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它是反治法的一种,历代医家都有阐发.但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灵活多变,而且有正法、有变法,可谓尽通因通用之能事.  相似文献   

4.
许心纯  范勇 《新中医》1992,24(11):9-11
疾病过程,是由疾病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一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能不对人体生理、病理及其影响因素作动态的、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研究,始终注意分析疾病各方面的矛盾,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知常达变 因变施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云 《中医杂志》1993,34(10):596-597
诊暇之余,仔细揣摩治疗之得失,无不感叹中医治疗之难。当今提倡中医现代化,强调大样本、可重复性的研究,固为重要,然非一朝一夕之事。面临种种疾病,能灵活运用中医辨证论  相似文献   

6.
论仲景因势治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势是指疾病在正邪斗争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的发展趋势。由于人体正气有强弱之分,感邪有轻重之别,故其病势有或隐或现、或急或缓之不同,临证时应因势而采取各种相宜的治法,以提高疗效。现就《伤寒杂病论》因势治病观浅论之。  相似文献   

7.
何凡夫 《国医论坛》2000,15(6):17-18
中医基础理论根据《内经》的有关内容 ,提出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三因制宜”学说 ,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细究经文 ,《内经》中除了“三因制宜”之外 ,“因势制宜”的学术思想也同样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辨证施治。所谓“势”,是指疾病发展的动态表现形式 ,即是一种病理趋势。这种趋势随人体正气的强弱 ,病邪的性质 ,感邪的部位 ,以及脏腑本身病变的影响 ,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病势决定的具体治疗方法 ,即是“因势制宜”。现就《内经》中“因势制宜”的学术思想探讨如下。1 顺其势顺其势 ,就是顺着病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金匮要略》中各种证治方法,提出因势制宜治则,并根据不同的病势,分为因势利导、造势祛邪、待势而治、逆势而调等4种治疗原则。正邪相争,正气有祛邪外出之机时,治宜因势利导,包括散邪于外、越邪于上、逐邪于下3种治法;当正气不足,无力祛邪于外时,则又需培补正气以造祛邪外出之势,分先造势后祛邪和造势祛邪并用两种治法;当正邪互争,僵持难愈时,又当待势而治;若气机失常出现气血逆乱之势,此又需逆势而调,调法有三:升而举之、降而潜之、敛而收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喘证的治疗。方法:解读张仲景有关喘证的原文。结果: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有关条文的理解,归纳、总结治喘13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解肌祛风、降气定喘;辛温解表、化饮平喘;辛凉清热、宣肺平喘;表里双解、清热平喘;荡涤燥热,泻实平喘;宣泄寒湿,搐鼻定喘;泻下逐痰开肺平喘;宣肺泄热,降逆平喘;通阳散结,豁痰下气平喘;补虚散饮,通阳利水平喘;温运脾阳,除湿散寒平喘;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以定喘。结论:《伤寒杂病论》辨治喘证,在辨证上,既言证候,又指病机。施治上,则根据病机、病性、病位不同,因势利导,立方严谨,用药精当。  相似文献   

10.
曾庆明  雷跃 《中医研究》1997,10(4):9-12
《伤寒论》“因势制宜”治则再探广东518049深圳市梅林医院曾庆明雷跃主题词《伤寒论》治则笔者1992年在《江西中医药》第4期曾发表《略论〈伤寒论〉因势制宜》一文,就因势制宜治则在《伤寒论》中的应用作了粗探。随着对原著的继续学习和临床的不断实践,深感...  相似文献   

