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抗震救灾部队官兵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一线抗震救灾官兵420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1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5、30天进行焦虑情绪评估标准分值(SAS)和抑郁情绪评估标准分值(SDS)N评。结果:干预前后抗震救灾官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差异非常显著(P〈O.01)SAS和SDS标准分值为35-42分,各项评分为1分。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抗震救灾官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战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国外研究[1],60.7%男性和51.2%女性一生中会遭遇强烈的创伤事件,创伤事件后10%~15%的人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诊断,不符合其他疾病诊断,但具有PTSD症状的人数比例更高.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共病、阻止迁延.对PTSD的治疗与干预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疾病的症状,缩短疾病的自然进程,减轻患者痛苦体验,预防和阻止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的研究表明,PTSD的危机干预效果不肯定,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有:(1)医师缺乏PTSD危机干预的经验,即干预技术不成熟,对不同的精神创伤选择的干预措施不恰当;(2)对PTSD干预的效果评定不全面,PTSD存在共病问题,评定不应局限于PTSD的特征性症状的消失或减少;(3)心理治疗受治疗关系的影响而效果不同;(4)有待于研究新的更有效的干预技术.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瞬间的劫难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灾后心理危机不但危害程度大,而且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每一个见证到灾难的人都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们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就能增强应付危机的能力,不仅可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空降事故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战胜危机,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①针对空降事故后仍要继续参加空降任务的士兵进行团体心理干预,主要以健康心理讲座为主。②对于事故中受害者的家属采用情感支持法。结果接受任务的士兵中98%表示能够正视近期发生的空降事故,有信心圆满完成任务。讨论危机干预的目的是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共患疾病和阻止迁延。而空降事故后的危机干预除了以上目的外,还要增强士兵信心和勇气。危机干预具有短程、及时和有效的特点。因此,干预重点是预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5·12汶川大地震救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大部分抗震救灾部队已经撤回归建。在参与抗震救援的过程中,官兵零距离接触灾区惨状,其认知、情感和意志受到强烈冲击和考验。一些官兵由于年龄较小、阅历较浅或本身心理素质上的脆弱性,心理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创伤,而这些创伤在灾难过后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重大自然灾难、公共卫生、社会骚乱及生产交通事故等频频发生[1]。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紧张性,人们在经历事件后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都受到创伤[2]。在危机发生时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应变能力、解决危机的团队。因此,客观分析国内外应急人力资源现状,积极研究和探索在新疆兵团造就、  相似文献   

7.
董丽娟 《西南军医》2010,12(2):340-342
导致边防武警心理危机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心理因素、个体需要因素、工作性质因素及社会支持因素等。本文通过对心理危机的成因及边防武警危机易感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预防性危机干预机制、应急性危机干预机制以及社会支持机制等危机干预对策。从而帮助边防武警解决心理问题,减缓心理危机,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冯岩松  ;陈洪艳 《人民军医》2014,(12):1290-1291
飞行学员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军队飞行院校心理教育训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飞行学员发生心理危机原因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危机预防、应急处置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王懿  王洪亮  李晋春 《武警医学》2010,21(9):820-821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部结合任务实际,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做好官兵心理防护工作,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以顽强的作风,昂扬的斗志,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10.
青年官兵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焱 《西南军医》2011,13(4):648-650
目前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针对官兵出现心理危机时而展开的,缺乏危机前的预警机制。青年官兵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可以促进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完善,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深化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主要包括预警对象的确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和处理危机四个组成部分,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于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较为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部队、家庭和社会等各支持系统各尽其能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潜艇在训练和作战时,因碰撞、触礁、机械设备故障、战伤等原因而发生沉没并失去再上浮能力,通常称为潜艇失事。当采取一切抗沉措施后,失事潜艇仍不能上浮,这时艇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如情况允许,艇员必须进行水下脱险。在这种情况下,艇员的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变化,甚至产生心理危机,不能完成水下脱险,造成无谓牺牲。因此,对潜艇艇员水下脱险所产生的心理危机与干预措施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危机干预对事故后边远雷达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突发事件应激晤谈法(CISD)、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EMDR)等方法进行事故后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危机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心理测评,研究创伤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和应激损伤的变化。结果干预前,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P<0.01),伴有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生理反应;干预后,心理应激反应和危机损伤程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明显减轻事故后边远雷达部队官兵应激反应,化解创伤带来的心理冲突,促进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创伤神志清醒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按照急性创伤抢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心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总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受伤原因等为不可控因素;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对手术和麻醉了解的程度,对术中、术后疼痛的担心,术后并发症以及社会支持等是可通过干预而改变的因素,为可控因素。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急性创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心理危机就是人体内部一种心理稳定的破坏,使人的心理反应变得越来越无目的性和理性最后进入情绪危机的不平衡状态(一)。而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即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活动恢复至理性,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由于病人担心白血病预后差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官兵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以及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灾害,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也给受灾群众带来难以磨灭的心理冲击.军队是参与灾后救援的主要力量,官兵的心理应激反应引起了军队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我们对军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危机的干预进行了思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救援人员心理危机干预自助方案》对我州参加玉树地震救援工作的前两批76名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地震灾害对灾区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减轻地震灾害对孕产妇的心理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地震灾区孕产妇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灾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地震严重的影响,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地震灾区(P〈0.01)。结论:地震灾害给孕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采取明确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正常分娩及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成都军区总医院地处灾难性地震边缘,但地震依然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伴随身体上、心理上的痛苦,人们在寻求各种医治伤害的方法,尤其是心理出现严重障碍的患者,急需得到较好较快的治疗措施使人们从灾难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中.我们对地震发生后的150名受灾人群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摸底、质询、量表评分等方法考察灾后心理干预的程序与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军人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李权超 《人民军医》2006,49(6):311-312
军人心理干预是运用医学心理学原理,从兵员选拔开始,在军人的职业生涯中,以个人认知、行为的维度,结合所处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全方位、全过程地通过心理学方法来锻造军人良好心理素质的活动。开展军人心理干预,可缓解官兵心理压力,调节官兵情绪,塑造官兵社会认知,调整官兵社会关系,整合官兵人际系统,鼓舞官兵士气,矫正官兵不良行为。目前,各国均十分重视对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干预研究。现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