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其特点是灾难瞬间发生,波及范围广,伤亡人数多。地震时因房屋倒塌造成砸伤、挤压或窒息等直接伤害严重,即便有幸存者,大部分也因来不及抢救或缺医少药、缺水少食而间接伤亡,加之地质地貌复杂,灾区居民居住分散,伤员找寻、急救等任务十分繁重。这些特点无疑给卫勤药材保障工作提出前所未有、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笔者随所属某分部成立的应急兵站奉命奔赴灾区,负责保障所属第四责任区绵阳、北川、安县、江油的所有部队卫生处(科)、医疗队(所)、防疫队、野战医院40多家单位的药材保障。现将我站药材保障的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抗震救灾中基层部队医院的药材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为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造成了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5月13日晨,解放军68202部队医院奉命紧急出动,赴甘肃省受灾最重的陇南市文县碧口镇区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该地区山大沟深、河流湍急、环境潮湿、道路狭窄、多处塌方堵塞并且余震不断,山体不时有落石,条件恶劣,给医疗救治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我们以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了对受灾群众及抗震救灾部队一线官兵的医疗保障工作。现就此次抗震救灾中我院药材保障工作的几点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1发挥军队血液保障体系的作用 1.1多个采供血机构承担了血液供应任务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初期,解放军重庆、西安血站和成都血站等承担了血液保障任务。由于地震发生初期血液需求量小于预期,仅从重庆血站调拨血液900U。2008年5月25日后,国家卫生部统一部署了灾区血液保障工作,军地联动血液保障模式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地震伤员的分期、药材保障的品种及药材保障的特点等方面,总结了"5.12"四川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灾害医学救援药材保障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我院第一时间奉命组成60多人的医疗队赶赴灾区,实施伤员救治。在2个月时间内,共收治伤病员223例,巡诊1万余例次,圆满完成了任务。现就我们参加高原地区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的主要做法和得到的启示报  相似文献   

6.
王俊 《人民军医》2009,52(10):692-692
“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之后,我院承担了多批参与抗震救灾官兵疗养团的保障任务。全院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达到上级机关满意、疗养团满意、疗养院自己满意的目标要求。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鹏飞  钱江浦 《武警医学》2002,13(4):232-233
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战备药材保障工作是“处突”卫勤保障工作的重点,是保证部队顺利完成“处突”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卫勤部门都十分重视“处突”前战备药材的储备管理和“处突”中的药材供应,以及“处突”后的药材及时补充等工作,为完成卫勤保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搞好“处突”的战备药材保障和储备,笔者认为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结合”,才能把握“处突”卫勤工作的主动权,做到“拉得出、供得上、救得下、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我们医院奉命立即赶赴灾区展开医学救援,出色完成了任务。通过参加抗震救灾医学救援,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车杰  郭生海  王懿 《武警医学》2010,21(9):817-818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导致当地电力、通讯基本中断,90%居民房屋倒塌,22.3万群众受灾。地震发生后,我部按照上级指令,第一时间派出医疗救援人员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工作。在各级指挥部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下,救援人员牢记职责使命,心系灾区人民,高效有序地进行震区伤病员紧急搜救、现场救治、医疗后送、卫生防疫和心理干预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抗震救灾卫勤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武警部队处置空发事件时卫勤战略药材的保障和储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鹏飞  钱江浦 《武警医学》2002,13(4):232-233
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战备药材保障工作是“处突”卫勤保障工作的重点 ,是保证部队顺利完成“处突”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卫勤部门都十分重视“处突”前战备药材的储备管理和“处突”中的药材供应 ,以及“处突”后的药材及时补充等工作 ,为完成卫勤保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搞好“处突”的战备药材保障和储备 ,笔者认为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结合” ,才能把握“处突”卫勤工作的主动权 ,做到“拉得出、供得上、救得下、保障有力”的总要求。1 战备药材储备与“处突”实际需要相结合突发事件的性质及涉及的范围任务不同 ,各有其特点 ,…  相似文献   

11.
抗震救灾卫勤保障的难点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会同  蒿涛 《武警医学》2005,16(12):942-943
近两年来,新疆喀什和阿克苏地区先后发生了里氏6.8和6.2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部卫勤机关和各级医疗救治机构在这两次突发事件的伤病员救治中,经受了严峻考验,并为今后做好处突卫勤保障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和借鉴。1卫勤保障的难点1.1卫勤准备时间短一是灾害发生后,部队往往在接到预先号令几小时内出发,卫勤准备时间短。二是由于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预知性和可控性差等特点,救灾部队短时间对受灾程度、受伤人数等情况难以做出准确判断,针对性卫勤保障难度大。如:喀什巴楚—伽师县抗震救灾中,我部驻地官兵从…  相似文献   

12.
第16届亚运会和2010年亚残运会首次在广州举办,军队担负支援亚运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军区驻粤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圆满完成了支援广州亚运会药材保障任务,实现了"平安亚运"的总体目标。1主要特点与以往军事演习、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由军队自身监督和自我保障的方式不同,此次亚运会药材保  相似文献   

13.
胡新勇 《人民军医》2009,(2):131-131
血液不同于一般的战备物资,具有来源困难、有效期短、储存运输要求高等特点。积极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种风险因素,增强血液储备应急反应及保障能力,对血液储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战备血液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震救灾药材保障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对部队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军队药材保障是应对突发事件物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武警部队药材保障机制为今后重大灾害药材卫勤保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未来战争中,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技术武器广泛运用,其打击精度高、杀伤力强,加上战场地域环境恶劣,造成伤病员伤情严重、伤类复杂、病势迅疾,药材消耗数量、品种大大增加,消耗速度加快。因此,药材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如何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完成好药材保障任务,确保卫勤保障有力呢?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1加强战备药材的合理储备药材的储备要根据上级指示、卫勤保障方案,结合局部作战方式、战场环境变化,充分考虑国家生产和军队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实施。战救药材以常规武器伤害的救治药材为主,依据科技条件、生产能力逐步储备防原子、化学…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高效、及时、顺畅开展,提高药材保障效能,保证救灾一线部队救治用药,自5月14日开始,我区陆续在太平寺机场、都江堰、什邡、绵阳、青川、茂县开设了6个野战兵站,附设野战药材仓库,按照保障范围及职责,对抗震救灾部队和卫勤机构实施区域保障,与后方药材仓库直达保障相结合,为卫勤保障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我院多次承担沿海驻训部队的卫勤保障任务。现将沿海驻训部队药材保障的特点和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深化,军队各级医院不断加快转型重塑的步伐,着力推进打仗型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1-2].药材保障能力建设是机动卫勤分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必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对机动卫勤分队药材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医院抗震救灾卫勤保障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后,我院迅速接受救援任务,在第一时间派出多批医疗队赶赴灾区,圆满完成了阶段性抗震救灾卫勤保障任务。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