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治疗方法选用:补脾土,推大肠,运土入水,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分推腹阴阳,揉脐。加减:寒泻者加推三关,揉外劳宫。热泻者加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大肠。伤食泻者加清脾胃,揉中脘。有惊者加掐五指节,平肝。偏于脾虚者重用补脾土,运内八卦,捏脊,揉...  相似文献   

2.
温灸,经穴按摩治疗反复性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友冰  张戈 《四川中医》1998,16(7):53-54
小儿腹泻经药物治疗后2-3周末愈,或伴其它感染症状而腹泻时有反复者(反复性小儿腹泻),与小儿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辨证属伤食、脾虚、脾肾阳虚者多,因此我科临床采用经穴按摩结合温灸神闭、关元两穴治疗,与单纯温灸神闻、关元穴组比较,具有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共收治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均是药物治疗2-3周未愈者,按《中医儿科学》中反复性小儿腹泻分型诊断标准,计伤食泻12例,脾虚泻25例,脾肾阳虚泻13例。对照组共30例,其中男性阴例,女性12例;伤食泻15例,脾虚泻8例,脾肾阳虚…  相似文献   

3.
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2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永军 《中医研究》2007,20(12):54-55
小儿伤食泻亦称食积泄泻,其病因病机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不节,易伤脾胃,脾胃受伤不能腐熟水谷,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并走大肠,导致泻泄。高氏揉捏法是通过揉腹、揉背俞穴、揉足三里、捏脊,对小儿伤食泻进行治疗的。2002-04—2003-12,我们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27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研究272例全部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电力医院就诊的小儿伤食泻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5例,男49例,女86例;年龄平均(3±2.46)岁。对照组135例…  相似文献   

4.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方法多样,以辨证推拿、流派推拿、特殊手法推拿及综合疗法4种形式为主,均疗效确切,操作部位以大肠、脾经、腹、脐、龟尾、七节骨等较为常用,风寒泻多配推三关、揉外劳宫;湿热泻配清天河水、退六腑;伤食泻多加清胃经、揉板门及足三里;脾虚泻则配以气海、百会。但仍存在文献类研究较少、用穴作用机制不明确及评价标准不统一...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泻一证较为常见。病因常为多食瓜果、生冷、油腻及不消化食物;或因春伤风、夏伤暑、秋伤湿,使肠胃受到影响;或者脾胃素虚弱,所以,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的有伤食泻、寒泻、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犁等几种不同的腹泻。  相似文献   

6.
关于泄泻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痛泻的成因不囿于食积胃肠和肝脾不调两个方面 ,凡肠道积滞不畅而腹泻者 ,皆可出现痛泻 ,而且泻后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五更泄不独见于肾阳虚 ,肝郁乘脾、酒积伤食等也可泻在五更。湿是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 ,淡渗法是治疗腹泻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车前子、茯苓是利小便而实大便最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江海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79-1780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腹泻辨证分型为脾虚型、伤食型两型。在基本手法摩腹、揉中脘、揉鱼尾、推上七节骨、按揉足三里及捏脊的基础上,脾虚型加用补脾土、补大肠、揉外劳宫、推三关。伤食型加用清大肠、运内八卦、揉天枢、揉板门。结果:50例腹泻患儿,经治疗后均获治愈,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疗效显著,方便易行,且小儿又可免去针药之苦,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家义  王时灿 《中医杂志》2002,43(5):388-389
认为痛泻的成因不囿于食积胃肠和肝脾不调两个方面,凡肠道积滞不畅而腹泻者,皆可出现痛泻,而且泻后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五更泄不独见于肾阳虚,肝郁乘脾、酒积伤食等也可泄在五更;湿是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淡渗法是治疗腹泻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车前子、茯苓是利小便实大便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将婴幼儿腹泻辨证分为风寒、湿热、伤食、脾虚型,采用补脾、清大肠、摩腹、揉按止泻穴、足三里、长强及捏脊等法进行治疗,结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般资料:107例中,男51例,女56例;年龄62天至6岁;病程2至12天。其中伤食泻21例;热泻17例;虚泻22例;寒泻47例。治疗方法:基本手法采用推法、揉法。常用穴位:推脾土,揉外劳宫,揉乙窝蜂,捏挤神阙、天枢,逆运内八挂,推四横纹,推补肾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对35例小儿腹泻的中医辨证护理,有一定的体会,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35例患儿辨为伤食泻12例,风寒泻8例,湿热泻5例,脾虚泻7例,脾肾阳虚泻3例。临床分别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益气,补脾益肾止泻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护理。1 伤食泻症见脘腹胀满,腹部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黄绿色水样便或伴有奶块,夜泻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护理措施:严格控制饮食。禁食8~12h左右,待腹泻好转、腹痛腹胀减轻后,予进食少量稀饭,由稀到稠。禁食油腻、多渣饮食如纤维素多的蔬菜及生冷瓜菜。如为伤肉食,…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清水样稀便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为主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本院儿科2009年共收治87例腹泻患儿,根据发病节气、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等五个证型,辩明后分别施予不同的中医护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儿腹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便,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四季均可见,但多发于夏秋季节,本病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暑、湿之邪,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或内伤乳食,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运化,下趋力弱,而致腹泻,病因一般有感冒伤食泻、肾虚泻、惊泻、热泻、寒泻、脾肾阳虚泻、湿热伤阴泻和脾虚泻.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腹泻除与饮食、气候等因素有关外,尚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关.本文就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贵 《家庭中医药》2011,(11):29-29
无论在中医还是西医,小儿腹泻都被列为小儿常见病。西医按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又分为肠炎和痢疾等。中医把小儿腹泻划分为湿热泻、脾虚泻、伤食泻、寒湿泻等。  相似文献   