11.
晋钰丽 《西部中医药》2009,22(11):12-12
<黄帝内经>"因势制宜"的用药规律主要体现在"顺其势"和"逆其势"2个方面,临证时应根据邪气的所在部位及疾病的性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略论《伤寒论》因势制宜治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因势制宜”治疗原则,并系统探讨该治则中《伤寒论》的各种治疗方法,以及方剂配伍和药物应用规律。认为“因势制宜”治则,是指治疗疾病时,一要顺从正气祛邪力趋势,用散、越、下诸法,着力祛邪;二要顺从正气趋势,用升、降、收诸法,立足护正,从而达到愈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美香  吴小明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60-1861
张仲景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治疗水气病的规律,创制了一批疗效显著的“治水”方剂,是“治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近年来,对仲景“治水”论的研究,在水气病分类、病因病机、治疗规律、方剂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体质思想渊源,为现代体质学说厘清原始脉络,旨在更好地用体质学说指导临床养生及治疗,特别是对外感疾病的辨治。方法:查阅《伤寒论》原书相关条文及历代医家的解读,分析其相关症状、证候与现代体质之间的联系。结果:《伤寒论》桂枝汤证对应气虚质太阳病患者,麻黄汤证对应平和质太阳病患者,大青龙汤证对应阳盛的太阳病患者,小青龙汤证对应痰湿质太阳病患者,葛根汤证及桂枝加葛根汤证对应阴虚质太阳病患者。结论:《伤寒论》太阳病本证的演化确与患者的体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当关注其平素体质,这对预知其病情演变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古人言"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少阳脉"的诊断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论张仲景之保胃气学术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嘉毅 《河北中医》1998,20(6):377-377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自始至终贯穿保胃气的学术思想,充分向后人昭示胃气的重要性.笔者从治疗、预防及预后等方面阐述其理,不妥之处,望同道指正.1 论理精湛胃气就是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及吸收功能,是胃受纳、脾运化、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活动的反映.胃气的重要性在许多要著中提及,如《内经》中说:“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伤寒杂病论》也不例外,如《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阐述了疾病的发生无不与胃气受损相关,或疾病过程中易发生呃逆、干呕食臭、呕吐、默默不欲食、心中痛热、饥不欲食、下利清谷等脾胃气虚、胃气上逆的症状.因此在《伤寒杂病论》中几乎方方不离养胃之品,法法不离保胃气之大法.2 功效卓著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治疗六经病中非常重视顾护胃气,常用保胃气药物有:炙甘草、干姜、生姜、人参、大枣、白术、茯苓、白芍药、半夏、粳米等,且法度严谨,功效卓著.具体治则有以下几方面:①健脾养胃法,以小建中汤为代表;②顾护脾胃法,每在攻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的“火逆”观与孙思邈之“热证可灸”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的“火逆”观与孙思邈之“热证可灸”论510407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陈治忠,张家维(指导)张仲景,东汉时期伟大的中医医药学家,有“医圣”、“中医之祖”之称谓,在他所著之《伤寒杂病论》中,共有专论或涉论针灸学方面条文四十余条,虽然内容所占全部经文比...  相似文献   

18.
丁肇卫 《河南中医》2011,31(6):572-573
“因”字在《金匮要略》中用作动词使用时,多做谓语,表示“因袭”“遵循”“依靠”等;用作介词时,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发生的原因,可译成“因为”“由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发生的依据,可译成“利用”“随着”;用作连词时,可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作“就”“便”“于是”等,或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作“因为”“由于”“因而”,或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可译作“且”“而又”等。  相似文献   

19.
周唯 《中医研究》1997,10(1):1-4
辨证施治技艺化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理论的哲理化、认知的主体化、思维的形象化是其形成的内在根源。这一特点给中医学带来了一定局限性。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症征与微观认识结合、辩证用药与药理实验结合,是克服其局限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医学著作及史籍的查阅、考证,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总结、梳理张仲景“医圣”名号之由来及加冕的始末,分析其内在原因。最后确定张仲景加冕“医圣”可分为3个时期:(1)晋隋唐之萌芽期。张仲景传世著作被医家秘藏,流传不广,学术价值不为世人所知,仅在医界传习,未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2)宋金元之加冕期。张仲景著作广为流传,学术价值被世人所认可推崇,遂称之为“大圣”“亚圣”,名号不一,然“圣”名已彰。(3)明清之固着期。世人对仲景学术价值的成就与贡献取得统一认识,认为其为医界不可超越的高峰,皆以“医圣”谓仲景,使仲景“医圣”尊号固着下来。其加冕“医圣”的内在原因是仲景学术魅力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