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母子分离对SD大鼠探索性行为和海马中钙网膜蛋白(Calretinin,CR)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出生后第2~14 d对大鼠实施母子分离,第21 d观察大鼠在开场实验中的行为学表现,用免疫组织化学漂片法对PND34的大鼠海马进行染色。结果在雄性大鼠中,母子分离组的总运动距离和总运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雌性大鼠中,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雄性大鼠的总运动距离和总运动时间均显著高于雌性大鼠(P0.05)。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中,MS组和CON组的齿状回单位面积上表达CR的神经元的数量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在出生后经历母子分离(每天3 h,出生后第2~14天),会降低雄性大鼠在第21天的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母子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 MS)对雄性大鼠成年后认知功能与海马区神经型一氧化合酶(neur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生命早期应激(early life stress, ELS)对大鼠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健康SD孕鼠随机分为MS组和非母子分离(no maternal separation group, NMS)组,每组6只,MS组新生幼鼠在出生后第3~22 d,每天与母鼠分离3 h,NMS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饲养至10周龄时两组各取24只子代雄性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采用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其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神经元数目及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nNOS、eNOS、Bax/BCL2、caspase-3及P53的含量,Ki67/DCX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DG区神经元增殖、分化情况,TUNEL染色检测海马DG区神经元变性死亡情况。结果行为学测试提示MS组子代雄性大鼠相对于NMS组,逃逸潜伏期延长(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MS组子代雄性大鼠相对于NMS组,海马DG区正常及变性神经元的数目无明显变化(P0.05),神经元增殖减少、分化减缓、凋亡增多(P0.05),海马区nNOS、eNOS表达减低(P0.05),Bax/BCL2表达增高(P0.05),caspase-3、P53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母子分离能够减少子代大鼠成年后海马区nNOS含量,影响海马DG区神经元功能,可能对神经发育有长远影响,与成年后学习、记忆能力相关的认知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早期母子分离对成年雄性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海马区炎性细胞因子在 其中的作用,以探讨生命早期应激对神经发育影响的机制。方法 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母子分离组(MS 组)和空白对照组(NMS 组),MS 组幼鼠在出生后第3~22 天,每天与母鼠分离3 h。NMS 组不做处理。 10 周龄时,对两组成年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两组大鼠海马齿状 回(DG 区)正常及变性神经元,GFAP/Iba-1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Ki67/DCX 免 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增殖、分化情况,蛋白电泳法检测两组大鼠大脑海马区IL-1β、IL-6、TNF-α含 量。结果 相对于NMS 组,行为学测试提示MS 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MS 组大鼠有更长的 逃逸潜伏期,更少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P< 0.05);海马DG 区正常及变性神经元的数目 无明显变化(P > 0.05),但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数目增加(P < 0.01),且神经元增殖减少、分化 减缓(P< 0.01);海马区IL-1β、TNF-α表达增高(P< 0.01),IL-6 表达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 生 命早期重复母子分离能够引起大鼠海马区神经炎性反应,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数目,增高 海马区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导致成年后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DNRB基因缺陷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先天性碱基缺失致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出生后2~3 d)模型,并分为野生型(+/+)、杂合子型(+/sl)和纯合子型(sl/sl)共3种基因型(每组各6~8只),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计数细胞凋亡数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海马BDNF和GDNF表达量。结果 3种基因型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15,P=0.000),sl/sl凋亡细胞数目高于+/+(t=-6.780,P=0.000)和+/sl(t=4.801,P=0.000);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目最高,CA3区次之,齿状回最低。而3种基因型新生大鼠海马BDNF(F=0.766,P=0.479)和GDNF(F=2.538,P=0.107)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海马CA1区、CA3区神经细胞凋亡增多,而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GDNF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出生5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并研究该神经元的缺氧耐受性。方法改进出生5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分离海马时分为充氧组与对照组,培养过程中倒置显微镜和细胞核因子(NF)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原代培养7d后,分别对出生5d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出生1d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12h、24h的缺氧处理(0%02、5%C02、95%N2),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1)充氧组中培养的出生5d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状态要优于对照组中培养的神经元。