15.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 ,脾常不足 ,无论感受外邪 ,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幼幼集成》中曰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若饮食失节 ,寒温不调 ,以致脾胃受伤 ,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小儿腹泻的病症可根据病因、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分为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和湿热泻 ,进行分辨寒热 ,审察虚实 ,辨证施护。1 伤食泻本症常由于饮食不节 ,乳食积滞所致 ,症见脘腹胀满 ,腹响或腹胀满 ,泻后痛减…  相似文献   

16.
杨其仁 《四川中医》1998,16(3):18-18
腹泻是消化道的一种疾病,小儿腹泻临床尤为常见。外感湿热、寒湿、脾胃虚弱均可致泄,然与饮食不慎的关系最为密切。另外亦有因牌虚伴惊吓而泻者,以及“府积”腹泻等。对于泄泻的治疗法则,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医宗必读》载有九个大法,曰:“泄泻治法有九:升提、谈渗、清凉、疏泄、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1]但在具体应用上,首先应当分清寒热虚实:治寒泻着重于温中;治热泻着重于清热;治伤食泻着重于导滞;治牌虚泻着重于补牌;脾肾阳虚当以温补脾肾。原则上是寒者宜温;热者直清;滞者宜消;虚者宜补。如虚中挟实,则补…  相似文献   

17.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较好、经济、安全等优点。现就近年来用推拿方法治疗小儿泄泻及机理研究作一综述。一、治疗概况 1、辨证分型施术单吉平小组〔1〕以直推脾土、推上三关、运内八卦、推后溪、推鸠尾到神阙、天枢两旁向下直推、顺逆揉运全腹,按摩鞋带穴、涌泉、足三里。属寒泻直推上三关次数加倍,手掌擦热按脐;热泻加提拿肩井穴、上推天河水;伤食加虎口推出大肠,从鸠尾直推中极;脾虚泻加大补脾土、揉长强穴。治疗99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婴儿腹泻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5型,即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脾虚型和脾肾阳虚型,分别给予分手阴阳、揉总筋、推脾土,运外八卦、摩腹、按足三里、揉龟尾、捏脊等推拿手法治疗,每日一次。结果:共治疗62例患者,最短治疗3次,最长治疗30次,治愈35例,显效21例,有效6例。结论: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疗效。方法:48例小儿伤食泻患者采用清胃经、补脾经、补肾经、逆运内八卦、取天河水、乾坎艮入虎口、下推七节骨及龟尾等推拿手法治疗,随症加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4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手法脾肾同调治疗小儿伤食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三揉一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卿 《新中医》2002,34(7):44-45
目的:观察三揉一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小儿伤食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86例采用三揉一捏法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手法治疗,共治疗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为97.50%;治疗组临床治愈所需天数为(3.25±1.78)天,对照组为(3.41±1.85)天,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揉一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与常规手法治疗该病比较有相近的效果,但三揉一捏法取穴精,操作时间短,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