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静脉给药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硬膜外给药对降低术后吗啡硬膜外镇痛恶心呕吐(PONV)的作用。方法随机双盲选择9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镇痛。地塞米松(D)组病人在手术后静注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C)组病人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7例患者因故退出此观察。在手术后48 h内D组病人手术后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9.0%,明显低于C组病人的36.6%(P<0.05)。两组病人之间手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组间镇痛效果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是一种减少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采用地塞米松 5mg与小剂量吗啡配伍 ,硬膜外腔注入用于术后镇痛 ,临床观察发现较吗啡与其它药物配伍 ,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减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 45例 ,其中上腹部手术 17例 ,下腹手术 13例 ,妇产科手术 10例 ,泌尿科手术 5例 ,均为ASAⅠ~Ⅱ级患者 ,年龄 2 0~ 6 7岁。麻醉选择单管连续硬膜外麻醉 ,局麻药采用 1%利多卡因与 0 .2 %丁卡因合剂 ,术中辅助用药均为一定量的氟哌啶、芬太尼合剂 ,麻醉效果好 ,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顺利。1 2 术后硬膜外注入镇痛液 ,主要为吗啡 2mg加生理盐水至 10m…  相似文献   

3.
李淑梅  黄沫洪  赵帅 《人民军医》2003,46(10):576-577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地塞米松预防术后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单纯恩丹西酮组 5 2例 ,术后静推恩丹西酮 8mg ;单纯地塞米松组 4 9例静推地塞米松 10mg ;恩丹西酮 +地塞米松组 4 4例 ,静推恩丹西酮 8mg +地塞米松 10mg ;生理盐水组 6 1例 ,静推生理盐水 5ml。术后均接病人自控镇痛泵(PCA)开机止痛 ,观察术后 2 4h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2 4h内单纯恩丹西酮组恶心 9例 ,呕吐 5例 ;单纯地塞米松组恶心 11例 ,呕吐 3例 ;恩丹西酮 +地塞米松组恶心 3例 ,呕吐 1例 ;生理盐水组恶心 16例 ,呕吐 14例。前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恩丹西酮 +地塞米松组明显低于单纯恩丹西酮和单纯地塞米松组 (P <0 0 5 )。结论 :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均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两者合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其  郑斯聚 《武警医学》2002,13(7):435-436
常用抗吐药如甲氧氯普胺 (灭吐灵 )、氟哌利多和甲哌氯丙嗪等可有效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但这些药物存在一定程度不良反应。新的抗吐药 5 HT3 受体拮抗药 ,如昂丹司琼等 ,虽有良好的抗吐效果 ,但由于价格昂贵 ,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有报道认为 ,地塞米松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发生率 ,而且几乎无不良反应。本文就地塞米松预防PONV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地塞米松预防PONV的效果地塞米松有明显的抗吐效果。Liu等[1] 研究发现 ,妇科手术患者术前注射地塞米松 10mg ,术后 2 4h内PONV总发生…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氯胺酮地塞米松对术后吗啡镇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已证明 ,氯胺酮预前注入硬膜外腔具有术后超前镇痛作用[1] ,且与地塞米松复合作用相加[2 ] ,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预注氯胺酮加地塞米松 ,能否增强吗啡术后镇痛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急性或慢性阑尾切除手术 80例 ,术前 30min肌注哌替啶 5 0mg、异丙嗪 2 5mg ,选择T11~T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头端置管 4cm。建立通畅的静脉通畅。1.2 方法 :根据硬膜外腔注药物不同 ,对 80例患者随机分为 :A组 40例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 2 %利多卡因 10ml+氯胺酮 12 .5mg +地塞米松 5mg ;B组…  相似文献   

6.
齐磊  张科  邬龄  叶章文  余学英 《西南军医》2012,14(3):415-416
目的研究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小儿脑瘫术后曲马多PCIA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小儿脑瘫II期手术术后接受曲马多PCIA镇痛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镇痛泵中曲马多用量均为15mg/kg。I组病人在手术时静注生理盐水2ml,泵中加入生理盐水至100ml。II组病人手术结束时静注托烷司琼0.1mg/kg,泵中加入托烷司琼0.1mg/kg,并稀释至100ml。III组病人麻醉诱导时静注地塞米松0.2mg/kg,手术结束时静注托烷司琼0.05mg/kg,泵中加入托烷司琼0.1mg/kg,并稀释至100ml。比较各组患儿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II、III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P<0.01).II、III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曲马多PCIA镇痛的恶心呕吐,且可提高疗效,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托烷司琼预防手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期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妇产科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镇痛配方不同随机双盲分成A组,吗啡40mg;B组,吗啡40 mg加氟哌利多5 mg;C组,吗啡40 mg加托烷司琼2.5 mg;D组,吗啡40 mg加托烷司琼5 mg,每组各30例,各组配方容量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为100 mL。术后接1次性微量泵行PCIA48 h。观察术后6、12、24和48 h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4组病例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及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gt;0.05)。B、C、D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B、D组。结论:托烷司琼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病人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小剂量托烷司琼(2.5 mg)的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8.
地塞米松对硬膜外麻醉和骨折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骨折术后疼痛影响康复[1] 。 1 998年以来 ,我院对下肢骨折中等手术 1 0 0例 ,采用随机双盲法分组分别采用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和布比卡因加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硬膜外麻醉 ,对比观察其起效和术后镇痛时效。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1 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组 (A组 ) :5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1 7~ 66岁 ,平均 4 0 2岁。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组 (B组 ) :50例 ,男 2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 8~ 65岁 ,平均 4 1 3岁。术前 2 4h停用一切镇痛药 ,术中不辅用镇痛药。两组性别、年龄、骨…  相似文献   