(2)缺氧12h出生1d以及5d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81.5±2.3)%和(89,4±2,2)%(P〈0.01);缺氧24h二者存活率分别为(75.0±2.8)%和(85.0±2.2)%(P〈0.01)。5d海马神经元缺氧耐受能力优于1d大鼠海马神经元。结论海马神经元分离培养过程中充氧有利于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出生5d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耐受力强于出生1d大鼠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静脉麻醉药氯胺酮对大鼠离体完整海马CA1区场电位(LFP)不同振荡频段的作用,探讨氯胺酮对海马内神经环路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生后14~16 d雄性SD大鼠,4℃条件下完整剥离海马,孵育1~2 h稳定后移至电生理记录槽.氯胺酮灌注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和800μmol·L-1...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不同时期海马髓鞘损伤及少突胶质细胞系变化.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慢性癫(痫)模型,分为对照组、急性期组(致(痫)后24 h内)、潜伏期组(致(痫)后2周内)、慢性期组(致(痫)后2个月),各组(均n=4).采用伊文思蓝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数目、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阳性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数目、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04)表达水平、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NG2)阳性少突胶质祖细胞数目.结果 大鼠致(痫)后,急性期组、潜伏期组和慢性期组大鼠海马各区域BBB通透性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以急性期组增加最为显著.各组大鼠海马不同区域NeuN阳性神经元数目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潜伏期组和慢性期组海马各区域MBP表达水平及CNPase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海马CA1、Hilus区O4表达水平及NG2阳性细胞数目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以潜伏期组增加最为明显.结论 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海马区BBB通透性增加,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祖细胞免疫荧光表达上调,髓鞘及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存在一定程度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大鼠不同时期海马髓鞘损伤及少突胶质细胞系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慢性癫模型,分为对照组、急性期组(致后24 h内)、潜伏期组(致后2周内)、慢性期组(致后2个月),各组(均n=4)。采用伊文思蓝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数目、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阳性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数目、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O4)表达水平、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NG2)阳性少突胶质祖细胞数目。结果大鼠致后,急性期组、潜伏期组和慢性期组大鼠海马各区域BBB通透性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以急性期组增加最为显著。各组大鼠海马不同区域NeuN阳性神经元数目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潜伏期组和慢性期组海马各区域MBP表达水平及CNPase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海马CA1、Hilus区O4表达水平及NG2阳性细胞数目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以潜伏期组增加最为明显。结论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大鼠海马区BBB通透性增加,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祖细胞免疫荧光表达上调,髓鞘及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存在一定程度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文拉法辛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区磷酸化转录因子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按处理措施不同实验大鼠共分8组各10只,即正常对照组(NC)、抑郁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0 d组(MD0)、14d组(MD1)及28 d组(MD2)、小剂量(5 mg/kg)抗抑郁剂文拉法辛治疗14 d组(LV1)及28 d组(LV2)、大剂量(10mg/kg)文拉法辛治疗14 d组(HV1)及28 d组(HV2)。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CREB和BDNF表达的情况。结果抑郁模型组(MD0、MD1、MD2)大鼠海马区pCREB和BDNF阳性细胞数目和积分光密度(IOD)均显著低于NC组(P均<0.05),5 mg/kg文拉法辛明显增加大鼠海马区pCREB和BDNF的表达(P<0.05),但10 mg/kg文拉法辛对海马区pCREB和BDNF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在5 mg/kg剂量时调节海马区的神经可塑性,pCREB和BDNF可能在抑郁症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应激对幼年雄性大鼠海马脑衰反应调节蛋白2(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or protein 2, CRMP2)及微管动态性的影响。方法 36只新生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母婴分离360 min组(MS360组)、母婴分离15 min组(MS15组)及对照组(NC组)。出生后第4~10天进行1周的母婴分离,每天分离360 min或15 min,NC组正常饲养。采用q-RT-PCR技术检测海马CRMP2、actin、tubulin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海马CRMP2、P-CRMP2、actin、tubulin及动态微管标志物Tyr-tubulin、稳定微管标志物Acet-tubulin表达水平。