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济南等地基层部队官兵共60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特质焦虑问卷(T-IA)进行测评,并与中国青年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基层部队官兵SCL-90总分值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5);T-IA为(46.04±8.70)分;LES测评显示,"受惩罚因子"位居影响军人心理因素的首位;TCSQ积极应对为41.9%,消极应对为16.0%。结论: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海军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白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海军某陆战部队官兵284例进行心理评估,并与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陆战部队官兵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并多采取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结论:特殊作业环境对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一定影响。应采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等措施,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巡诊对改善高原基层士兵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 2015-04至2015-05,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该阶段内某高原部队的1021名士兵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高原组,对这1021例高原士兵开展心理巡诊,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了解高原基层部队士兵的心理状况,并将国内士兵的心理评估数据作为常模,将高原士兵干预前的SCL-90评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在心理评估后,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高原组士兵的SCL-90各项因子评分、SDS评分.结果 高原组士兵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等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高原组士兵的SCL-90各项因子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原基层部队士兵相对于非高原部队士兵,其心理状况更容易出现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巡诊,有利于及时了解心理状况和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以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某工程部队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工程部队784名士兵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共筛查出阳性261例,阳性率为33.29%。某工程部队士兵SCL-90总分和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值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躯体化因子分值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而敌对和恐怖因子分值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士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与城镇士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士兵除躯体化外,SCL-90总分及其余8项因子分值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士兵(P<0.05,P<0.01);每日作业时间≤6 h的士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低于作业时间>6 h的士兵(P<0.01)。结论某工程部队士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应针对部分高分因子(躯体化)和特定人群(独生子女士兵、作业时间较长士兵)进一步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某边防部队低血压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某边防部队低血压士兵100例和随机抽取的正常血压士兵100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并与中国青年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低血压士兵组SCL-90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分值外,其余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士兵因子分值(P〈0.05或P〈0.01)。正常血压士兵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或P〈0.01),焦虑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结论:边防部队低血压士兵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某舰艇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舰艇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海军舰艇部队120名士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神经质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之一,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内外向、精神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间接作用,积极应对方式是人格特征影响心理健康的中间环节。结论某海军舰艇部队士兵心理健康受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驻藏基层军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编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共同组成问卷,对驻藏某部基层军官进行测试,并与该单位其他群体比较。结果:驻藏某部军官SCL-90各因子分除人际关系因子分外,其它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与高原军人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成熟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合理化)及合理利用社会支持为主,较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心理健康与驻地环境、部队管理、消极应对、社会支持、集体气氛高度相关。结论:驻藏军官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应激能力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保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对驻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部队官兵分别服用安慰剂、黛力新、乌灵胶囊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评检测。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白组SCL-90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因子得分均降低,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灵胶囊对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和EPQ量表,抽取电子对抗部队官兵634例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1)电子对抗部队官兵SCL-90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两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应对方式量表求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退避因子得分低于军人常模;EPQ的E分量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和N均低于军人常模(P〈0.05)。(2)成熟应对方式与SCL-90总平均分呈显著负相关,不成熟应对方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N与不成熟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电子对抗部队官兵的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层连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萱  艾旭  史培圣  陈继东 《人民军医》2004,47(11):621-623
目的:探索基层连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和效果。方法:连续3年为基层连队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连续2年为基层连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基层干部心理学培训班、随机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教育等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后,连队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SCL-90中增高的因子分恢复到正常范围,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基层连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对驻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担负不同任务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海拔高度且担负不同任务的336名高原官兵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海拔越高,高原官兵的SCL-90得分越高;高原驻守部队官兵SCL-90得分高于高原后勤勤务保障部队官兵。结论高海拔地区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海拔地区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低,高原驻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高原后勤保障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低;加强高海拔驻守官兵的心理保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团体认知干预对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经团体认知干预5周的抗震救灾官兵90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抗震救灾官兵除躯体化因子分值外,干预后SCL-90其他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士兵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士官干预后除恐怖、偏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外(P〈0.05),SCL-90其余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抗震救灾官兵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自责和退避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团体认知干预可提高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使应付方式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3.
