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伏邪学说”论述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后潜伏于人体内,大多伏而不发,因无症而难辨,但当肝炎处于活动期时,症状明显,这与“伏气”的认识相一致.从乙型肝炎病毒致病与中医“伏气”学说的比较分析,认为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蕴含“扶正托毒”思想,从而丰富了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机学说和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医脾胃角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肝有关,也与脾胃密切相关,顾护脾胃贯穿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整个过程,强调了从脾胃论治本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伏邪理论中药汤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和药理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伏邪理论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HBV DNA下降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即LN、HA、CIV以及PCⅢ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HBV DNA下降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LN、HA、CIV以及PCⅢ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伏邪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汤剂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从胆论治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而论,慢性乙型肝炎HBsAg、HBeAg、抗HBc阴性病例经过治疗后的预后比其阳性的好,临床病例多数发现较晚,使其转阴实属困难。笔者从胆论治为主,单纯使用中药治疗90例此类难治性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病例来源和观察方法1.1 病例选择 两组均系我院1993~1997年住院或家庭病床及门诊病例,随机分为单纯使用中药治疗组和使用西药及中成药对照组二组。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5月5日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慢性传染性疾病如慢性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对于中医学来说,因其病程迁延,临床症状初起多不典型,且常为无症状,多必须靠现代实验室检查方能得知,故难于实施辨证论治.因此,对于众多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的中医治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鉴于此,笔者祥查了历代文献,发现"伏邪"理论与慢性传染性疾病的病变及发展机理颇多相似,可指导此类疾病的辨证论治.以下为鄙人的一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6.
试论慢性乙型肝炎从痰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胁痛"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由脾肾内虚、瘀血阻络、湿热疫毒羁留所致,治疗常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之法.但慢性乙肝患者多见头重、身困、呕恶、口腻厌油、嗜睡、皮肤油垢增多、舌苔腻、脉弦滑,及病情反复、经久不愈等痰证证候.因此,笔者认为,痰邪伏肝也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病机,应重视从痰论治.  相似文献   

7.
8.
乙型肝炎从瘀论治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从温病论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从湿邪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势缠绵,病程漫长,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彻底明了,国内外也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笔者在多年临床及科研工作中认识到,湿邪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因,从湿邪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显得尤为重要。1湿邪是慢性乙肝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大多起病缓慢,初起症状多隐伏不显,随病情发展,多表现为疲乏、嗜睡、食欲不振、恶心欲呕、腹胀、肢困、黄疸、便溏、腹泻、苔腻等湿邪困阻症状。《温病条辨》指出:“湿为阴邪,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黏…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从脾论治125例疗效观察江西中医学院(330008)王宏伦,吴月娥关键词乙型肝炎;从脾论治一、临床资料125例全部门诊治疗,男性68例,女性57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8岁,平均年龄35。25岁,15~40岁之间占67%。病程:3个月~2...  相似文献   

12.
刘文礼 《中医研究》2010,23(5):63-65
孔光一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他从事温病学理论研究与临床诊疗六十余年,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及发热性疾病。对于发热性疾病,孔老强调伏邪致病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体质、病邪属性、邪伏部位、邪正盛衰、治疗情况等影响伏邪发病的因素,及伏而后发、诱因引动、反复发作等伏邪发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5):942-944
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源头之一,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特点为邪气侵袭人体,潜藏于内,逾时而发。正气亏虚是伏邪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是邪伏于机体的先决条件。正气的虚实状态决定了邪气能否侵入、伏留及发病,是疾病产生的关键所在,故伏邪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并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特点符合中医学的伏邪理论,且正虚在其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扶正祛邪当贯穿慢乙肝的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论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其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学的“关格”、“肾劳”、“肾风”、“癃闭”、“溺毒”等病。在诊治慢性肾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各个临床分期均有其特殊的证候特点,分期论治可执简驭繁,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循"的特点,与伏邪致病特点一致,其病因为伏邪内郁,病机特点为邪恋正虚,故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主.根据伏邪本身发病特点,分三期进行辨治:病邪潜伏期,多见里热,主要以清透伏邪为主,使病邪从外而解.肝炎发作期,正邪相争,湿热疫毒郁阻于体内,出现黄疸,或为"阴黄",或为"阳黄",治以清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分型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有效途径。方法:依据68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象分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腺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5种不同证型,分别自拟5组配方。结果:各型之间治愈好转率及疗程长短均有明显差异。湿热中阻型与肝郁脾虚型疗程为2-4个月,治愈好转率分别为100%,93.3%,肝肾阴虚型与脾肾阳虚型疗程为4-6个月,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0%,87.5%,瘀血阻络型疗程在6个月以上。治愈好转率为80%。结论:湿热中阻型与肝郁脾虚型邪毒较盛,正气尚未致虚,疗程较短,治愈好转率较高。肝肾阴虚型与肝肾阳虚型及瘀血阻络型邪毒较深。正虚邪实,疗程较长,治愈好转率差。  相似文献   

17.
从脾论治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1998—2001年中 ,应用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60例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凡符合慢性肝炎的均收入观察病例。1 2一般资料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38例 ,女22例 ,年龄在23~66岁 ,平均43岁 ,病程8个月~14a。2治疗方法以健脾益气法为主 ,兼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则成如下方剂 :党参20g,黄芪20g,当归20g,炒白术20g,茯苓20g,郁金15g,丹参30g,鸡血藤30g,赤芍15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15…  相似文献   

18.
从瘀论治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滨  门宝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11):22-23
慢性支气管炎 (下称慢支 )多属中医“久咳”、“喘症”、“痰饮”、“肺胀”等范畴 ,多见于老年患者。病机多为长期受多种外邪侵袭 ,肺之宣肃功能失常 ,日久肺气受损。对慢支病机的认识 ,一般着眼于气分失调者居多 ,究其血瘀者鲜见。笔者认为 ,肺气失宣或肺气亏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然而肺气不得宣达 ,血为气滞 ,运行不畅而致肺络瘀阻也不容忽视。因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患者除咳、喘、痰外 ,大多还兼有舌边尖有瘀点或瘀斑 ,舌下静脉纡曲、怒张 ,面色暗淡 ,甚则口唇青紫等瘀血征象。因此 ,研究慢支血瘀症的机理 ,探索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支中…  相似文献   

19.
慢性腹泻从脏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从肝论治慢性腹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泻中医称之为泄泻,主要责之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更认为“浅者在脾、深者在肾”,主张温肾健脾为治。从肝论治慢性腹泻亦是基本大法之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认为久患泄泻是“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创泄木安土之法,既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