结果 3组海马P-CRMP2、Acet-tubulin、Tyr-tubulin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360组与MS15组及NC组大鼠相比,P-CRMP2、Acet-tubulin表达水平升高(P0.05),Tyr-tubulin表达水平下降(P0.05),MS15组与N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CRMP2、actin、tubul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时间母婴分离应激可升高CRMP2的磷酸化水平,降低海马微管动态性,使神经可塑性受损,而短期母婴分离未对海马微管动态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移植对脑出血大鼠模型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制备Sprague-Dawley大鼠右侧纹状体出血模型,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观察BMMSC细胞移植治疗后1、3、7、14和28 d大鼠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处理组大鼠各观察时间点mNSS评分(均P=0.000)、凋亡细胞数目(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移植组大鼠治疗后28 d mNSS评分降低(P 0.05),且呈时间性递减,治疗后7、14和28 d m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和3 d(P 0.05);治疗后1、3、7、14和28 d,模型组和移植组大鼠凋亡细胞数目增加(P 0.05)且于治疗后7 d达峰值(均P 0.05),治疗后14和28 d凋亡细胞数目虽有所减少但仍高于治疗后1和3 d(均P 0.05)。移植组大鼠移植区及周围BDNF表达升高,偶见绿色荧光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绿色荧光蛋白和神经元核抗原双表达细胞,表明移植的BMMSC细胞已在宿主脑组织中存活并向神经元样细胞和神经胶质样细胞分化。结论由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大鼠模型稳定,可用于脑出血研究。移植的BMMSC细胞通过上调BDNF表达、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急性静态吸入一氧化碳(CO)建立中毒大鼠模型,依据Morris水迷宫实验及病理学结果,明确建立DEACMP大鼠模型的最佳中毒浓度和时间;按照最佳中毒浓度再次建立中毒模型,并在中毒后7d、14d、21d、28d分别活体取出海马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结果 CO中毒浓度3000ppm、时间21d为建立DEACMP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法 ;DEACMP组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在中毒后14d开始升高,在21d、28d(P0.05),但21d、28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与DEACMP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8),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n=8)和齐拉西酮组(n=8),建立CUS大鼠模型,连续7d给予齐拉西酮[2.5 mg/(kg·d)],通过旷场及糖水摄取实验观察各组动物行为学变化、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实验观察海马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持续21 d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抑制了动物对糖水的偏好及单位时间内运动距离(与对照组相比较,P均<0.05),而给予齐拉西酮可以改善这种现象(与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比较,P均<0.05);BrdU染色结果显示,齐拉西酮可以显著增加海马的增殖细胞数,而且增加了增殖细胞中的神经元比率(与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比较,P均<0.05);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发现,CUS应激抑制了大鼠海马Bcl-2、BDNF及pERK1/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P均<0.05),而给予齐拉西酮则缓解了这一下降现象(与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比较,P均<0.05). 结论:齐拉西酮能够改善动物模型的抑郁行为,而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促进海马Bcl-2、BDNF及pERK1/2的表达,进而促进海马神经发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脑出血模型中发生的神经细胞再生现象及其特点.方法 应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制作脑出血模型,采用蛋白印迹分析、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 对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及未成熟神经元标记doublecortin(DCX)等进行分析.结果 DCX的表达于脑出血后7d开始增加,2周后同侧脑室下区(SVZ)及基底节区可见大量DCX阳性细胞,其表达达到高峰,为对照组的(793±192)%(P<0.01).结论 成年大鼠中SVZ的神经元前体细胞在脑出血后明显增生,并向受损伤区域移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NTR-ECD)阻断内源性p75NTR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海马神经发生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实验组连续7d侧脑室注射p75NTR-ECD(1μg/d),对照组向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未予处置,Morris水迷宫检测其认知功能,免疫组化检测海马齿回Doublecortin(DC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侧脑室注射p75NTR-ECD组小鼠海马齿回DCX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行为学检测显示逃逸潜伏期缩短、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和在原平台象限探索时间百分率增加(P0.05),生理盐水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DCX阳性细胞数及行为学检测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75NTR-ECD可促进AD小鼠海马神经发生并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侧脑室给予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viper venom nerve growth factor,v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5组:vNGF-25u组、vNGF-50u组、vNGF-100u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S)组,每组18只.