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警卫部队400名士兵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与军人常模比较.结果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健康人群占有效样本总体的97.7%;但敌对、偏执、抑郁等因子分值均高于军人常模,差异非常显著(P<0.01);警卫作战部队各因子分值均高于警卫执勤部队,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针对部队任务和环境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卫生工作,对提高警卫部队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侠  白丽  张清俊  于丽  吴峰  焦志刚 《人民军医》2011,(12):1034-1036
目的:调查了解军队三甲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驻京部队三甲医院急诊科90例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共筛查出阳性35例,阳性检出率38.9%;其中医师25例(27.8%),护士10例(11.1%),医师与护士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除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外,医师SCL-90其他各因子阳性检出率非常显著高于护士(P〈0.01)。除躯体化因子分值外,医师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平均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护士(P〈0.05,P〈0.01)。除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平均分及躯体化因子分值外,医师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除躯体化因子分值外,护士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平均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躯体化因子分值外,医师SCL-90各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P〈0.01);除躯体化因子分值外,护士SCL-90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成人常模(P〈0.01)。医护人员总体SCL-90各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成人常模(P〈0.05,P〈0.01)。结论:军队三甲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参与上海世博安保中军队"三防"医学救援人群在世博安保早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原因,为建立世博安保中军队"三防"医学救援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SCL-90、SDS、SAS等量表对执行世博安保1个月内军队某部"三防"医学救援支队中技术组及士兵组进行整群抽样测试,将结果与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通过人口学资料差异的比较探索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技术组和士兵组SCL-90各因子得分明显好于军人常模,技术组好于士兵组(P〈0.0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士兵组的心理状况与文化程度和队别密切相关。士兵组的焦虑、抑郁水平高于技术组。结论世博安保早期的军队"三防"医学救援人员的心理状况相对较好,不同的任务性质对技术组及士兵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提示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某边防部队士兵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某边防部队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边防部队士兵273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本次共筛查出阳性27例,阳性率为9.9%。某边防部队士兵躯体化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SCL-90总分和其他因子分值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城镇士兵SCL-90总分、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农村士兵(P<0.05,P<0.01);其他各因子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城镇独生子女士兵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非城镇独生子女士兵(P<0.05);其他各因子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某边防部队士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部分城镇独生子女士兵心理健康水平不理想,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登岛作战官兵心理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以陆军某部参演部队两个团(甲团1236例、乙团1352例)的2588例官兵为研究对象。甲团为观察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乙团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参演官兵的一般心理卫生状况;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HS)评估参演官兵心身疾病状况;自编《演习部队心理疾病筛查表》作为心理疾病调查的辅助手段。结果:观察组演习前、后SCL-90测定,躯体化、人际敏感两个因子分演习后高于演习前(P〈0.05);CPHS测定,演习后的皮肤、骨骼肌肉两个因子分较演习前增加(P〈0.01)。演习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理疾病发生率分别为8.90‰和14.05%,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药物干预等综合措施,对登岛演习部队官兵心理疾病的预防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侠  郭华  景百胜  詹皓  吴峰  焦志刚 《人民军医》2011,(10):839-841
目的:调查了解不同岗位安保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执行某次重大安保任务的某部204例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成年人常模比较。结果:本次共检查出阳性60例,因子分值≥3分者13例;不同岗位安保官兵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岗位安保官兵SCL-90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平均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安保官兵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平均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躯体化因子外,安保官兵SCL-90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成年人常模(P〈0.01)。结论:不同岗位安保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原边防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1500例高原官兵进行自评,并按其驻地距城区远近将其区分为高原一线与二线部队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原一、二线部队SCL-90分均值在总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恐怖因子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二线部队评分显著高于一线部队。而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反映睡眠与饮食的其他因子分等方面统计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边防官兵存在诸多心理症状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以城区周边部队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某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警卫部队400名士兵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与军人常模比较。结果: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健康人群占有效样本总体的97·7%;但敌对、偏执、抑郁等因子分值均高于军人常模,差异非常显著(P<0·01);警卫作战部队各因子分值均高于警卫执勤部队,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针对部队任务和环境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卫生工作,对提高警卫部队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