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皮肤病是部队军事训练和日常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种类多,病因复杂[1]。野外驻训期间部队皮肤病发病与驻训地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掌握当地的皮肤病发病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做好皮肤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部队演习野外驻训人群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部队演习野外驻训人群皮肤病发病情况。方法统计部队演习期间我部机关门诊和巡诊登记的初诊人群,具有皮肤病明确诊断依据的病例构成病例数,按照皮肤病发病率排序。结果部队演习野外驻训人群各种皮肤病发病率较高,参加演习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率较当地居民为高。结论在部队演习恶劣条件下,应做好皮肤病防治的宣教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四川北川地区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方法:通过门诊接诊和医疗巡诊的方式,对抗震救灾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救灾部队官兵由于灾后居住、卫生条件,疲劳、气候及心理神经性等因素影响,真菌性、细菌性、蚊虫叮咬、变态反应性、病毒性、精神神经性等皮肤病发病率显著上升。结论:地震救灾中后期应增加皮肤科医师编配,皮肤病治疗药品按照救灾部队疾病谱进行合理配置,有针对性地做好灾区皮肤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辽东半岛东部地区军人皮肤病发病情况,为部队皮肤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深入到相关体系部队,对官兵进行皮肤病体检、登记,并详细记录其发病诱因、发病部位、持续时间、自觉症状、伴发症状等情况。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结果我院2015年5-9月共体检659例官兵,总患病率为38.85%。从患病病种及占患者总数的患病率看,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为42.97%,变态反应性疾病为19.92%,皮肤附属器疾病为16.02%,其他疾病(如白癜风、银屑病等)为14.84%。结论部队驻地环境、卫生和医疗条件等因素均可诱发各类皮肤病,为预防夏季野外驻训期间皮肤病的发生,进一步开展皮肤病防治相关培训,提高官兵卫生防病能力;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近5年来国内外皮肤病专业发展现状,提出未来军队皮肤病研究方向和重点。方法应用情报学和调研的方法 ,对近5年皮肤病专业的学术发展成果和动态进行检索与整理,做出概要的综述和思考。结果近5年来,皮肤病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银屑病、结缔组织病、白癜风、皮肤真菌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军队皮肤病专业创办2种医学期刊,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科技成果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军事训练中皮肤病调查及防治研究"有突破性进展。结论今后5年,全军皮肤病的研究方向仍然是面向基层、面向部队,加强高原部队常见皮肤病的防治研究,保障部队指战员心身健康,扶植重点研究项目,促进军队皮肤病专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遵照总后卫生部指示,我们皮肤病防治小组携带药品及检验器材于1985年12月赴老山前线,共抽样调查了27个前线连队(14个阵地)1016人,并对后方部队的5个连队410人进行了对比调查,初步了解了前线部队皮肤病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四川平武地震灾区野外居住人群皮肤病发病情况。方法:统计抗震救灾期间我院医疗队门诊和巡诊登记的初诊人群,具有皮肤病明确诊断依据的病例构成病例数,按照皮肤病发病率排序。结果:灾区野外居住人群各种皮肤病发病率较高,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率较当地灾民为高。结论:在抗震救灾恶劣环境下,应做好皮肤病防治的宣教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以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东南沿海某部队高发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气候条件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为皮肤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东南沿海某导弹部队、某工兵部队等3 920名官兵进行了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发皮肤病进行防治。结果共有皮肤病1 392例,患病率35.51%。结论浅部真菌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痤疮、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跖疣、疖肿、隐翅虫皮炎等;主要诱因为潮湿、摩擦挤压、感染、麻黄碱、蚊虫叮咬等。  相似文献   

9.
