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键  金正贤  卞卫星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35-1436,1438
目的:总结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治特点,探讨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膀胱非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2—65岁。其中血尿6例,尿频2例,排尿困难1例,排尿晕厥2例。超声及CT检查发现11例膀胱占位病变,均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结果:9例良性肿瘤行单纯肿瘤剜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恶性肿瘤均行膀胱全切术。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放疗。随访3个月-3年。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2例死于术后3年内,平均存活13个月。结论: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临床上少见,病理类型复杂,恶性居多,预后较差。误诊率高,深部活检可提高其诊断率。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膀胱全切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良性肿瘤应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应争取广泛切除.结合其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MDCT表现特征.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9例膀胱非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膀胱镜和MDCT平扫及四期增强检查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MDCT表现特征.结果 19例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中,良性肿瘤11例,其中平滑肌瘤6例,嗜铬细胞瘤4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恶性肿瘤8例,其中原发性淋巴瘤3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纤维肉瘤、低度恶性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癌各1例.MDCT对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89.47% (17/19),病理类型诊断准确率为63.16% (12/19).5例膀胱镜提示膀胱腔内肿瘤,诊断为膀胱癌,14例膀胱镜提示膀胱黏膜光滑,诊断为黏膜下病变.结论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各自有一定的MDCT表现特征,仔细分析大部分可正确诊断,有效地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肉瘤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仅占不足1%,我科3年来共收治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卵巢非上皮性肿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提高对卵巢非上皮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非上皮肿瘤患者34例,分析其影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畸胎瘤1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6例,卵巢纤维瘤6例,卵泡膜细胞瘤5例,无性细胞瘤2例,卵巢内胚窦瘤2例;各种卵巢非上皮性肿瘤各有其影像及临床特征.结论 卵巢非上皮性肿瘤CT及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生化检查,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肉瘤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仅占不足1%.我科3年来共收治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喉部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证实(主要为喉镜)的喉部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均行CT检查。平扫10例、增强扫描31例,其中平扫+增强2例。结果血管瘤22例,伴有静脉石9例,与周围肌肉密度相比,8例平扫呈等密度,14例增强扫描显示中度至明显强化9例,无明显强化5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其中神经鞘瘤5例,平扫时呈低或中等密度,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另1例神经纤维瘤平扫显示均匀低密度。软骨瘤3例,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多形性腺瘤3例,中度至明显强化,其中1例明显囊性变。脂肪瘤2例,均为不强化的低密度。淋巴管瘤、平滑肌瘤和纤维瘤各1例,其中淋巴管瘤增强后无强化;平滑肌瘤增强扫描后中等至明显强化,密度均匀;纤维瘤不均匀强化伴有囊性变。结论CT可清楚显示喉部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形态、范围大小和密度特征,为诊断定性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少见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少见肿瘤的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鼻腔鼻窦少见肿瘤的CT表现 ,并与同期 9例鼻腔鼻窦癌相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均呈实质性肿块 ,2 7 3 5例伴有单侧或双侧鼻窦炎。良性 11例 ,除血管瘤有强化及脑膜瘤钙化特征外 ,余具备良性肿瘤的一般特点 ,各类型不易区分 ;恶性 15例 ,恶性黑色素瘤体积小 ,恶性肉芽肿呈弥漫浸润 ,其余同一般恶性表现。结论 鼻腔鼻窦少见肿瘤多数类型较相同部位常见肿瘤无特征性差异 ;良恶性主要鉴别点为病变外形 ,骨质改变及病变范围 ,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增强扫描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1 病例简介例1 男,21岁。鼻塞20余天,视物不清1月余。PE:左侧鼻腔顶部可见红色新生物。CT:左侧鼻腔及上颌窦、筛窦、蝶窦内均见高密度影,左上颌窦及颅底均有骨质破坏。MRI:左鼻腔、筛窦、蝶窦及左上颌内见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明显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晰、不规整,其顶部累及额叶底部(图1)。注入GdDTPA后病灶明显增强,但不均匀(图2)。手术所见:左侧上颌窦、筛窦、蝶窦内均充满新生物,筛窦及蝶窦顶壁骨破坏,肿瘤侵入颅底与硬脑膜粘连,面积约1-5cm×1-5cm…  相似文献   

9.
韩丹  廖承德  赵川 《放射学实践》2002,17(6):511-513
目的:探讨鼻空、副鼻窦几种良性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9例(纤维瘤5例,神经纤维瘤6例,纤维血管瘤20例,骨化纤维瘤6例及内翻乳头状瘤12例)病人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进行分析对照。CT扫描采用轴位,层厚及层距5mm,部分病例用静脉闭注强后扫描,测量增强前后肿瘤的平均CT值。结果:各种肿瘤各自不同的病理改变决定了不同的CT特征,它们在发部位,病理变大小,形态,钙化,增强等方面均有不同,结论:根据CT表现可提示诊断,但需要与该部位的其它良性肿瘤及一些早期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鼻腔鼻窦肌上皮瘤一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患者 女,61岁。鼻塞,流涕5年,加重伴涕血、头痛、复视6个月。5年前曾行鼻息肉摘除术。体检:左侧颜面肿胀,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右侧。左侧眼球向外突出,视力下降,运动未见异常。外鼻稍向右偏,左侧鼻腔为新生物占据,呈暗红色,表面粗糙,触之质硬,易出血,新生物填满整个鼻腔,并向后鼻孔生长。鼻中隔向右偏曲,与右下鼻甲粘连。  相似文献   

