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 对60例分别有高血压(26例)、冠心病(20例)、脑梗塞(10例,其中高血压、冠心病合并脑梗塞8例),脑供血不足(4例)患做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60例患均有程度不等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中16例为单纯内膜一中层厚度增厚,44例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占73.3%。CAS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以扁平斑多见,软斑、硬斑次之,溃疡斑最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常可导致脑部供血异常,是引起缺血性脑病的重要原因,粥样斑块或血栓的脱落则引起脑梗死,严重者可引起脑卒中.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而且可以判断斑块的形态、性质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致残原因和第二大致死原因。颈动脉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窗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软斑、溃疡斑形成后,若出现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以及栓子脱落,是导致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1,2]。彩色多普勒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超在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的价值。方法 彩超检查6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直径,测量内径及内一中膜厚度(IMT),测量有关血流参数,观察有无斑块,判断斑块性质,并将检查结果与61例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61例中的54例(88.52%)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不稳定斑块29例(47.54%),对照组61例中颈动脉粥样硬化11例(18.33%),其中,不稳定斑块3例(4.9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5例临床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组行颈动脉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发生率(74.5%)明显高于对照组(15.5%),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动脉硬化斑块发生部位以颈动脉分叉部多见(50.4%)。在斑块的4种超声分型中,以扁平斑和软斑发生率为高。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青海福利慈善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梗死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纳入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各段动脉的峰值流速(PSV)、舒末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结果梗死组和对照组的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8%和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主要为软斑和混合斑,对照组主要以硬斑多见。梗死组颈动脉狭窄共33例,其中,轻度狭窄20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3例;对照组颈动脉狭窄共10例,其中,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1例。梗死组左侧、右侧的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的血流参数PSV、EDV、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直接显示其血管内膜厚度、粥样斑块的类型、管腔狭窄程度等,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32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和104例非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血管的内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血流的速度等参数,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结果132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有IMT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血管异常者114例,检出率86.3%,对照组中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19例,检出率18.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相关性;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病人血脂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10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的斑块特点、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病人血脂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血液生化检查甘油三脂升高42例,占42%,总胆固醇(CHOL)升高31例,占3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对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建新  王岩  刘爱琴  封淑文  杜巧 《武警医学》2008,19(11):978-98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高频超声对68例高血压患者,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检查48例健康体检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有无粥样硬化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阳性组,研究阴性组,对照阳性组,对照阴性组.结果 研究阳性组共42例,占研究组61.8%,研究阴性组26例,占研究组38.2%,对照组阳性组13例,占对照组27.1%,对照阴性组37例,占对照组72.9%.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本组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导致最大剪切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内中膜厚度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块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动脉硬化的发生及进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56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双侧颈动脉均有粥样斑块形成的有25例(占16%),单侧有粥样斑块形成的有73例(占47%),内膜增厚的47例(占30%),内膜未见增厚11例(占7%).结论:彩色多普勒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伤、方便、准确的检查手段,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追踪病情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的彩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 132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和 10 4例非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 ,测量血管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 (IMT) ,血流的速度等参数 ,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其形成情况。结果 :132例脑梗死患者中 ,颈动脉有IMT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血管异常者占 114例 ,检出率为 86 .3% ,对照组中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 19例 ,检出率为 18.2 % ,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相关性 ;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 ,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评价波依定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降压药物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检查8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IMT、最大IMT、动脉粥样硬化等级评分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IMT、最大IMT、等级评分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调,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改善,可用于临床药物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超重及肥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日益重视,随着肥胖者的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1.2].本文通过高频超声检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其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维超声合成成像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实时合成成像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总、颈内、外动脉作三维及二维实时成像,并将两种图像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三维超声成像较二维超声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结论:三维实时合成成像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58例,双支病变组50例,三支病变组42例,对三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测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径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150例冠心病患者中,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均有IMT增厚、Crouse积分较高及颈总动脉内径增宽(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紧密的相关性,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增高,冠脉病变程度随之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高频彩超测量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观察斑块的形态及其内部回声等,并分析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95例患者,并随机选择健康体检组60例作为对照组,用高频彩超对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态及其内部回声,管腔是否狭窄等,并测量管腔内血流速度等参数。结果脑梗死组较健康对照组内中膜明显增厚,并且斑块的形态及其回声均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形态及其回声均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影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时斑块及其继发改变的声像图特点。材料和方法 :2 0例 2 2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 ,术前、术后离体标本行超声检测 ,并与相应层面的病理切片相对照。结果 :2 2条所研究的斑块中硬斑 3条 ( 13 .6% ) ,软斑 8条 ( 3 6.4% ) ,混合斑 11条 ( 5 0 .0 % ) ;其中含有无回声的斑块 4条 ( 18.2 % ) ;回声分布均匀的斑块 2条 ( 9.1% )。显示斑块合并溃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72 .7%、3 6.4%和 5 4.5 % ,显示斑块合并血栓形成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3 5 .7%、10 0 %和 5 9.1%。结论 :颈动脉重度狭窄时容易形成软斑和混合斑 ,超声可明确提示。对伴有溃疡、含有无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和超声显示有血栓的斑块 ,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彩超检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前循环脑梗死临床表现并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136例颈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对照组50例同年龄组非脑梗死患者相比较。结果136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中107例(78.7%)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而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者仅12例(24%)。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前循环脑梗死密切相关,超声能够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前循环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梅 《人民军医》2009,(9):616-617
在颈动脉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由于动脉硬化是一个长期隐匿过程,故应尽早发现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近年研究[1]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与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等血管粥样硬化有着相似的病理基础。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能清晰显示颈动脉壁断面的各层结构,从而提示是否发生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梗死患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75%的脑梗死患合并有颈动脉弱样硬化,侧向符合率为57.4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以软斑,混合斑多见,软斑,内膜粗糙或溃疡是引致梗死的主要原因。结论:为防止脑梗死的发生,对无症状期动脉粥样硬化患的检出和监测,以及早期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