增刊致词     
遵照总后卫生部和空后卫生部指示,我院派出以皮肤科蔡瑞康主任和检验科马复先主任为首的前线部队皮肤病防治小组于1984年至1986年先后七批次进入边防部队,进行皮肤病的普查防治、病因调查和实验研究约一万二千余人次,初步摸清前线部队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和致病因素,并在病原菌研究方面取得较明显的进展.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前线部队的皮肤病得到较好控制,发病情况逐年有所下降,治疗效果也有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大地震后,解放军官兵紧急进入灾区抗震救灾.汶川县位于山区,地震后正好处于夏季,尽管大多数皮肤病本身并不危及生命,但会影响官兵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为进一步了解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生情况,作者对驻汶川部队官兵皮肤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部队皮肤病防治和抗震救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杨志刚  邢锋  夏辉 《人民军医》2007,50(3):135-136
目的:调查部队新兵训练前后心身性皮肤病发病情况,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某部新兵553例心身性皮肤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新兵训练后心身性皮肤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训练前;训练前后比较,痤疮、神经性皮炎发病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斑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兵训练期间要加强心身性皮肤病的心理疏导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某部濒海训练高发皮肤病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某地区濒海训练部队高发皮肤病情况。方法 对驻某地区某应急作战部队、某海防部队、某舟桥部队等 3类部队共 1 1 3 89名指战员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发皮肤病进行防治。结果 浅部真菌病患病率最高 ,共 2 3 91例 ,占 2 0 .99%。昆虫皮肤病共 2 2 2 3例 ,占 1 9.5 2 % ,居第 2位 ,其中海蜇皮炎 2 1 61例 ,占 1 8.97%。日晒伤共2 1 90例 ,占 1 9.2 2 % ,居第 3位。海训部队所驻地区、海训海域及海训工作、生活特点等是皮肤病高发的易患因素。某应急作战部队采取防护措施后日晒伤发病率明显减低。结论 通过采用人一日损失计量化分析 ,提示常见皮肤病 ,尤其是浅部真菌病、海蜇皮炎、日晒伤可造成濒海训练部队在训练时较大减员  相似文献   

13.
某驻岛部队官兵皮肤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某驻岛部队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气候条件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某驻岛部队官兵4 725例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检出皮肤病1 658例,发病率35.1%.北方地域浅部真菌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结论:皮肤病的主要诱因为海洋环境下超强度军事训练、潮湿、感染、蚊虫叮咬等,应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演习部队人员皮肤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军事训练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某亚热山岳丛林地区演习部队皮肤病发病资料。结果本组皮肤病发病率为8.1%,其中:感染性、心身性皮肤病占82.86%。参加演习指战员神经、精神状态改变,亚热带山岳丛林湿热环境,以及参演人员高强度训练等,为皮肤病高发诱因。结论演习、或实战前应制订科学的皮肤病防治方法,减少皮肤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云南边防某部常见皮肤病的发生现状与中医药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皮肤病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常见病.据统计,边防官兵皮肤病发病率达40%,其发病情况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因素密不可分.在2009年9月全军"中医中药军营行"活动中,我们医疗分队对云南边防某部官兵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云南地区地理气候等特点,分析了官兵皮肤病发生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提出治则治法,旨在探寻云南边防部队皮肤病的现状与中医药防治策略,为部队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阮宏鹏  朱绍东 《人民军医》2007,50(3):134-135
目的:了解汽车部队官兵在高原执勤前后皮肤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卫生队医师对某汽车部队官兵624例在高原执勤前后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高原执勤前发现皮肤病15种,共98例(15.7%);执勤结束后发现皮肤病23种,共163例(26.1%)。执勤期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执勤前(P<0.05)。结论:汽车部队官兵高原执勤期间皮肤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采用科学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由于基层部队驻地大多在边缘地区,环境艰苦,军事训练任务重,训练强度大,加之近年许多官兵为独生子女,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较差,导致参训官兵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其心身性皮肤病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如何在基层部队官兵中开展心身性皮肤病防治,成为目前新的研究课题。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们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防治基层官兵心身性皮肤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窦学书 《西南军医》2008,10(4):97-98
目的调查部队高原山地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的患病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统计部队驻训期间的门诊、巡诊和住院登记,确定皮肤病种类和感染人(次)数。结果高原山地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皮肤病患者526人(次),发生率为40.56%。排序前4位的为日晒伤(22.05%)、手足皲裂(19.39%)、急性痒疹(16.54%)和手足癣(11.60%)。结论野外驻训皮肤病发生率高,要加强卫生防护知识宣教,培养官兵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消杀灭工作,合理膳食,改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9.
皮肤病是海训部队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影响着官兵的身体健康和海训的质量。为了保障海训官兵的身体健康,全面贯彻我军"面向部队,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指导方针,以及进一步降低海训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我们对某部海训官兵的皮肤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果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寒区某部官兵首次进驻热区后皮肤病患病情况。方法:选择寒区部队官兵200例,采用全军皮肤病统一调查表和门诊登记表,调查其进驻热区前后皮肤病患病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进驻热区6个月后发生皮肤病139例,占69.5%;与进驻热区前比较,皮肤病患病率升高非常显著(P〈0.01)。进驻热区后感染性皮肤病、外因性皮肤病和心身性皮肤病患病率分别为55.0%、7.5%和7.0%。结论:应加强寒区部队官兵进驻热区后皮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