11.
从电梯抗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减小电梯地震反应的阻尼层被动控制措施,推导了相应的运动方程,并对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阻尼层被动控制措施,对减小电梯的地震反应是十分有铲的,可以在电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6岁。因进行性鼻塞10余年,伴右眼突出、眼胀、眼痛8年入院。查体:右侧鼻腔巨大新生物,质硬,表面被覆正常黏膜。鼻咽部可见肿物,自右侧鼻腔后部突出,表面光滑。鼻中隔受压向左偏移达左下鼻甲。电子鼻腔镜:右侧鼻腔巨大肿物,表面黏膜正常,与鼻中隔有一狭窄缝隙(图1A,1B)。副鼻窦CT冠状、轴位:右侧筛窦及右侧鼻腔显示类圆形肿块,以筛窦为中心,大小约6.0mm×5.4cm×5·2cm,筛窦正常骨结构消失,边缘清楚,密度不均,CT值11~665HU。肿块向上达前颅底,向右后侧凸入右眼眶致眼内容物受压外凸,向内侧推压鼻中隔左移,向外侧凸致右上颌窦腔受…  相似文献   

13.
本综述了副鼻窦及鼻腔上皮性肿瘤的CT,MRI,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意义。CT和MRI能够较好的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其周围颅内外的细微结构变化,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4.
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10例传统非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中有症状的36例,按粘连的部位不同,实施相应的手术分离,术后用四环素可的松油纱条填塞隔离粘连面,并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滴鼻等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1年,都未发生再粘连,同时鼻部不适症状消失。结论术后鼻腔粘连治疗的主要关键是分离粘连必须彻底及时,隔离物放置时间必须足够长。  相似文献   

15.
鼻腔及副鼻窦神经鞘瘤二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腔及副鼻窦神经鞘瘤二例王东熊明辉例1男,44岁。左侧鼻阻2年,加重伴涕中带血1周。体检:左侧鼻腔充满桑椹状新生物,质脆。X线示左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CT扫描:左侧鼻腔及筛窦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CT值39~50HU,内有条状钙化灶(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肾少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肾脏少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嗜酸细胞腺瘤9例、后肾腺瘤1例、不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4例(上皮样型2例,平滑肌瘤型2例)、纤维瘤3例、中胚叶肾瘤2例、神经鞘瘤1例。1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2例同时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中胚叶肾瘤和1例神经鞘瘤外,均表现为境界清楚、均质性的实性肿块影。中央瘢痕及可以高于肾皮质的强化方式是嗜酸细胞腺瘤的特征。不典型AML、纤维瘤、后肾腺瘤及实性中胚叶肾瘤,在抑脂序列T2WI上呈较明显的低信号,且纤维瘤和后肾腺瘤都具有延迟强化的特征。良性神经鞘瘤具有境界清楚和易于发生坏死、囊变的特征。囊性中胚叶肾瘤缺少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论:肾少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与肾癌进行鉴别,准确的术前诊断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冉华  樊华  贾靖 《人民军医》2007,50(4):245-24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鼻涕带血,并渐进性加重,1个月前出现左侧头痛,左眼外突、复视,无眼球活动受限,无鼻塞、出血及嗅觉丧失等。体检:左中鼻甲充血、糜烂,左中鼻甲及中鼻道见粉色新生物,质脆、易出血,有血性分泌物。左额窦及筛窦区压痛,左眼球轻度突出,运动正常。左眼复视,视力粗测正常。CT检查:左侧额窦、筛窦、上颌窦及鼻腔大部分被软组织影充填,密度不均匀,CT值53Hu;左眼眶内侧壁见骨质缺损区,病变侵及左眶内骨膜,未侵及眼肌。提示左侧鼻腔病变,累及左侧额窦、筛窦、上颌窦及左眼眶内侧壁。术中见鼻腔、上颌窦、额窦口、筛窦充满肿瘤组织,逐块予以切除,额窦及上颌窦内有部分黏液潴留。  相似文献   

18.
CT诊断鼻腔鼻窦脑膜瘤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CT扫描在诊断鼻腔鼻窦脑膜瘤中的作用。方法:对4例经手术证实的脑膜瘤的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斧正累及范围均较广泛,CT平扫时呈等,低混杂密度灶,瘤周均有环形骨质硬化,其中3例瘤内有不规则的条片状钙化影和低密度的坯 煞费苦心区;病灶均累及鼻中隔和鼻窦,鼻中隔明显偏曲或破坏消失。筛窦和蝶窦受累4例,上颌窦2例,窦腔膨胀性扩大,并被混杂密度影填塞,窦壁骨质受压变薄,但未见明显骨质溶解破坏。结论:CT扫描可正确诊断鼻腔鼻窦脑膜瘤。  相似文献   

19.
20.
鼻腔及鼻窦神经鞘瘤两例郭睿,王恩彤,郭志祥,何招首耳鼻喉科主题词神经鞘瘤,鼻窦肿瘤,鼻腔例1,男,28岁,因右面部肿痛、麻木三个月入院。查体:右面部肿胀,上颌窦区有明显压痛,鼻腔内无新生物。右侧上颌窦穿刺及鼻窦内窥镜检查:窦腔内充满新生物,呈灰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