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宏光  杜玲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85+89-85,89
目的探讨外伤后肢体动脉急性闭塞介入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5月-2010年6月对本院20例外伤后肢体动脉急性闭塞患者,进行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DSA造影清晰显示肢体动脉闭塞段部位、范围及程度。20例均为急性病例,其中溶栓后16例闭塞血管完全再通,溶栓成功率为100.0%,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2例闭塞血管部分再通,开通程度〉85.0%,临床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总有效率为90.0%。结论外伤后肢体动脉急性闭塞通过介入溶栓治疗,治疗效果良好,而且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段.同时为外科手术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收治的62例(62条患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该研究中59例患者患肢动脉得以开通,其中22例患者术中植入支架,支架植入率37.3%(22/59),术后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2±0.12)升高至术后的(0.85±0.10)。于术后3、6、12、18个月进行随访,患肢动脉通畅率分别为98.3%(58/59)、94.9%(56/59)、86.4%(51/59)、83.1%(49/59)。结论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可以暴露血管真实管腔形态、降低支架植入率,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折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方法对本科室7例骨折术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者均行骨折内固定术,其中1例骨折内固定并血管吻合术后形成,通过造影确定栓塞的程度、范围、部位后,在抗凝的同时用尿激酶溶栓,开通后常规口服抗凝剂3个月。结果7例急性形成的血栓均溶解,患肢远端血运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形成的急性血栓通过造影明确栓塞的部位、程度、范围,然后采取急诊溶栓措施可有效地解除动脉闭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内导管溶栓配合Fogarty导管动脉取栓在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40例患者均经肢体动脉造影证实动脉闭塞,病变涉及动脉50段;病程8~120小时(平均60.5小时);病变长度5~30cm(平均16cm)。40例均先行动脉内导管溶栓治疗,尿激酶用量50万~150万IU(平均105万IU),短期溶栓治疗失败后10例行Fogarty导管动脉取栓术,1例行经皮穿刺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短期溶栓治疗后,30例血管复通;复通后1例围手术期再闭塞,置入血管内支架一枚。另10例行Fogarty导管动脉取栓术后亦复通。38例术后恢复好,2例截肢,但均显著降低了截肢平面。结论动脉内导管溶栓与Fogarty导管动脉取栓均为治疗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有效的方法,各有优点与局限,应根据病例具体情况选择或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5.
曹莉 《海峡药学》2012,24(9):193-194
目的 比较使用2万U·mL-1尿激酶封管与美国肾脏病与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DOQI)推荐的方案对双腔透析导管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0例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2万U·mL-1尿激酶溶液24h停留封管溶栓治疗,对照组使用K/DOQI指南推荐方案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溶栓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动脉端、静脉端的溶栓成功率以及总成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治疗组血栓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T、APTT和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不明显,上述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停留封管法治疗成功率与K/DOQI推荐的方法相似,但封管法不会造成尿激酶进入血液循环,且操作方法更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肝动脉阻塞后会导致肝脏梗塞和胆管的缺血坏死,而常规的溶栓治疗又因其潜在出血危险以及疗效较差而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2例肝移植术后HAT。现就其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巴氏指数数据差异极小,而护理后,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加速患者的恢复,保证患者健康,同时还能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眼动脉的主要分支,是视器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其血栓形成后依其侧枝循环开放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不一:一过性黑蒙、眼前数指、手动及进行性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若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多会导致失明。该病是眼科的急重症之一,而单纯眼科保守治疗疗效有限,近年我们对部分病人进行了接触性动脉溶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胫后肌群静脉丛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途径,缩短治疗时间。方法 对38例确诊的急性胫后肌群静脉丛血栓形成的患者,在传统的远端静脉滴注溶栓药物的基础上增加经股动脉冲击给药的途径,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溶栓治疗14~35天,38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经彩色超声多普勒复查,血栓均消融。结论 增加经股动脉给药的途径,扩大了尿激酶与血栓的接触面,缩短了疗程,减少了血栓机化的机会,提高了治愈率。同时应加强对急性胫后肌群静脉丛血栓形成的认识,及时诊治,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Fogarty导管在急性肢体动脉取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治疗的38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8例患者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30例达临床治愈,6例病情好转,2例无效。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急性肢体动脉栓塞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86例行超选择肢体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术患的护理体会到: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术后制动、严密观察和防止再栓塞是动脉栓塞介入疗法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报道由于加强了关键环节的护理,86例介入治疗的患,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应用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及静脉通畅评分评估导管溶栓术后疗效。结果65例患者肢体肿胀均消退,无出血并发症。治疗后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显著小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58.29±10.38)%。结论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卞栋 《安徽医药》2003,7(3):195-196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动脉缺血(AEI)的病因、治疗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AEI患临床处理的经验。结果 手术处理21例占95.5%;非手术处理1例,肢体挽救率100%。结论 急诊手术对绝大多数AEI的病人有效。该病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总的原则是尽快恢复缺血组织的血供;减少毒素吸收并注意保护多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王锦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641-1641
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对慢性周围动脉栓闭塞39例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 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在血栓炎症反应和静脉高压双重作用下,血栓部位甚至以远未受血栓累及的静脉瓣膜受到破坏,造成血流倒流性病变,使患肢静脉处于严重的淤血和高压状态,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 thromboticsyndrome,PTS)[2].DVT 存在血栓清除不彻底、出血并发症高、易复发等缺点[3].目前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存在争论,经导管溶栓疗法作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总结自2009年7 月至2013 年9 月经导管溶栓的患者36 例,与同期随机抽取的外周静脉溶栓的患者36例,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1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导管溶栓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导入溶栓导管,成功率100%。术后即刻下腔静脉造影显示滤器内均通畅,无明显血栓脱落影像;患者导管溶栓术治疗时间2~7d;住院时间为7~15d;6例牙龈出血、4例皮下瘀青,2例患者术后穿刺处渗血,经压迫后止血,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溶栓后患、健侧大腿和小腿周径差明显小于溶栓前,治疗后的通畅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通畅改善度为(55±4)%。结论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操作简单,减少了溶栓药物用量,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介入溶栓对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8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老年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3.2%;对照组复发率16.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疗效显著,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