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永言 《临床荟萃》1999,14(6):250-250
窒息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据perlman报道新生儿窒息可引起肾脏、中枢神经、心血管、胃肠道等多脏器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本文就我院1994年7月至1997年6月收住60例新生儿窒息与肾功能损害关系作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治疗组为从我院1994年7月至1997年6月收住的胎龄≥37周,日龄≤3天的窒息新生儿病例60例,其中重度窒息(Apgar评分1~3分)38例,轻度窒息(Apgar 4~7分)22例。体重1850~4100g,男42例,女18例。对照组:正常新生儿60例,均为胎龄≥37周,Apgar评分9~10分,日龄≤3天,体重2500~3850g,男38例,女22例 1.2 方法 均于入院后24小时内抽血查肌酐、尿素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70例窒息新生儿与30例无窒息新生儿作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检测.并进行分析观察。结果:70例窒息新生儿中血BUN、Cr显著高于无窒息对照组(P<0.001),重度窒息组血BUN、Cr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体重<2500g组BUN、Cr显著高于体重>/2500g组(P<0.025),胎龄<37周组BUN、Cr显著高于胎龄≥37周组(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缺氧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血BUN、Cr可作为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和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小飞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190-1191
作对59例新生儿窒息(asphyxia)进行7种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比无窒息组新生儿明显升高,而且由窒息而致的多脏器功能损害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窒息新生儿的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检测 40例窒息新生儿的血电解质及肾功能的变化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窒息新生儿 40例中男 31例 ,女 9例 ;孕周 :<37周 17例 ,37~ 42周 2 1例 ,>42周 2例 ;根据 1分钟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 (4~ 7分 ) 2 0例和重度窒息组 (0~ 4分 ) 2 0例 ;采血平均日龄 0  相似文献   

6.
李丽  王喆  郑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359-3359,3361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时胱抑素C(CysC)与尿素氮(BUN)、肌酐(Cr)3个指标在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为窒息新生儿及正常新生儿分别采静脉血用酶法检测BUN、Cr、及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127例).结果 轻度窒息组CysC均值为1.77 mg/L阳性率为83.73%(36/43);重度窒息组CysC均值为2.17 mg/L阳性率为91.18%(31/34);对照组CysC均值为1.45 mg/L,阳性率为8.00%(4/50);窒息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BUN阳性率6.98%(3/43)、Cr阳性率为16.29%(7/43);重度窒息组BUN阳性率11.77%(4/34)、Cr阳性率为17.65%(6/34);对照组BUN阳性率6.00%(3/50)、Cr阳性率为8.00%(4/50);经统计分析BUN、Cr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是目前反映早期肾功能损伤较好的指标,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反映室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实验室指标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窒息新生儿(40例)生后第1天、3天、7天的血、尿β-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水平。结果 窒息组血β2-MG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第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β2-MG第1天、第3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BUN、Cr第3天达高峰,而后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窒息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一组内尿β2-MG的异常发生率高于血β2~MG、BUN、Cr的异常发生率(P<0.05)。结论 窒息后新生儿肾功能改变呈显著性变化,尿β2-MG检测是判断窒息后新生儿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明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5):339-339
目的 通过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进行肾功能监测,以了解窒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生儿窒息患儿与健康新生儿血、尿β2-M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窒息新生儿血、尿β2-MG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窒息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尿β2-MG的改变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中血肌酐及尿素氮的检验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重度窒息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值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肾功能损害与无肾功能损害导致新生儿死亡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血肌酐、尿素氮检查,对早期干预和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肾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4月间我院对 5 0例窒息新生儿与40例正常新生儿均测定了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和尿红细胞 ,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0例窒息新生儿中 ,男 2 8例 ,女 2 2例。妊娠小于 37周 19例 ,大于 37周 31例。出生体重小于 2 5 0 0g17例 ,大于 2 5 0 0g 33例。轻度窒息 18例 (Apgar评分 4~ 7分 )占 36 0 % ,重度窒息 32例 (Apgar评分小于 3分 )占 6 4 0 %。对照组 40例正常新生儿中 ,男 2 3例 ,女 17例 ,均为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 2 实验室检查 两组均用尿袋收集新生儿尿液 ,测定…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与肾功能损伤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治窒息患儿 90例 ,均做了肾功能监测如尿素氮、肌酐、尿常规检查。发现窒息患儿有轻重不同的肾功能损害 5 4例 ,损害轻重程度相差很大。重度窒息组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及正常新生儿组。由此可见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程度与Apgar评分有关 ,评分越低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对重度窒息患儿应做尿量监测 ,发现尿少需及时做血、尿素氮和肌酐测定 ,以便及早诊断肾功能衰竭 ,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的急症,窒息缺氧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胃肠道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动器官,胃肠功能障碍的出现常提示病情加重,预后不良。因此早发现、早处理是防止病情发展、减少死亡的关键。我们对46例窒息新生儿胃液pH值进行动态监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产的ARRAY360系统,测定6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尿α1微球蛋白,同时用日立71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尿素氮和肌酐测定,结果:尿α1微球蛋白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0.001)。结论:尿α1微球蛋白的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苍白窒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2002年,我院共收治新生儿苍白窒息后引起急性肾衰的患儿5例,经过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及精心护理,5例患儿均脱离危险,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纽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UN、Cr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d、7dBUN、Cr指标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损害无明显差异,但胃肠功能损害率和肾功能损害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生命安全,缩短病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UN、Cr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 d、7 d BUN、Cr指标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损害无明显差异,但胃肠功能损害率和肾功能损害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生命安全,缩短病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虹 《临床医学》2003,23(6):18-19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电解质及肾功能的变化 ,探讨其变化和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 ,按其窒息的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 ,于生后 2 4小时内采取静脉血 3ml,查电解质K、Na、Cl、Ca及BUN、Cr ,并与同胎龄组、同体重组的新生儿的电解质和BUN、Cr进行对比。结果 :窒息新生儿电解质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血钠、血钙的变化 ,足月儿表现为随窒息程度的加重 ,肾功能损伤有加重的趋势 ,P <0 .0 1。早产儿则无明显加重趋势P >0 .0 5。结论 :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 ,越容易出现电解质的紊乱 ,且肾功能损伤越严重。临床上应严密监测及早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郧西县人民医院接诊的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患儿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根据其肾功能损害采取对症处理,而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 d、7 d时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Cr)水平,同时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心功能损害、胃肠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在内的脏器损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27/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治疗后3 d、7 d时Cr与BUN水平皆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治疗后7 d时呈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儿改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各个脏器损害发生率上皆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胃肠功能与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总有效率较高,并能明显减少胃肠、肾等脏器的损害,改善患儿Cr与BUN水平,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1997年2月~1998年2月,收治窒息新生儿17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10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新生儿窒息并MODS106例,其中男69例,女37例;胎龄32~43周;体重1650~4300g;入院时间为出生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