9.
张文其 《武警医学》1995,6(6):346-348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进展武警海南总队医院麻醉科张文其综述王忠懋审校(海口570203)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门诊和住院手术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用防治PONV的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某些副反应。随着恶心呕吐的生理药理学研究进展,近年来5-HT3受...  相似文献   

10.
郑楷炼  惠宁  刘安  侯炯 《人民军医》2010,(7):498-499
目的:观察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妇科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妇科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硬膜外镇痛组和肌内注射组各60例,观察比较术后0~6h、6~12h、12~24h、24~48h等不同时间段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PONV发生率。结果:术后0~6h内PONV发生率最高;术后0~24h硬膜外镇痛组PONV发生率与肌内注射组(或)静脉镇痛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0~24h硬膜外镇痛组频繁呕吐的发生率最高,静脉镇痛组次之,肌内注射组最低。术后0~24h,静脉镇痛组、硬膜外镇痛组和肌内注射组镇痛满意率分别为83.3%,85.0%及66.7%;术后24~48h镇痛满意率98.3%,100%和96.7%。结论:术后0~6h内PONV发生率最高,硬膜外给药PONV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吗啡与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吗啡联合氯胺酮单次注入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部选择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使用利多卡因、丁卡因混合液。吗啡组(M组)药物配方为吗啡2 mg,氯胺酮联合吗啡组(KM组)药物配方为吗啡2 mg+氯胺酮10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将各组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注药前、后10 min SBP、DBP、HR、SpO2的变化,48h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对循环呼吸功能均无明显改变。KM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1),而不良反应M组和K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吗啡联用氯胺酮术后镇痛有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术后镇静满意、患者感觉良好的优点,是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麻醉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30%。女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3倍,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因术中提拉子宫。牵动肠管和系膜以及性激素的综合作用,更易引起术后恶心呕吐。为此,我们试用枢丹、氟哌利多、胃复安术前静脉注射以观察其预防效果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观察吗啡、芬太尼用于妇科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选用0.004%吗啡+0.02%甲氧氯普胺+0.01%地塞米松+0.1%罗比卡因;B组选用0.000 3%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04%吗啡。均用PCA泵(200 ml)行PCEA,以LCP模式(负荷剂量A组吗啡1.5 mg,B组芬太尼0.05 mg均稀释成5 ml首次注入,持续输注剂量4 ml/h+PCA每次0.5 ml)。结果(1)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2)A组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结论吗啡、芬太尼PCEA用于妇科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明显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氟哌利多或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两种方案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组(F组)与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T组),每组各30例。F组患者于诱导前静脉给予地塞米松10.0 mg,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氟哌利多2.5 mg。T组患者除给予地塞米松外,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托烷司琼4.0 mg。盲法观察术后2、6、24 h内两组患者的PONV发生情况。结果 F组患者术后24 h PONV发生率为40.0%(12/30),显著低于T组的70.0%(21/30)。F组术后恶心呕吐总次数,以及术后2、6、24 h PONV疼痛VAS评分均低于T组(P<0.05)。结论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较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能更好的预防PONV。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盐酸格拉司琼预防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并比较术后48h内病人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格拉司琼可显著减少术后呕吐的发生率,6mg与9mg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腹部手术后采用PCA者使用盐酸格拉司琼可显著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低剂量鞘内吗啡(0.1~0.2 mg)10年前就已用于剖宫产腰麻术后镇痛[1],但其所致术后恶心呕吐影响了其应用.文献报道地塞米松单次静注可用于治疗化疗及全身麻醉的恶心呕吐[2~3].  相似文献   

19.
20.
小剂量氯胺酮与吗啡合用于硬膜外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与吗啡合用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72例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18例 ,Ⅰ组为对照组 ,术后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 8ml;Ⅱ ,Ⅲ ,Ⅳ组为实验组 ,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 10mg(8ml)、吗啡 2mg(8ml)与氯胺酮 10mg +吗啡 1mg(8ml)。用口述评分法评价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 各组的镇痛时间 (h)分别为 4 .6± 1.6 ,4 .2± 1.8,30 .4± 9.8和 2 8.2± 8.6 ,Ⅲ、Ⅳ组的镇痛时间明显较Ⅰ和Ⅱ组长 ,P <0 .0 5 ,Ⅲ和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中Ⅲ组的副作用最大。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与吗啡合用既增强吗啡镇痛效果又能明显减少吗啡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