造模后每日根据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情况.于2、7、14d分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Doublecortin(DCX)mRNA的表达.结果 (1)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同一时间下,vNGF各组评分低于I/R对照组,vNGF各组评分随着给药浓度增高而降低;(2)随着时间延长,DCX mRNA在各组的表达从2d开始逐渐增加,在7d达最高峰,14d时有所下降.术后同一时间,DCX mRNA在蛇毒组的表达高于在L/R对照组,并且DCX mRNA在vNGF-50U组的表达为蛇毒组中最高.结论 vNGF可通过增强DCX迁移效应促进神经重塑和恢复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源性褪黑素(MT)对母婴分离(MS)新生大鼠行为发育及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同窝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MS)组、母婴分离+褪黑素干预(MT)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MT组和MS组于出生后第1~14天进行母婴分离实验;MT组于出生后第7~20天腹腔注射MT 10 mg/(kg·d),注射容积10 ml/kg,MS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于出生后第28天,采用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于出生后第30天,取3组大鼠海马组织,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R阳性细胞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GR mRNA表达.结果 (1)MS组大鼠水迷宫测试学会正确上台所需的训练次数[(13.3±3.7)次],较对照组[(8.9±2.1)次]明显增加(P<0.01),MT组大鼠学会正确上台所需的训练次数[(9.2±2.6)次],较MT组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S组海马GR蛋白(78.56±4.05)及mRNA表达(0.65±0.28)较对照组[(136.04±5.16)、(0.95±0.34)]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组大鼠海马GR蛋白( 129.11±5.03)及mRNA (0.94±0.3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MT可能通过上调海马GR水平减轻早期母婴分离对远期行为发育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β25-35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对亲环素A(CyPA)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Wister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大鼠采用Aβ25-35注射入双侧海马制造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同样位置注射入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2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CyPA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yPA蛋白的表达. 结果 实验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遭到破坏,细胞凋亡增加,数量减少,且随时间延长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加重,造模后1d、7d、14d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海马组织CyPA mRNA和CyPA蛋白表达量随时间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1d、7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其中CyPA蛋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β25-35通过加重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诱发神经毒性作用,CyPA表达的增加可能是一种内源性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背景: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在悬浮培养时由于自身增殖特性会形成球,传代时将会面临如何将细胞球分离成单细胞的问题。 目的:寻求理想的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传代方法,以获得大量可增生的神经干细胞以供研究。 方法:分离新生1 d 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至五六天时,分别用机械吹打法、胰蛋白酶、TrypLE和Accutase消化法分离神经干细胞球。之后每7 d传代1次,连续传代3次。分别于每次传代后第1天和传代后第4天计数活细胞比例和细胞球数目,实验重复3次。 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球经3种酶消化后获得的均是单细胞;经机械吹打后既有单个细胞,也有小细胞球分布于培养液中。在酶消化法中,Accutase消化法传代后神经干细胞的活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胰蛋白酶消化(P < 0.01)和TrypLE消化法 (P < 0.05)。同时,Accutase消化法传代后新形成的细胞球数目也较其余各组多(P < 0.01)。提示在实验条件下,Accutase消化法能够较好地将神经干细胞球分离成存活率较高、能快速形成新的克隆球的单个细胞,是较为理想的神经干细胞分离传代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SCs)移植到发育期癫大鼠海马区,观察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21日龄发育期大鼠,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培养使其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建立戊四氮(PTZ)点燃癫大鼠模型,将BMSCs经侧脑室注射移植至癫大鼠海马区;侧脑室注射磷酸缓冲液(PBS)作为对照。分为4组(均n=8):对照组(无癫发作),PTZ致组(癫造模,无治疗),假手术组(癫+PBS侧脑室注射),治疗组(癫+NSC侧脑室注射)。于3、7和14 d处理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BDNF和bFGF表达。结果致组大鼠海马区(齿状回、CA1区)BDNF和bFGF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组海马区(齿状回、CA1区)BDNF和bFGF表达较假手术组也有所增加(P0.05)。结论 BMSCs移植可以增加PTZ致大鼠海马BDNF和bFGF表达,从而发挥对癫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